×

阿拉伯帝国 大的 昙花一现

历史上强大的阿拉伯帝国为何如昙花一现般迅速消亡?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亚述帝国,奥斯曼帝国哪个帝国武力值高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07 09:25:22 浏览9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历史上强大的阿拉伯帝国为何如昙花一现般迅速消亡

事实上这个问题是错误的,阿拉伯帝国存在的时间很长,可不是昙花一现,阿拉伯帝国在历史上存在了600多年。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阿拉伯人是西亚的古老民族,如果按照犹太教《圣经》上的记载,他们甚至和古老的犹太人是同根同源,《圣经》中记载,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共同祖先是亚伯拉罕,只不过犹太人的祖先是亚伯拉罕的嫡幼子也撒,而阿拉伯人的祖先是亚伯拉罕的庶长子实马利。但是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究竟是否有这样的渊源,已经无法考证,不过可以证明的是阿拉伯人确实阿拉伯半岛上的古老民族。只是不同于人类文明摇篮之一的西亚地区其他民族,当古埃及、古巴比伦人、古犹太人、古波斯人相继在这里北非、西亚建立自己的国家,创建了自己的文明的时候,阿拉伯人却默默无闻的在阿拉伯半岛上沙漠过着部落制的游牧生活,仿佛他们被被世界遗忘了。

诞生了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人最早是多神崇拜,7世纪初阿拉伯人中穆罕默德参考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一神教体制,创建了伊斯兰教,随后他在麦加和麦地那先后进行了艰难的传教过程,他曾受到部落贵族的阻挠和打击,但是历经艰难,穆罕默德成功消灭了多神崇拜在阿拉伯半岛的存在,而是将伊斯兰教作为阿拉伯半岛的唯一宗教,而伴随着传教成功而带来的是阿拉伯人由传统的部落制度,变成了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国,穆罕默德于公元632年作为伊斯兰教的创建者,他既是伊斯兰教的唯一先知,是伊斯兰教的教主,而且还是新生的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者,成为政教合一的唯一统治者,阿拉伯帝国建立。

阿拉伯帝国建立后,经历了神权共和时代,倭马亚王朝时代,阿拔斯王朝时代等几个时期。

神权共和时代

穆罕默德去世以后,他本人没有儿子,也没有指定继承人,于是经过激烈的权力博弈,阿拉伯帝国的政教合一的统治者哈里发先后由穆罕默德传教时期的几位战友先后担任,他们是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和阿里,他们也被称为四大哈里发时代。

在此期间阿拉伯帝国开始了以圣战名义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开始从阿拉伯半岛向西亚的地中海东岸及两河流域(今伊拉克地区)、波斯(今伊朗地区)进行疯狂的扩张。阿拉伯帝国开始进入强盛时代。

然而在四大哈里发的第三哈里发奥斯曼时代,阿拉伯帝国高层开始出现裂痕,奥斯曼出身于阿拉伯人中古老的倭马亚家族,最早在穆罕默德传教的时候,倭马亚家族曾经强烈的反对穆罕默德及伊斯兰教,但是本着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的投资原则,出身于倭马亚家族的奥斯曼却成为了穆罕默德的亲密战友,结果在奥斯曼为哈里发时期,倭马亚家族的势力多到很大扩展,其中奥斯曼的侄子穆阿维叶成为了叙利亚总督。

奥斯曼死后,阿里成为第四任哈里发,阿里是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在此期间阿拉伯帝国征服波斯,但是阿里却被刺杀,而最终经过更为激烈的权力斗争,倭马亚家族的穆阿维叶成为最后胜利者,他成为哈里发后,阿拉伯帝国开始家族世袭,于是阿拉伯帝国进入了倭马亚王朝时代。

倭马亚王朝时代

穆阿维叶建立倭马亚王朝后,伊斯兰教历史上发生最为重大的事件,那就是伊斯兰教发生最大的分裂,逊尼派和什叶派出现,逊尼派主张承认先知、承认四大哈里发、承认倭马亚王朝的统治;而什叶派则仅仅是承认先知、承认第四位哈里发阿里,否定倭马亚王朝的统治,因为阿里执政期间,阿拉伯帝国完全征服了波斯,结果阿里死后,波斯也就是现在的伊朗成为最大什叶派聚居区,时至今日仍旧是。

