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元朝末年,红巾军为什么要跨海远征开城
谢谢小秘书邀请。1351年爆发的红巾军大起义,起源于元顺帝政治败坏,税赋沉重,加上天灾连连,初起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江淮一带。主要分为两支,一支起于颖州,领导人是刘福通;一支起于蕲、黄,领导人是徐寿辉、彭莹玉。因裹红头巾故称红巾军。刘福通在亳州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红巾军节节胜利,出现“官府四散躲”,“红军府上坐”的大好形势。
刘福通分兵三路北伐:东路由毛贵率领,经山东、河北进攻元大都(今北京);西路由大刀敖、白不信、李喜喜率领,直击关中,攻下兴元(今陕西南郑)、凤翔,转战四川、甘肃、宁夏各地;中路由关先生(即关铎)、破头潘(即潘诚)等率领,攻向山西、河北一带,经大同直捣元上都(今内蒙多伦),放火烧毁蒙古皇宫,继续转战辽东各地;进入东北后,元守军一触即溃,于是设立辽阳行省,关铎、毛居敬等任行省平章事。
元顺帝为避开红巾军的锋芒,在高丽耽罗(济州岛)修建行宫,作避难之所。因为高丽一直和元朝通婚,当时的奇皇后就是高丽人,历代高丽王也都是元朝的驸马爷。百万元军攻打起义抗元的张士诚时,高丽曾派2.3万人助战。
高丽是元廷的附属,自然成为红巾军暴民集团的烧杀抢劫对象,为摧毁元顺帝行宫,切断高丽对元的军事援助,决定东征高丽。
1359年12月,红巾军毛居敬率领4万红巾军渡过鸭绿江,开始第一次讨伐。红巾军连续攻克高丽西北部义州、麟州、宣州、定州和西京(平壤),高丽人心惶惶,百姓逃亡。但因天寒地冻,红巾军中冻伤者颇多,只好撤离西京,退至龙冈,咸从。1360年农历二月又被高丽李芳实、安祐击败,残部约300人退回鸭绿江。此次交战,红巾军与高丽军均伤亡惨重。后红巾军调动70艘船只骚扰高丽西海道,四月又被李芳实等击败。
1360年11月,关铎、破头潘、沙刘等率领10多万红巾军再入高丽,攻克安州,越过慈悲岭,高丽军主帅安佑,金得培逃逸。红巾攻军进高丽首都开京(开城),焚烧高丽王室宫殿,高丽国王恭愍王逃往福州(今朝鲜安东)。
1361年1月,高丽郑世云率军20万,屯驻于开京东郊天寿寺。命安佑,李芳实,崔莹从东、南、西三面围攻红巾军。那天落大雪,红巾军大多在营中取暖。高丽李成桂率2000精兵出其不意攻入开京,城内的高丽人群起接应,高丽军随后攻入,关铎、沙刘和10余万红巾军将士战死,其余将士在破头潘率领下退回辽阳,破头潘在辽阳被元军俘虏,并遭到处刑并将尸体烧毁。
两次远征高丽均告失败,这支红巾军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但高丽的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人口大量死亡。
李成桂以此所立的战功为他的朝鲜李朝江山奠定了基础。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成为国王。此时中国明朝已经建立。李成桂对于双方(高丽和明朝)的实力对比很清楚,一直奉行亲明政策,实际上就是承认了明朝取代元朝,大明成为朝鲜的宗主国。(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除相关部分)
红巾军北上进攻元朝,怎么最后跑高丽去了
元末的红巾军,一口气打到高丽,深刻地影响了朝鲜历史。
这支以推翻元政府为目的的红巾军,为什么要“打过鸭绿江”呢?
高丽自己要打红巾军
自打元朝崛起以来,高丽深怕被蒙古铁骑一口吃掉。因此,高丽王室苦思冥想,得出了生存之道:献女儿。
从元朝第一位天子忽必烈开始,高丽七代国王连续献公主,做驸马。
红巾起义爆发后,元顺帝为了加强镇压力量,下诏要高丽出兵协助老岳父。小驸马高丽先后派出2万多人镇压农民起义。
不仅如此,元顺帝甚至在高丽大兴土木,准备一旦大都不守,跑到高丽避难!
即便如此,红巾军并不想去征高丽。他们曾对高丽发公告:“胡人辱我们多年,我们起义,恢复中原···希望你们管好自己的部队,不要做胡人的走狗。执迷不悔,我们就要起兵问罪”!
没辙,高丽驸马不听,那就只有打咯。
起义军“避实击虚”
1357年,红巾军决议北伐。兵分三路,西路攻陕西,切断援军西援;中路绕道山西,围攻大都;东路直接攻大都。
可是,形势发生了逆转。
帖木尔、李思齐得强势崛起,元朝的力量得到恢复,红巾军遭遇挫折。东路军直接攻大都失败,西路军攻陕西也被李思齐击败;起义军中的张士诚以浙西降元。
此时,攻到了辽阳的中路军势单力薄,甚至靠自己不可能再攻大都。而元李思齐军也追入山西,中路军回山西已不可能了!
