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徽瑜 司马 哪个

刘备,孙权,曹操,司马懿,这四人哪个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诸葛亮和周瑜的母亲都是谁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06 21:27:53 浏览10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刘备,孙权,曹操,司马懿,这四人哪个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

这四个人都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

关于说曹操不属于三国时期人物的说法,个人认为大可不必较真。

三国时代的起始,普遍认为是按照曹丕篡汉自立建立魏国来算,公元220年东汉灭亡,三国时代开启,一年后刘备称帝,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至此魏蜀吴三国正式形成,直到公元280年5月,吴主孙皓抬着棺材板投降晋军,西晋成为大统一朝代,三国时代宣告终结

也就是说真正的三国时期时是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自立开始,到公元280年孙皓降晋这段时间内,前后60年,这是普遍认为的观点。

那么按照这一论点,曹操自然不能算作三国时期的人物,因为他在220年3月就已经去世,曹丕称帝是在220年12月13日,如果你觉得这有点出乎你的意料的话,那么按照220年12月13日以前都不属于三国时期的话,从以下这些人物卒年来看,他们都不应该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

董卓:192年

袁绍:202年

袁术:199年

刘表:208年

马腾:212年

孙坚:192年、

孙策:200年

关平:220年2月

颜良:200年

文丑:200年

鲁肃:217年

程普:215年

甘宁:215年(一说219年)

夏侯渊:219年

庞统:214年

关羽:220年2月

吕布:199年

黄忠:220年(建安25年8月)

周瑜:210年

典韦:197年

庞德:219年

太史慈:206年

怎么样,是不是有点难以相信,不单周瑜鲁肃不是,连刘备的“五虎上将”竟然有两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

就连啥赤壁之战、战官渡之战都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战争事件,你能相信?你能接受?

客观的说,他们确实没熬到曹丕称帝,所以不能算三国时期的人,但宏观说法上,他们也算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这里我们说的三国时期是一种广义上的三国时期。

以曹丕称帝的算法来决定三国起始时间的叫狭义三国时期,一般认为广义上的三国时期是从公元184开始,这一年黄巾之乱爆发,汉室衰弱,诸侯自立群雄并起,三国雏形开始孵化,直到280年吴国灭亡,当然也有从189年董卓乱政开始算起,这一观点应该是按照《三国志》记载的起始点为参考的,因为陈寿在写《三国志》时也是从董卓乱政开始写起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广义这种说法,明明在曹丕篡汉之前都是汉朝的天下,现在的人们为什么要把这段时间也算到三国时期之中呢?

其实,无论是184年的黄巾之乱还是189年的董卓乱政,都是人们研究三国所必不可少要熟读的历史,从黄巾之乱到曹丕篡汉,在这三十六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许多影响三国命运格局的大事,出现了众多三国鼎立参与者与奠基者

比如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该战役标志着汉末最大的诸侯袁绍的覆灭,而曹操的崛起则可以看成是曹魏的雏形开始显现,再到赤壁之战的大败,曹孙刘三足鼎立形成三国雏形正式诞生,诸如此类如孙坚与孙策奠基于东吴,关羽发动威震华夏的战役,等等,想读懂三国,这些都只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常识。

如果你非要坚持自我的只从曹丕自立开始研究,认为那才是真正的三国,那我只能说你这辈子也读不懂三国。

除了狭义与广义,关于三国断代还有一种抠字眼的说法,所谓真正的三国是从公元229年开始算起,即从孙权称帝开始,自公元229年开始魏蜀吴三国才真正的并立于世,所以按这种说法,曹丕与刘备当时都已去世,他们都不能算作三国时期的人。

掐指一算,按这种说法,貌似又能刷下一大波人…

所以,如果今后再有人跟你说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跟你这这那那巴拉巴拉的,你就可以对他使用这种抠字眼的方式,何止曹操不算,连他儿子曹丕都才是“两国时期”的人物而已

文/司马徽瑜

诸葛亮和周瑜的母亲都是谁

根据记载,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生于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的母亲是章氏,周瑜庐江舒县人,母亲姓氏不详。

就《三国演义》而言,因为没有详细记载,我觉得诸葛亮和周瑜的母亲有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就是罗贯中;另一种可能就是周瑜母为纪氏,诸葛亮母为何。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都知道,作为普罗大众的我们对诸葛亮和周瑜的印象多半都是因为《三国演义》而得来的。 我们不知道真正的诸葛亮和周瑜到底怎么样的,更不知道他们彼此的母亲姓甚名谁。根据我们看到的《三国演义》中的剧情,这些都没有做任何介绍。

