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陟

历史上真实的杜延年是怎样的一个人?公元前841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一年在历史上这么的重要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06 16:46:20 浏览9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历史上真实的杜延年是怎样的一个人

杜延年,河南南阳人,西汉时期官至御史大夫,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他的父亲杜周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先后担任廷尉、执金吾、御史大夫等职,杜周因执法严厉、杀伐果断,特别是汉武帝后期为刘彻的爪牙,在办案时得罪了很多人,他的大儿子杜延寿任河内太守、二儿子杜延考任河南太守也有暴政之风,名声都很坏,只有小儿子杜延年德行宽厚,成就也最高。

霍光,昭宣二帝的辅政大臣,官拜大司马、大将军,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杜延年是他的心腹,图为霍光画像。

汉昭帝时期,杜延年察举入仕,最早在大将军霍光手底下当一名小吏,赴四川平叛有功升为谏议大夫,当年燕剌王刘旦、鄂邑公主、安阳侯上官桀谋反,欲除掉摄政的霍光,得到消息的杜延年火速报告了霍光,最后窝党被铲除,杜延年因惩大奸、显忠义深得霍光赏识,封为建平侯,任给事中,常侍皇帝左右,其实汉昭帝刘弗陵年幼,杜延年是常伴霍光左右,成为亲信。

刘弗陵在位时,险些被废,幸得杜延年密报,霍光来了个反杀,杜延年也因功一跃而起,图为汉昭帝刘弗陵画像。

有了霍光的撑腰杜延年并没有嚣张跋扈,也没有像他父亲刑法深刻,而是比较宽厚仁义,断案也很公平。当年燕王谋反案后续牵连了很多人,比如丞相田千秋,要知道当年汉武帝的遗诏是田千秋和霍光一起辅政,现在田千秋牵连燕王谋反案,正是除掉田千秋,让自己主子专权的好机会,但杜延年知道田千秋并未参与谋反,只是无辜被牵连,判了他无罪,并在朝廷上主动为田千秋开拖证词,成为朝廷和谐的楷模。

汉宣帝生前指定了陵墓,也就是今天的杜陵,并在陵墓旁建起陵邑,而入住陵邑无一不是王公贵胄,杜延年就是其中之一。

霍光辅政期间,实行轻徭薄赋、盐铁会议、整顿吏治等政策,实现了“昭宣中兴”,杜延年都是这些政策的主要参与者与决策人,公元前74年杜延年拥立刘询,是为汉宣帝,因功增食二千三百户。霍光死后霍氏参与谋反被诛,牵连很大,杜延年是霍氏旧人恐受诛连,汉宣帝非常信任他,以一个小理由贬为西河太守,变相保护了杜延年卷入霍氏谋反案,事件平息后杜延年调回中央任御史大夫,直至去世。

公元前841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一年在历史上这么的重要

公元前841年,又被称之为共和元年。跟你想象的差不多,也就是国王一个人说了不算了,要大家一起来拿主意割韭菜。

这个事情意味就很深长了,过去大臣们都是打工仔,国家收上来的韭菜,只有国王一个人可以享用,最多从牙缝里抠一点出来,赏赐给做事有干劲的大臣。

可是共和元年这一年,大臣们表示,不干了!他喵的,每天都吃国王牙缝里的韭菜,这回他们要平均分了这些韭菜。

01周厉王是个狠人,各种跟贵族不对付。

  • 经济上:

俗语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是西周时期的贵族集团,早就把山林水池全都给承包了,也就是说百姓想要在这些地方找吃喝,就必须要向贵族交税。

百姓们世代都在这些山川旁边生活,靠着山就要去砍柴、打猎,靠着水就会去捕鱼,没想到突然之间就被收了人头税。能够拥有山川水池的普通人,微乎其微。

周厉王觉得,这可不行,光贵族收税,自己不收税,那哪成呢?于是乎周厉王颁布法令,霸占这些山川的贵族们,都需要向国家交税。

这下子这帮贵族可就炸了毛了,本来可以全都入自己的腰包,没想到现在还要跟周厉王分摊,这引起了贵族们的强烈反对。

  • 政治上:

此外,周厉王在政治上,不愿意沿用过去周朝的老办法。过去周公、召公的后人世世代代都是卿相级别的大人物,这一职务几乎被这两家人给霸占了。

周厉王觉得这可不行,所以周厉王开始重用懂经济的荣夷公和懂军事的虢公长父。这件事遭到了贵族们的一致反对。

厉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荣夷公。大夫芮良夫谏厉王曰:“王室其将卑乎?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何可专也?所怒甚多,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史记》

周公和召公的后人,自古都是国家的执政者,他们代表着周王朝开国贵族的集体利益。现在突然穿插一个其他人进来,谁知道他们会有什么幺蛾子呢?

