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挽狂澜

每个人都想做力挽狂澜的人,你知道历史上哪些力挽狂澜的英雄?历史上有哪些力挽狂澜的人物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06 19:32:49 浏览13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每个人都想做力挽狂澜的人,你知道历史上哪些力挽狂澜的英雄

当得起力挽狂澜这四个字的,只有于谦了!

大太监王振把皇帝忽悠上了前线,于是发生土木堡之变,大明王朝的皇帝明英宗都落到了瓦剌人手里。瓦剌太师也先心里乐开花,带领大军兵峰直指北京,准备用皇帝这个大肉票好好的敲敲大明王朝的竹杠!

皇帝被抓了,整个大明王草如同天塌了一般,很有些树倒猢狲散的架势,不少人害怕的想马上收拾行李回南京故都,把北方让给瓦剌人算了!

力挽狂澜的人出现了!于谦不愧是大明朝的擎天白玉柱,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立即驳斥了准备迁都南京的建议,同时积极布置北京城的防御,准备和也先死磕到底!

但皇帝在也先手里,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但部队会因此而军心混乱丧失战斗力,敌对阵营的也先也会用皇帝来威胁大明王朝。怎么解决?那可是天子,是大明王朝的象征,总不能不管皇帝的死活,任凭也先处置吧?

事实证明,于谦虽然是进士出身满腹经纶,但却不是书呆子,在危急时刻懂得变通。他向太后进言,如今的情况已经十分危急,敌人必然用皇帝来要挟大明,我们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换皇帝?

此言一出可谓石破天惊。皇帝还没死呢,只是被敌人俘虏,怎么能说换就换?

反对者虽然群情激奋,但也拿不出更好的主意,再加上太后的支持,换皇帝是事情就定了下来,明英宗的弟弟明代宗继位。

也先高高兴兴地带着肉票皇帝来到北京城下,准备好好的捞一笔。但两军对垒之下,他发现自己错的厉害,明军并没有想象中的士气低落,反而抵抗的十分顽强。打不下来就谈判吧,也先发现自己错的更厉害,肉票皇帝已经失去了价值,于谦明确告诉他:社稷为重君为轻。我们为了国家,已经换皇帝啦!你抓住那个,想放回来你就放回来,不想放,就麻烦你帮忙养着吧!

绑匪失去肉票是什么滋味,那是相当郁闷啊!

也先没办法,只能通过谈判撤兵放人。北京保卫战胜利,岌岌可危的大明也安定下来。

于谦铁肩担道义,最后换来的是身首异处。

明英宗不会忘记这个另立新君的大臣,同僚之中的小人也嫉妒他的功业,最后于少保被判死刑,惨死在闹市之中!

于岳两少保,千古同可悲!

欢迎关注支持!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

历史上有哪些力挽狂澜的人物

毛泽东主席就是力挽狂澜的伟人。

正如邓小平同志在接受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采访时所说的:“毛泽东一生中,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邓小平同志对毛主席的功绩概括得很清楚,他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我们党很可能还在黑暗中苦斗。”邓小平同志对毛主席的评价是实事求是的。

朱德委员长晚年在读了毛主席新赋的一首诗词后,回想近半世纪以来的曲折经历,浮想联翩,也写了一首绝句:“无产者必胜,领袖砥柱坚。几度危难急,赖之转为安”。朱总司令自然更是不会违心地吹捧谁的。

一计自主,两个依靠,三大法宝,四渡赤水,扭转乾坤建新华。

四面反击,三线建设,两弹爆炸,一星升空,突破封锁定国安。

在与国民党的两次合作和引进国外技术中,毛主席始终坚持以独立自主为根本的方针,始终依靠人民和人民军队,坚持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和统一战线,通过在东南西北四面对来犯之敌的坚决反击,击退了美联、南越、印度、苏联的军事挑衅,打破了国外的政治经济军事封锁,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

所以,中国有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之幸,是人民军队之幸,是中国人民之幸,是中华民族之幸。

疫情力挽狂澜的是中医,除了张伯礼外,是否应有更多中医生受奖

看看评论一片倒全部都是黑中医的,什么力挽狂澜,没有背起黑锅就算不错了。利益集团根本不承认中医药,受奖就更不可能了。

《雍正王朝》八王议政中,真的是张廷玉力挽狂澜吗

胤禩之所以能有恃无恐,是因为他通过关外铁骑共管了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又借助隆科多控制了宫廷内卫。掌握了枪杆子,胤禩自然硬气了许多,而最终他的失败也是因为丢掉了枪杆子。所以,真正做到力挽狂澜的应该是十三爷胤祥。

