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古代连中三元的“高材生”下场如何
纵观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从隋代到清朝的1300多年里,共产生文状元552名,武状元182名,而能名垂青史者,不过文天祥、郭子仪(武状元)、王维、柳公权等寥寥数人而已,其余的则“泯然众人矣”。而能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蝉联第一,“连中三元”的,更是凤毛麟角。“连中三元”是古代读书人追求的最高目标,现在却都淹没在历史的汪洋中,只能“不求闻达于诸侯”。
历史上“连中三元”的状元确切人数应是18位:一、唐代3名崔元翰(729-795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定州)人。名鹏,字以行。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十七人。考官:礼部侍郎于邵。试题《》等。崔元翰是中国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存其诗七首。武翊黄,字坤舆,官大理卿。府选为解头,及第为状头,宏词为敕头,时号武氏三头,生卒不详。唐官方正史记录其人其事甚少,吾在这里为其扶位正名。张又新,字孔昭,工部侍郎张荐之子,深州陆泽(河北深县)人,元和九年(814年)状元及第。生卒不详,流传诗作17首,所撰《》一卷,是继陆羽《》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有资料记载唐后期宰相白敏中(白居易堂弟)也是“连中三元”的,此属误传,白敏中虽然状元及第,但乡试时却并非第一。二、宋代六名孙何(961-1004年),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人,字汉公。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壬辰科状元。英年早逝。著有《》十余篇,文集四十卷传世。王曾(978-1038年),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字孝先,谥号文正。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壬寅科状元。官至宰相,无较大政绩,著有《》传世。宋庠(996-1066年),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字公序,初名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甲子科状元。曾因弹劾范仲淹,被贬扬州。一生久居相位,终无建树。杨寊(1014-1044年),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字审贤。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壬午科状元。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颍州,因母亲病逝,未及赴任。丧事办完不久,杨寊亦一病不起,日渐羸弱,终于撒手人寰,年仅三十岁。冯京(1021-1094年),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字当世。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己丑科状元。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多次被贬,后为司马光所看重。一生政绩平平。王岩叟(约1043—1093),字彦霖,宋代大名清平(今临清杜洼村)人。。《》载:“岩叟十八、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性格耿直,刚正不阿,官至丞相。有人认为陈尧叟、彭汝砺两位状元郎亦曾“连中三元”,余细心考证后,毅然把二者排除。三、辽代一名王棠(?-1094年),涿州新城(河北涿县一带)人,字号不详。辽兴宗重熙十五年(1046)丙戌科状元。官拜南府宰相,后病逝于任上。在任期间,法度修明,较有政绩。宋、辽官方很少记载此案,余在此修订补上。四、金朝一名孟宋献,生卒年不详。开封(今属河南)人,字友之,号虚静居士。辽世宗大定三年(1163)癸未科状元。高中后不久,因母亲病逝,哀伤过度,在服丧期间病逝于家。五、元代一名王崇哲,生卒年不详。中山无极(今河北无极)人,字元举。元至正八年(1348)左榜(即汉人、南人榜,考题较难)状元。在历史上无甚功勋。