所以说周厉王是因为得罪了这帮贵族,才会被赶下台的。整件事跟百姓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共和与否,百姓都还是要向朝廷交税的。

  • 言论上:

当然,周厉王本身也有问题,百姓过去是可以议论周王执政好不好的,就算大庭广众之下说也没关系。

可是周厉王觉得很难受,所以他找人到民间监视百姓,只要敢说他坏话,立刻抓回来宰掉。其实百姓才不会议论,真正懂得议论的,还不是那些读书识字的贵族么。百姓忙着种田打鱼交税呢,哪有这个闲工夫扯犊子呢?

02共和元年,不代表就真正共和了。

公元前841年,因为周厉王得罪了一帮不该得罪的人,所以他们以百姓的名义发动了一场暴动,最终将周厉王给赶跑了。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长於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宣王即位,二相辅之,脩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十二年,鲁武公来朝。---《史记》

这个时候周厉王并没有死,只是跑出了镐京而已。所以这帮贵族们也没有再立一个周天子,而是换了一种执政方式,也就是共和执政。

所谓共和执政,也就是召穆公和周定公一起把持朝政,别想了,跟你小老百姓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其实本质是没有变的,只是这一段时间没有天子执政,而是由贵族臣子来执政。

  1. 其实周厉王之前的数百年里,西周王朝,基本上也都是这两家贵族在相互执政,周天子实实在在只是一个无足轻重之人。
  2. 周公旦、召公奭辅成王的确高尚,可是谁也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家的后人,能够世世代代把持朝政,这可就不简单了。
  3. 过去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后人们,在卿士的位置上,把控着国家的命脉,周天子只能提出自己的想法,而真正该怎么实行,其实周天子真的管理有限。

共和元年,周定公和召穆公索性就把周天子给抛弃了,其实不要天子国家一样可以转起来。共和这个年号一共用了14年,14年后,周厉王在彘去世,他的儿子太子静便接替了周厉王的位置,也就是周宣王,这才宣告了共和这个年号的结束。

03此共和非彼共和,共和的概念,只在贵族脑海中初具规模。

不得不说,人心深似海。早在公元前841年的时候,古人就已经揣摩出共和制度。也就是废除君主,由臣子们来共同执政。

这种模式有点类似后来的共和制度。可是这里的共和只是一个年号,而形式也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厉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史记》

我们现在所谈到的共和,那是所有民众都参与进来一起执政的制度。而当时那个共和,只是一个年号,为什么用共和这个年号呢?

其实有两种说法,第一种便是因为是周定公和邵穆公共同执政,所以称之为共和。还有一种说法是共伯和代行天子的事务,所以称这一时期为共和。

  1. 不管是哪种原因,我们会发现,由臣子共同执政的概念,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公元前509年,西方便出现了著名的罗马共和国。
  2. 同样是驱逐了君主,可是当时的罗马平民拒绝向贵族妥协。在平民的压力之下,这才出现了共和政体,也就是由平民和贵族共同执政。
  3. 这种思想在西周时期,我们也出现过。但是只出现在了贵族的思想层面上,他们是永远不可能将这些思想,传达到民间的。

西周的贵族,掌握的不仅仅是财富和权势,还有一项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知识。他们拥有读书认字的条件,可是平民不具备。

因此那个时代即使出现了共和的雏形,平民也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去参与到整个国家的建设当中来。而这种对贵族来说可怕的思想,很快就被贵族们扼杀在了摇篮里。

总结:公元前841年,重不重要?很重要。

这一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不是因为这一年是共和元年,而是因为西周的共和思想被扼杀在摇篮里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状况,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就算先进的思想摆在你面前,你也会视而不见。

而贵族集团,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贵族集团,那是因为他们重视了这些思想。对他们有好处的,便会大肆宣传,对他们有坏处的,那就会扼杀在摇篮里。

