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水浒传》中混江龙李俊建立暹罗国,现在是什么地方哪里的人是他们的后代
- 明朝万历年间援朝抗倭战争中曾有借兵暹罗计划,为何后来没了下文
- 古代中国,为什么把越南叫做“占城”把泰国叫做“暹罗”
- 为什么与日本明治维新一样成功的暹罗朱隆拉功改革没有让暹罗成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
- 东南亚小国逐个沦为英法殖民地,暹罗为何可以独存
- 暹罗名字的由来
《水浒传》中混江龙李俊建立暹罗国,现在是什么地方哪里的人是他们的后代
至于梁山好汉李俊过湖渡海建暹罗国,这个目前没有史料可查,但暹罗是泰国没错,梁山英雄自征江南方腊损兵折将后,真正活下来的人不多,传说李俊建暹罗国,阮氏二兄弟建今天越南国等等,这只是人们对梁山残剩英雄的一个美好愿望罢了,从另一个方面也为梁山英雄的勇武作注释...从现代仅有文献分析,北宋灭亡是1127年,北宋灭亡之时也许混江龙李俊早以不在人世,更何况暹罗国建立大致在南宋中晚期,这个时间跨度将尽一百二十年之久,不过从历史感情来讲我宁愿相信暹罗国是李俊及其子孙建立的。(小龙)
明朝万历年间援朝抗倭战争中曾有借兵暹罗计划,为何后来没了下文
谢谢邀请啊!
关于这个借兵暹罗的计划,在历史上是确实存在的。
当时有大臣提出要借兵暹罗,也就是今天的泰国,原因有三:1.暹罗兵战斗力很强。2.暹罗和大明交好。3.可以借机削弱暹罗的实力。
但是问题在于,这个计划的反对者也提出了三个反对的理由:1.暹罗兵战斗力确实不错,但是仅限于在云南地区,别的地区作战不一定可以,比如在朝鲜,万一水土不服怎么办?2.暹罗确实和大明关系不错,但是暹罗兵万一做大,到时候和倭寇一样尾大不掉怎么办?需要知道,当时暹罗就和日本一样属于虎狼之国,暹罗兵万一占据朝鲜自立,对于大明的威胁更大。当时很多人认为,暹罗兵“出入夷邦,包藏祸心。”危害不亚于那些日军。要是送走了日本狼,又迎来了暹罗虎,这不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吗?3.暹罗兵如何运来,也是个问题,如何招募更是个问题。
但是当时的皇帝,也就是万历皇帝其实是批准了这个计划的。所以当时明朝也确实派人(程鹏起)前往暹罗进行借兵。不过比较倒霉的是,程鹏起虽然借到了一些兵马,然而由于海路运输的过程中,粮草用尽(论地理学重要性),所以这些暹罗本土兵马没能运输到朝鲜战场,就四散而逃了。
然而暹罗兵还是有一部分进入了明军队伍的,因为在云南有不少暹罗人进入了云贵地域,作为雇佣军讨生活。当时泰国和缅甸的关系一直势同水火,所以暹罗兵十分善战,比沦为的内地卫所兵强得多、这些人在朝鲜战场虽然人数较少但是作战英勇,也是明军的重要力量。
其实当时明军内部也有不少外国的雇佣兵,比如朝鲜战场就有黑人雇佣军。当时一个黑奴的价格足足有五六十两银子,可以说是非常昂贵,要知道明朝正常一个农民一年收入下来才几两银子而已,之所以高价购买这些黑人,正是因为他们作战极其勇猛:“其人善鸟锐及诸武艺。一名海鬼,黄瞳漆面,四支手足,一身皆黑,须发卷卷短曲如黑羊毛,而顶则秃脱,一匹黄绢盘结如蟠桃状而着之头上。能潜于海下,可找贼船,且数日能在水底解食水族。中原人亦罕见也。”可以说,这些黑人的战斗力给了明朝将领极其深刻的印象,所以不惜购买他们作为前锋。比如刘綎,就展示过他手下的黑人:“刘綎……领川蜀兵五千人,其中有海鬼数十名,其种出南番,面色深黑如鬼,能潜行海底。”
这些黑人作战确实也是竭尽所能,比如彭信古在泗州之战中,其麾下的黑奴率先冲锋,所向披靡,给日军以重大杀伤,而且根据战后的汇报这些黑人应该是无一生还。
古代中国,为什么把越南叫做“占城”把泰国叫做“暹罗”
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越南古称
“占城”并不是越南的古称,越南的古称是安南,交趾等,占城则是中南半岛的另一个国家,越南古时候成为过中国的属地,但也数次分裂过,