六、明代两名黄观(1361—1402),字澜伯,又字尚宾,安徽省贵池县清江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殿试策论中主张“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中国元扰,边境元虞”,取殿试一甲第一名,至此六次考试(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获第一名,时人称“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后燕王朱棣“靖难”,攻破南京,正在长江上游督促各地赴援的黄观,得悉惠帝已死,自知大势己去,投江自尽。黄观在好多官方古本上连状元的记载都没有,余认真查解,确系“连中三元”,特此增订。商辂(1414-1486),浙江淳安人,字弘载,号素庵,谥号文毅。1435年乡试第一,之后屡试不中,10年后会试第一,继而殿试第一,为明英宗正统十年乙丑科状元。严格地说商辂不能称之为“连中三元”,而应该叫做“独中三元”。他为人直言持正,刚正不阿,与于谦同朝为臣。官至吏部尚书,世人盛赞“一代贤相”。著有《》、《》、《》,以及所纂《》、《》等书。有人把明代状元杨守勤划入“连中三元”的行列里,其实他在乡试时只取得了第三名,所以不能入围,特在这里澄清。七、清代两名钱棨(1734-1799年),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振威,号湘舲。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辛丑科状元,同榜进士有陈万青和汪学金等。一生建树不多。陈继昌(1791-1840年),广西临桂人。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庚辰科状元。同榜进士有徐乃普和陈銮等,官至江苏巡抚。著有《》、《》。有书上说乾隆四十三年(1778)戊戌科状元郎戴衢亨为“连中三元”者,此纯属误传。八、连中三元的武状元历史上仅有两名王名世,字、号、生卒年均不详,浙江永嘉英桥(今龙湾)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武举顺天乡试解元,万历二十六年(1598)戊戌科武举会元、状元。因明崇祯四年前武举没有殿试,故会元即可称状元。王名世勉强可以算做“连中三元”。王玉壁(1617一1706年),字楚珩,浙江富阳人,十三岁开始向外祖父学习武艺。臂力过人,能开强弓,作左右射,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他二十岁,参加浙江乡试,中武解元(第一名)。清顺治八年(1651年)再应浙江乡试武科,中解元。次年,进京会试,中会元;殿试钦点一甲一名武状元。官至总兵,律己甚严,双锏终日不离身,治军颇有成效。1706年无疾而终,享年89岁。附件一:(有些内容可能有问题)○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钦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四年(1256年)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状元翁同龠禾。他一生两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党首领。甲午中日战争后,积极支持康有为变法主张,并密荐之于光绪皇帝,最终促成“戊戌变法”,使当时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历代状元中,唯一由状元而成为皇帝的,是西夏天庆十年(1203年)癸亥科状元李遵顼。他是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 于天庆十年(1203 年)参加西夏科举考试,廷试得中第一,成为状元。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皇建二年(1211年) 发动宫廷政变,废夏襄宗自立,成为皇帝,是为夏神宗。○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建中二年(781年) 辛酉科状元崔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 、进士状头(状元)、博学宏词科敕头、制科三等敕头。○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郭子仪。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历代科举考试中,考中“三元”人数最多的是北宋,共有孙何、王曾、宋广羊、杨真宀、冯京、王岩叟等6人。○历代状元中,官至宰相(含相当宰相的官职,如内阁首辅、大学士等)人数最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广、商辂等17 人。○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731 年)辛未科状元王维。