参考资料:《史记》

周武王定都镐京之后,为什么还要周公营建新的国都洛邑

西周末年,犬戎攻入镐京将其焚毁,周平王东迁洛阳延续周王朝的国祚,称作东周。

如果没有洛阳的存在,那么可能也就没有了后来的东周王朝,可洛阳的兴建,并非是为之前的周天子一早知晓平王东迁的事情,特意为了延续王朝而建设。

实际上,西周有两座都城,一座是镐京,一座是洛邑,前者称作宗周,后者称作成周。

打从周武王伐纣克商,就觉得镐京的位置偏西,无法真正巩固对于天下的掌握,尤其是对于东方的殷商遗民的掌握更是不足,所以下令建设洛邑,也就是成周城。

只可惜武王在位仅仅三年就驾崩,其子周成王年幼,周公旦辅政的时期发生了三监之乱,而周朝也加速了对于洛邑的营建,使其成为了周朝的另一座都城。

周朝起源于如今的周原地区,周人的先祖古公亶父在岐邑建立都城,周文王时代迁都到了后来的丰京,并让儿子武王兴建镐京,而当时西周的旧都在丰京,丰、镐都是周人的都城。

正式取代商朝后,武王定都在丰、镐,不过一般来说人们更倾向于镐京,丰京存在感很低。

《诗经·大雅》之中有“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的句子。

丰京是周朝宗庙与园林所在的地方,而镐京则是周王室居住与处理朝政的地方。

实际上丰京与镐京是两座城市,但后人一半将其并称一起研究,称作丰镐,因为当时的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天下诸侯在此宗之,所以丰镐也被称作是宗周。

可以说,关中平原的宗周丰镐,是周朝的大本营与根基,但周朝实际上还有一座都城,也就是成周洛阳,在周朝的时候,洛阳的地位并不逊色于丰镐。

西周实行的是两京制度,也就是首都与陪都制度。

丰镐作为宗周的同时,周朝也在东部营建了著名的洛邑,就是现在的洛阳,宗周乃是周人的发源地与社稷宗庙的所在,而成周,意味着周朝“大业已成”。

不仅如此,周懿王时期因为犬戎袭扰,还曾短暂迁都到犬丘。

成周洛邑的兴建,从周武王伐商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周朝的中心丰镐距离中原一带遥远,而商朝的主要势力范围就是在东方,要进行掌握的话,光靠丰镐是不够的。

周武王正式伐纣成功的时候,就开始想着在洛邑建设一座陪都,也就是成周,但他在位时间实在太短,没来得及就驾崩了,所以这件事交到了周公旦的手里。

武王的继承人周成王实在年幼,大小事务都由周公旦管着,刚好当时还发生了三监之乱,原本的殷商遗民实在是不消停,洛邑的建设显得更加必要。

于是在周公旦摄政期间,成周洛邑建设完成,这里就是周王朝的东都。

公元前1039年周成王派周召公在洛邑勘察,称作“相宅”,同年颁布新都成周洛邑的建设命令。

周朝兴建成周洛邑的原因,就在于丰镐的位置偏西,无法有效掌握东方的殷商旧势力,只有在东部建设一座新的陪都,才能与丰镐互为犄角,共同拱卫周朝的江山社稷。

其实不仅仅是周朝,古代大多数定都在关中平原的王朝,都不会放松对于洛阳的兴建。

汉朝、隋朝、唐朝,都是如此,长安繁荣的同时,洛阳也不会差到哪里去,长安作为大一统王朝的都城的同时,洛阳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作为陪都存在的。

