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有人说“公子虔的威望大过渠梁,而且一帮大臣也想让他做国君”,为什么公子虔还是拥护渠梁做国君
- 为啥秦孝王叫渠梁这个很普通的名字有啥隐情或故事吗
- 秦献公为何没有传位长公子嬴虔,而是传位于仲公子嬴渠梁
- 赢渠梁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 如何评价秦孝公赢渠梁
有人说“公子虔的威望大过渠梁,而且一帮大臣也想让他做国君”,为什么公子虔还是拥护渠梁做国君
如果论军功,公子虔的威望确实大过渠梁,但秦献公选择的不是将军,而是继位为秦君的治国之才。在对公子虔和渠梁进行了考核之后,秦献公决定传位于渠梁。为了防止公子虔不满,秦献公暗自埋伏好杀手,如果公子虔有反对之举,便会将其诛杀。
秦献公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公子虔并不介意自己的弟弟渠梁继位为君。同时他也认为只有渠梁才能将贫穷、落后、被诸侯所不齿的秦国,恢复秦穆公时的霸业,成为战国中的骄楚。
公子虔不仅有识人之能,也有自知之明。这位大哥从小看着弟弟渠梁长大,自己则在战场上跟随父亲秦献公东征西讨。和魏国之间的战争一直在河西之地反复胶着,直到秦献公中箭去世,秦国和魏国之间的战争也没有见分晓。
公子虔深知战场上不能获胜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秦人缺乏勇武之心,而在于秦国国力不济,说到底就是一个字穷。治国需要君主有海纳百川的胸襟,需要切实有效的国策,需要不畏生死的法者,需要天纲独断的明君,需要披坚执锐的勇士,而公子虔知道自己只能做个披坚执锐的勇士。做君主这种辛苦活,不是自己能干得了的。
人皆有私心,如果说公子虔没有任何私心的话,那也是不客观的。但是相对于私心,在让秦国强大这个目标面前,公子虔放掉了自己的私人欲望,而选择了最有利于秦国的方式,既让自己的弟弟渠梁继位。
事实证明公子虔的选择并没有错,嬴渠梁重用商鞅推行变法,秦国国富民强,不仅收复了河西之地,而且成为了东方六国不能安枕的强敌。历史总是无数选择凝结成的必然,如果说商鞅变法让秦国变得富强,秦孝公启用商鞅让秦国有了转机,那么公子虔拥立渠梁为君则是前提。
雄主明君背后都有一些默默付出的人,秦大出东方一统天下不能忘记的人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叫公子虔。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为啥秦孝王叫渠梁这个很普通的名字有啥隐情或故事吗
在电视剧芈月传中,宣太后在利用义渠王助自己扎稳根基的同时,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使义渠王完全放下警惕与防备之心。在史记中的匈奴列传也有相关的记载,称秦昭王时期,义渠王与宣太后私通,生有二子。
剧中的宣太后与义渠君的两个孩子,大儿子叫嬴芾,小儿子叫嬴悝。
宣太后怀嬴芾时,本来遭到嬴稷与大臣的强烈反对,但是宣太后决意要将其生下,称嬴稷一个人活在世上没有兄弟会孤单。嬴芾出生以后,义渠君本想将他带回大草原,后来遭到宣太后的劝说,称让他留在秦国日后可继承王位。
宣太后的嬴芾、嬴悝两个儿子与其两个弟弟合称“秦国四贵”,嬴芾封为泾阳君,封地由起初的陕西泾阳一带转为河南南阳,嬴悝封为高陵君,封地起初在陕西高陵后来换到河南郾城。
秦孝公叫嬴渠梁,其真实身份就是义渠王的儿子吧?毕竟义渠民族和秦并立了800年了,芈月又是靠义渠王上的位
秦献公为何没有传位长公子嬴虔,而是传位于仲公子嬴渠梁
自大秦帝国系列热播以来,一直饱受网友粉丝和观众们的喜爱,成为神剧之一。相比较后三部,大秦帝国第一部《大秦帝国之裂变》的口碑尤其好,豆瓣评分达9.3分,绝对是无法超越的历史经典剧作。
大秦帝国一开始就以大气磅礴、热血沸腾的秦魏少梁之战为场景展开剧情,这场决定秦、魏两国命运的大战最终以秦国惨胜结束,魏国统帅丞相公叔痤被俘,而老秦公秦献公则不小心中了魏军的狼毒箭,身体受到严重创伤,眼看就活不久了,老秦公不得不考虑继承人的问题,谁也没有想到,秦献公最后传位的继承人不是受到大臣和军方将领一致拥戴的长公子嬴虔,而是仲公子嬴渠梁,这里面有什么深意吗?