倭马亚王朝建立起统治后,继续开始了对外的扩展,他们向西征服了整个北非,设置还渡过直布罗陀海峡,登陆欧洲,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包括现在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当时都是阿拉伯帝国领土,他们还曾试图继续向欧洲内陆扩扩展,但是遭遇了法兰克王国的阻击,最后领土仅仅维持伊比利亚半岛。

阿拉伯帝国骑兵

倭马亚王朝建立了90年后,他们遭遇了阿拉伯人另外一个古老家族哈希姆家族的颠覆,哈希姆家族甚至比倭马亚家族的历史更为辉煌,因为先知穆罕默德和第四任哈里发阿里都是出身哈希姆家族,最终来自哈希姆家族的穆罕默德的叔叔阿巴斯的后人,最终颠覆倭马亚王朝建立阿拔斯王朝。

阿拔斯王朝

阿拔斯王朝时代的阿拉伯帝国迎来了巅峰时代,在东方他们继续向东扩张,他们越过波斯向中亚的阿富汗地区挺进,并最终征服这里,让这里成为伊斯兰教教区,也就是在这里,阿拔斯王朝的阿拉伯帝国军队和唐玄宗时期大唐军队在怛罗斯之战中,进行阿拉伯帝国和大唐军队的唯一一次战争,并最终击败唐军高仙芝部。

阿拔斯王朝建立后,部分倭马亚家族成员逃入伊比利亚半岛,在当地维持了倭马亚家族的统治,他们被称为后倭马亚王朝。

阿拔斯王朝强盛时期

阿拔斯王朝时代阿拉伯帝国幅员辽阔,而且文化繁荣,帝国首都巴格达是当时著名的文化名城,而且此时阿拉伯商人从阿拉伯海出发向东进入东南亚,最终来到我国东南沿海,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而且此时阿拉伯人成为欧洲与中国商品的中间商,而且伊斯兰教此时也得以传入东南亚,于是现在的东南亚现在很多国家也是伊斯兰教国家。

阿拔斯王朝的后期,由于各地总督权力过大,于是阿拉伯帝国出现分裂的局面,哈里发的世俗权力受到极大挑战,但是哈里发仍旧是公认的伊斯兰教教教主。后来阿拉伯帝国遭遇了塞尔柱人等突厥人的入侵,阿拔斯家族的世俗统治已经名存实亡,但是他们仍然是阿拉伯帝国哈里发。

然而到13世纪,阿拉伯人迎来他们最为残酷的敌人蒙古人,1253年蒙古人发起了第三次西征,此前蒙古人第一次西征攻灭花剌子模帝国,及东欧地区,打开了蒙古人向西的通道;后来蒙古人发动了第二次西征,彻底扫荡了东欧,并攻击了中欧地区;而蒙哥大汗时期蒙古正式发动第三次西征,目标就是阿拉伯帝国,最终旭烈兀攻占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并处死阿拔斯王朝的末代哈里发,阿拉伯帝国正式灭亡。

蒙古第三次西征攻灭阿拉伯帝国

此后的阿拉伯人先后被蒙古人统治、奥斯曼土耳其人的统治,西方英法等殖民者的统治,再没有迎来统一。

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亚述帝国,奥斯曼帝国哪个帝国武力值高

帝国之间的比较,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来看。

1,纵向来看,这几个帝国不是一个时代的,以时间为序:亚述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

除非文明大倒退,否则时间越晚,胜率越大,所以奥斯曼帝国肯定最强,因为它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了。

2,横向来看,也就是看这几个帝国在当时的文明世界的地位。

亚述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左右,与我国的西周时期同时。亚述帝国以武力和残暴著称,其最终征服和毁灭了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若单论武力,当世大约无人可比。但周朝和亚述堪称东西两大强国,亚述尚不足以独孤求败。

亚历山大帝国,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4世纪,也就是我国的战国时代。亚历山大帝国征服了除中国以外的所有文明区――古希腊、两河、古埃及、波斯、印度河,其在历史上犹如流星划过天际。我国的战国七雄武力不一定低于亚历山大帝国,但版图远逊之。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此时的世界进入四大帝国时期――汉朝、贵霜、帕提亚、罗马。贵霜和帕提亚稍弱,汉朝和罗马堪称当世两极。