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认为“自李(白)杜(甫)而下,当为第一”。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历代状元中,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甲戌科状元张孝祥。其词追踪苏轼,气概凌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是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历代状元中,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 年)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历史上还把他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孟兆页合称为我国“楷书四大家”。○ 历代状元中,史学成就最高的,是五代时后汉乾??二年(949年)己酉科状元王溥。他在唐代苏冕始创会要体的基础上,据苏冕所编唐九朝《》及杨绍复等续修之书,重加整理,撰成《》一百卷。后又据五代历朝实录撰成《》三十卷。不仅史料丰富翔实,而且正式建立了会要体分类编纂的体例方法,为后世所仿效。这一贡献被《》称为“厥功甚伟”。○历代状元中,著述最丰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 年)辛未科状元杨慎。他不仅工诗,而且能文、词和曲,并重视民间文学,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其平生著述达四百余种,虽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多种;现存诗作二千三百首左右,著述之丰,明时推为第一○ 历代状元中,植物学成就最高的,是清代嘉庆二十年(1817年)丁丑科状元吴其氵睿。他一生历任多省巡抚,所至注意各地丰瘠与民生的关系,依据耳闻目见,绘图列说,并辑录古籍中有关植物文献,成《》二十二卷、《》三十八卷,?是我国19世纪一部重要的植物学专著。○历代状元中,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绍熙四年 (1193 年)癸丑科状元陈亮。他提倡注重事业功利有补国计民生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的命题,和朱熹多次进行过义利、王霸关系的辩论。其学说独具体系,为永康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历代状元中,最嗜饮茶并对我国茶道研究作出贡献的是唐代元和九年(814年)甲午科状元张又新。他所撰《煎茶水记》一卷,评论各种泉水煎茶之优劣,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历代状元中,唯一出使过东欧国家的外交使臣,是清同治七年(1868 年)戊辰科状元洪钧。他于光绪十三年(1887 年)奉命出使俄、德、荷、奥诸国,任外交使臣三年。他利用西方资料撰著的《》,开创了利用西方著作、资料研究元史的新纪元。○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唯一被皇帝招为驸马的,是唐会昌二年(842 年)壬戌科状元郑颢。他状元及第后七年,即大中三年(849 年),被宰相白敏中作为驸马人选推荐给唐宣宗,尚宣宗之女万寿公主。○历代状元中,唯一在刚刚及第后即被皇帝下令处死的,是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 丁丑科南榜(或称春榜)状元陈安阝。因该科殿试录取的都是南方士人,遭到北方士人不满。明太祖朱元璋疑录取有私,大为震怒,竟下令将主考官及陈安阝等人一并处死。○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清咸丰三年癸丑,1853年) 女科状元傅善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文字参加科举考试得中状元的,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 癸巳女真进士科(又称策论进士)状元徒单镒,为女真族人。他参加科举考试是用女真文字。○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甲辰科状元刘春霖。他状元及第次年,即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慈禧太后即下诏停止科举,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末科状元。