但是,在粉碎胤禩阴谋的过程中,张廷玉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张廷玉主动站出来反对八爷党和铁帽子王,为胤祥以及雍正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张廷玉从理论和历史高度对“八王议政”这一制度进行澄清,即便胤祥能够夺回兵权,雍正能够重掌权力,也会失去人心。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胤禩和铁帽子王之所以要恢复八王议政,主要理由有二:第一,之前大清朝实行过八王议政,所以要恢复祖制;第二,你雍正破除了很多祖制,但事实证明比起康熙朝晚年并无起色,而且从用人、行政等方面也有很多失误,所以要恢复祖制。

而张廷玉的一番言论有力地你、更是有针对性地回击了这两点。第一,大清朝压根就没实行过什么八王议政,纯属子虚乌有,所以这项所谓的“祖制”也就无从恢复;第二,康熙朝晚年吏治腐败,国库空虚是事实,雍正继位后整顿吏治,推行新政卓有成效也是事实,事实证明新政比祖制要更符合时代的发展,所以祖制也就没必要再恢复。

可想而知,这样一番言论,使得八爷胤禩恢复八王议政的阴谋从合法性上彻底被瓦解。没了正义的旗号,胤禩只能图穷匕见,仪仗枪杆子夺权了。但我们如果假设,张廷玉没有挺身而出揭露胤禩的阴谋,而是胤祥赶到了,三下五除二收拾了八爷党和铁帽子王,那么胤禩就成了不畏强暴的忠臣,而雍正就成了妄杀忠臣的暴君。从结果上看似是赢了,但实际上失掉的却是人心,是大量朝臣和士人的支持,今后雍正再想推进什么新政,阻力会更大,麻烦会更多。

历史上有没有哪位皇帝是在国家就要灭亡之际力挽狂澜的

不请自来的回答下问题啊!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逆天的开国君主,也有不少优秀的守成之君,不过最为难得的,毫无疑问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君主,这里就得提出一位大家可能比较陌生的君主了——唐宪宗李纯。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王朝,曾经出现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大盛世,但是唐朝从安史之乱之中国力大损,近乎于崩盘,整个唐朝危机重重,各地藩镇割据,朝廷宦官专权,党争四起,中央萎靡不振,整个唐朝一派亡国景象。

虽然唐肃宗李亨凭借着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扫平了安史之乱,消灭了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但是他们的部将,唐朝已经无力消灭,为此不得不进行妥协让他们割据一方,也就是后来的河北三镇。之后淮西、山南东道等地出现了强藩,朝廷无力剿灭还串通一气,连成一线,几乎形成了割据唐朝东方的“东朝”。河南河北到湖北几乎完全成为唐朝的国中之国,从唐代宗到唐德宗四十年的时间,唐朝对此不仅毫无办法,还只能坐视藩镇日益强大。

不过与此同时,朝廷上的危机和边疆危机比藩镇还要危险,由于安史之乱后,唐朝不得不依靠宦官执掌的神策军作为中央军,所以宦官势力异常强大,李辅国鱼朝恩等超级大太监陆续出现,他们专权专断,权势堪比天子,西部的吐蕃趁着唐朝衰弱的契机蚕食陇右,长期威胁长安,而朝廷上的奸臣如卢杞等也不断出现,唐朝的灭国危机可以说是迫在眉睫了。

不过天佑大唐,唐宪宗李纯适时的出现了,他虽然即位不太正常,是趁着唐顺宗病重在宦官的拥戴下即位,但是一上台就展现了他的能力与权术。元和元年,李纯刚刚即位,四川节度使刘辟就发动叛乱。李纯毫不犹豫,一概德宗朝对藩镇姑息养奸的政策,直接出兵清扫,屡战屡胜,最终抓住流弊,整个四川因此成为唐朝稳定的后方。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在未禀报朝廷的情况下,继承了自己父亲吴少阳的位置,李纯决定对淮西用兵,经过三年血战,淮西被彻底攻破,吴元济被俘。这一胜利直接扭转了唐朝藩镇形势,全国藩镇纷纷对唐廷效忠,淄青等节度使纷纷被部将杀死投降唐朝,就连最为强大的河北三镇都纷纷入朝,表示臣服,唐朝重新统一了全国。

不仅仅是军事上节节胜利,经济上元和时期的唐朝经济繁荣,史称元和中兴,米价也几乎恢复到开元时期水平,可以说唐宪宗成功实现了唐朝的中兴,逆转乾坤。

只可惜晚年的唐宪宗出现了严重的误判,沉迷丹药,他死后唐朝昏庸相继,河北三镇恢复割据,否则唐朝重现开元的辉煌也不是不可能的。

中国古代历史上,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到力挽狂澜的人都有谁

谢谢邀请。

一看到这个问题,心中马上就出现一个伟大的名字:毛主席。是他,在中国历史的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为中国4万万同胞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如同黑暗里的明灯,指引着我华夏热血男儿通过浴血奋战,创建了新中国,才有了70年后幸福的今天。