过秦论中有这么这么一句话:“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这说的便是秦朝时期秦始皇一统天下,也曾征服过百越,后来秦朝灭亡,赵佗等人又分裂出去,直到汉武帝时期在南征百越,才重新回归。
唐朝时期又设安南都护府,管理安南,暹罗,真腊(柬埔寨)等国。后来唐灭亡后,安南贵族吴权再次分裂出去,直到宋朝时期李公蕴开创李朝 ,正式被立为藩王
明朝时候,明成祖朱棣设交趾政府司,正式有了交趾的名号,清朝乾隆时期曾反叛,最后被乾隆镇压,史称“安南战役”
泰国的古称
泰国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却克里王朝(曼谷王朝)四个时代。
其中因为元朝使团中的一员周达观在前往真腊(柬埔寨)后,写了《真腊风土记》一书,其中称呼素可泰王朝的人为暹罗人,后来明太祖册封暹罗国王,暹罗一词便确定下了来。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为什么与日本明治维新一样成功的暹罗朱隆拉功改革没有让暹罗成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
暹罗就是如今的泰国,在世界近代史上东亚只有中国、日本和暹罗三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维持了国家的独立状态,为了避免彻底沦为列强殖民地的命运中国进行了洋务运动、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事实上暹罗在当时也进行了一场改革运动——这就是朱拉隆功改革。
1868年10月1日朱拉隆功登基成为暹罗新国王,1873年年满20岁的朱拉隆功开始临朝亲政。这时暹罗全国的土地几乎都集中在封建贵族手中,广大平民和奴隶只能依附于封建贵族。这些封建贵族千方百计是佃农和奴隶束缚在土地上为自己劳作,不断榨取佃农和奴隶的劳动所得,而拒绝在暹罗发展新式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为作为既得利益者的他们对这一新生事物的不确定性还充满排斥感。与此同时暹罗也面临严重的外患:西面的缅甸已被英国纳入英属印度,南面的马来半岛建立了英属海峡殖民地,东边的越南被法国征服,暹罗只能在英、法两国之间夹缝求生。
早在1864年主动与英国签订了《宝灵条约》:允许英国在曼谷自由贸易,暹罗对英国商品所征收的关税税率不得超过3%。两年后暹罗和西方七国相继签订了类似条约。1867年暹罗割让自己湄公河以东的属地柬埔寨给法属印度支那。1893年暹罗有和英、法两国分别签约:割让掸邦给英属缅甸,割让老挝给法属印支。1909年又割让南部的吉打、吉兰丹等地给英属马来亚殖民地。朱拉隆功艰难地周旋于英、法之间——利用英、法之间的矛盾使之互相牵制,这才勉强使暹罗成为英法两国势力范围的“缓冲地带”。然而这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只有改革自强、顺应历史潮流才能在严酷的丛林法则中生存下去。对此朱拉隆功是有清醒的认识的:早在他还是太子时就系统学习过泰文、英文、巴厘文和梵文,还学习过射击、武术、骑马、骑象等科目,酷爱古代历史和文学。1868年8月他参加过法国科学探险队在距曼谷以南一百四十英里的三礼育观测日全蚀的活动。1870年和1871年尚未亲政的他两次访问新加坡和爪哇;1872年底又访问了印度。朱拉隆功作为暹罗历史上第一位出国访问的国王对暹罗国情和世界形势都是比较了解的,当他从印度回国后就下令在皇宫内设立两所学校:一所教泰文,一所教英文,命名为“玫瑰园学校”。这就改变了过去那种以寺院为中心、以僧侣为教师的传统教育方式,开创了泰国教育史上的新篇章。事实上这已开启了朱拉隆功改革的序幕,由朱迪·福斯特和周润发主演的《安娜与国王》就是根据这一史实所拍摄的。