○历代状元人数最多的是唐朝。自高祖武德五年(622 年)壬午科,至哀帝(907 年) 丁卯科,285年间,科举考试几乎每年一次,约产生状元270人。在《》、《》等古籍中有名可考者,有140余人。○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省,是清代的江苏省。从顺治四年(1647年) 丁亥科武进籍状元吕宫,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南通籍状元张謇,247 年间,共产生状元49 人。○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府,是清代的苏州府,共有状元24人。○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在较短时间内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县,是南宋时期的永福县(今福建永泰) 。自乾道二年(1166 年) 丙戌科,至乾道八年(1172年)辰科,七年之间,连续产生萧国梁、郑侨、黄定3名状元。○历史上产生兄弟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唐朝,共有张式(兄) 、张正甫(弟)等兄弟状元19 人。○历史上产生父子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北宋,共有张去华(父)、张师德(子) 等父子状元6 人。○历代兄弟状元中,其及第时间相距最短的, 是唐咸通十四年(873 年)癸巳科状元孔纟熏(兄) 和唐乾符三年(876 年)丙申科状元(弟)孔缄。兄弟二人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历代父子状元中,其及第时间相距最短的, 是北宋开宝二年(969 年)已巳科状元安德裕(父) 和北宋开宝五年(972 年) 壬申科状元安守亮(子)。父子二个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历代状元中,最早开始从事实业活动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 甲午科状元张謇。他于及第后次年(1895 年)即从事实业活动,先后办起数十个企业及大批社会事业,影响遍及全国,被誉为“中国之大教育家、大实业家”。○历代武状元中,唯一参加过两科考试,先中探花后又考中状元的,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庚辰武科状元马全。马全初名为马王泉,于乾隆十七年(1752 年)曾参加一次武科进士考试,并在殿试中得中一甲三名(探花)。后因在任职期间与同僚发生矛盾,被削夺官职。为洗刷耻辱,他更名为全,决意再次夺取功名,终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在武科进士殿试中得中状元。附件二: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是在最后一关考试(唐朝时的省试,宋以后的殿试)中,得到进士第一名的名称。状元亦称鼎元、殿元。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为唐朝武德五年(622年)的状元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为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状元刘春霖,1300年来共计状元504人(若包括辽朝18人、金朝15人、大西国(张献忠)1人、太平天国14人,共计552人)。另外也指武举中的第一名,称为武状元。状元这名称跟榜眼、探花一样,其实都是社会上习惯使用的称呼。在官方正式发放的「金榜」之上,只会称之为「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和「一甲第三名」。中国历史上很多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很多都是进士出身,却不见得特别多是状元。在理论上,状元应是在殿试中考对策表现最出色的,但事实上很多时都并非如此。宋代以后,定殿试名次的权力在皇帝手上。但定出谁是状元却不一定全以考生作答的内容作准则。历史上经常有因为考生的名字、外貌、籍贯等等因素改变金榜的排名。清朝的皇帝更习惯以试卷的书法定出高下,对策的内容反而成为了其次。以名取人明洪武十八年殿试前,朱元璋梦见宫中有一巨钉。阅卷时发现有贡士名为「丁显」,正应梦境,于是授以状元。明永乐二十二年殿试,原定状元为孙日恭。明成祖以「日恭」并在一起为暴,不吉;点另一贡士「邢宽」为状元,取意「刑宽」。清同治戊辰科殿试,原定状元为江苏人王国均。因王国均与「亡国君」同音,不吉,反被贬至三甲。清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次殿试,原定第一名是广东人朱汝珍。传说慈禧因为广东人特爱造反(太平天国洪秀全、戊戌政变康有为及梁启超、革命党人孙中山皆广东人),加上慈禧对与珍妃同名的「珍」字不悦;而又适逢大旱,「春霖」、「肃宁」都是好意头的字,于是以直隶肃宁人刘春霖为状元,朱汝珍只得榜眼。京剧界历史上,于万增有哪些故事
