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民间有成化斗彩天字罐吗
- 成化斗彩鸡缸杯价值何在
- 成化斗彩有哪些大件
- 斗彩瓷器有开片吗
- 康熙朝仿成化斗彩瓷器有什么特点
- 成化斗彩特点介绍及鉴别
- 明成化瓷器斗彩市场走势如何
- 请问五彩,斗彩,粉彩,浅绛彩都是釉上彩作品吗
民间有成化斗彩天字罐吗
你好谢谢邀请。这个民间的概念很宽泛,不知道你要问的是什么层次的民间。如果是指非官方的民间,包括整个收藏圈以及圈子外的老百姓家一起也算上的话,那可以肯定的说是有的。如果是特指中低层的藏家、爱好者和老百姓家里的民间的话,估计是很难找出来的,有没有都很难说。
为什么这么说呢?目前全球公认仅有12件半的明成化斗彩宝相花纹天字罐,都是这一百多年来全世界的藏家到处搜罗的结果,如果有漏网之鱼,那会是一个惊动收藏圈的大事。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一件真品被发现,可见民间再出现成化斗彩天字罐的几率几乎是为零的。如果说有,那只能在古玩市场和一些“藏家”找了,肯定能找出来一大堆。
很多时候,这个“民间”很难界定,如果按一些人为民间国宝讨说法的概念,这个“民间”应该是不包括一些资深玩家和实力藏家的,因为明摆着这些人也是属于民间的一份子,而一些人还在“呼吁正视民间国宝”,说明是不把这些拥有真品的人算在内,而是特指处于收藏圈中低层的收藏着和百姓家里的藏品。
而如果是包括资深玩家和实力藏家,那就没必要提出这种问题了,那答案是肯定有的,因为2001年就有一只成化斗彩天字罐被拍卖过,应该就属于民间藏品。因为天字罐、成化斗彩这些人手里是有的,这个地球人都知道。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概念中的“民间”是把这些人排除在外的。
总结起来说,整个非官方的民间藏品中是有成化斗彩天字罐的存在的,目前得到国内外收藏圈认可的也就一只,马未都先生收藏一只未经证实真伪,其他的都在国有博物馆里。而要想民间再出现一只成化斗彩天字罐,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一百年来,该出现的珍品基本上已经出现。
民间国宝藏的再深,也被炒地皮的筛子一样梳理了无数遍,遗漏的可能基本上没有。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虽然真正到代的成化斗彩天字罐目前公认民间只有一只,但明晚期和清代仿的应该是有的,即便是后仿,那也是弥足珍贵的。
成化斗彩鸡缸杯价值何在
鸡缸杯为何价值连城,可概括为两点:
1、市场原因:在这个历史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时期,人的物质需求已相当丰富,对于部分有钱人来说,当然是追求文化艺术,那么文物字画必是首选,俗话说盛世文玩,乱世黄金。从侧方面也表达了我们对祖先的崇敬及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向往。
2、历史原因:从他的出生到传世,一直备受关注,从明代万历皇帝到清代康雍乾三朝皇帝,都备受追捧,视为珍宝,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作用,世人皆知。
下面我们来说说,成化斗彩鸡缸杯的历史渊源?