随着自己对他们的信息量有所增加,也逐渐明白了,三国演义对历史人物的描述水分有些过大,尤其是对诸葛亮的百般传奇毫无节制的夸大,以及为了神化诸葛而对周瑜的贬低,着实有种打碎重书的感觉,所以说,他们的母亲是作者罗贯中没错了。

再说说他们各自有姓氏的母亲吧,说到这儿,罗贯中充其量只是他们得外祖母罢了。他说:既生瑜何生亮。不言而喻了,纪氏生周瑜,何氏生诸葛,妥妥的。

正史对于他们的母亲并没有太多的详细记载,封建时期,所有的记载都会有父亲某某某,甚至还有生平记录,母亲最多也就是某氏,之后就没有之后了。那个时候男尊女卑啊!母亲的信息从来都不被重视。习惯了,不知道也就不奇怪了。

霸气好听的女生名字

单字:

1、【涓】

单字解释:为细小的流水,涓流,除去,清除,选择等。用作人名意指温和、坚持不懈、善良之义 涓涓、涓细、涓涓细流,意指生生不息、上善若水、持之以恒

2、【鹃】
单字解释:一般指杜鹃花,引申为繁盛艳丽;也指一种鸟。用作人名意指纯真、漂亮、吉祥、蒸蒸日上之义 美好、繁盛、艳丽,意指如花似玉、事业红红火火
3、【隽】
单字解释:同“俊”,指优秀,才智出众。后引申指言辞文章含蓄有内容,意味深长。用作人名意指一表人才、俊俏、聪明、才华出众之义 优秀、才智出众、意味深长,意指才气过人、文思敏捷、出类拔萃

4、【珺】
单字解释:美玉。用作人名意指坚强、美丽、纯洁之义 美好、洁白、美玉,意指白璧无瑕、谦谦君子、如花似玉

5、【康】
单字解释:谷皮;米糠,此外又有安定、褒扬、丰盛的含义。用作人名意指富足、健康、平坦之义 康乐、安宁、富裕、赞美,指丰衣足食、福寿康宁、风调雨顺

6、【珂】
单字解释:玉名,如鸣珂;马笼头的装饰。又称马珂螺。用作人名意指冰清玉洁、富贵吉祥之义。美玉、珂雪、洁白、通透,意指身贤体贵、温婉如玉、贤身贵体

双字:

1、旻雯

旻:来自诗句“幽怀与谁语,独立望秋旻”,本义是指天,天空,一般“旻”字会用作男孩名字多,其实作为女孩名里,能够彰显出她们大气、宽仁大度之义。

雯:选自诗句“香风暗拂灵雯面”,原是指彩云,用作女孩名字里形容她们美丽、兰质蕙心又有文采的含义。

2、文瑜

文:来自诗句“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文”字用作名字里书写比较简单,寓指女孩文静、文雅、性格沉稳,也指有文采、学识高的意思。

瑜:选自诗句“瑜珮升青殿,秾华降紫微”,原是指美玉或玉的光泽,用作女孩名字里形容她们心地善良、品德端正,也有大富大贵之义。

3、婧璃

婧:选自诗句“舒妙婧之纤腰兮,扬杂错之袿徽”,一般指女孩身材姣好,纤弱苗条的样子,彰显出来女生独有的气质。

璃:来自诗句“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常与“琉璃”搭配在一起,是一种人造水晶,色彩鲜艳美丽,用作人名凸显了女孩艳丽多姿、光彩耀人的特点。

庞统说荆州是累赘,诸葛亮说荆州是蜀国一统天下关键,谁高谁低

引言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虽是出自演义,倒也并非毫无道理。在三国的大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卧龙诸葛亮,还是凤雏庞士元都是各方都想要极力争取的人才。

只不过人才也会有自己的选择,最终花落谁家那就要看谁更让这两位人才所青睐。

很多人都说,庞统虽然与诸葛亮齐名,但事实上,他的能力远不及诸葛亮。这其实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证据。

庞统一生好用险,其早早殒命,让他丧失了在后三国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而诸葛亮个性稳重,再加上后来他独自撑起蜀汉大旗,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诸葛亮要强于庞统。