于万增先生,有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姜派小生传人、有名姜派小生名家、姜派小生的优秀传人、也是当今小生中的佼佼者,国家一级演员、京剧小生名家、国家京剧院小生演员、于连泉的孙子 名小生。
话说在京剧舞台上有这样一个行当,虽然它唱主角的时候并不是很多,但是呢,几乎每一部戏都少不了它,这个行当就是小生,它主要是扮演一些年轻的男性角色。在上个世纪中期曾经出现了姜妙香、俞振飞和叶盛兰等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而其中的姜妙香先生创立的姜派小生扮相儒雅庄重,表演真挚自然,对小生行当的发展可以说是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于万增是姜派传人当中的一位佼佼者,他出生于梨园世家,传承姜派艺术一直是他毕生追求的目标。
知道于万增先生呢首先他有一个很深的梨园的家世背景。说到他的祖父那是在京剧界是大名鼎鼎,他是这个被称为花旦之王的筱翠花,他的原名叫于连泉,筱翠花先生当年对京剧艺术最大的贡献在什么地方,他创造了筱派艺术,另外呢,除了他叫花旦大王,也很多人称他为跷功大王,经常把筱翠花这个名字啊和跷功连在一起的,有一幅图片中间的那一个 看到没有,这个他就是踩着跷呢,它还分这个软跷和硬跷,像他现在踩的这个就是硬跷,就是很小的那个。那也就是说他整个身体的重力的话就在前面一点点的脚掌那个地方,它是非常吃功的。于万增他有没有听说过有关祖父的一些事情啊,他这身功夫是怎么练出来的呀,哎呦,那可太苦了,绑上跷以后,这个冬天哪、那时候比现在冷,地下全是冰,上面呢码张桌子,桌子上面再码一个长条的板凳,板凳上面再码砖,踩着跷站上去耗时间,在他练功的时候,老师在他的腿肚子这个地儿还要绑上竹签子、那个尖朝上,就是不让你蜷腿,一蜷腿扎着自己了,他就是那样耗,耗耗耗到一定的时间,老师让你下来在冰上跑圆场,那个时候他(于万增他祖父)应该是十岁左右,那么小的孩子呀,那么残酷的训练,天哪。他爷爷非常著名的就是他这一双大眼睛,于万增他见过他啊,所以他知道他眼睛,他(我)们叫上眼皮一落双眼皮,但是他那一落双眼皮,不是天生的啊,是练的,晚上睡觉前就是练眼睛,那时候还没有电灯、点蜡,那时候把蜡都吹灭,老师点上香,让你就看香头,老师这香怎么转、你眼睛怎么转,转到,他跟于万增他讲啊,转到最后那个眼泪、酸得眼睛就这样。你看艺术家们也各自有各自的招,梅兰芳先生那个时候是放鸽子,敢情于先生早年是看焚的那个香练出来的,而且是灭了灯以后,所以要不怎么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得多少年的功啊,都不止十年,这是他的祖父。再说说他的父亲,他父亲呢,叫于世文,他的本工呢是余叔岩派老生,二十多岁的时候呢,通过他祖父就介绍给程砚秋先生,大家现在看的《荒山泪》啊、就是电影啊,还有程砚秋先生的一些戏,老生都是跟他父亲合作的。在这样的一个梨园世家长大的于万增先生到底是吸取了什么样的艺术营养呢,于万增出身于京剧梨园世家,从小受祖父和父亲的熏陶、慢慢迈进了京剧艺术的大门,跟随父亲于世文学习老生艺术,机缘巧合接受小生名家姜妙香老师的指导,后经多位艺术家教导使其慢慢地把小生艺术与老生艺术融会贯通,最终使他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姜派小生传承人之一,代表作有《辕门射戟》、《飞虎山》、巜初出茅庐》、《玉门关》等。
刚才说了很多他的祖父少年时候学戏的那些境况,那真的是很惨哪、很残酷的一个事。所以就在想,对于他们来讲他们是深知学戏的它的艰苦,怎么会允许于万增他再去继承这个传统呢,于万增言,其实呢,他父亲是不同意他学戏的,他母亲是支持他学戏的,他父亲为什么反对,他就觉得太难,他说唱好了不容易,唱不好不如不唱。那么他妈妈怎么催着他教 他也不教,后来催得他没办法了,他就过来过来过来,我先给你说说这个轱辘椅子,于万增他说学轱辘椅子,什么轱辘椅子呀,他说你没有这功,你连云手你都学不了、更甭说起霸了,那轱辘椅子不是这种椅子,是没有这个(扶手),就是有后背的,让你从这边,这个肩要碰到后边,它是这样一个翅儿,有那么一种椅子,碰到那个翅儿,完了以后,过不来了,往上云,云到这边(右边),就练这个,天天就练这个,完了这边(左边),练这个有什么好处呢,练的就是腰。你练完这个你走到云手,你就知道云手,云手他那云是跟这个完全是一个劲,你如果把云手学好了,你就有三成能耐了,你如果把起霸学好了,你就有六成能耐了。那时候你再学戏,头一出戏学三年,第二出戏学两年,第三年你就可以连着学三出戏,他说这就是身段的重要性。