阿拉伯帝国,兴起于公元632年,几乎与大唐帝国同时崛起,当世的文明世界,大唐与阿拉伯帝国并立于世,其余皆无法与之匹敌。

奥斯曼帝国,存在于公元1299年至公元1922年,横跨6个世纪,与我国的元明清同时,但当时的世界尚存在西亚的帖木儿帝国~波斯萨菲王朝,南亚存在莫卧儿帝国,东欧俄罗斯帝国崛起,西欧在公元1500年之后进入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英国先后成为日不落帝国。因此横向来看,奥斯曼帝国的实力当为最弱。

单纯看武力,亚述帝国在当时世界的军力应该是最强的,而亚历山大帝国不一定打的过战国七雄,罗马之时有大汉,阿拉伯帝国之时有大唐,二者均非当时世界的最强者。

阿拉伯帝国的真正国号到底是什么

人家的文化就跟我们不一样吧。我们有国号,人家未必就有。像我们的五帝时代,有国号吗?

阿拉伯帝国曾经非常强大,为何如今的阿拉伯成了战五渣的代名词

阿拉伯文明的核心是伊斯兰教,但这并不意味着后者从创建之初就与科学发展、文明进步格格不入。恰恰相反,在长达约500年的时间里,伊斯兰教都扮演着促进、推动阿拉伯文明走向兴盛的关键角色。

早期的伊斯兰教宽容尚学、海纳百川,穆罕默德有句名言,“知识是伊斯兰教的生命,知识是信仰的柱石”,鼓励信众“哪怕知识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当时的阿拉伯世界,充分发挥自己联结东西的区位优势和善于经商的民族传统,如饥似渴地汲取来自四面八方的文明成果——希腊的哲学、印度的数学、波斯的行政制度和文学、中国的火药和造纸术、地中海的航海术和造船术,等等。

从公元8世纪至12世纪,阿拉伯文明程度远超西方,而且在对外战争中也是胜多败少。早期伊斯兰教通过信仰迸发出的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在与阿拉伯人掌握的先进军事技术结合后,就转化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悍战斗力。当然,前者也确实赶上了千载难逢的良机——他们对外征伐之际,正值波斯萨珊王朝和拜占庭帝国历经400多年漫长争斗而两败俱伤、精疲力竭。

公元7世纪阿拉伯统一政权建立后四处开疆拓土,仅用100多年时间就扩张形成了横跨欧亚非、版图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治下人口近5000万之众,成为与唐帝国并驾齐驱的东西2大霸主。

鼎盛时期的阿拉伯文明,不仅军事上近乎无敌,而且在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也足以傲视世界,先后形成了亚历山大学派、巴格达学派和西班牙科尔多瓦、埃及开罗2大文化中心,艺术家、工程师、学者、诗人、哲学家、地理学家、巨商富贾辈出,历代统治者也大多对科技创新予以鼓励和支持,使得阿拉伯世界在天文、航海、化学、农业、医学、物理、哲学、法律、艺术、工业技术等领域全面发展。

但是,任何文明如果不思自我革新,就难逃“盛极而衰”的命运。早期伊斯兰教虽提倡学习、研究新知,但其内在价值观始终将知识和科学视作手段而非目的。对于穆斯林来讲,掌握知识必须服从于宗教意义且有助于巩固伊斯兰世界统治地位,这一实用性目的导致阿拉伯科学发展虽可维持几个世纪的繁荣,却最终从源流上枯竭。

另外,阿拉伯古代科学的一大“软肋”就是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19世纪埃及著名思想家艾哈迈德·艾敏在所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希腊人使用概括、分析研究的眼光观察事物,阿拉伯人则盘旋于一件事物的周围,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珠宝,却没有将之穿成珠宝串”。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菲利普·希提也认为,难以推导、演化出科学结论并建立最后的体系,“是阿拉伯人智力铠甲上最弱的一个环节”。