栎阳令因征粮饿死,嬴渠梁直言进谏引秦献公注意
秦国自秦穆公称霸之后开始逐渐衰落下去,接着连续数代国君昏庸无道,国内一直处于争权夺势混乱局面,公元前385年,一直流亡魏国的秦公子嬴师隰回国继承君位,是为秦献公。
秦献公即位之后深感国势衰弱,而一旁恶邻魏国又虎视眈眈,于是在国内积极推行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国力开始上升,为了收复被魏国夺去的河西失地,秦献公在位期间发动了数次战争。面对战国第一强国霸主魏国,秦国虽多次获胜,但都未能收复河西,且把自己打得国弱民穷,疲惫不堪,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秦献公为了彻底收复河西失地,决定毕其功于一役,一场决定秦、魏两国命运之战的少梁之战由此展开。
秦献公二十三年(前362年),秦、魏两国各领二十万多万步骑,总共四十多万军队在河西少梁这个地方展开决战,战争一开始秦国军队敢战不怕死,魏国魏武卒方阵犀利剽锐,双方之间各有胜负。
休战之时,一直后勤紧张的秦国栎阳令终于将粮草送达,栎阳令一身是伤很明显刚刚遭到魏军的截杀,而原定送达的八千石粮草却只有一半四千石,这对二十万大军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秦献公大怒以擅改军令要斩了栎阳令,这时仲公子嬴渠梁站了出来替栎阳令求情说:“栎阳令不能杀,军粮是我减的,与栎阳令无关。”嬴渠梁正准备向秦献公解释擅改君命、私减军粮的原因,没想到这时还未动刑的栎阳令已经饿死了,随身携带的竹简上刻着:“民无粮可征”几个字。
栎阳令掌管着后勤粮草督运,要想吃饱饭是件很容易的事,可他却宁愿自己饿死也不愿动用好不容易征收到的一半军粮,这表明国内已无粮可征,而秦国百姓也到了断粮的边缘,国家经济面临崩溃。仲公子嬴渠梁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擅改了军令,私自授意栎阳令减少了一半的军粮征收,栎阳令的饿死虽然给了立志收复河西故地的秦献公很大触动,但并没有因此退兵。
嬴渠梁有感于栎阳令饿死军前和国内的危险处境,冒死直言进谏秦献公:“我军当立即退兵,如此继续打下去,秦国有亡国之危啊。”理由是秦献公即位之前,秦国数代政昏,国家积贫积弱,即位之后虽然国力有所上升,但在位二十三年,几乎年年征战,秦国府库早已消耗一空,军队死伤无数,成年人口急剧减少,若是一战不利魏军趁势压来,秦国有亡国之危。所以主张在军力尚存之时与魏国订立盟约退兵,以图恢复秦国元气待今后再战。
听了嬴渠梁的话,秦献公虽然为军队即将断粮担忧,但仍想一战打败魏国,并没有听从嬴渠梁退兵的谏言,反而认为他怯战,还将他从后军大将贬为轻兵营骑将。
秦、魏之间展开决战,战后的结果是魏军统帅丞相公叔痤被嬴渠梁俘虏,而秦献公也不小心中了魏军的狼毒箭,身体遭到重创,有性命之忧,这一仗看似胜了其实是惨胜。受伤后的秦献公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开始考虑退兵和善后事宜,于是他授予前不久刚被贬职的嬴渠梁兵符,让他全面主持大军退兵事宜,可见秦献公心里已经有所反思,接受了嬴渠梁不与魏国死拼的谏言,同时也看到了嬴渠梁的远见和才干。
嬴虔虽是长子却是庶出,嬴渠梁嫡出且有来自君后的全力支持
秦献公中毒箭后病情加重,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在妥善处理完退兵事宜后,他先是命令仲公子嬴渠梁赴陈仓担任陈仓令,接着又命令长公子嬴虔率领军队在都城栎阳附近驻扎,而自己则拖着病体返回了栎阳宫城,此时的秦献公还在犹豫当中,没有下定决心到底立谁为储君,所以将他们都放置在外。