关中平原的确非常富饶,农业上很富有,军事上易守难攻,是个难得的好地方。

可问题是纵贯天下,关中地区的地理位置实在太偏西了,而且易守难攻的同时,也很难对关东地区进行有效的掌控,这是个非常巨大的弊端。

所以为了强化对于中原,对于全天下的掌握,洛阳这个地方作为关中势力向东的延伸,注定被历代所重视,平时这里是王朝经略中原的胳膊,危机的时候还是一条退路。

洛阳所在的洛阳盆地,位于伊河与洛河的汇聚之地,周围被诸多的山脉包围着,而且后期经过人为的城池关隘建设,变得同样易守难攻,是个风水宝地。

周成王五年的何尊铭文之上,有“唯王初迁宅于成周”与“宅兹中国”的句子。

洛邑这个地方,也是最早被称作“中国”的,不过那时候的中国跟现在不一样,洛阳从地理上来看位于中原腹心,天下正中,的确是个好地方。

成周洛邑作为陪都,西周时期驻守着直接听命于王室的八师,共有两万人镇守。

周王朝时代,周天子与王室并不居住在成周,但象征王权的九鼎就放在成周城的明堂中,寓意对于天下的掌控与震慑,直到平王东迁,洛邑成为周朝唯一的都城。

为什么说许贡三门客改变了三国历史走向

三国时期有许多大人物,如董卓、吕布、曹操、刘备、袁绍、袁术等人,这些人深刻影响了三国的历史,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然而也有一些小人物改变了三国的历史走向,本文介绍的小人物是许贡三门客,看看他们三人是如何改变三国历史走向的?

这三个小人物在历史上连名字都没留下,只是许贡的三个门客,咱们先了解一下许贡是何许人也?

估计许多人没听说过许贡这个人,也不了解他是干什么的。即使对三国历史略知一二的朋友,也不一定知晓此人。许贡是东汉末年吴郡都尉,在上司盛宪因病离职后成为吴郡太守,掌握大权。

当时扬州大部被袁术占据,只有吴郡、丹阳郡等几个郡还未平定。在袁术手下不得志的“小霸王”孙策假借帮袁术攻打还未归顺的其余势力,趁机脱离,独自创业。他带着从袁术手中借来的几千兵马出征江东,一路上招兵买马,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他靠着这支精兵,消灭刘繇、许贡等势力,平定丹阳郡、吴郡。

其中吴郡太守许贡被孙策击败,不甘于失败,后投奔了山贼严白虎。严白虎平时作威作福,欺负一下普通老百姓还行,遇上“小霸王”孙策,顿时焉了,被孙策打得大败。许贡和严白虎两人继续逃亡,逃到余杭,投奔了许昭。孙策认为:“许昭有义於旧君(盛宪),有诚於故友(严白虎),此丈夫之志也。”他于是放弃了对许贡和严白虎的追杀。

如果许贡从此解甲归田,放弃吴郡,做一个富家翁,还是能够办到的。然而,他心中时刻想着寻找机会,击败孙策,夺回属于自己的“吴郡”。这次,许贡学聪明了,他向朝廷上表,大力表扬孙策骁勇善战,犹如“西楚霸王在世”,应该征召他进京当大官,暗中却向曹操告密,如果放任孙策坐大,迟早是心腹之患,应该消灭在萌芽状态。原文如下: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宜加贵宠,召还京邑。若被诏不得不还,若放於外必作世患。

大家看了之后,明白许贡有多么阴险了吧,明升暗降。幸好孙策手下将这封书信截获,他找来许贡对质,许贡竟然不承认是他写的。孙策恼羞成怒,下令将许贡绞杀。

生逢乱世,人命不值钱,今天你杀我,明天我杀你,每一个人都可能被杀。许贡作为一个失败者,被杀也就被杀了,无足轻重。然而,许贡手下的三个门客却不这样想。他们三人想到主人许贡的好处,现在主人却死于非命,时刻想着杀死孙策,为主人报仇雪恨。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5月5日),许贡三门客终于找到了杀死孙策的机会。原来孙策爱好打猎,此时他在丹徒山中打猎。孙策出行,不可能独自一人,他带着随从,然而他的马快,随从的战马很慢,很快就被远远甩到远处。此时许贡三门客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冒充韩当的士兵,拦住了孙策,并向孙策射箭,孙策也向这三人射箭。双方对射,孙策寡不敌众,面颊中箭,身受重伤,被后面赶来的随从救下,许贡三门客也被孙策随从全部杀死。不久之后,一代枭雄孙策不治身亡。

《江表传》:因射一人,应弦而倒。余二人怖急,便举弓射策,中颊。后骑寻至,皆刺杀之。

孙策的突然死去,改写了三国历史走向,而孙策又是被许贡三门客所杀,因此说许贡三门客改变了三国历史走向,这是为什么呢?