始自公元11世纪的外族入侵,也给了阿拉伯文明以重创。从1096年开始、绵亘近200之久的十字军东征,让小亚细亚、地中海东岸、尼罗河三角洲等古代阿拉伯世界经济最富庶、文明最发达的区域惨遭战火涂炭。

13世纪中叶蒙古入侵,则让两河流域、波斯蒙受空前浩劫,历史文化名城巴格达毁于一旦,数十万居民(包括大批学者)遭遇屠城被杀,阿拉伯文明的辉煌时代在1258年随着阿拔斯王朝覆灭戛然而止,从此由盛转衰。

与此同时,西方却靠着十字军带回的阿拉伯先进文化技术和大批财富,不仅显著提升了军事和经济实力,还刺激了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地中海商业霸权也从阿拉伯人手中落入欧洲彀中。

值得注意的是,阿拉伯科学发展与主要靠外部需求(市场竞争、军事)驱动的欧洲科技进步有一个巨大区别,就是前者严重依赖统治集团(君主、高官和富商)的扶持和资助。其显然是不稳定的,一旦遭遇外敌入侵或改朝换代,这种脱离社会和大众的“皇家科学”就会随之衰落。上文提到的阿拔斯王朝被入侵的蒙古军消灭后,就导致大批受其资助的阿拉伯科学家死的死、逃的逃,科学发展因此停顿乃至陷入倒退。

不过,虽然遭受重创,但直到15世纪之前阿拉伯文明仍较西方略胜一筹,而同时期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则让伊斯兰世界再次呈现“中兴”景象。长时间领先世界的优越感和奥斯曼帝国的赫赫武功,愈发固化了阿拉伯人的“唯我独尊”思想。

15世纪阿拉伯著名学者伊本·赫勒敦尽管学识渊博,却对自然科学和哲学嗤之以鼻,宣称前者“对我们的宗教事务或日常生活来说无关紧要,不必加以理会”。他的傲慢与偏见可谓那个时代的阿拉伯学术界的典型代表。结果就是在伊本·赫勒敦去世后100多年的时间里,西方就在航海、天文、医学等领域迅速超越阿拉伯世界。

到16世纪中后期,伊斯兰世界仅有的对西方的军事技术优势也逐渐丧失。奥斯曼军队颓势初现,其海军不仅在1571年输掉了勒班陀战役(阿拉伯传统桨帆船在火力上远远不敌西方的风帆战舰),而奥斯曼帝国引以为豪、配备有旧式重炮的陆军则惊讶地发现,他们很难“啃动”哈布斯堡王朝新构筑的星形棱堡要塞,其被迫停下向欧洲扩张的步伐。

18世纪中叶,随着欧洲历经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并用新大陆和东方殖民地掠来的数万吨金银“启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无论是没落的奥斯曼帝国,还是分崩离析的阿拉伯世界,都已无力再与构建起近代化体系的西欧强国抗衡。

1683年奥斯曼大军兵败维也纳城下,标志着伊斯兰世界在军事上已全面落伍于西方。等到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和叙利亚,金字塔之战中法军发扬战术与火力优势,一举歼灭曾大破蒙古铁骑的马穆鲁克军主力,更是将阿拉伯国家与西方的“全方位差距”暴露无遗。

为救亡图存,18世纪中叶阿拉伯半岛兴起了“复古”的瓦哈比运动,希望用原教旨主义的神学来对付外部威胁和克服阿拉伯社会的衰退,而这种闭关锁国的“开倒车”方式显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而地中海沿岸的阿拉伯国家(以埃及、叙利亚为代表)虽然尝试了全盘西化、政教分离的现代模式,但其经过几十年实践,却并未出现阿拉伯民族主义者所期望的国富民强的崭新局面,反而在美国所扶持的以色列军事打击下不断遭遇战争失利和国土沦丧。

于是乎,宗教复兴运动从20世纪70年代在阿拉伯世界又一次兴起,恰逢这期间信奉瓦哈比派的沙特因石油繁荣而实力大增,使得阿拉伯社会更加趋于保守,政经改革举步维艰。而观察过去100年中阿拉伯民族武力的衰退,实际上都是被军事危机所掩盖的社会问题。