秦献公的举动令老妻君后很担忧,国君病重,而能继承君位的两个儿子却都不在身边,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国家动乱。
这是有先例的,公元前415年,秦献公的父亲秦灵公去世,要继位为君的秦献公才十岁,所以任命秦灵公的叔叔也就是秦献公的叔祖悼子辅政。没想到悼子见太子年幼,自己就篡夺了君位,将太子也就是后来的秦献公放逐到了陇西河谷地,后来又流亡魏国,整整二十九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公元前385年,以甘龙为代表的秦国老世族见朝政日非、国家日益衰败,于是发动政变迎接秦献公回国即位,此时的秦国已经换了三任国君,秦献公也已经39岁了。
正是由于先君选错了辅政大臣,而秦献公又年幼,才失去了君位,惨遭放逐近三十年,说到底是君位承接出了问题,前车可鉴啊。而秦献公之所以能被重新迎接回国继承君位,是因为他是先君秦灵公指定的继承人,嫡太子身份,血统纯正,这在重视宗族血统传承的战国时代是很重要的。
现在又到了选定继承人的时候,长子嬴虔刚毅勇猛,品性宽厚,得到了很多大臣和军中将领的拥戴,可惜他是庶出的;仲公子嬴渠梁是君后所出的嫡子,有谋略有政才,在退兵一事上证明了他的远见和才干。
两个儿子各有所长同样出色,导致秦献公犹豫不决,生怕选错了国君让以前的事情重演,于是与老妻君后商量。对君后来说庶长子嬴虔是自己从小养大的,仲公子嬴渠梁是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一样亲没什么区别,可作为母亲谁不想自己的亲生儿子当国君,很明显嫡出的嬴渠梁在国君继承法统上更有优势,一旦继承君位更能得到君后的全力扶持,也能更快稳定朝政,这些秦献公不得不认真考虑。
征求老兵、重臣意见,对二子的进一步考察
为了慎重起见,秦献公避开朝野视线,去找跟随他征战多年的老兵们征求意见,这些老部下虽然地位不高但对秦献公忠心耿耿,对秦国有很深的感情,也对秦国的现状最清楚,秦献公想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秦献公直接问老兵们:“自己有两个儿子,你们愿意跟谁继续干下去,谁能收拾眼下秦国的烂摊子。”
剧中并没有说明老兵们对长公子嬴虔是什么看法,但却从秦献公之口点出了老兵们对仲公子嬴渠梁的评价:临难不惧,临危不乱。这八个字正是做大事的人的基本素质,后来秦献公将嬴渠梁召回宫城,面对病重的父亲,纷乱的国势和朝野,嬴渠梁表现得沉稳大气,不慌不忙,秦献公感叹地说了一句:那帮老兵的眼毒啊!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兵们对嬴渠梁的评价得到了秦献公的认可。
正当秦献公征求老兵们意见时,秦国老世族也在为新君继位人选奔走鼓噪,以孟、西、白为首的军方将领,中大夫杜挚,长史公孙贾等齐聚上大夫甘龙家里密商新君人选,他们一致拥戴长公子嬴虔继承君位,因为嬴虔刚毅勇武,明达事理,且恩怨分明,在军中有很高的威望,能带着他们继续与魏国作战,报仇雪恨。
而仲公子嬴渠梁虽然有政才,但总觉得不踏实,他不愿与魏国作战,秦人就无法复仇,最重要的是秦国穷困,素来是以战养战,如果不打仗秦国很可能面临崩溃支撑不下去,到时候损失最大的是老世族,说到底立嬴虔为君也是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之所以觉得嬴渠梁不踏实,是因为老世族们看不懂嬴渠梁这个人,作为秦国守旧势力他们害怕改变,相反嬴虔性格上更像秦献公,大开大合一目了然,却没有秦献公的谋略,更容易被掌握,也能维护他们的利益。
秦献公自然明白老世族们的想法,却故意装作不知,又特意找了老世族的代表上大夫甘龙询问意见,两个儿子立谁更合适?