斗彩早期称为五彩,“斗彩”二字出自清代,也有人称为“逗彩”和“豆彩”,现在统称为斗彩。斗彩是釉下的青花与釉上的彩瓷争熊斗艳的意思。鸡缸杯鸡指的是绘画主题图案鸡,缸指的是器型,杯指的是功能。
鸡缸杯创烧于明代成化时期,据说当时成化皇帝特意为自己和皇妃烧造了一部分。因为数量有限,能保留下来就非常少,以至于到明朝万历皇帝时期就很稀有。有一段非常有名的明代文献记载《神宗食录》中写到:“神宗尚食,御前有成化鸡缸杯一双,价值十万。“十万”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大概5000多万,这还是当是明万历时期的价格。因为名气大,到了清朝,康 雍 乾三朝开始大量仿制(乾隆时期斗彩从五彩瓷器里脱离出来,成为单独一个品类)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民国时期一个古董商,在1949年出国前花了1000元买了一对成化鸡缸杯,后来直到他去世,在1980年被遗嘱拿到香港拍卖,一只被大英博物馆以528万拍到,另一只被日本藏家以418万拍到,后到1999年再次在香港拍卖,被瑞士藏家2914万买入,再到2014年再次拍卖以2.8亿成交,创造了鸡缸杯的神话。
欢迎关注《成林茶器》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成化斗彩有哪些大件
成化斗彩瓷器体积大的很少,与各位藏友分享两件,一是件成化斗彩天字罐,高10.5cm,直径10cm。另一件是成化斗彩梅瓶,高29.5cm,直径14.5cm。
请藏友品评。
斗彩瓷器有开片吗
当然有,但,不会全有。要想弄清这些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叫开片?简单说,开片就是胎和釉澎胀系数不同,出窑后,遇空气变化,釉层表面的爆裂现象。从成化斗彩瓷器来看,由于,成化皇帝非常重视瓷器,胎釉淘洗异常仔细,所用胎和釉都达到了极致的细腻,因而澎胀系数轻小,所以,开片现象少有或没有,而到后朝康雍乾等,质量不及成化,会有少量斗彩瓷器有开片,也不是很严重!到民国就更次之!
开片实际上是一种烧制技术中的瑕疵,看如何看待,宋代哥窑,官窑,皆以此为美,所以,故意追求此效果,因此,开片只是审美的观点不同,并不会成为影响瓷器质量的心要因素!
康熙朝仿成化斗彩瓷器有什么特点
【文藏来答】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景德镇盛行仿成化御窑瓷器,御窑厂和民间窑场均有仿制。特别是由于这三朝皇帝对成化御窑瓷器均表现出浓厚兴趣,致使当时所仿成化御窑瓷器不但产量大,而且水平也高,有的仿品更达到使人真赝难辨的水平。
仿古三巨头——从左至右:乾隆、雍正、康熙
后仿成化御窑瓷器主要是指造型、纹饰、年款均模仿原作的一类仿品,如康熙朝仿成化斗彩鸡缸杯、雍正朝仿成化斗彩海兽图「天」字罐、雍正朝仿成化斗彩团莲纹盖罐等,无论造型、胎釉、纹饰、设色、款识等,均达到使人难辨真赝的水平。鉴别这类仿品主要还是应从造型、纹饰画法、款字特点和器物底足处理工艺等方面仔细观察,寻其破绽。
明成化 斗彩海兽纹“天”字罐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
比如说在造型方面,仿品往往略显臃肿,不如真品俊秀,而这种差别一般很小,只有对成化御窑瓷器造型熟练掌握、谙熟于心方能看得出来。可通过前述雍正朝仿成化斗彩团莲纹盖罐与真品对比参看加以体会。
明成化 斗彩海兽纹“天”字罐款识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
在纹饰画法方面,仿品往往画得过于规整、拘谨,纹饰不如真品上的灵动。可通过将前述雍正朝仿成化斗彩海怪图「天」字罐与真品上的蕉叶纹、海水纹对比观察,加以体会。
在款识方面,虽然有的仿品上所仿写的款识很像,但只要认真、仔细观察,还是能够窥其破绽。这方面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先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总结出了著名的成化御窑瓷器所署「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年款和「天」字款歌诀,若能对该歌诀烂熟于心,就不难找出仿款的破绽。
图1 故宫博物院藏明成化青花缠枝花纹碗款识 “成”字第三笔直立向下