以海湾战争时伊拉克的惨败为例,该国别看社会世俗化程度较高,经济和军事实力也不弱,但萨达姆政权并未善加利用宝贵石油财富,没有将之用于加快实现工业化和推动社会改革与经济转型,反而认为只要对内靠高福利政策和威权统治管控民众、对外靠“买买买”引进先进武器装备,就能实现富国强兵的“家天下”统治,这显然是一厢情愿,其只要与强大对手交锋就会破绽百出。

是否完成工业化与社会现代化改造,是一个民族崛起和复兴的关键条件——日本、德国在二战中变成一片瓦砾,却在战后很快复兴,而阿拉伯国家往往战败一次就好长时间缓不过劲来,大多只能靠附加苛刻条件的外援或继续廉价出卖油气资源来换取重建资金。

为什么以色列能利用西方的资金和技术,在沙漠中创造经济奇迹,在沙场上创造连胜战绩,在科技上引流时代潮流,而阿拉伯国家却做不到呢?宗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以色列和西方宗教氛围也挺浓厚),恐怕真正的答案还要看阿拉伯民族是否愿意像1000多年前的先贤那样,破除封闭状态,积极主动地拥抱先进文化,通过兼收并蓄、海纳百川来推动自身社会进步。

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到底有多么强大

公元7世纪初,统治中东地区的波斯帝国萨珊王朝走向衰败,取而代之的便是强大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主要分成3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公元632年到公元661年,四大哈里发时期。这一时期,有点儿类似尧舜禹禅让的意思。
  • 第二个阶段,公元661年到公元750年,倭马亚王朝时期。该王朝巅峰时期,曾经一路打到了西班牙,灭亡了西哥特王国。
  • 第三个阶段,公元750年到公元1258年,阿拔斯王朝时期。该王朝的远征军,曾经击败过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军队。

唐朝及其以后的史书中,将阿拉伯帝国称之为大食。倭马亚王朝的人喜欢穿白衣服,所以被称为白衣大食,阿拔斯王朝的人喜欢穿黑衣服,所以被称为黑衣大食。综合来看,还是倭马亚王朝最强。

一、四大哈里发时期,不断扩大地盘。

伊斯兰教的领袖是穆罕默德,公元630年,他得道以后,跑到了麦加传教。结果被麦加的一帮贵族老爷们给赶跑了。

穆罕默德骂骂咧咧地走到了麦地那,在这里他非常受欢迎。由于吸取了上次被人赶跑的经验,这回穆罕默德组建一支伊斯兰教军队。

当大军压境以后,麦加的那帮贵族老爷们,也不得不选择低头,答应让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因此阿拉伯帝国的雏形就出现了。

穆罕默德之后,阿拉伯帝国进入到了四大哈里发时期。这一时期只有29年,但是却有4位最高领袖,也就是哈里发统治着阿拉伯帝国。

  • 第一位哈里发是穆罕默德的老丈人阿布·伯克尔,他同时也是穆罕默德的得力助手。在穆罕默德死后,他成为了最高领袖,主要负责向叙利亚进军。
  • 第二位哈里发是穆罕默德的同族欧麦尔,他同时也是穆罕默德的左膀右臂。他在位期间努力拓展疆土,占领了叙利亚首府大马士革。于公元638年,拿下了圣城耶路撒冷。此后他又向东进军,击败了波斯萨珊王朝,占领了伊拉克、伊朗、法尔斯等地。
  • 第三位哈里发是穆罕默德的女婿奥斯曼,他也是穆罕默德的得力助手。他在位期间,拿下了亚洲的霍拉桑、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地,以及非洲的利比亚。

不过也正是在奥斯曼统治期间,阿拉伯帝国内部发生了分裂。穆罕默德的堂弟阿里,组建了一个什叶派,反对出身于倭马亚家族的奥斯曼继续担任哈里发。支持奥斯曼的这一派,则被称之为逊尼派。

第四位哈里发便是穆罕默德的堂弟阿里。公元656年,奥斯曼遇刺身亡,阿里在什叶派的帮助下顺利继位。但是逊尼派的代表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却坚决反对阿里上位,双方打了很长时间。