甘龙先是说两公子各有所长,接着重点推举嬴虔,说:“长公子嬴虔更像君上,刚毅勇猛,品性宽厚,军中国中人望极高,即位更能推行君上未完成的新政,更能凝聚秦人以收复失地。仲公子嬴渠梁虽颇具谋略,亦有政才,但心志稍弱。”
老甘龙说了一大通,中心意思就是长公子嬴虔更优秀,更像秦献公,而秦献公心里却明白他之所以推举嬴虔一方面嬴虔是长子且很优秀符合储君人选,更重要的是嬴虔即位后能维护他们的利益。但这却不是秦献公愿意见到的,也不是秦国目前迫切需要的,秦国需要的是一位能收拾目前烂摊子,让秦国改变、重新走向强大的君主,以避免亡国之危,很显然长公子嬴虔没有这种远见和魄力。
所以对于上大夫甘龙的大力推举,秦献公表面不置可否说要考虑一下,其实他心里已经下定了决心,立仲公子嬴渠梁为太子,长子嬴虔虽然军中国中人望很高,却不适合做未来秦国的国君,可他崇高的威望又必然会威胁到新君的地位,秦献公该怎样做呢?
嬴渠梁有政才且能忍辱负重,更适合未来秦国的发展需要
嬴渠梁在少梁一战时就主张退兵,不与霸主魏国硬拼,后来形势的发展也证明了他的远见,秦国国弱民穷,又连年打仗早已府库空虚,一旦打败仗就没有回旋余地,秦国有亡国之危。所以嬴渠梁从秦国当前危险的处境出发,建议与魏国订立盟约,然后忍辱负重在国内实行变革,厚植国力,让秦国强大起来。这从后面嬴渠梁即位后,为了大局着想,顶住所有人压力放了杀父仇人公叔痤,接着又重用卫鞅实行变法可以看出来。
嬴渠梁的谋略和才干秦献公看在眼里,他的忍辱负重秦献公也能感受得到,这些都是嬴虔没有的。虽然为了秦国未来的需要,决心立嬴渠梁为太子,但秦献公对嬴虔并不放心,担心自己死后他不甘心失去君位而发动叛乱,毕竟他多年掌握军权且在军队士兵、将领中威望很高,为此,秦献公对嬴虔做了如下措施:
先是讲述了当年自己的叔祖父嬴悼子篡权的事情,接着试探嬴虔,问他和嬴渠梁谁继承君位更有利于秦国,逼嬴虔表态支持嬴渠梁为新的国君;其次以不相信嬴虔的口头誓言为由,逼嬴虔断了一指并在布帛上写下“血誓”;三是在大殿之侧埋伏下了刀斧手,一旦嬴虔犹豫或者推脱,立马取了嬴虔性命,以除后患。
秦献公不愧为一代雄略之主,为了秦国的未来,为了让嬴渠梁顺利接位,同时让两兄弟不为权势相争,真是煞费了苦心。当然秦献公并没有选错接班人,公元前361年,嬴渠梁即位,是为秦孝公,他任用卫鞅在秦国变法,富国强兵,收复河西失地,奠定了秦国日后不断强大的基础。
小结
秦献公以他在位二十多年的经验明白了:秦国不能再沿着过去的老路走下去,不然秦国只会更加穷弱,所以在继承人的选择上不会是萧规曹随,也不会维护老世族的利益,而是选一位能忍辱负重并继往开来,通过变革图强带领秦国走向强盛的君主。
对此,秦孝公嬴渠梁无疑是合适的人选,至于长公子嬴虔,他是内明之人,对秦国长期以来的贫弱同样感同身受,绝不会坐视秦国发生任何叛乱,正如秦献公对他的评价:铮铮铁骨,国家柱石。那么,做不做国君又有什么重要的呢?在秦孝公和商鞅去世后,面对老世族和变法反对派的疯狂反扑和复辟,公子赢虔辅佐新君嬴驷铁腕护法,成为秦国举足轻重的柱国人物。
赢渠梁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嬴渠梁是秦始皇嬴政的五世祖,也就是嬴政父亲赢子楚的高祖父。
先上他家世系简表:
因为大秦帝国的热播,大家都知道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国君主就是孝公嬴渠梁,而大秦就是从他开始发力,从西陲崛起的。
秦孝公嬴渠梁的儿子就是惠王赢驷,弄死商鞅却继承变法成果的那位主儿,在他死后由嫡子赢荡继位。
赢荡最知名的事迹就是举鼎脱力而死,江湖人称举鼎哥。
赢荡死后,嬴稷在老妈芈八子的运作下登上秦国君主之位,又是他让秦国更上一层楼,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奠定基础。
嬴稷就是秦始皇的曾祖父,在位很久,死后儿子孝文王赢柱继位很快就挂了,给庄襄王赢子楚让位置,所以一直有野史说是吕不韦害死了赢柱哈!