避实击虚,是农民军的优良传统,此时,南路、西路都元军都已经十分强大,唯辽东、高丽方向力量薄弱。
由于辽东地区之前没有大规模起义,因此,元政府调辽东、高丽军南下作战,此时,辽东、高丽方向防御十分薄弱。
两征高丽
高丽又嚣张,又虚弱,就打你了!
红巾军共两次攻打高丽。
第一次,红巾军攻破了西京(今平壤)。高丽动员全国之力来战,双方激战不已。因天寒地冻,红巾军主动撤离;
第二次,红巾军攻破了开京(今开城)。但红巾军将士多是白莲教徒,在进行仪式时,遭到以李成桂为先锋(后来朝鲜新王朝开国之君)的高丽军袭击,红巾军损失惨重,退出朝鲜。
影响深远的远征
红巾军攻高丽之战,虽然没有消灭高丽统治者。但却对朝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高丽统治者开始认识到元朝的虚弱,逐渐开始加大“自治”。元顺帝虽然扬言要带八十万大军征高丽,却因自顾不暇未能实施。
自元朝建立以来,高丽始终孝敬岳父。自此,高丽逐渐脱离元朝控制。
其次,促使朝鲜半岛改朝换代。
在红巾军征讨高丽过程中,以李成桂为代表的新一代势力崛起。
这股势力在此后的连续作战中(元顺帝决定更换高丽王,又发起了代理人战争),逐渐壮大,并最终改朝换代,建立了一个新的朝鲜王朝。
值得一提的是,在红巾军进攻高丽期间,高丽本地的农民踊跃参加了红巾军。第二次征高丽时,渡鸭绿江作战的红巾军大约二十万,到了鼎盛时期,兵力达到三十多万。
联系到后来捷克胡斯起义时,德意志农民的踊跃参加。我们会发现:中世纪时的国际关系观念与今天差异极大。
用现代国际关系的观念来观察古代历史,难免偏颇。
小明王为何不及早禅位朱元璋,非要等死呢
小明王韩林儿其实是一个比较悲剧的人物,作为元末起义军的名义领袖,许多人把他比作秦末的楚怀王熊心、或者是东汉末年的汉献帝。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傀儡。
但相比于楚怀王和汉献帝,韩林儿的处境其实更加悲惨,毕竟他可没有所谓的血统,其影响力并不大。
当年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作为安徽地区白莲教的首脑人物,带着刘福通一行人在颍州密谋造反,结果却因事情败露而被官府捕杀。韩林儿和母亲杨氏,这对孤儿寡母,不得不亡命天涯,生活好不艰苦。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虽然韩山童被捕杀,但刘福通却逃了出来,并且继承了韩山童遗志,在朱皋举事成功。在此后的数年间,刘福通和他的义军不断壮大,一度成长为北方最大的起义军势力,拥兵十几万。
然而在这期间,刘福通似乎却是忘了韩林儿这个“太子爷”的存在,对其不闻不问。然而四年之后,刘福通突然又想起来了这个大侄子,派人四处寻找,最终将其迎回亳州,韩林儿的人生迎来了巨大转机。刘福通拥立韩林儿登基称帝,国号为宋。就这样,“小明王”诞生了。
从山野村夫到义军领袖,韩林儿的身份转变显然有些过于突然。而刘福通的态度变化更是令人不解,为何之前不闻不问,如今却奉其为主,难道是突然的良心发现。
其实不然,刘福通之所以有这样的举动,是因为当时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最初起义军规模不大,刘福通一门心思搞起义,占地盘,没有必要去找个“太子爷”回来添麻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起义大潮席卷各地,许多地方纷纷举事。比如徐寿辉、芝麻李、郭子兴等等等等。他们都是各自为政,没有谁服从谁这一说。
原本这也没什么问题,毕竟大家不在同一地区,各打各的。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起义军大部分都是打着白莲教的旗帜,就算不是白莲教,那也都是头裹红巾,总之在天下人看来,他们就是一伙的。
基于这个前提,正统地位之争的必要性就出来了,就算无法号令其他人,但至少能够取得名义上的优势,得到天下白莲教众的拥护和追随。哪怕是称个王,也比将军来得有优势。
所以,一时间,天下各地的红巾军纷纷冒出一些大人物,称帝的称帝,称王的称王。刘福通一看,这明显对自己不利啊。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他必须要有所行动。而由于反应较晚,此时自己无论称帝还是称王,都不足以形成优势,顶多大家平起平坐。
更为严重的是,当时在南方,和尚彭莹玉与徐寿辉建立的天完政权已经是基本成型,在南方具有绝对的统治力。而在北方却是大王满地走,刘福通丝毫体会不到当老大的感觉。
想要扳回这一局,那就得弯道超车,而韩林儿则是关键人物。
当时白莲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南方彭莹玉领导的净土一脉,信奉弥勒佛。而另一类则是韩山童引导的明王系,整天就叫着明王出世。韩山童死后,群龙无首,最终导致了北方白莲教的一盘散沙,刘福通虽然势大,但也不好号令他们。
但是,韩林儿来了之后就不同了,作为韩山童的儿子,他完全有资格继承明王之位。而刘福通将其捧上小明王的位置,则意味着韩林儿成了北方白莲教的首领。然后刘福通在通过控制韩林儿,来达到控制北方白莲教以及红巾军的目的。也就是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事后也确实如此,刘福通利用韩林儿的身份,打着小明王的旗号,逐渐统一了北方起义军,声势一度压倒彭莹玉和徐寿辉的天完政权,成为白莲教红巾军的正统。像朱元璋这些人,名义上都是韩宋政权下的臣子。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元朝的反攻开启,北方起义军被各个击破,最终刘福通与韩林儿被张士诚围在安丰,大势已去。好在朱元璋及时出手相救,将韩林儿迎回应天府,继续做他的小明王。