卧龙、凤雏孰强孰弱,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毕竟,两个人没有什么太多可以进行横向对比的事迹。但如果仅仅以两个人对荆州的看法,就判断二人的强弱,未免有些偏颇。

分析

  • 再现庞统的原话

要想分析庞统这句话的意思,那我们就必须重新再来解读一下庞统这句话。那么,庞统所说的原话是何面貌呢:

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看完这句话,我们来自信的分析一下这句话。

1、庞统所说是否属实:众所众知,在经历了赤壁之战后,荆州一代,也没有了往日的欣欣向荣。所谓的荆州残荒、人物殚尽,正是战争后的事实展现。

那么东有吴孙、北有曹氏,更是地理上的真实表现。荆州之地,的确面临着孙权、曹操双向的威胁。虽然此时孙刘联盟并无破裂,但破裂也是迟早之事,无法避免,庞统担忧绝非多余。

2、庞统此说目的何为:我们来看庞统最终的落脚点“鼎足之计,难以得志”。庞统最后的落脚点丝毫没有问题。

庞统的意思是,如果要仅仅凭借荆州一地,鼎足之计,必然难以得志。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刘备真的不把眼光看长远,他经营荆州再好,也难以超越刘表。那么依旧是没有大展拳脚的机会。

庞统之所以这么说,真实的目的是为了让刘备夺取益州,扩大战果:

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处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这是庞统的后半句话。

简单而说,庞统是在向刘备进言,提出合理化意见,助其完成政治抱负。也是刘备必须要走的一步棋。

  • 简说《隆中对》中诸葛亮所制订的计划

《隆中对》是绝对意义上的千古名策。且不论后期执行的效果如何,单从理论上的合理性来说,排在历史前五,那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言论: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诸葛亮所言,正是当时刘备最需要的。此时的刘备虽有英雄之志,但苦于没有地盘得以发展。于是,诸葛亮就给他制订出了发展计划。

第一步:以“巧取豪夺”的方式,从刘表的手中获得荆州。我们看一下诸葛亮所说的话: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这是什么意思呢?刘表无力占据荆州,让刘备尽量以兵不血刃的方式,来夺取荆州。

但人算不如天算,曹操攻打荆州,孙刘无奈进行联盟,这就有了后来的赤壁之战。而赤壁之战的结果就是,刘备不仅没有兵不血刃的拿下荆州,而且荆州还被瓜分了。

此外,刘表多年经营的这片“乐土”,也在刀光剑影中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这个是始料不及的事情,诸葛亮不可能在《隆中对》的时候,就预见到这一结果。

第二步:拿下益州。因为益州之主刘璋无能,而且益州之地又是“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所以,诸葛亮的计划中,拿下益州是必然行为。

这一点庞统与诸葛亮的观点是一样的。都是要夺取益州的,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

  • 岂可以此分高下

庞统与诸葛亮是否能分高下,我无法给出结论。但绝不能因为这件事而分出高下来。

1、庞统进言时候的背景,与《隆中对》时候的背景已经不同。天下格局又完成了新一轮的洗牌。诸葛亮对荆州后来的境况并没有预料到,所以他在《隆中对》时对荆州的重要性做了大量的阐述。

而庞统在向刘备进言的时候,荆州的确也已经遭遇了战火的袭扰。整体的情况与《隆中对》不再一样了。客观来说,庞统所说,更加与时俱进。

2、庞统并未否认荆州的重要性。庞统的话,的确是说出了荆州的问题。但庞统所说,也是从荆州的当时的面貌而说。

我并未感觉到庞统认为荆州是累赘,我只是觉得庞统在向刘备阐述一个事实。庞统从来也没有说过荆州可以忽略,从来没说过荆州不重要。他阐述事实的宗旨都是为了夺益州服务的。

3、在益州方面,庞统与诸葛亮是英雄所见略同。庞统出仕刘备的时候,刘备已经获得了荆州的部分地盘,而依照刘备当时的实力,想在荆州有更大的作为,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那么刘备就需要把目光盯向其他的地方,既然北方的曹魏和东边的孙吴,刘备没有实力同他们虎口夺食。那不如就把战略扩张定向益州。事实也证明夺取益州对蜀汉非常重要。