孝文王赢子楚就是鼎鼎大名的质子嬴异人,吕不韦就是把赵姬送给他做妻子,生下了嬴政大帝。
就是这样。
图表系猴格自制。
图片选自网络侵删。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如何评价秦孝公赢渠梁
不論歷史厚重,只看情緣深淺!
從別後 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守候。
很多年了。墨家總院的分崩離析即將來臨,而玄奇卻只能眼睜睜無能為力。
熒玉的來訪,瞬間讓玄奇千年冰封的情感融化。午夜夢見千百次的容顏,是否依然風採依舊,器宇軒昂。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你有你的霸業,我有我的理想,終此一生不能相守。傾盡容顏,守候所有,最美的年華已匆匆流逝。山無陵,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期盼等你來帶我走。
玄奇已經忘卻這是在墨家總院的第幾年了。五年還是十年。一個人的山巔,只有老師文稿的陪伴。究竟是多少歲月,一個人的時光,一個人的落寞,不想記得歲月流逝只是因為害怕獨自回憶的煎熬。
在山間看著春暖花開 看百花齊放 享受春日陽光的溫和,自由的世界 只為盡情舞蹈 盡情歌唱;夏日的蒼翠與鬱鬱蔥蔥,滿載著春之生長的勃勃生機,盎然飽滿,卻也讓人欣喜;秋之收斂,碩果累累,忽然會記憶開閘,喚起我們曾經歷的,不移 不易 不離 不棄。你是否依然如故。冬之蕭索,寒冷的季節,靠回憶換去斑駁點點。不敢去義無反顧,怕碎了記憶,破了情夢。擔心自己誤了師父遺志,更害怕誤了你畢生理想。於是,這漫長的歲月陪伴我的 是能夠飛在山巔的鷹兒,是能夠明智的書籍理論。夢里我會幻化成一隻能夠展翅飛翔的鷹兒,飛過層巒疊峰,飛過萬水千山,飛過宿命相隔,只為和你相守。
這是個個性張揚,百家爭鳴,群雄爭霸的年代。而嬴渠梁就是那剛毅大氣,胸襟似海,雙肩如鐵堪稱一代王者的秦孝公。墨家開論壇論秦公生死,卻顯示了秦公的王者氣概,而玄奇更是不顧生死為秦公辯護,也促進了稱秦公的真摯情感。那不移 不易 不離 不棄,讓嬴渠梁這樣雙肩如鐵的君上也盡顯深情。
多少年。二十年勵精圖治,力主商鞅變法,秦,再也不是最羸弱的國家,一個貧窮的國家在渠梁和商鞅手裡翻天覆地。那是千古獨創,曠古一世。為秦百年之後一統天下做了堅定的基礎。而國事了卻的秦公,卻身患體疾,神醫扁鵲道出秦公之疾之根本,為國操勞過甚的同時,他心裡埋藏了一份深情。這份求之難捨之卻不能的情在他心裡糾纏成疾。讓人看了不免心疼,如此一個明主,才智和胸襟都可囊括天下的秦公,卻也因情而欲罷不能、幽怨上蒼的不公。
多少次,夢回那分別的地點。告別權利朝野 暫時擱下的政事闊論,享受那份獨處的時候是不是多少有些淒涼,這樣一個讓人愛戴的渠梁卻要承受這樣的孤苦。於心不忍。依稀可以看見伊人在水一方,那麼遠,只在記憶里。給不起太多,負擔不起那份深情,怕了負了心愛的人。魂牽夢縈。
喊醒夢中人。
玄奇。一句渠梁大哥,喊醒了夢中人。一句我要和你大婚,這份坦誠和勇氣也印證了誓言。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渠梁大婚了。他最後的出巡,站在函谷關,秦國最堅固的東大門。多少豪情 多少感慨都已經來不及,生命最後的一息,玄奇,嬴渠梁今生負你。無奈和感傷,真誠與不捨,留戀和心疼。淒美動人,情深若此,天地同悲、
看到玄奇和渠梁的愛情時候心裡感慨太多,不能完美的愛情往往驚駭、想不出用一個什麼樣的標題來闡述。就想起這首詞。或混沌,或清晰,這之中想表達的東西永遠不能淋灕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