当然,韩林儿的处境并没有任何改变,他还是一个傀儡。或者说连傀儡都不如,之前在刘福通手里,毕竟还有父亲韩山童的名头摆在那里,大家对其还会高看几分。但朱元璋这里,根本就不认韩山童。韩林儿也清楚,自己如今是完全的寄人篱下,所以对朱元璋一直都是言听计从。
此时的韩林儿,其实与曹操手中的汉献帝没有什么分别,所以禅让这种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当时朱元璋天下未定,需要韩林儿小明王这个招牌。等到朱元璋一切事情搞定之后,自然会让韩林儿让位给他。即使韩林儿不想让,但他也无法反抗,因为在朱元璋这里,他没有任何自己的势力,连汉献帝都不如,底下连一个为他说话人都不会有,他只能认命。
但韩林儿运气不好,还没等到让位给朱元璋,自己就因为乘船遇险,被淹死了。
所以,不是韩林儿不让位朱元璋,以至于招来杀生之祸,而是还没有等到让位的时候,就遇到了意外。
有观点认为,韩林儿之死,其实是朱元璋故意为之。因为韩林儿遇难时,朱元璋基本上已经搞定了张士诚,一统南方。接下来就是北伐中原,赶走蒙古人了,所以此时韩林儿对于朱元璋已经没什么用处了,朱元璋自然也就没有留他的必要。
但是,话说回来,韩林儿在失去利用价值的同时,对于朱元璋也没有威胁,朱元璋没有必要将他杀掉。因为不管是不是他所为,韩林儿之死,都会被算在他的头上,反而会引来天下人的议论,说他以下犯上。当初项羽杀了义帝熊心,不就给了刘邦攻击他的借口吗?
所以,朱元璋不仅不能杀他,还要好好的保护他,他需要韩林儿禅让给自己,以此来获得正统地位。所以,我认为当时朱元璋是真心想把韩林儿接到应天府,然后让位给自己,走完程序之后,韩林儿功成身退,到时候具体会是怎样的结局,那就看朱元璋心情了。
安徽池州出过哪些名人
我去博雅人物网搜了一下,里面列举的池州名人只有不到20个。
费冠卿,池州青阳人,唐代著名隐士。
殷文圭,池州青阳人,唐代名士。
杜荀鹤,池州石埭人,唐代诗人。
顾云,池州人,唐朝名士。
熊皦,池州青阳人,五代十国诗人,《全唐诗》存其诗12首,断句5联。
滕宗谅,原籍河南南阳,客籍池州青阳,与范仲淹同举进士,两人关系很好。滕宗谅谪守巴陵期间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作《岳阳楼记》,开头一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滕子京就是指滕宗谅,“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就是范仲淹对其政绩的高度评价。
丁黼,池州石台人,南宋名臣。
方仪凤,池州贵池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武举会试第一人。
孔贞运,池州东至人,明代大臣、文学家。
黄观,池州贵池人,明代状元。
周馥,池州东至人,晚清洋务大臣,创建博文书院(今津市海河中学),其子周学熙为著名实业家,与实业家张謇合称“南张北周”。
刘瑞芬,池州贵池人,清代外交活动家、名宦。
周学海,池州东至人,清代医学家。
许世英,池州东至人,中华民国第27任国务总理。
谢宗安,池州东至人,近现代书法家,组建“中华书法学会”。
陈仲亭,池州东至人,革命义士。
凌霄,池州贵池人,革命烈士。
李根生,池州石台人,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专家,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小文,贵池人,遥感地理学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因生活简朴,常穿布鞋,被称为“布鞋院士”、“中科院的扫地僧”。
池州的名人当然不止这些,有知道的请补充吧。
可以推荐给高中生一些课外书吗
该书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照文体来看,该书选韵文十三篇,如《楚辞·卜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杜牧《阿房宫赋》等,这些作品都是“极声貌而穷文”,工于描绘,描绘中虽用韵语,但与诗不同,往往韵散结合,来加强声情之美。散文则或记人或记事,有议论有寓言等等。该书选文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高中时期多看看这些文章,既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学精华,也扩大视野,为考试也提供了优势。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宋代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通过读诗词,可以提高我们自己的文化内涵,文学修养,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华夏子孙的我们,对于古代优秀作品我们应该了解,应该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