后来的发展也证明,庞统的担心并不多余。危机四伏,而又一直被人惦记的荆州,时刻处于危险当中。

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刘备没有夺取益州,那么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就又没有了根据地,还得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

结语:

庞统从未说过荆州是累赘这样的话,他的话只是在摆事实,为了让刘备把益州提到日程上,这样才可以让刘备得以更快的发展。

而且庞统所说的也非常可观,如果刘备想凭借荆州一地发展的话,那的确是“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在对刘备势力扩张的计划上,庞统与诸葛亮基本上还是一致的态度。而且庞统也从未表述过荆州是累赘的意思。

二人之所以会出现不一样的言论,完全是因为说话时候的背景发生了变化。仅仅以此来判断二人高下,并不客观。

历史上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真的是个丑女吗

诸葛亮算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他的功能、他的才能、他的相貌大家都是无一不知的,可是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个功不可没的女人,诸葛亮也一样,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她是谁呢?他对诸葛亮的帮助又有哪些?为什么有人说她长的很丑呢?今天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西蜀最有名的宰相诸葛亮的妻子。

诸葛亮与妻子的相识

黄承彦,在西蜀时期在荆州当地是非常有名的人,他和当地的高层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他在政治上也是非常有地位的人。一天,诸葛亮去黄成彦家拜访,可是刚走到门口,竟然有一只狼狗向他扑来,这可把诸葛亮吓得不轻,差一点就摔倒了,赶紧跑走了,可是跑了一会发现狗根本没有追过来,他跑回头一看,狗站在那一动不动的,在一摸原来这只狼狗是假的,是木头做出来的。诸葛亮真的太吃惊了,这只狼狗不仅做的惟妙惟肖,还能动,他向黄成彦打听这是谁做的,黄成彦告诉他,这是他的女儿黄月英做的。诸葛亮大吃一惊,世间竟有如此有才华的女子,由此诸葛亮开始对黄月英这个人非常好奇。

而黄月英也听了不少关于诸葛亮这个人的事迹,觉得他无论是在人品还是在其他方面他身上都有着其他人所没有的魅力,加上黄月英这个人不拘小节,喜欢就是喜欢,就让自己父亲去提亲了,两人因此在一起了,婚后也是相亲相爱的。

黄月英对诸葛亮的帮助

在军事方面

在诸葛亮面对天下纷乱,不知时局走向时,黄月英在诸葛亮头上裹了一块绢帕,此时神奇的事发生了,本来诸葛亮因为这个事头疼不已,这时头既然不疼了,好像有神奇的力量让他把绢帕取下来了,他打开一看手绢上绣的是“三分相图”上面有山有河,三足鼎立,三国分土而治,他立即豁然开朗,诸葛亮三分天下的著名论断也就由此产生了,这就是黄月英在军事方面对诸葛亮的帮助。

在科学方面

黄成彦要求诸葛亮在迎娶自己闺女时,不得坐轿、不得骑马、不得搭船。这可怎么办呢?在诸葛亮一筹莫展的时候收到黄月英写给他的信,里面有一张木狗的制作图,而诸葛亮就是根据这张图创造出木牛流马,这就是黄月英对诸葛亮科学方面的帮助。

在后勤方面

黄月英在家除了悉心教子之外,还勤劳多能,在宅前种植桑树,推动蚕丝生存,而他在教子这方面也是做的非常好的,他们的儿子诸葛瞻在面对国家利益时,不惜献身。这就是黄月英在后勤方面对诸葛亮的帮助。

那么如此有才华的黄月英真的长的那么丑吗?

其实不是这样的,黄月英长的还是挺好看的,之所以有人说黄月英长的很丑是因为黄月英虽然主动提出提亲,但是也还是要考察一下诸葛亮的,于是让她父亲对诸葛亮说:“我有个女儿很是让我为难,听说你正在找媳妇,想来看看我的女儿有没有机会,虽然长的丑了一点,但是在才能上是可以和你匹配的。”

而在古代女子基本是不能出门的,所以没有人知道黄月英长的怎么样,因为其父亲这样说,由此人们判断黄月英肯定长的很丑。而诸葛亮这个人是不重女色的,所以他不会去炫耀妻子的容貌,反而有可能会刻意丑之,因为他非常清楚红颜祸水的道理,所以人们都认为黄月英长的很丑。