此时孙策已经统一江东,恢复当年父亲孙坚的霸业,兵强马壮,势力不容小觑。当时北方只剩下两个最厉害的地方势力,分别是曹操和袁绍,爆发了官渡之战。曹操效仿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众矢之的。孙策厉兵秣马,准备趁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大战的时机,偷袭许都,迎取汉献帝刘协,成为董卓一样的人物,建功立业。

曹操为了收买孙策,还将他的弟弟的女儿嫁给孙策的兄弟孙匡,还让嫡子曹彰娶孙贲的女儿,结成姻亲。由此可见,曹操非常重视孙策,为了拉拢孙策,消除后顾之忧,无所不用其极。

如果孙策果真偷袭许都,曹操无力抵御,一定会被袁绍击败,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曹魏了,三国历史必将改写。

然而,这一切都被许贡三门客改变了,他们三人为给主人许贡报仇,重伤孙策,不久死去。孙策的雄图霸业灰飞烟灭。孙策在临终前,环顾四周,儿子孙绍还未成年,胞弟中只有孙权有点本事。孙权善于知人任用,善于治理国家,不善于开疆辟土,偷袭许都也就无从谈起。曹操和郭嘉得知孙策死讯,长出了一口气,没了后顾之忧,将许都的预备军队都调到前线,一鼓作气击败袁绍,最后统一北方。

(本文参考《三国志》)

宅兹中国出自哪里周召共和是怎门之事

【宅兹中国和周召共和是怎么回事?】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原创作品,严禁抄袭剽窃。

【何尊:宅兹中国,中国的意思是中央之国。】

国人暴动的“国”,是宗周的都城“镐京”;宅兹中国的“国”,是成周的陪都、东周的都城“洛邑”。宗周镐京,也叫丰镐,公元前1051年,周文王始建于灃水之畔,今西安市长安区。《史记、周本纪》:“明年,伐崇侯虎。 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成周洛邑,公元前1037年,周成王“余其宅滋中国,自滋乂民。”

西周以前,“国”指的是有城墙的大都市,特指中央政府所在地“国都”。《诗经、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国”指的是大邑商,殷商的都城“朝歌”,才能称其为“国”。殷商,把诸侯邦国称为“方”,诸侯部落是聚族而居,小的部落没有能力造城池,在聚落的边沿挖一圈壕沟,大一点的部落,在聚落的周围造一圈“土围子”,这就是“方国”,亲缘较近的几个方国,联合在一起,这就是“邦”。周是诸夏中的一支,也是夏朝的遗民,周在商朝只能叫“邦”。

何尊(He Zun,ritual wine vessel),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何尊铭文曰:“唯王初壅,宅于成周。复禀(逢)王礼福,自(躬亲)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兹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呜呼!尔有虽小子无识,视于公氏,有勋于天,彻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庾公宝尊彝。唯王五祀”

何尊铭文翻译:“周成王辟土塞疆,驻锡于成周洛邑。恰逢武王祭日,亲自祭祀上天。成王五年四月丙午,成王诏告宗室子弟于京师朝廷,说:‘当初,你们的祖先古公亶父,等来文王出世,文王谨受天命。武王伐纣灭大邑商,则诏告天下,说:我建都于中国,统辖天下的百姓。呜呼,你们宗亲子弟没有见识,违背古公亶父的诏命。恭敬则亨通。’武王功德于天,训斥我等不聪敏。成王诏告,赏赐宝贝30朋,用以制作庾公宝尊。祭祀5代先王。”

何尊铭文,为什么要把洛邑称为“中国”呢?华夏是同一民族,不同的两种图腾,先有夏后有华,夏族是鱼龙图腾,华族是凤鸟图腾,夏族主要居住在太行山以西,华族主要居住在太行山以东。殷商是华族的分支,《诗经、商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周人是夏族的分支,《诗经、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人虽然是古老的邦国,但是上天赐给文王改革的天命,周人又是仁慈的,武王伐纣灭商,但是不绝殷商之祀。

武王听取周公旦的建议,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分大邑商为邶、鄘、卫三国,分封武王之弟管叔、蔡叔、霍叔为三侯,监视武庚称为三监。武王伐纣后4年驾崩,成王年少周公旦监国,引起管叔蔡叔不满,勾结武庚叛乱,史称“管蔡之乱”或“武庚之乱”。周公旦帅兵平叛,杀武庚、管叔,流放蔡叔,封微子启于商丘为宋国,祭祀殷商先祖。

周成王继位之后,东方之地非常不稳定,周公旦在洛邑一带驻扎周军八师,用以弹压殷商旧部、东华、九夷。洛邑这个地方,曾经是赤帝的都城旧址,地处中原正好是夏和华的中间位置。在洛邑建立成周都城,可以威慑殷商、东华、九夷,又可以加速夏族和华族的融合。成周洛邑叫做“中国”,就是中央之国,既有中央政府的意思,又有不偏不倚的含义,夏、华、九夷均可以接受。