毛主席的一生都为建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而奋斗,也可以说,每一刻都在改变着我中华民族的命运。所以,这样的事迹实在是不胜枚举,例如农村包围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长征、持久战等。本文只例举三个重要时刻。

01 建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21年,一位翩翩少年从湖南湘潭走来,从此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他就是毛主席。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有13位: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也出席了会议。

突然,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最后一天的会议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02 建军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行动。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发动武装起义。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人指挥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三千余人,占领了南昌城。可是,马上就引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报复,被迫撤离南昌,挥师南下,路途中又遭到了国民党的不断阻截,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对大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与会的不少人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主义。

毛泽东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结合中国当时国情历史性地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他指出,党中央没有认识到军队的极端重要性。这是由中国国情特点决定的,即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只能以革命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无产阶级只有掌握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夺取全国政权。

毛泽东的这个意见切中要害地指明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也为中国革命的基本方式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这段话后来成为党创建,领导和掌握人民武装并进行斗争的行动口号。

03 建国

1945年,日本侵略者终于宣布投降。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的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国共大规模内战全面爆发。毛主席,时任中央军委主席,坐镇河北西柏坡,指挥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战略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1949年10月1日,旭日东升,彩旗招展。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高声喊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是中国史上最神圣的时刻,亿万同胞为此骄傲,为之热泪盈眶。

马上就迎来祖国的70周年,让我们缅怀那些为解放新中国而牺牲生命的先烈们!多少先烈的浴血奋斗、前赴后继才换来这一伟大的时刻,我们不该忘记他们,更不该忘记那位引领四万万同胞建立新中国的伟人毛主席!向您敬礼!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通知作者删除。

历史上谁才是最能力挽狂澜的人

只有毛主席多次力挽狂澜挽救了党和军队!毛主席功高至伟无人可及!!别人都是瞎吹!!

谁最有可能在明末力挽狂澜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凡是明朝统治集团内部的人物都不行,熊延弼,孙承宗也好,卢象升,孙传庭也好,凡是明廷人物都不可能实现局势的逆转。因为晚明的问题是乱自上作。不务正业的神宗、熹宗,智术短浅,刻薄寡恩的崇祯,饱食人民血肉的朱明宗室,愚鄙贪暴的内外官僚,足以湮没掉任何拯救者的挣扎。他们可以杀掉西法练兵的孙元化,可以杀掉前来勤王的耿如杞,可以杀掉解蓟州之围的赵光抃,可以杀掉屡破流寇的郑崇俭,可以杀掉成都百姓哭送的邵捷春,可以将抗清而死的卢象升曝尸八十天不收,可以逼死孙传庭后又认定他潜逃……你就算再给他们送去一批忠臣良将,你怎么保证不是这个下场?

在崇祯的英明领导下,明朝的国家机器已经彻底溃烂到容不下任何清慎有为,忠勇干练的臣子的存在,待在这台国家机器里只能被其吞噬,而不可能有所作为。除非把这台机器彻底砸烂,重换新的,才有可能挽回局势。

但是崇祯能砸吗?北京的朝臣们想砸吗?卢象升、孙传庭他们有能力砸吗?所以我才说,明廷的人物都不可能挽回局势。

崇祯以全国之力受困潢池,后来的大西军和郑氏反而能以一隅之地而抗全国,正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独立的军政系统,不受晚明朝廷的遗毒,反观全盘继承下之前国家机器的弘光,被清军一击即破。

占地最广,人力最充足的大西军本来最有希望承担起复兴的重任。然而孙可望迅速膨胀的权力欲导致了他与刘文秀、李定国之间的斗争,最终结果是孙可望事败降清,刘文秀在孙可望叛逃后也受冷遇而闲居。永历朝廷的军政尽付予李定国。

然而,李定国的天赋点可能全部点在临场作战上了,内政建设他不如孙可望,战略决策他不如刘文秀。在孙可望叛逃之后,不管是对孙可望旧部的处理,与刘文秀的关系,以及迎击清军三路进剿的决策上,李定国都犯下了一系列的错误。他是一位杰出的战地指挥官,但不是一位称职的集团首脑,而挽救明末的局势不是一位优秀的武将就足够了。

明朝已经溃烂到神仙难救了,亡国已不可避。如果我们不是把目光仅仅局限于怎样让朱明王朝存续下去,而是怎样避免像顾炎武所说的“亡天下”。那么明朝末年最有可能力挽狂澜,挽回亡天下局势的就只有一个人了——李自成

和孙可望,李定国的内斗不同,李自成杀掉罗汝才之后,他就是北方农民军唯一的最高统帅了,他不需要再去打压谁,和谁搞分裂。和孙可望短于战阵,李定国不懂政治不同,李自成身上看不到明显的缺陷。他是明朝末年综合能力最强,最有希望,最具朝气的领袖。