结果打着打着,伊斯兰教内部,又冒出了一个新的派系,那就是哈瓦立及派。这帮人觉得阿里连倭马亚家族都搞不定,不配做哈里发,所以刺杀了阿里。

这么一来四大哈里发时期就这么结束了,其中后2位哈里发,都被刺杀身亡。前2位哈里发,不断扩大地盘,巅峰时期,应该在第二位哈里发欧麦尔在位期间。

二、白衣大食,倭马亚王朝时期。

公元661年,出生于倭马亚家族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成为了新任哈里发,他将都城设立在大马士革,就这么建立了倭马亚王朝。

此后阿拉伯帝国的君主,就在这个家族内部开始世袭。公元664年,倭马亚王朝占领了阿富汗,此后又兵分两路进据帕米尔高原,与唐朝的安西都护府的军队相遇后停下了脚步。因此他们在东方的疆土,一直达到了西藏边陲地区。

不是唐朝和吐蕃的对手,倭马亚王朝的军队只好向印度进军,在这里他们征服了印度大陆上的各种诸侯国。

在东方没什么发展空间以后,倭马亚王朝又调转枪头,继续和欧洲的东罗马帝国交战,兵锋直指君士坦丁堡。

只可惜,由于东罗马帝国的奋起反抗,使得这次倭马亚王朝的入侵以失败而告终。

倭马亚王朝知道君士坦丁堡的守军不好对付,只好再次转移目标,带兵跑到了北非,消灭了这里的东罗马军队,占领了突尼斯、摩洛哥等地。

尝到甜头以后,倭马亚王朝再接再厉,他们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踏上西班牙的地盘,征服了这里的西哥特王国。

一直到公元732年,倭马亚王朝的军队,与西欧的法兰克王国交战,最终战败。从此倭马亚王朝开始收缩力量,再也没有对外扩张。

因此公元714年,倭马亚王朝灭亡西哥特王国,标志着倭马亚王朝达到了巅峰。这一时期的阿拉伯帝国,东到唐朝,西到西班牙,南到印度,北到里海,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统治人口达到了3400万,占地面积达到了1340万平方公里。

三、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时期。

当倭马亚王朝不再继续对外征战的时候,阿拉伯帝国内部的矛盾也就逐渐凸显出来了。这个时候不仅什叶派、逊尼派等老牌派系互相争斗,而且还冒出来一个阿拔斯派。

阿拔斯派的代表人阿布·阿拔斯,自称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叔叔阿拔斯的后裔。他积极联络各地反对倭马亚王朝的力量,于公元750年,成功推翻了倭马亚王朝,同时建立起了阿拔斯王朝。

其实就是改朝换代了,可老外非要这么算,你也没办法,就跟罗马帝国一样,分明换了好多不同家族的皇帝,偏偏说自己还是罗马帝国。阿拔斯王朝是阿拉伯帝国最后一个王朝。

阿拔斯王朝建立以后,在怛罗斯之战中,与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军交战,最终由于葛逻禄军队倒向了阿拔斯王朝的军队,因此唐军战败。

此后唐朝爆发安史之乱,抽调了安西都护府的军队回去平叛。而阿拔斯王朝的军队,也无力继续向东拓展。

不过这不影响唐朝和阿拉伯帝国之间的领土界限。阿拔斯王朝的中心在伊拉克,公元762年,都城迁徙到了巴格达。

公元8世纪到9世纪这段时间,是阿拔斯王朝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的阿拉伯帝国,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巅峰。光人口就有4000多万,地盘也有1260万平方公里。

总结:看来还是倭马亚王朝时期最强。

公元714年,倭马亚王朝灭掉了西哥特王国,将地盘拓展到了西欧眼皮子底下,这时候的阿拉伯帝国,绝对是神话一般的存在。

因此很明显,这一时期的倭马亚王朝是整个阿拉伯帝国的巅峰时期。无论是地盘还是人口,无论是国力还是经济,都处于巅峰状态。

后来的阿拔斯王朝虽然也很强盛,不过更多是沾了倭马亚王朝的光。他们能维持住当时的地盘,已经很不容易了。

阿拉伯帝国灭亡后,奥斯曼帝国如何占领的阿拉伯地区

阿拉伯帝国亡于蒙古人之手,时间是公元1258年。

不过,蒙古人并未征服整个伊斯兰世界,留下了两个火种——马穆鲁克王朝和罗姆苏丹国。

1、罗姆苏丹国,是当年赫赫有名的塞尔柱帝国四分五裂之后在西亚的分支,是皈依伊斯兰教的突厥人所建。

公元1071年,塞尔柱帝国在小亚细亚大败拜占庭帝国,引起了长达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而十字军东征的后一百年便与蒙古西征相遇了,于是二者开始联手绞杀伊斯兰世界。