镐京是为宗周,《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篇载:“考卜维王,宅是镐京”。周文王始建丰镐,周武王从西岐迁都于镐京。周成王修建成周洛邑,由于工程浩大,在庾公制作何尊之时,洛邑的城墙还没有完工,因此,“宅兹中国”的“国”是没有边框的。成周洛邑“中国”,作为周成王的陪都,主要驻扎周军八师,周公旦还政于周成王,周成王居住一段时间后,就又回到了宗周镐京。

【周召共和是什么意思?】

宗周镐京一直是西周的都城,周历王的时候,西周王室财政出现问题。周武王伐纣取得天下,分封了七十多个诸侯国,管辖着八百多个方国,周天子的财政收入从何而来?第一大收入,是周天子直接管辖治理地区的税收;第二大收入来源,就是诸侯国对周天子的朝贡。由于,周天子分封制度,是建立在礼制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经过200多年的发展,有些诸侯国不再来朝贡了,不断地对功臣分封,周天子直接管辖的区域不断缩小,周王朝的财政收入不断地萎缩减少。

什么是国人?西周时期全社会由三种人组成:有爵位的贵族、没爵位的平民、限制人身自由的奴隶,贵族和奴隶是橄榄球的两端,数量都不多。橄榄球的中间就是平民,占据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平民又分成两种人,国人和野人,住在城里的叫“国人”,就是今天我们说的“城里人”,住在城外的叫“野人”,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乡下人”。西周时期,平民有选举权,但是没有被选举权,平民是可以参政议政的,但是要当官只有立军功封爵才能被选举。

公元前844年,周历王姬胡为了扩大财政收入,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 将山林湖泽改由天子直接控制,不准国人进入谋生。周都镐京的国人因不满周厉王的政策,国人、野人都在纷纷议论周天子的“专利”政策,毕竟影响到了很多人的利益和生活,一时间搞得怨声载道。大臣召穆公进谏说:“民不堪命矣!”(人们已经受不了啦,都在纷纷议论)。周厉王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召穆公劝谏周厉王道:“防口犹如防川,河要是决口是要死人的;防口要因势利导,不能强硬的堵塞言路。”周厉王对此却置若罔闻。

三年时间,在周厉王的高压政策之下,镐京的国人们在大街上见面,都不敢相互说话,用手势比划交流。人们不说话,不等于人们没有想法,“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压抑太久的国人们暗中串联,酝酿着一场大的风暴。公元前841年的一天,愤怒的国人聚集起来,他们有市民、农民、军人、小吏等等,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周厉王下令调动军队镇压,大臣回答说:“周王室寓兵于民,国人就是兵,兵就是国人,国人都暴动了,还调动谁呀?”

周厉王带领一些亲信逃离了镐京,一直逃到叫“彘”的地方,今山西霍州市,再也没有回来,公元前828年,逃难14年后死在这个地方。国人在王宫里没有找见周厉王,召穆公把周厉王的儿子姬靖藏了起来,国人又开始围攻召穆公府,要求召穆公把太子交出来。召穆公为了保护太子,就把自己的儿子交给国人,国人把召穆公的儿子杀了,《竹书纪年》:“十二年,王亡奔彘。国人围王宫,执召穆公之子杀之。”

后来,在周定公等大臣的劝说之下,国人遂解散回家。周厉王逃彘,宗周无王主政。诸侯推举共伯“和”摄政王事,周公召公辅政。司马迁没有搞懂“共和”是咋回事,误以为是周公和召公共同主政,因此在《史记•周本纪》记载:“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这段历史被司马迁误传了2000年,周公、召公辅政不假,共伯名“和”的诸侯,因为为人公正,被众多的诸侯推举摄行王事。周召共和是三个人,并非是周公召公共同主政。

《竹书纪年》:“十三年,王在彘,共伯和摄行天子事。二十六年,大旱,王陟于彘。周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靖为王。共伯和归其国,遂大雨。”

什么意思呢?周厉王13年,周厉王还在彘这个地方,共伯“和”摄行天子事务。周厉王26年,关中大旱,周厉王驾崩于彘这个地方。周定公、召穆公拥立太子姬靖为王,是为周宣王。共伯“和”回归他的属地,随后,天降大雨。和《竹书纪年》记载相同相近的记载还有很多。