如果赤壁之战,曹操死在华容道,刘备能取得天下吗

赤壁之战前,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势单力薄,无法与之抗衡,正面临灭顶之灾,正是诸葛亮的联吴抗曹之策牵制了曹操。赤壁之战中,曹操败北,诸葛亮有意安排关羽把守华容道,其目的就是乘机放走曹操,让他回许都休养生息。自己则腾出手与孙权争夺地盘,袭取荆襄数郡为根据地,进而入川与曹、孙形成三是鼎立之势。

若是在华容道灭了曹操,当时还是寄人篱下的刘备羽翼尚未丰满,根本没有能力取得天下。因此,华容道义释曹操,实际上是诸葛亮使的一种平衡之术。

姓宗的名人有哪些,宗姓历史,宗姓的来源

1、宗夬

字明扬,南阳涅阳人也,世居江陵。祖炳,父繁,西中郎谘议参军。夬少勤学,有局干。弱冠,举郢州秀才,历临川王常侍、骠骑行参军。中兴初,迁御史中丞,以父忧去职。

起为冠军将军、卫军长史。天监元年,迁征虏长史、东海太守,将军如故。二年,征为太子右卫率。是冬,迁五兵尚书,参掌大选。三年,卒,时年四十九。子曜卿嗣。

2、宗元饶

宗元饶(518-581),南郡江陵人也。少好学,以孝敬闻。仕梁世,解褐本州主簿,迁征南府行参军,仍转外兵参军。及司徒王僧辩幕府初建,元饶与沛国刘师知同为主簿。高祖受禅,除晋陵令。

入为尚书功论郎。使齐还,为廷尉正。迁太仆卿,领本邑大中正,中书通事舍人。寻转廷尉卿,加通直散骑常侍,兼尚书左丞。时高宗初即位,军国务广,事无巨细,一以咨之,台省号为称职。

3、宗白华

宗白华,雅号“佛头宗”,1897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小南门,中国现代哲学家、美学大师、诗人,南大哲学系代表人物。1919年被文化团体少年中国学会选为评议员。

并成为《少年中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1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语言科,1920到1925年留学德国,先后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美学。

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任教。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 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

著有《宗白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指出:“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

成就的灵境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他将意境称为中国古代画家诗人“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1986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4、宗传明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球堆积和数的几何。他彻底解决了二维的深洞问题(由Rogers于1950年提出);对FejesToth的遮光问题(1959年提出)取得了第一个有效上界。

否定了Grunbaum于1961年提出的一个猜想,并且取得了正四面体平移堆积密度(希尔伯特第18问题)的第一个实质性上界。

5、宗九奇

当代学者,江西省南昌人,别号豫章散人、匡山人、匡庐山人,1943年5月1日生于江西庐山。自幼家学,研习古文书法。在高校研读建筑专业,数年毕业。

历任南昌八一公园主任,滕王阁工程筹建处副主任,滕王阁重建总指挥,滕王阁管理处副处长,滕王阁文史室主任等职务。现任中国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西分会理事,江西省文史馆馆员、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江西诗词学会理事、江西古籍整理领导小组成员、江西谱牒学会理事,南昌市楹联家协会副主席。

无锡吴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东方书画函授学院教授、南昌数所高校客座教授、为古建园林高级工程师,兼任南昌市杨建葆工作室首席顾问,有江南才子、中华诗神、现代城市批评者之誉。


宗 鲁:按左传,鲁为西周卫国公孟骖乘,卫国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一带)。

宗 楼:按左传,楼为东周齐国将下军。齐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东)。

宗伯凤:按汉书王莽传,宗伯凤先明礼为少府,后为仆射。【姓宗伯,名凤,字君房】。

宗 宣:按汉书王莽传,宗宣为太史令。【晋伯宗之后,见宋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

宗 佻(tiao):宗佻为骠骑大将军,颍阴王,南阳安众人。刘秀在宛城的故交,参加昆阳大战了,是昆阳十三骑之一。使一口凤鸣刀,相传是用古时铸造干将、莫邪剑留下的一块寒铁锻成。宗佻为人敦厚、学识不多,但刀术精、功夫极深,可惜在昆阳突围时痛失一只胳臂。

宗 广:相传是宗佻之弟,南阳安众人,光武时任尚书令。

宗 绀(gan):梁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东汉天文学家。初任蒙县公乘,善星历,因成功预测出日食发生的时间而迁为待诏。其孙宗诚亦能成功预测出日食发生的时间,并指出官历之误,官至舍人。其孙宗整,宗诚之兄也善星历。