但他实在是不得时运。

很多人批评李自成不建设根据地,但李自成不是不想建设根据地,而是在明朝轮番不停的围剿狂潮下实在是没有条件建设根据地。

从崇祯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入豫之后,到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都在不停地打仗,两年时间里连口气都没时间喘的打了七场主力会战,歼灭了傅宗龙(项城之战)、汪乔年(襄城之战)、丁启睿(朱仙镇之战)、杨文岳(汝宁之战)和孙传庭(两次郏县之战和潼关之战)。直到明朝覆亡前半年,李自成还在与明军的主力军团会战。明朝就像一个尸鬼一样,即使自己已经腐烂,也要抱着大顺一同沉入黑暗。

但尽管如此,在击败了来剿明军获得短暂的安稳之后,李自成依然会进行恢复经济的生产建设。

“抚流亡,通商贾,募民垦田”

“给牛种,赈贫困,畜孽牲,务农桑,为久远之计”

在彻底歼灭北方明军最后一支主力之后,李自成终于攻入北京,在那里迎来了满清入关的铁蹄。而此时,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才刚刚建立两个月而已。

是的,你可以说李自成面对清军时表现的不够好。但是这是一个才建立两个月的政权呀。你让618年的李渊去死磕突厥,让960年的赵匡胤去死磕契丹,难道他们就能打得过了吗?更何况李自成的出身和政治背景比起这两人更是差的如同云泥之别。

但即便如此,李自成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可是他的运气实在太差。

吴三桂的背叛是意外之事。当时,宣府、大同、蓟州、保定诸镇明军都投降了,吴三桂没有理由例外。而且吴三桂也确实投降大顺,率军前往北京觐见新主了,然而中途又折返山海关反叛了大顺。

对于吴三桂的反叛,有一种说法是他的父亲吴襄被大顺军拷掠,小妾陈圆圆被大顺军霸占。然而,这都不是真正的原因。

首先,当时投降的明军降将很多,诸如唐通、马科、白广恩、牛成虎、董学礼、郭升等等都得到了恩遇,就连射瞎了自己左眼的陈永福,李自成都封他为侯。李自成有什么理由单单要为难吴三桂呢?《流寇志》、《国榷》、《甲申核真略》都记载李自成并没有为难吴三桂的家眷,吴三桂是听信了谣言。可见吴襄被拷掠之事并不真实。更何况,吴襄还亲自写信向吴三桂说明情况,劝他归顺。吴三桂有什么理由不相信自己的父亲,非要相信传言呢?至于陈圆圆之事……这种东西连批驳的价值都没有。

所以我们没必要给吴三桂找理由,既然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为了道德理想可以付出一切的人,那也就应该承认这个世界上有为了贪暴之欲可以抛弃一切的人。毕竟李自成只答应给他封侯,而清廷许诺他封王。

如果吴三桂不背叛大顺的话,清军入关面临的就是前明边军加大顺军,从后来潼关之战,陕北之战的情况来看,清军未必能强行破关。但是孝闻九边的带孝子吴三桂为了更高的封赏果断抛弃亲爹,引清军入关。这样一来,大顺军面临的敌人就是清军主力加关宁军。

1644年4月13日,李自成率领6万大顺军自北京出发,九天长驱六百里,于4月21日兵临山海关下。大顺军以六万长途奔袭之师攻击吴三桂五万据守险隘之师,当天就拔其关外营寨,次日拿下北翼城,其战斗力可谓不俗。

然后多尔衮率领八万清军出现了。

我说过,李自成的运气实在太差。因为就在清军出击的同时,山海关战场上刮起遮天的沙暴,大顺军正好处在沙暴下风口。

本就占据兵力优势的清军趁着沙暴横扫大顺军,形势就此逆转。

但即使在诸多不利条件的累积下,大顺军依然在半天激战中击毙了清军镶红旗副都统萨苏喀,正黄旗佐领阿喇穆等12员将校,此外,正红旗副都统叶克舒“戗一目,身被十一创”,另有多名清军将校负伤。

这个战绩足以证明大顺军战力远在明军之上,也可以和清军硬碰硬。

崇祯十四年,李自成转战河南时,提出“不当差,不纳粮”的口号,崇祯十六年李自成攻克襄阳后,又提出“三年免征”的政策,赢得了饱受剥削的广大贫苦农民的拥护。由于不能从农民身上取得赋税,大顺军的财源主要依赖于收缴明朝宗室的财产以及对官绅阶级实行追赃助饷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北方官绅“人人饮恨”,只是慑于大顺军的威势,“未及发也”