他们在做这个票友节目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些彩唱的票友说他没有腰,估计指的就是这个。对,这个腰带的不光是腰,他连神气都有,神气在哪儿呢,你看他眼睛,有起转承合,他就都是活的,就说《罗成叫关》,一个亮完相,第一步怎么走,亮住以后,练的就是一个眼神,转到这步他还得有腰,如果你没有腰的话,你看、他怎么走,所以这个这是潜移默化的东西,这不是一下两下学得会的东西,所以说我们说一个云手、一个起霸,起霸里头包括了所有舞台上的东西都有了。他这个祖父是花旦,父亲是老生,他开始的时候也学老生,他开始时候因为在家就跟他父亲学老生,后来到了学校以后才改的小生。那他前面学戏的这段经历,就是老生的这段经历的话对他后来学小生有什么样的积极影响呢,影响太大了,于万增他现在经常跟学生说,唱小生如果有老生和武生的底子那就最好了,因为小生是真假声的男声,小生的主要的唱腔比如娃娃调都是老生唱腔,演变过来的,最早的时候其实小生的唱腔都是大嗓门的,那时候叫“龙调”是用真声唱的,真声唱调门太高,后来就逐渐逐渐地没人唱得了了,才逐渐变成了真假声。所以有一些老生基础的话 实际上对后来学小生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孔洁他的印象当中于万增他第一次听到老生艺术对小生艺术的重要的作用的时候还是从他父亲嘴里说的,对,于万增他学了小生以后,他父亲就说那么你要学了小生呢,要想唱好喽,你得唱出余派老生的味儿来,当时他就奇怪了,我唱小生用的是假声,怎么能唱出余派老生的味儿呢,那时候他自己也不懂,后来呢,齐啸云老师让他到天津去找这个袁文斌先生,很多戏的唱腔的创造是这位袁文斌先生跟姜妙香先生共同研究创造的,到他那儿于万增他跟他学《飞虎山》,他说小子,你来这几天我可只能保证你学会,不能保证你学好,你要是想唱好小生,你得唱出余派老生的味儿来。当时于万增他回来马上就记,这跟我爸爸说的一字不差呀,这心里咯噔一下啊,他父亲和袁先生跟他同样讲的这番话,再加上他从那个时候后来又跟黄定老师学习,和很多姜派的小生老师学习完了以后,自己才明白了一些道理。你比如《飞虎山》,当时于万增他就说怎么能唱出余派老生的味儿呢,朝朝暮暮,“朝朝暮暮在”,袁先生说你小子别唱了,你这唱就叫“老斗“唱,按余派劲唱应该是什么样,“在“是这个,不是“在”,只有自己体会到了、他才能落在你身上。那咱们再说这个姜派的唱,知道的过去的小生的唱腔叫龙调,直来直去比较古朴、没那么多变化,可是呢,到了姜妙香先生这儿呢,因为他原来是有青衣的这个底子,就引进了很多旦角的唱法。姜妙香先生之前的那些前辈呢,你比如说徐小香、德珺如、朱素云这些位呢都是以唱著称的,可是这些个先生他的唱腔是老的,老小生的唱腔,直腔直调,是姜妙香先生把小生的唱腔提高到了现在的这种高度,没有姜妙香先生所创造的姜派的唱腔,就没有现在小生的唱腔艺术。不管是叶盛兰派还是姜妙香派其实从它是基础,唱腔上头其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只不过就是在力度啊、可能是把握方面、方法上,更偏重哪一个方向。
于万增他跟姜老师的这个缘分也是、怎么说呢,也是天赐的良缘哪,要说起来他跟姜老师好像那个时候在戏校初识的时候,就差了好几十岁,差得太多了。于万增那时候十五岁、三年级,那个时候姜先生呢,姜妙香先生七十三岁,当时给他们上课,于万增他别的印象没有、当时他也不懂,自己就记住他那嗓子,“为访,“就那一下,天哪,自己都震耳,底气还那么足。底气的嗓子的宽亮度。于万增他也是有幸赶上了这样一位大师名家,很难得。于万增他那时候跟那个姜爷爷学戏的时候呢,什么都不懂,但是之后恢复传统戏以后,自己又所找的这些名家,比如像江世玉啊、茹绍荃哪、陈盛泰,他们全是宗姜的这一套的唱腔下来。有个是《玉门关》的剧本,于万增言,这个本呢,是姜妙香老师给他们上课的时候,黄定老师做的笔记。这些笔记你看它有多清楚啊,就说这个班超上场,左手提一点蟒,包括一个动作,左手在哪儿、右手在哪儿,怎么指,他每一点都写得非常详细。所以现在迫切需要的就是像于万增他这样的得到过真传的要把更多的东西要传给下一代。咱们来归纳一下,什么样的人才,他觉得是适合唱小生这个行当,当时在访谈节目中他看孔洁他这个扮小生挺好的,五官端正、而且鼻子好,他们不光小生啊、只要是生行,老生、武生、小生,这叫挑大梁的,一定这个京剧因为它戴那些盔头,只有鼻梁高才戴什么盔头都好看,这样的。知道在姜派小生的演唱方面于万增他是有心得有口诀的,那个姜派演唱的口诀,“气字滑带断,轻重疾徐连,起收顿抗垫,情卖接擞搬“。其实不包括光唱,念也如此,我们唱用的是气唱的,不是用的嗓子唱的,你比如说《玉门关》的那个,“听”,这是用气唱的,不是用这儿,用这儿唱的声音会很紧,“树梢”,这声音的大小呢是用气来控制的,不是用这儿,用这儿您唱一会儿就哑了。这个字你比如说“听树梢”的,“听、听“,一定要这样,你如果这个字要能够站得住,这是他们学不管自己学老生还是学小生都是这样的,“风悠悠”要唱情,这里边不有情吗,怎么能够唱情,你要通过字面去把情赋予它,比如他在西域外边的帐篷 把那个窗帘打开以后,“呜呜呜”是这样的风,这是班超。那么他唱的这种感情呢也要带出来这个,“风”,他们也叫枣核儿,“风悠悠”断、顿、这都包括在里边了,唱到胡琴里,把胡琴带出来,胡琴再把你的唱带出来,你就能把观众带到那个情景当中去,这就是情。曾经听他做示范的时候怎么觉得让人想起了四大名旦当中的程先生的程派唱腔呢,是不是有一些,不错,他呢还是有点入门了,提着唱,对,于万增他就觉得这段唱,它的意境啊应该借鉴一点程的东西,就是这第一句,“寂“,你要不这么唱行不行,行 “寂”,白不白,没错,没有味道啦。为什么我们老提《玉门关》,因为这出《玉门关》哪、是姜老最后一出录的戏,也是他最后整理的一部戏,他们通过学习发现这出戏没有、唱腔没有一个字的废的,他的每一句都是精华。