宗 均:宗均 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父伯,东汉建武初为五官中郎将。先后任上蔡令、九江太守;永平元年,迁东海相。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后任司隶校尉、河内太守。建初元年,卒于家。【广韵:宗姓,周卿宗伯之後,出南阳】

宗 资:宗资 字叔都,南阳安众人也。家代为汉将相名臣。祖父均,自有传。资少在京师,学孟氏易、欧阳尚书。举孝廉,拜议郎,补御史中丞、汝南太守。署范滂为功曹,委任政事,推功于滂,不伐其美。任善之名,闻于海内”也。

宗慈:按后汉书宗慈传,慈字孝初,安众人,东汉修武令,因太守多取贿赂,遂弃官去拜议郎。道疾,卒南阳,群士皆重其义行。

宗炳(375-443)南朝宋画家。字少文,南涅阳(今河南镇平)人,家居江陵(今属湖北)。士族。东晋末至宋元嘉中,当局屡次徵他作官,俱不就。擅长书法、绘画和弹琴。信仰佛教,曾参加庐山僧慧远主持的“白莲社”,作有《明佛论》。漫游山川,西涉荆巫,南登衡岳,后以老病,才回江陵。曾将游历所见景物,绘于居室之壁,自称:“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著有《画山水序》。

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不富贵,即破我家矣。”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江夏王义恭为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悫随镇广陵。时从兄绮为征北府主簿,绮尝入直,而给吏牛泰与绮妾私通,悫杀泰,绮壮其意,不责也。

宗泽(1060~1128)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汝霖,汉族,浙江义乌人,刚直豪爽,沉毅知兵。进士出身,历任县、州文官,颇有政绩)。宗泽在任东京留守期间,曾20多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纳。他因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七月,临终三呼“过河”而卒。著有《宗忠简公集》传世。宗泽东京保卫战是两宋之际以宗泽等抗战派将领为首的宋朝军民抗击金军侵略、保卫首都开封的重要战争。泽威声日著,北方闻其名,常尊惮之,对南人言,必曰宗爷爷。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宗元鼎(1620~1698)字定九,一字鼎九,号梅岑,又号香斋、东原居士、梅西居士、小香居士、芙蓉斋、卖花老人等,江都(今属江苏)人。康熙十八年贡太学,部考第一。工诗善画,与兄元观、弟元豫、侄之瑾、之瑜时称“广陵五宗”。

(再加一个)宗庆后:2012年3月12日,《福布斯》刚刚公布了全球富豪排行榜,浙江哇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以70亿美元的身价排在全球第103位,成为中国大陆首富。