等到大顺军在山海关战败后,北方官绅阶级立刻展开了对大顺政权的反攻倒算,他们四处串联,发动叛乱,袭杀大顺驻军,夺取各地大顺政权。山西、山东、北直隶遍地烽烟,大顺军在黄河以北如鱼行旱地,几无立锥之所。

为稳定大顺政权,争取官绅阶级的支持,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七月,大顺政权全面停止追赃助饷,开始征收赋税。从此,李自成不再是李闯王,他终于也变成了“大顺皇帝”。

另一方面,在与大顺军进行了几个月的拉锯之后,1644年10月19日,清廷以英亲王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平西王吴三桂、智顺王尚可喜等率部随从,共计八万余人从陕北方向向大顺政权都城西安进攻;10月25日,以豫亲王多铎为定国大将军,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等率部随从,约七万人进攻南明。

这实际上又是一次机会,不管是从之前的山海关之战还是之后的潼关之战,陕北之战来看,仅凭八万清军是不足以正面硬啃下以逸待劳的李自成的。如果李自成能够抓住这个机会给予阿济格一记重创,极有可能挽回局势。

然而命运再次跟李自成开了一个玩笑。

就在这一年10月,大顺军在豫北反击清军连连得手,先后收复济源、武陟、孟县、温县等,击毙汉军正黄旗副都统金玉和,包围了怀庆府。清廷十分震动,立即命原本征讨南明的多铎军转为西向,与阿济格并力会剿李自成。原本一场胜利却带来了将两路敌军都吸引到自己身上的被动局面。

如果怀庆反击战晚打一个月,等到多铎与南明兵势一交,即使那时多铎再想回转,也不会那么容易了。但是反击怀庆实际上是十月初四开始的,那个时候别说多铎,连阿济格都还没有出兵呢,谁又知道清廷下一步的用兵动向呢?总不能无休止的在黄河岸边等下去。如此的巧合,也只能说是时运如此了。

多铎率军西进解除了大顺军对怀庆的包围,而后自孟津渡黄河,12月15日进至陕州,12月22日进抵潼关20里外立营。

此时,李自成正率军北上支援在陕北抵抗阿济格的大顺军,李自成本人已至洛川,而其前锋已至甘泉,得知多铎兵临潼关之后一时进退失措,犹疑不定,最终还是决定先战多铎。

12月29日,潼关之战开始。刘宗敏率军先攻,不利而退。清军亦谨守不攻。正月初四,刘芳亮率军千余人突击清军营垒,清军正黄、正红、镶红、镶蓝、镶白五旗将领迎战,双方激战,伤亡皆重。李自成随即亲率马步军进攻,多铎亦全军齐出,双方互有杀伤。

正月初五、初六,大顺军两次夜袭清军,均被击退。正月初九,清军红衣炮军抵达战场,进逼潼关关口。正月十一,清军以红衣大炮轰击大顺军,继而以骑兵突之。大顺军发骑兵三百横冲清军阵地,同时分兵绕至清军阵后夹击,两军血战,伤亡皆重。

就在这时,李自成得到了两个消息。一是阿济格率军进至延安,二是张献忠派军攻陷了大顺的汉中。李自成于是停止潼关的战斗,率军回到西安,并在正月十三日放弃西安东走河南。

阿济格进至延安并不让人意外,阿济格和多铎,李自成只有能力迎击一路,李自成去迎战了多铎,陕北大顺军独力难支,导致阿济格进至延安。但是即便如此,在李自成侄子李过的指挥下,大顺军在延安坚守二十余日,前后与清军交战七次,始终未让清军通过,直到得知李自成放弃陕西东走,李过才主动撤离。

真正让李自成震动的是张献忠攻陷了汉中,张献忠攻陷汉中意味着李自成的陕西根据地被彻底包围,成为了死地。最终让李自成决定放弃西安东走。

张献忠如愿以偿地赶走了李自成,他还不明白这对他意味着什么。

然而李自成不知道,其实他还有一次机会。

就在李自成撤离潼关的第二天,正月十二日,大顺潼关守将马世耀率所部七千余人向多铎投降。当天夜里,马世耀派使者携密信请李自成回师潼关,里应外合击破多铎。

李自成没有看到这封信,但多铎看到了,因为当天夜里,马世耀的使者刚出潼关就被清军捕获了。

第二天,多铎在潼关西南十里的金盆口假称设宴解除了马世耀所部的武装,而后“尽屠之”

时运,时运。

李自成率军东走河南,而后南入襄樊,进武昌,下九江,这期间与清军多次交战,多有失利,但也在许州、陈州等地击败过清军。

其实这个时候转机终于到了,由于短时间内战线拉得太长,满洲匮乏的人力开始不敷用,八旗军队对南方炎热的气候也十分不适应,在大顺军余部还没有清剿完毕的情况下,八旗主力就返京休整,只留下降军维持战线。