亲政前的朱拉隆功更多是在自己的皇宫内通过对周围人生活习惯的改变而向其灌输改革理念,还并没真正涉足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体制层面。在这一时期暹罗宫廷成员改穿西式礼服、免去跪拜之礼、废除宫廷肉刑、改留西式发型。随着朱拉隆功在1873年亲政终于使其可以放开手脚对国家进行全面改革了,而他选择的改革突破口是整顿国家财税制度:在1824年—1851年国王拉玛三世执政时期暹罗盛行起包税制——政府将收税的权力转包给有官方背景的商人,这使大量资金落入包税人的私囊;而国家的资金则储存在王库里,这时王库和国库并无任何区别,暹罗人尚未意识到要将国家财政体系和国王的私房钱进行分别管理。1873年朱拉隆功亲政后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税务厅,颁发保护税收条例,统一规定全国的税率,同时废除包税制,至此暹罗中央政府从包税商手中收回了收税权,从而有效地制止各种偷税漏税的不法行为。此后从1892年开始暹罗正式将国王的私库和国库进行分别的预算管理。同时暹罗从法律上规定和确立私人土地所有制,实行征收货币地税并不断降低土地征税率。
1874年朱拉隆功开始释放他亲政后又一个改革大招——废奴:在此之前暹罗的奴隶制已存在了6个世纪,当时暹罗的奴隶尽管按法律规定可细分为七种之多,但实际上大体都可以归为可赎身奴隶和非赎身奴隶两大类:失去土地的农民因债务问题卖身为奴者有的是与主人约定服役年限,有的则是永久为奴。奴隶作为主人的私有财产主人除无权把他们杀掉以外,可以随便把他们转卖或转让给他人。母亲如系非赎身奴隶,其子女也是奴隶。朱拉隆功在自己亲政的第二年就明确在法令中规定:1868年以后出生的奴隶之子全部变为自由民,家生奴21岁后即可获得自由并废止债务奴。到朱拉隆功去世前两年暹罗已基本完成废奴运动。朱拉隆功的废奴运动一方面解放了暹罗的奴隶,使他们摆脱了被人奴役的悲惨命运;另一方面削弱打击了地方封建贵族的势力,强化了中央集权并为国家发展近代资本主义体系下的农工商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同样是在1874年朱拉隆功下诏设立参议院协助国王处理政务并对将要颁布的法律进行讨论,随后不久又成立了作为国王的私人咨询机构的枢密院。1892年暹罗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内阁制对自己的中央政府进行改造,提高了行政效率,但并未改变暹罗国王作为专制君主大权独揽的地位,泰国的君主立宪并非始于朱拉隆功时期。在改造中央政府的同时暹罗的地方治理结构也进行了重大调整——在此之前暹罗的地方治理模式有些类似于我国在秦始皇统一之前实行的分封制:国王按功劳给贵族授予爵位和封地,这些封建贵族和国王派驻各地的大臣一同治理当地。朱拉隆功废除了禄田制度,对奖励有功人员改为发放薪俸。此后暹罗的地方官员完全由中央统一任命。军队作为支撑政权的基石也和地方一样完全掌握在以朱拉隆功为核心的暹罗王室手中:国王同时以暹罗军队的总司令身份牢牢控制着军队。按照1910年的规定:只有王室成员才能获得中将以上的军衔——当时暹罗的13个少将中有6名王室成员,一半以上的师长出身王室。
随着这一时期暹罗在行政管理制度和社会经济形态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以及暹罗面对的国际形势的变化传统的以寺院为中心、以僧侣为教师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点早在朱拉隆功亲政前就已注意到并在宫内率先进行了示范性改革试验,然而相比对财税体制、土地制度、行政体制的改革而言:朱拉隆功的教育改革尽管起步较早,但发展进程一直是相对比较滞后的——宫里的“玫瑰园学校”迟迟没能普及开。1881年朱拉隆功才创办暹罗第一所西式大学——宫廷侍卫学校并在同一年开办了图书馆,尽管这所学校后来演化为朱拉隆功大学,但一开始仍是立足于培养宫廷侍卫的皇家御用学校,对暹罗的整体教育改革并没太大实质性影响。1887年暹罗仿照欧美模式成立了专门的教育部负责管理国家教育和规范教育体系。同年朱拉隆功在萨拉隆行宫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培养现代军事指挥人才,随后又创办了陆军士官学校和海军学校。此后新式的法律、警察、师范学校等陆续建立。朱拉隆功还下谕选拔留学生,派往国外学习。到朱拉隆功晚年受教育已不再是贵族子弟的特权,平民教育开始在暹罗全国形成热潮。