公元1243年,罗姆苏丹国与蒙古人在柯塞达(锡瓦斯东北约60公里)决战,最终,蒙古铁骑击败了罗姆苏丹国的8万大军,苏丹向蒙古人投降。不过,罗姆苏丹国还是保留了一部分的自治权。

2、马穆鲁克王朝,脱胎于埃及的阿尤布王朝。

公元1187年,阿尤布王朝的萨拉丁曾率阿拉伯联军6万人击败基督教十字军,收复耶路撒冷,对于反击十字军居功至伟。

不过,蒙古人西征之时,阿尤布王朝国力衰微,于1250年被马穆鲁克王朝所取代。

公元1260年,马穆鲁克王朝率埃及大军在约旦河左岸的艾因·扎鲁特战役中大败蒙古军(怯的不花)。从此,马穆鲁克王朝遏制了蒙古人入侵非洲,并成为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救星。

3、罗姆苏丹国的分裂和奥斯曼帝国的建立

公元13世纪末,罗姆苏丹国分裂为12个独立的政权,奥斯曼便是其中之一。

公元1299年,奥斯曼一世在小亚细亚建立奥斯曼帝国。从此,中东(波斯除外)的伊斯兰世界出现了两个权力中心——小亚细亚的奥斯曼帝国和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

奥斯曼帝国在强大起来之后,首先在公元1453年灭了千年拜占庭,成为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的主人。之后挥师南下,远征阿拉伯世界。

4、奥斯曼帝国和马穆鲁克王朝的决战

“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征服了拜占庭帝国,其孙子“冷酷者”赛利姆一世的目标便是征服马穆鲁克王朝。

公元1516年12月,赛利姆一世从大马士革出发,于次年1月与马穆鲁克王朝末代苏丹图曼贝伊的军队在开罗城郊决战,史称瑞达利亚战役。此战,马穆鲁克大军全军覆没,苏丹被绞杀,马穆鲁克王朝亡。

公元1517年,赛利姆一世成为哈里发,这标志着从这一年开始,奥斯曼帝国成为整个阿拉伯世界的主宰。

奥斯曼帝国以突厥人的身份统治阿拉伯人,这一格局一直延续到一战后。一战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土崩瓦解,阿拉伯人纷纷独立,一个个政权出现在了中东版图之上。。

如果阿拉伯帝国和唐朝发生全面战争会怎么样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这是客观地理条件决定的。

无论是阿拉伯的阿巴斯王朝,还是大唐鼎盛时期,想要控制中亚地区都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看看大唐在西域的控制情况,尤其看看安西四镇的情况。

大唐控制四镇时期 :648-670年,673-678,679-687,692-808。

而吐蕃控制四镇时期:670-673,678-679,687-692,808-?

可见,大唐对于西域安西四镇的控制是断断续续的,其中有过多次中断,到了808年安史之乱国家急剧衰退以后,就干脆放弃了。

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大唐难以维持从陕西到西域的军事交通线。

在古代,军事技术落后,中国腹地的军粮、武器以及相关辎重运输,主要是依靠运河或者其他河流的水运。

当时中国的河流运输四通八达,基本可以覆盖了长城以内重要地区。

但是,从陕西到西域则没有水运条件,完全依靠陆地运输。

不要说唐代,就算清末左宗棠收复新疆时,为了运输物资就花费几百万两白银之巨。

一马车粮食从陕西辗转运到新疆东部,运费就是粮食价值的几十倍,这还是和平时期。

对于大唐来说,它和强大的吐蕃不断争夺青海、甘肃等地区,这里有极为重要的河西走廊。

当时河西走廊是从陕西到新疆唯一的陆地交通运输险,一旦丢了,新疆唐军和腹地也就失去联系,不战自溃了。

而大家可以看到随着突破不但的反攻,这条运输线时断时续,安西四镇也就一会得到,也会丢失。

那么,大唐尚且无法对付近在咫尺的吐蕃,何谈长期控制中亚,同阿拉伯人交战?