而且这个时候,清廷开始作妖,剃发、圈地、投充、逃人……一个个暴政接踵而至。原本稳定的地区开始爆发反抗的浪潮,本来是唾手已得的胜利成果在清廷不遗余力的作妖下变得千疮百孔。以李自成之隐忍坚韧,他一定会蛰伏待机,而后大有可为。

然而李自成已经不在了。

大顺永昌二年(1645年)五月,李自成在湖北通山县境内的九宫山走了最后一次背运——他在率领少数卫士侦查地形的时候被当地的团练杀死了。

纵横天下的李闯王就以这种意外的方式匆忙谢幕了

他是明末各路农民军领导人中唯一一位始终不受招抚的,不管是被洪承畴逼的爬雪山过草地(李自成在1637年在四川被洪承畴围剿时曾经和后来的红军一样爬雪山过草地回到了陕西),还是被孙传庭打的只剩下十八个兄弟,他都没有屈服过。他牺牲的时候光他的身边就有数万大军,再加上其他分头行动的大顺军以及从陕北一路追赶大部队的李过、高一功部,大顺军依然不下十万众,形势比当年商洛山好了千万倍。眼前的挫折比起此前经历过的无数次挫折并无甚特别之处,甚至还可以说是形势最好的一次。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他不会像此前跌倒无数次那样再重新站起来。更何况,他才三十九岁。

然而,一切的憧憬,期望,都随着他突然的死化为了泡影。

我说过,晚明的国家机器已经不可救药了,想要避免亡天下只有把这个机器打烂重铸。李自成打烂了这个机器,也开始初步建立自己的机器。如果上天再多给他些时间,他会学会如何当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的。时间,他只差一些时间。如果吴三桂没有叛变,如果李自成能抢在清军动员之前解决吴三桂,只要能够将清军阻挡在关外三年,哪怕一年,任何一个正常的君主,只要不是崇祯那样的,都可以将中原重新整合,发挥出中原本就该具有的人力物力优势重新勘定天下。

即使在清军入关之后,如果怀庆之战晚打一个月,如果张献忠没有背刺李自成,如果马世耀的密信成功送到李自成手中……哪怕这一切还是都发生了,那么最后,哪怕李自成没有莫名其妙的死在九宫山。事情都未可知。

千秋大业付东流,不许英雄起九州

李自成的死让中原失去了一位能力最全面的领袖,失去了重勘天下的最好可能。

李自成的死让当时还是内地最强武装力量的大顺军陷入了迷茫与混乱,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接受了南明的改编之后成为了南明官僚驱使的走卒。这支曾经灭明抗清的英雄之师在荆州,在长沙,在两广被南明官僚一次又一次的出卖和迫害,部队越打越弱,最后只能退居贫瘠的夔东山区坚持斗争到1664年被清廷消灭。原本实力最强的大顺军没能在抗清大业中发挥自己应有的力量,以极其憋屈的方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不得不说是一件憾事。

一代英雄气不伸,百年遗恨几经春。

山河破碎无归日,天地荒凉有此人。

白骨已随流水去,青松长与旧枝邻。

可怜万里封侯者,空向江南泣战尘。

历史上哪些将军的存在,可以用“力挽狂澜”来形容

解放战争时期,林彪在东北的操作,可称得上是力挽狂澜。

1945年8月8日,就在日本投降前夕,苏联对日本宣战,随后150万苏联红军进入东北,在苏军钢铁洪流摧枯拉朽般的打击下,不可一世的日本关东军顷刻间土崩瓦解。

虽然东北光复了,但是接下来的却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国共两党谁来接管东北?

彼时的东北,总面积13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全国的1/9,钢年产量200万吨,占全国90%以上,工业产量约全国8%,已完成的发电设备总容量达180万瓦。拥有铁路1.14万公里,占当时全国铁路总长一半以上,车辆5.5万辆,此外,铁、煤、水泥等重工产业均占全国之首。

一句话,东北是个香饽饽,谁都想据为己有。

国民党方面,蒋介石满心以为,苏军消灭关东军后,自己就可以顺利从苏军手中接手东北。但是不曾想老蒋被苏联摆了一道,苏联用外蒙和东北的利益做要挟,不允许国军从东北港口登陆,以此来向蒋介石施压。

而为了抢占东北,早在1945年8月底,我军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就在朱总司令的命令下,率领4000多人,从山海关以北绕道进入了东北,抢先占领了山海关,卡住了由陆路出关之必经咽喉要道。

9月15日,东北局成立,彭真为书记,陈云、程子华、伍修权、林枫为委员,指导东北一切党的组织及党员的活动,林彪则负责东北军事。

(彭真)