作为一般观众来讲、一般的戏迷来讲,我们怎么来区分叶派和姜派,于万增说,其实说起区别来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叶盛兰先生是属于唱念做打武无一不精的,他是比姜妙香先生小二十四岁,整小一代人,而姜妙香先生是奠定现在小生唱腔基础的一位大师,那么叶先生也从姜先生那里学了很多的东西。听于老师在讲解的时候说到这些艺术的话,于老师立马一二三四能讲出很多来,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多年来的潜心研究。我们都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正因为这样的话,经过了多年积累之后呢,一旦机会出现的时候,于老师马上就抓住他(它)了。那要说到机遇呢,就得提到他这个艺术生涯当中的几位贵人。相信第一位应该是孙毓敏老师,孙毓敏老师真是知遇之恩,于万增他的第一次锻炼就是跟孙老师,她的戏里头离不开小生,可是呢,姚玉成老师呢陪着梅葆玖去香港演出,这边戏码又定了,怎么办呢,所以孙毓敏老师就到他们家找他父亲,说能不能让万增帮帮忙,他爸说好啊,那让他锻炼锻炼去啊,可是这一个半月跟孙老师演下来,真是给他开了窍了。第一位贵人,那我们再来看第二位贵人,有一组照片,这个杜近芳老师应该算是他生活当中的遇到的第二位称得上贵人的人了,大贵人,那是大贵人了,那时候他在战友京剧团啊新排了一个新编戏叫《白衣渡江》,也是恢复传统戏以后第一出新编戏小生挑梁的,排这出戏排出来以后呢,在北京挺轰动的,这些老专家全去看,杜老师什么都是他去请的,请来以后呢,她来工人俱乐部看的于万增他这出戏,看完戏呢,转过年来,就是首届中国京剧艺术家代表团赴香港演出,她就要提出来借他,那是于万增他第一次跟杜老师合作,从那开始,1985年借他一直借到1988年,完了杜老师又通过院里把他往中国京剧院调,所以她是大贵人。没有杜老师没有孙毓敏老师就没有他于万增,这是起步。但是刚才我们还是说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多年的积累呢,也是分不开的。那说到贵人呢又说第三位,那觉得第三位贵人应该算是台湾的刘玉麟先生,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机缘呢,刘玉麟老师是于万增磕头拜的老师,于万增他进台湾以后呢第一出他唱的是双出,前面《辕门射戟》,后边和他们那儿的名演员唱的《玉堂春》,之后就三个国剧队都来跟他签合同,任务很多。自己有的不会的自己怎么办啊,只有跟他三舅和刘玉麟老师学,刘玉麟老师是台湾很少有的一位男小生,有三组照片中间戴眼镜的那个穿灰的衣服那是他师父;这边这个那是他师母;这个就是他师父、师母,中间这是杜近芳老师,他们1993年到台湾去演出去。在这个过程当中艺术上的收获、友情上的收获,那是我们可以想象的。在想一个问题就是说演戏固然很重要,因为你要跟观众见面嘛,但是作为一位有成就的艺术家的话恐怕还不能是光满足于演戏,可能还要更多地去发展,所以注意到于万增他后来也开始去编创一些新编的历史剧,其中就有《初出茅庐》。戏曲舞台上般我们见到的诸葛亮的形象都是老生的形象,那他当时怎么会要去把这个形象用小生的形式来演绎呢,排荐于万增他排这出戏的还是台湾的他们国剧团的团长,他给他的这带子,说你回去听听、能不能排这个戏,完了以后于万增他回来就听,听了以后呢,觉得非常好啊,他就想排这出戏,可是他又觉得这出戏呢,小生的唱腔一个是单调,再有一个就是太少了,这样呢,他就跑各老师家,这包括小生老师和他父亲,像“隆中对”的这个大段念白,像它的有两段二六于万增他是保留了,有一段是二六他给转了娃娃调了,加了一个二黄的导板碰板转原板。本身这出戏他编的这个小生这些腔啊什么也好听,所以呢,演出了以后还是挺火的,而且不仅仅火,很快就有了传唱者了,有很多人来跟他学这出戏了,有一位青年演员呢不仅仅学了,还把他(它)作为参赛剧目去参加了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并且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也就是国家京剧院的郝仕鹏了。
女友和老妈吵架了,老爸失手打了女友,女友跑回去了,我去追吗
你老爸无资格打你女友,如果你女友是个有志气的人,不会再和你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