谁知到三国演义中人物的名字和字号

按姓氏笔画排序丁 仪(正礼) 丁 奉(承渊) 丁 原(建阳) 丁 谧(彦靖)丁 廙(敬礼) 于 禁(文则) 士孙瑞(君荣) 山 涛(巨源)卫 瓘(伯玉) 马 磾(翁叔) 马 良(季常) 马 忠(德信)马 超(孟起) 马 谡(幼常) 马 腾(寿成) 王 允(子师)王 双(子全) 王 平(子均) 王 匡(公节) 王 戎(睿冲)王 观(伟台) 王 甫(国山) 王 连(文仪) 王 沈(处道)王 肃(子雍) 王 修(叔治) 王 浑(玄冲) 王 路(文舒)王 颀(孔硕) 王 祥(休徵) 王 朗(景兴) 王 基(伯舆)王 谋(元泰) 王 粲(仲宣) 王 睿(土治) 韦 康(元将)太史慈(子义) 毛 玠(孝先) 公孙度(升济) 公孙瓒(伯圭)文 钦(仲若) 文 聘(仲业) 尹 奉(次曾) 邓 艾(土载)邓 芝(伯苗) 邓止飏(玄茂) 孔 伷(公绪) 孔 昱(世元)孔 融(文举) 母丘甸(子邦) 母丘俭(仲恭) 甘 宁(兴霸)左 慈(元放) 卢 植(子干) 申 耽(义举) 田 丰(元皓)田 畴(子泰) 田 豫(国让) 史 涣(公刘) 乐 进(文谦)冯 习(休元) 司马师(子元) 司马防(建公) 司马炎(安世)司马昭(子尚) 司马儁(元异) 司马朗(伯达) 司马望(子初)司马徽(德操) 司马懿(仲达) 边 让(文礼) 吉 穆(思然)吉 邈(文然) 毕 轨(昭先) 吕 布(奉先) 吕 范(子衡)吕 凯(季平) 吕 岱(定公) 吕 虔(子恪) 吕 据(世议)吕 蒙(子明) 朱 隽(公伟) 朱 然(义封) 伍 孚(德瑜)伍 琼(德瑜) 任 峻(伯达) 华 陀(元化) 华 歆(子鱼)华 核(永先) 伊 籍(机伯) 向 朗(巨达) 全 琮(子璜)刘 巴(子初) 刘 永(公寿) 刘 协(伯和) 刘 先(始宗)刘 邠(令元) 刘 劭(孔才) 刘 表(景升) 刘 岱(公山)刘 备(玄德) 刘 放(子弃) 刘 宠(祖荣) 刘 勋(子台)刘 晔(子扬) 刘 陶(子奇) 刘 理(奉孝) 刘 焉(君郎)刘 琰(威硕) 刘 禅(公嗣) 刘 虞(伯安) 刘 廙(恭嗣)刘 璋(季玉) 刘 繇(正礼) 刘 瑢(文衡) 刘 馥(元颖)羊 祜(叔子) 关 羽(云长) 许 允(土宗) 许 攸(子远)许 劭(子将) 许 靖(文休) 许 褚(仲康) 许 慈(仁笃)孙 礼(德达) 孙 匡(季佐) 孙 权(仲谋) 孙 休(子烈)孙 观(仲台) 孙 坚(文台) 孙 和(子孝) 孙 河(伯海)孙 亮(子明) 孙 桓(叔武) 孙 峻(子远) 孙 资(彦龙)孙 乾(公祜) 孙 皓(亢宗) 孙 皎(叔明) 孙 翊(叔弼)孙 綝(子通) 孙 策(伯符) 孙 登(子高) 孙 瑜(仲异)刘 静(幼台) 孙 韶(公礼) 邯郸淳(子叔) 严 畯(曼才)社 预(元凯) 社 袭(子绪) 杜 琼(伯瑜) 杜 微(国辅)杨 仪(威公) 唐 阜(义山) 杨 修(德祖) 杨 洪(季休)杨 彪(文先) 杨 暨(休先) 李 严(正方) 李 典(曼成)李 胜(公昭) 李 恢(德昂) 孝 通(文达) 李 福(孙德)李 撰(钦仲) 吾 粲(孔休) 邴 原(根矩) 来 敏(敬达)步 骘(子山) 吴 质(季重) 岑 晊(公孝) 何 进(遂高)何 宗(彦英) 何 晏(平叔) 何 曾(颖老) 何 颙(伯求)应 劭(仲远) 辛 毗(佐治) 辛 敞(泰雍) 宋 忠(仲子)张 飞(翼德) 张 辽(文选) 张 休(叔嗣) 张 华(茂先)张 纮(子纲) 张 茂(彦林) 张 松(永年) 张 郃(隽乂)张 承(仲嗣) 张 南(文进) 张 昭(子布) 张 津(子云)张 特(子产) 张 悌(巨先) 张 既(德容) 张 鲁(公祺)张 温(惠恕) 张 缉(敬仲) 张 裔(君嗣) 张 嶷(伯歧)张 邈(孟卓) 张 翼(伯恭) 陆 纡(叔盘) 陆 抗(幼节)陆 