初期,从军事实力上来说,我军在东北是占有优势的,所以当时喊出的口号是“独占东北”,全力占领东北的大城市,关上东北的大门,海上守住安东、营口、陆上守住山海关、锦州,不让国民党军进入沈阳。

但随着斯大林和蒋介石的交易逐渐成熟(主要是蒋介石向苏联进行了妥协,苏联从中国获取了大量利益),在加上美国支持国民党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国民党大批军队得以进入东北,东北的军事力量由此发生了转变,敌我力量此消彼长,国民党军逐渐占据优势。

但是,此时东北局书记彭真对局势依然非常乐观,他说,国民党来10万,我们有30万,三比一必操胜算。其实,我军有30万不假,但这30万人,大多是在东北新发展的部队,里面吸收了大量的投机分子等,成分复杂,并无战斗力可言,后来形势一紧张,叛变了不少。

就这样,到11月底,东北形势急转直下,山海关、锦州相继失守。沈阳、长春、哈尔滨以及中长铁路沿线,苏军要交给国民党接收,并且强制我军撤出上述地区。

这时的情况已经非常清楚,占领大城市已无可能,工作重点应该转向中小城市和农村,但彭真并未看清这一点,12月还准备趁苏军撤走之机,集中兵力夺下沈阳,虽然这一提议被否决。

此时,东北局内部也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彭真还是希望占领大城市,至少和国民党平分东北,但林彪坚持首要工作是歼灭土匪、建立根据地、整训部队、建立地方武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随后矛盾进一步加深,彭向中央提出要换掉林彪,而林彪也致电中央军委,说彭等人盲目乐观。

当时的情况是,由于缺乏根据地,我军在东北寸步难行。苏静中将曾回忆:

刚进东北混乱到什么程度,说了都让人不相信。白天打仗,晚上也睡不成,林彪亲自带李作鹏和一个小分队去打土匪。初来乍到,敌情也不了解,侦察员出去活动不了。在高桥打了一个小仗,抓了几个俘虏,一问,才知道敌人跑到我们前面去了。当地老百姓欢迎国民党,要下我们侦察员的枪。打上一小仗,一个团要留下一个营抬伤号,这怎么可能有战斗力?那时才深切体会到,没有根据地,不要说打仗,连脚都站不住。”

而另一方面,国共领导层正在进行会谈,很多人认为东北会走向和平,所以赞同了彭真的思路,即“要以战争换和平”、“消灭四平以北各大城市顽军,并占领上述各大城市,逼使国民党与我谈判,必要时再让出一部分给国民党以换得和平”。

在这种背景下,第一次和第二次四平战役爆发。短短一个月内,四平两易其手。在第二次四平战役中,国民党精锐新一军的进攻给我军造成了重大损失。其实,敌我实力的悬殊,决定了四平从一开始便不可能守得住的,这点林彪战前就曾提及,所以战役进行到后期,林彪决定撤退了,并先斩后奏,一边撤一边向军委报告,军委此时也意识到了四平守不住了,同意了林彪的意见。

四平之战虽然是一个重大挫折,但同时也是一个转折点,此时内战已经全面开始,和平无望,战争不可避免。中央也认识到彭真的路线不适合东北了,于是决定改组东北局。

而此时东北局中,除彭真以外,还有高岗、陈云、张闻天四个政治局委员,而林彪只是中央委员,论资历怎么也轮不到林彪。但是,关键时刻,毛主席展现了他过人的政治判断力和眼光,他深知之前军、政之间的分歧给东北局势带来的损失,所以东北的军政大权必须统一,一切为军事服务。

于是,毛主席决定将东北的重担交给了原本在资历方面落后的林彪,让林彪担任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历史证明,毛主席的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至此,林彪在东北开始大展拳脚,他提出“等、忍、狠”的作战原则,即军事行动要等待一下,等待土匪的肃清、群众的发动和根据地的建立;对于敌人暂时的进攻,要忍耐,避免过早地使用主力进行决战;时机成熟后,便要狠,集中兵力和敌人打大仗。

同时林彪对军队36万人进行了整编,用一年时间剿匪20余万人,派干部下乡,开展土地改革,取得人民的支持,有了稳固的根据地,东北的军队急剧发展和壮大。后方稳定后,林彪适时出击,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歼灭国民党军大批有生力量, 迫使其由进攻转为防御,东北解放区也得到了巩固和扩大。到1948年秋,东北的军队已有100万余人,成为一支决定战局的重要力量。

在敌我实力悬殊、希望渺茫,东北局势处于艰难时期之时,毛主席慧眼识人,林彪临危授命,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不仅完全占据了东北的主导权,还带出了一支百万雄师,可谓是力挽狂澜。