【共伯和摄行王政,与此相关的记载。】

《汲冢纪年》曰:共国之伯名和,行天子政。《通鉴外纪》卷三。

《史记·周本纪》索隐:“共,国;伯,爵;和,其名;干,篡也。言共伯和摄王政,故云‘干王位’也”

《庄子·让王》:“共伯得乎共首。“司马彪注:‘共伯名和,修其行,好贤人,诸侯皆以为贤。周厉王之难,天子旷绝,诸侯皆请以为天子,共伯不听,即干王位。’”

《史记·周本纪》正义引《鲁连子》:‘共伯名和,好行仁义,诸侯贤之。周厉王无道,国人作难,王奔于彘,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号曰“共和元年”。’

《吕氏春秋·开春》:‘共伯和修其行,好贤仁,而海内皆以来为稽矣。周厉之难,天子旷绝,而天下皆来谓矣。’皆述共伯和事,与《纪年》同。

《帝王世纪》:‘共伯和干王位。’(《史记·三代世表》索隐引)当本《纪年》。

我是冷清先生,为您推送不一样的历史真相,如果您喜欢敬请关注冷清先生头条号,谢谢!

怎么看待三国演义中徐元直这个人

徐元直的才情,未必比诸葛亮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除了战国,三国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充满智慧的时代!当时皇权松弛,思想空前活跃,整个知识分子参政热情爆满,用各自的见解与才情,积极作用于时局,绽放出知识价值的五彩缤纷,极大丰富了民族智库的内涵!

隐隐之中,我觉得三国的谋士群中,司马徽是最厉害,其他谋士是谋事,司马徽是谋局!他有三个顶级学生:徐元直、诸葛亮、庞统!这三人先后均服务于刘备!但是,刘备集团最早出局,让我感觉,真正‘’扶不起‘’的是刘备,阿斗不过是遗传!

说徐元直才情出众,不仅仅表现在“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周旋,其实,他的审时度势,的的确确也有过人之处!

一、徐元直最早看出刘备集团的局限!

书中交代,徐元直是因母亲来信被骗至曹营!表面上是不得已,其实更多是无奈!以他的才情,看不出母亲笔迹,以及母亲的性格逻辑,几无可能!徐元直去许昌必有隐衷!

真正的原因,或许是徐元直洞察刘备集团的根源性内患,以及刘备性格的致命性局限!自觉自己的见解与主张,与刘备集团无法匹配。为了不误人误己,请示司马徽老师后,情愿找个机会,自动退出,建议换诸葛亮来试试!

这一点比诸葛亮机动灵活,与时俱进;处理事情,多元考虑!诸葛亮角色定位太过呆板,太像职业经理人,有点“死忠”,明知情景暗淡,必须鞠躬尽瘁!思维不拐弯。其实,后期出祁山,本可以让姜维挂帅,自己做些善后事宜,也不至于过劳死!

二、徐元直情商高于诸葛亮!

诸葛亮太像军师,威严不苟言笑,严肃毫无风趣,一番高深莫测!只要别人执行,至于理由,“休得多问”,不屑与部下沟通,令许多武将不满,包括关张赵魏等!而徐元直边混社会边学艺,当军师很快与关张等武将打成一片,也不盛气凌人,更像一个草根军师,很短时间内,获得关张等敬佩!一个人自认有才,却因性格因素不能很好发挥,这本身就是一种才能缺陷!说实话,文官与武官的不和谐,一直是影响西蜀高层团结的顽疾!

三、徐元直的聪明,甚至表现在对老师司马徽的用意的洞察上。

三国有个最大的幕后操盘手,那就是司马徽!我甚至认为“隆中对”其实出自该人之手,诸葛亮不过是传声而已!要实现“三分天下”,只有最弱的刘备强壮了,才有可能实现!为达到这个目的,他将自己的得意门生,前仆后继送往刘备门下,直至刘备“起死回生”,一度强大到威胁吴魏!因为司马徽知道,徐元直、诸葛亮、庞统,随便哪个到吴魏处,不管谁留在刘备集团,都将十分困难,刘备必夭!彼此太熟悉,功效将会打折!所以,统统送到刘备手下蹂躏,也比同室操戈,更符合为师意图。

徐元直投奔刘备,听到老师对刘备言:“卧龙凤雏,得一安天下”,便知自己就是打前站!便将刘备情况汇报老师,推荐诸葛亮继任!同时意识到扶持刘备注定“徒劳无果”,为了不影响诸葛亮的开展工作,便知趣而退!如此选择,甚合老师司马徽的用意!庞统不解老师旨意,擅到东吴出风头,后被老师设法弄到刘备手下;在西蜀,又冒失与诸葛亮争短长,最后未得善终!庞统至死未明白,违背老大司马徽,是个什么感觉!