自然,对于阿拔斯王朝也是如此。

他们对于中亚的控制,其实是形式上的。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其实直辖地区有限,到处都是由土皇帝总督管理。

对于中亚来说,实际上仍然是突厥各民族自治,即便是这里阿拉伯人也未必听从王朝的命令。

在恒罗斯战役之前,中亚阿拉伯人刚刚大规模叛乱,叛军以舒莱克为首,主要是什叶派,高达3万多人。

为此,阿巴斯王朝派遣数万大军,打了很久才将叛军消灭。

阿拉伯人对中亚的控制只是形式上的,甚至阿巴斯王朝逐步开始使用中亚突厥雇佣军,最终王朝都被突厥人架空,哈里发都被突厥人杀害。

可以说,无论阿拉伯人还是大唐,并没有实力长期实质性控制中亚。

而中亚还是封城无数游牧小国,以传统方式生存。

所以,大唐和阿拉伯压根没有持久作战的条件。

恒罗斯战役后,双方损失都不算大,但并没有继续交手,甚至双方在中亚的地盘也没有改变。

这是因为,两国都无力继续在中亚交战,军力都是鞭长莫及,况且这种作战也没有什么意义。

阿拉伯帝国为何会衰落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是与伊斯兰教的创建和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说,没有伊斯兰教,就不会有阿拉伯帝国。

默罕默德通过传播伊斯兰教,团结了阿拉伯人,是长期以来以部落形式存在阿拉伯人凝聚在一起建立了阿拉伯帝国,而先知穆罕穆德去世后,阿拉伯帝国进入所谓的”神权共和时代“也就是四大哈里发时代。阿拉伯帝国迅速的扩张,征服了波斯(伊朗)整个西亚、北非、拜占庭帝国的亚洲领土甚至是欧洲。

极盛时期的阿拉伯帝国

四大哈里发时代的在第四代哈里发,先知女婿阿里的哈里发时代,阿里遭到刺杀,伊斯兰教分裂为什叶派和逊尼派,而政权被逊尼派的倭马亚王朝获得,阿拉伯帝国进入家族传承时代,后来阿巴斯又取代了

倭马亚王朝。此时的阿拉伯帝国东面已经与大唐西域都护府接壤,北面的高加索、土耳其、南面整个西亚、西面扩张到了北非和欧洲的伊利比亚半岛。

但随后,阿拉伯帝国的各大家族也开始在各自的势力范

围内建立自己政权,建立自己的苏丹国。而哈里发统治的势力逐渐只剩下首都巴格达周围。

阿拉伯帝国的分裂

后来,由于突厥草 民族早唐朝打击下西迁,突厥中塞尔柱人逐渐进入阿拉伯帝国的中心舞台(塞尔柱人最开始作为阿拉伯人的奴隶和雇佣兵),获得更多政治权力,而此时的阿拉伯的哈里发更多的是作为在世的伊斯兰教的最高宗教

领袖,而非政治上的。

此时,欧洲的十字军东征也不断的影响着阿拉伯帝国的

残存领土。其中当代热点的圣城耶路撒冷就几度易手于阿拉伯人、欧洲人、库尔德人。

十字军东征

12世纪蒙古人的西征,将末代阿拉伯哈里发处死,彻底灭亡了阿拉伯帝国。

蒙古西征彻底摧毁了阿拉伯帝国

后来蒙古的西征大军在叙利亚遭遇埃及阿拉伯人反抗,蒙古人失败后,哈里发名义上被埃及的阿拉伯人王朝获得,但是已经不是阿拉伯帝国,13世纪塞尔柱突厥人建立奥斯曼帝国,灭亡了拜占庭帝国,又几乎收复了原来的阿拉伯帝国领土,并自称哈里发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但此时的哈里发与彼时的阿拉伯哈里发已经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