朱拉隆功按西方建制改革军队,制定军事条例,结束了此前暹罗临时招募士兵的惯例,开始给将士发放固定的薪俸。1887年以后由于法国的武装入侵暹罗改编和扩充了陆军、配备新式武器。在丹麦人里舍尔的帮助下暹罗建立了第一批新式军事院校,这一时期暹罗海军正式创建成军并开始自建战舰。1893年暹罗成立国防部。1904年制定的征兵条例对过去用犯人的后裔补充军队和在地方行政长官的统率下进行战斗的传统做法做出禁止性规定。到1910年泰国军队共有9个师5.4万人,和法属印度支那的军队相当,甚至甚至一度在同法国的战争中小胜对手。
19世纪90年代朱拉隆功开始着手建设近代化的交通和邮政事业,成功使边远地区和首都曼谷连接起来,这大大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事业和国防建设,使整个国家联结成比较紧密的经济整体,促进了全国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由于这一时期的铁路建设使暹罗的主要产米区湄南河三角洲与中部和北部的新兴水稻种植区连接起来,大米出口成了暹罗最大的收入来源。虽然林业和矿业被外国资本垄断,但仍需向暹罗政府缴纳所得税,同时暹罗的民族资本也开始蓬勃发展。以国王为首的暹罗王族和华侨富商将大量金钱投入碾米厂、罐头厂、水泥厂和纺织厂。暹罗国家财政收入越来越高,国库越来越丰富。暹罗利用丰厚的财政收入进行土木建设:开挖运河,修筑铁路和水闸,架设电线和电报线,建设警察部队,创办医院、博物馆和图书馆,开办新式学校。到了1909年暹罗的人均GDP甚至达到清政府的17.3倍。暹罗人口从朱拉隆功登基时的500多万增加到900万,医疗条件的改善使暹罗的人均寿命提高了5岁多。尽管每年在基础设施上投入很大,但国家财政连年赢利,达到“既无外债,也无内债”。
尽管朱拉隆功改革奠定了暹罗近代化转型的基础,捍卫了国家的独立,但暹罗并没像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一样成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1893年法国寻找借口挑起双方纷争,然后将炮舰开进曼谷河段,强迫泰方签订《曼谷条约》:将附属于暹罗的老挝割让给法国属下的印度支那并赔款300万金法郎。朱拉隆功为此大病一场,甚至一度拒绝治疗。1904年暹罗又被迫使签订条约完全放弃湄公河以东的土地。朱拉隆功晚年还以割让领土为代价,取消了英法两国在泰国的治外法权。对暹罗而言:国家独立的维持是以丧失大片领土为代价而实现的。那么为什么暹罗即使在改革后仍未能完全摆脱挨打的命运呢?个人以为这主要是因为暹罗的地缘形势远比日本糟糕——列强之中欧洲各国皆是自西向东扩张到亚洲,随着地缘距离的日益疏远后勤补给的难以为继,事实上列强扩张到印度、南洋就已经是极限了,至于中国这样一个遥远的东方大国,列强是无力征服的,只能把中国作为自己资本输出经济侵略的半殖民地。如果再把战线向东延长到日本这个资源匮乏的弹丸岛国对欧洲列强而言就有得不偿失之感了。相比之下从太平洋方向而来的美国就不一样了,如果美国想从巨大的中国市场分一杯羹的话,在其通往中国的航线上需要一个中转补给站,日本正好适合扮演这个角色。可此时的美国尚处于国力不强的童年时代,根本无法和英、法、俄罗、德等列强抗衡,所以美国在完成在北美大陆的西进运动扩张到太平洋后就几乎不怎么参与列强瓜分殖民地的战争,像关岛、波多黎各少数几块殖民地都只是呈点状分布的殖民据点,美国几乎没有像其他列强那样整片大块的殖民地,更多是通过要求被侵略国门户开户的方式进行经济渗透,所以其实美国对日本的内政也并不太关心,只要日本同意开放门户充当其通往中国的中转站即可。相比之下暹罗处于英、法两大强国之间,尽管改革后国力有所增强,但也强不过英、法,要想避免被英、法瓜分的命运就只能尽力周旋以夹缝求生。在这种状态下生存下来的暹罗相比其他东南亚国家而言有更成熟的外交心态——将自己定位成英、法之间的“缓冲国”以左右借力试图自保:19世纪50年代暹罗试图与法国结盟以对抗英国的侵蚀;当法国势力在暹罗膨胀到一定程度后暹罗就利用英法之间的微妙矛盾聘请英国顾问和授予英国商人部分矿产开采权以换取英国对泰国主权的保护。而暹罗的佛教信仰本身是讲究与世无争的,以致于在面对英、法入侵时暹罗的心态倒放得很宽:既然反正打不过,索性让出边缘地区,一心一意只发展核心地盘的经济。