那么,司马徽为何要拼命实现“三分天下”?不排除这样的可能,为他的本家司马懿的崛起,创造条件!刘备死后,诸葛亮唯一做得成功的事情,就是激活司马懿在曹营的潜能。在明知实力不济,却频频兵出祁山,诸葛亮在一步步强化司马懿在的东山再起!诸葛亮有时也想玩玩心跳!比如,上方谷火烧司马父子,已是死棋,结果一场大雨,救活了司马父子!要知道,诸葛亮玩气象,天下无敌!竟然不知会有“瓢泼大雨”而至!更为可笑的是,诸葛亮随便派个兵将留守谷口,弓箭伺候,司马父子插翅难逃!这样的疏忽,一生唯谨慎诸葛亮能犯吗?唯一的解释,司马徽来电,司马父子不能死!无奈之下,诸葛亮慨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此役后,诸葛亮病逝!或许上方谷玩得过火,老师不高兴了!

真的如此这般,这三国背后,还有三国!

洪武年间调北征南有姓萧的官员吗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建立明朝,大致按照山东—河南—河北的路线北伐,在平定东北以后,元朝在中国北方的势力基本消除。

但云贵大片地区仍然在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的控制之下,他手里的十万大军对明朝湖广腹地构成重大威胁。为此,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命傅友德、蓝玉、沐英等将领统兵三十万由北部战场转移至西南地区,意图彻底消灭梁王割据势力,实现古代中国统一。

《明史·列传》记载:明师平四川,天下大定。云南险僻,不欲用兵。明年正月,命待制王祎赍诏偕成往招谕。王遂杀祎而以礼敛之。逾三年,复遣湖广参政吴云偕大军所获云南使臣铁知院等往。云不从,被杀。王终不可以谕降,乃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帅师征之。

在这期间,有一位年轻的武举人萧授随傅友德南征大军入黔,并积极贯彻朱元璋军屯云贵的策略,“延用南方元朝土司、土官,对其进行教化、使其归顺。确实瞑顽不化者,才施武力”的“土流并治”、“改土归流”优抚方略,有效巩固了中央在西南的统治,萧授本人在洪武年间升任千户,安顺军民府十二营长官司长官职,驻兵习安。

由于萧授很好地执行了朝廷的“土流并治”策略,既安抚好当地少数民族,又安顿好移民、军屯而来的新居民,民间对其则以“安民将军”尊称。

靖难之役,萧授果断顺附燕王朱棣,升为明威将军,此时朝廷更定屯守之数:“临边险要处、地僻处、输粮艰难处,带兵百人屯田者委以百户;三百人者委以千户,五百人以上者委都指挥提督之”。由于“垦荒归已,永不起科”(不交赋税)的特别优惠方略,贵州掀起屯堡农垦的高潮,萧授遂屯田于陇格支(今安顺平坝二官寨),就此定居。

萧授一面安民,一面对不服统治的土蛮进行弹压。正统时期官至左都督,总兵湖广、贵州,期间贵州镇远、平越等地蛮贼屡屡作乱,劫掠屯堡,危害周边城寨,年愈七旬的萧授亲自带兵直捣贼巢,擒贼首,斩首数十人,周边叛乱之众纷纷归降。尤其在宣德五年平定铜仁、治古、答意、石各野等处土司聚众反叛,擒大贼首阿不跳及其它贼头二百一十二人械送京师。余党悉平。萧授威振黔疆。是年75岁。后“论功,晋萧授佩征蛮副将军印”,此时萧授已79岁高龄。

正统四年萧授退休,并于正统十年病逝,英宗追赐为谥号“临武伯”,谥靖襄,算是功成名就。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通古今、看兴衰。

为什么春秋战国划分的依据不是三家分晋的时间

司马迁将春秋时期定为自公元前771年至前476年,战国时期定为前475年至前221年。

司马光把战国时期定为周天子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的公元前4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