凯(敬风) 陆 逊(伯言) 陆 骏(季才) 陆 康(季宁)陆 绩(公纪) 陈 武(子烈) 陈 宫(公台) 陈 泰(玄伯)陈 矫(季弼) 陈 琳(孔璋) 陈 翔(仲麟) 陈 登(元龙)陈 骞(休渊) 陈 群(长文) 陈 震(孝起) 邵 悌(元伯)苑 康(仲真) 范 滂(孟溥) 和 洽(阳土) 金 尚(元休)金 袆(德伟) 金 旋(元机) 周 奂(文明) 周 昕(大明)周 毖(仲远) 周 泰(幼平) 周 鲂(子鱼) 周 瑜(公瑾)周 群(仲直) 庞 统(土元) 庞 德(令明) 庞德公(山民)郑 泰(公业) 郑 袤(林叔) 法 正(孝直) 宗 预(德艳)审 配(正南) 孟 达(子度) 孟 光(孝裕) 孟 宗(恭武)孟 建(公威) 赵 云(子龙) 赵 歧(邠卿) 赵 昂(伟章)赵 咨(德度) 荀 攸(公达) 荀 恽(长倩) 荀 彧(文若)荀 爽(慈明) 荀 勖(公曾) 荀 谌(友若) 荀 顗(景倩)胡 奋(玄威) 胡 质(文德) 胡 济(伟度) 胡 烈(玄武)胡 渊(世元) 胡 邈(敬才) 种 会(士季) 钟 毓(稚叔)钟 繇(元常) 种 劭(申甫) 钟 拂(颖伯) 皇甫嵩(义真)郗 虑(鸿豫) 郤 正(令先) 姜 叙(伯奕) 姜 维(伯约)娄 圭(子伯) 祖 茂(大荣) 祢 衡(正平) 费 观(宾伯)费 祎(文伟) 骆 统(公绪) 秦 宓(子敕) 秦 朗(元明)袁 术(公路) 袁 尚(显甫) 袁 绍(本初) 袁 逢(周扬)袁 隗(次阳) 袁 遗(伯业) 袁 熙(显奕) 袁 谭(显思)耿 纪(季行) 桓 阶(伯绪) 桓 范(元则) 桥 玄(公祖)贾 充(公闾) 贾 诩(文和) 贾 逵(梁道) 夏侯玄(大初)夏侯尚(伯仁) 夏侯和(义权) 夏侯威(季权) 夏侯敦(元让)夏侯渊(妙才) 夏侯惠(稚权) 夏侯琳(子林) 夏侯霸(仲权)顾 雍(元叹) 徐 晃(公明) 徐 盛(文向) 徐 庶(元直)徐 璆(孟玉) 脂 习(元升) 留 赞(正明) 凌 统(公绩)高 干(元才) 高 柔(文惠) 郭攸之(演长) 郭 奕(伯益)郭 恩(义博) 郭 淮(伯济) 郭 嘉(奉孝) 诸葛诞(公休)诸葛亮(孔明) 诸葛恪(元逊) 诸葛珪(子贡) 诸葛原(景春)诸葛靓(仲思) 诸葛瑾(子瑜) 诸葛瞻(思远) 陶 谦(恭祖)黄 权(公衡) 黄 忠(汉升) 黄 盖(公覆) 曹 仁(子孝)曹 丕(子桓) 曹 休(文烈) 曹 宇(彭祖) 曹 芳(兰卿)曹 奂(景明) 曹 纯(子和) 曹 昂(子修) 曹 洪(子廉)曹 真(子丹) 曹 爽(昭伯) 曹 植(子建) 曹 嵩(巨高)曹 髦(彦士) 曹 睿(元仲) 曹 彰(子文) 曹 操(孟德)眭 固(白兔) 崔 琰(季珪) 淳于琼(仲简) 彭 羕(永年)董 允(休昭) 董 卓(仲颖) 董 和(幼宰) 董 昭(公仁)董 袭(元代) 董 厥(龚袭) 蒋 干(子翼) 蒋 钦(公奕)蒋 济(子通) 蒋 琬(公琰) 韩 当(义公) 韩 珩(子佩)韩 浩(元嗣) 韩 遂(文约) 韩 嵩(德高) 韩 暨(公至)韩 馥(文节) 程 秉(德枢) 程 昱(仲德) 程 普(德谋)程 畿(季然) 傅 干(彦材) 傅 巽(公悌) 傅 嘏(兰石)鲁 肃(子敬) 蒯 良(子柔) 蒯 越(异度) 楼 玄(承先)虞 翻(仲翔) 路 粹(文蔚) 简 雍(宪和) 满 宠(伯宁)蔡 邕(伯喈) 蔡 琰(文姬) 臧 霸(宣高) 裴 秀(季彦)管 宁(幼安) 管 恪(公明) 廖 化(元俭) 廖 立(公渊)谯 周(允南) 樊 建(长元) 滕 胤(承嗣) 圆 泽(德润)潘 璋(文圭) 潘 浚(承明) 薛 悌(孝威) 薛 综(敬文)霍 峻(仲邈) 檀 敷(文友) 魏 延(文长) 糜 芳(子方)糜 竺(子仲) 濮阳兴(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