明朝救国功臣于谦,如何力挽狂澜让明朝续命200年,在危难时刻成功保卫北京

明宣宗元年,宣宗的叔叔朱高熙造反,被宣宗御驾亲征镇压,在押解朱高熙来到宣宗面前时,一个御史将朱高熙骂的瑟瑟发抖,深得宣宗朱瞻基的之心,此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于谦。

一、惊天之变

明正统十四年,在大太监王振怂恿下,热血青年明宣宗朱祁镇置兵部诸位大臣苦苦相劝于不顾,一意孤行,御驾亲征,亲率50万余大军北征瓦刺,出征路上,一切军政事务全交由太监王振专断。随行大臣连发表意见的权利都没有。致使军队混乱不堪,王振在行军途中,为显示自己威风,竟私自调令军队远行上百里,来到自己的家乡蔚州(今河北蔚县),使军队苦不堪言,最终在遭遇瓦刺军队后,几十万军队一触即溃,狼狈败退于土木堡,被瓦刺军队包围后,又饥又渴并且疲劳不堪的明军战力瞬间成了渣,四面围攻的瓦刺军队破阵而入,明军突围过程中,英国公张甫、成国公张勇等皇亲国戚,全部战死,御驾亲征的热血皇帝,也成了瓦刺的阶下囚。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后,皇帝朱祁镇被敌军俘虏,这天大的消息传回京城,瞬间炸开了锅,朝堂之上,一片慌乱,国不可一日无君,这连皇帝都被敌人捉去了,当时可谓是明朝开国以来最危急的时刻,一时间国不将国,一派亡国之相。

二、代宗监国

国不可一日无君,这个问题刻不容缓,明英宗朱祁镇的亲生母亲张皇太后在召集几位首辅大臣秘密商议后,便下旨由朱祁镇异母兄弟絾王朱祁钰代替皇帝处理国事,这便是明代宗。刚解决监国问题,噩耗又传来,瓦刺军队进攻到北京城了!

土木堡之变后,明军主力溃散,京师空虚,瓦刺首领也先敏锐的感觉到大明实际上是外强中干,于是率军南进,企图趁热打铁,一举拿下北京。

大难临头,大臣们基本分为两派,一派是主战派,另一呗,则是议和派,也就是逃跑派,主张南迁,而且主张南迁的官员不在少数,这也怪不得他们,毕竟,怕死是人的本性。毕竟南迁后,虽说大明丢失了一半江山,自己还可以继续当官。

三、力挽狂澜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八,大明王朝的国运在这一天被决定。早朝上,以徐有贞为首的大臣们痛哭流涕,主张迁都,代宗无可奈何,这个时候,一声怒吼,挽救了大明的命运。

“建议南迁者,该杀!!!”

发言者,正是我们的主角,兵部侍郎于谦!

在我国历史上,每次国家出现危难,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样的人,我们称为英雄。

当时北京的兵力实在是空虚,明朝的主力部队,包括最精锐的三大营等二十万大军,全埋在土木堡了,留在京城以及附近的,要么是后备役,要不就是后勤部队。而城外的蒙古人,可都是磨刀霍霍。于谦随即下令,将两京备操军、河南备操军以及山东抗倭的部分军队调至北京,并要求在限定时日内到达京城,违令者斩。

解决了兵力,还有一个问题,当时京城还缺少一件最重要的东西--粮食。

当时,离北京不远的通州倒是存着大量的粮食,但是奈何京城兵力空虚,自保尚且不足,何况去保卫粮仓呢?但若是蒙古军队攻破通州,这些粮食那就成了送给敌人的大礼了。当时很多大臣建议烧掉粮仓,这也是当时唯一的方法。因为运也运不来,保又保不住,烧掉也比留给敌人强。

就是这样一个无解的问题,让于谦给完美的解决了。

于谦下令:“所有受召军队,由通州进京,各部自取粮草,携带运送到京城!”

这就是水平,这就叫能力!

四、决战时刻

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到九月,于谦一直在忙碌,大到粮食储备,军队训练,小到城内治安,人员安排,所有的问题都是他来处理。从开始的一盘散沙,人心惶惶到众志成城,在于谦的努力下,所有人都开始相信,于谦于大人,能都带领他们迎来胜利,更能够保卫自己的家园。终于,决战的时刻来临了,出兵之际,于谦下了最后一栋军令:

凡守城将士,必英勇杀敌,战端一开,即为死战之时!

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杀!

临阵,军不顾将先退者,杀!

大军开战之日,众将率军出城之后,立刻关闭九门,有敢擅自放入城中者,杀!

后面的故事相信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在明军不胜即死的精神下的情况下,于谦率领捉衿见肘的兵力,打赢了北京保卫战,保住了大明的江山。其中艰难凶险,不为人知。

当所有人都对现状绝望时,是他,挺身而出,担当重任,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挽大厦将倾之时。
力挽狂澜者,绝非匹夫,国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