东南亚小国逐个沦为英法殖民地,暹罗为何可以独存
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城,成为西方殖民东南亚的开篇。
马来亚当时分为几个小苏丹国,苏丹行使行政和宗教的双重权力。1641年,荷兰人从葡萄牙手中夺取马六甲,长期驻守该地没有扩张。又过了百多年,英国崛起为海上强国,它先于1786年占领马来的槟榔岛,可惜那里不适合做海军基地。1819年,英国人莱佛士在新加坡建立基地。
1824年,英国与荷兰厘清两国在该地区的势力范围,包括马六甲的马来亚归英国,荷兰控制海峡南部的苏门答腊。
印尼:1596年,首批荷兰人登陆爪哇。1602年,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负责香料等产品的贸易,开启当地殖民化进程。
缅甸:按照英国人的史观,近代缅甸不尊重英国(在印度)势力,征服阿拉干(现若开一带与孟加拉接壤),“干涉”阿萨姆。为在与法国东南亚之争中占据主动,英属印度总督先发制人,发动三次对缅战争,缅都城曼德勒被攻占,国王遭流放,缅甸向北方大国进贡的历史终结。
英国殖民缅甸时间不长,从1886年到1948年1月,期间还有1941年底到1945年的日本占领期。
越南、老挝与柬埔寨:
19世纪中期,法国以解救传教士为理由,目的称霸东南亚及南海通道,频频对越南动武。1885年,羸弱的清政府拱手将宗主国地位交出,两年后法国建立包括越南北(称“东京”)、中(安南)、南(交趾支那)三部分和柬埔寨(1863年成为法国的“保护国”)、老挝(1893年加入)的印度支那联邦。
暹罗地位独特,王国政经基础稳固。一方面,它内陆为主的地理位置、没有明显资源优势对英国吸引力不大;另一方面,法国的觊觎招致英国警惕——
17世纪起,西方势力觊觎暹罗,先是荷兰人试探,然后法国人实际动作,他们拿出一份要价很高的法暹协议,因为一场宫廷事变让法国“人财两空”,暹罗王室对外国人(西方人)一直不信任。
19世纪中后期,英国和法国完成了对暹罗的“包围”(英国控制缅甸、马来亚,法国建立包括越、柬、老的印度支那联邦)。
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承认暹罗的独立地位,作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支之间的缓冲国。暹罗的代价是把南部4个马来邦出让给英国,东部湄公河右岸(现归老挝)、东南的暹粒和马德望(原属柬埔寨)被法国夺回。用土地换独立,这在该地区独一无二。泰国是东南亚11国中唯一未被西方殖民的国家,其代价和痛楚不少。
暹罗名字的由来
暹罗 是古代泰国的称呼。宋元时代, 泰国的土地上有“暹国”和“罗斛国”两个国家,1296年,周达观作为中国元朝使团的一员前往真腊(柬埔寨),写了《真腊风土记》一书,书中把真腊西边的邻邦素可泰王国称为“暹罗”,称那里的人为“暹人”。这是中国史籍中首次用“暹罗”来称呼泰国地区的国家。
元末明初,南方的“罗斛国”(即阿瑜陀耶(大城)王国)征服了“暹国”(素可泰王国),由于两国已合并,中国遂以“暹罗斛”来称之。
銮披汶·颂堪 在1939年6月23日至1945年9月8日当政期间,将暹罗改称“泰国”,取其“自由领土”之意,皆因在当时的东南亚地区,周边的各个大小王国均相继沦为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欧亚列强的殖民地,使得泰国成为唯一仅存的独立国家。1945年9月8日,泰国复称为“暹罗王国”。1949年5月11日,暹罗正式更名为“泰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