关于成化御窑瓷器上所署「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年款歌诀为:
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
化字人七平微头,製字衣横少越刀。
明日窄平年肥胖,成字一点头肩腰。
图2 故宫博物院藏明成化斗彩团莲纹盖罐款识 “成”字第五笔向左方弯倒
第一句是说款识中「大」字之第二笔撇画的出头有尖有圆,但并不太高。
第二句是说「成」字第五笔的撇画直而生硬,第三笔则有直立向下者,写成「匚」(看图1,其实是开口朝左,小编实在打不出来了,重在理解!!),也有向左方弯倒者,写成「∑」(看图2,同上,也是开口朝左,)。
第三句是说「化」字左边的「亻」和右边的「匕」上端基本持平,或右边略高,但高低差别不大。
第四句是说「製」字下半部「衣」字之横画一般不越过右方之立刀,「製」字大多上丰下敛。
第五句是说「明」字左边的「日」多是上窄下宽或上下宽窄相同,与一般习惯写法不太一样。「日」、「月」头部则基本持平,高、低差别不大。
故宫博物院藏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款识 “成”字末笔点在了第一笔横画一下(即腰部)
故宫博物院藏明成化青花缠枝莲纹碗款识 “成”字末笔的点在与第一笔横画持平部位(即肩部)
第六句是说「成」字末笔的点,有点在横画以上(正常写法,即头部)的,有点在与横画持平部位(即肩部)的,有点在横画以下(即腰部)的。
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仿成化斗彩鸡缸杯款识
故宫博物院藏明成化鲜红釉窝盘款识 “成”字末笔的点在第一笔横画以上(正常写法,即头部)
利用该歌诀仔细审视前述康熙朝仿成化斗彩鸡缸杯所署青花楷体「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可以看出其中的「大」字出头不是尖圆,而是顿笔;「成」字第五笔撇画不够硬直,而是显得软而无力。
关于成化御窑瓷器上所署「天」字款的歌诀为:
天字无栏确为官,字沉云蒙在下边。
康雍乾仿虽技巧,字浮云淡往上翻。
明成化 斗彩海马图“天”字罐 青岛市博物馆藏
第一句话是说一部分成化御窑斗彩罐外底中心所署青花楷体「天」字款,虽外无边栏,但确为官窑(御窑)制品—「天」字一定要写得舒展、大方,撇要撇出去,捺要捺出来。
第二句的意思是,若细致观察(可用高倍放大镜)成化「天」字款,可以发现笔画釉内气泡密集,笔画的颜色下沉,笔画上像是蒙了一层云雾。
第三句、第四句是说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都仿造过成化斗彩天字罐,但若用高倍放大镜观察仿品上所署青花楷体「天」字,则会发现釉内气泡稀疏,笔画漂浮不沉。
明成化 斗彩海马图“天”字罐款识 青岛市博物馆藏
利用该歌诀仔细审视前述清雍正仿成化斗彩海兽图天字罐外底所署青花楷体「天」字,可以看出「天」字两横间距离过大,撇、横写得不够舒展。
另外,清代康熙、雍正时期还出现大量只署「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或「成化年制」四字年款的瓷器,但造型和纹饰则为当朝风格,显示出当时人们对成化御窑瓷器的推崇。
成化斗彩特点介绍及鉴别
斗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结合的一种彩瓷,创始于明代宣德年间,成熟于明代成化年间。其中,成化斗彩的成就最高。以成化斗彩为代表的斗彩,是在青花加彩工艺的基础上逐渐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装饰方法,从现存实物看,成化斗彩的主要彩绘方法是:用青花在瓷胎双勾出纹饰的轮廓线,有的器物还加上青花渲染的局部纹饰,罩上透明釉,烧成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淡描青花器,再在釉面上青花双勾线内根据纹饰设色的需要填以多种色彩,最后入炉烘烧而成。
它由淡描青花与釉上彩绘相结合组成画面,釉下青花与釉上彩争奇斗艳,使斗彩成为瓷器中的绝佳精品。探究成化斗彩的特点,是我们了解斗彩的捷径,也是区别斗彩与青花五彩的最佳方法。
斗彩从广义上说,可以归于青花五彩,它两个怎么区分呢,斗彩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一定要用青花在釉下,先双勾轮廓线,然后上透明釉,高温烧成,然后再在釉上按轮廓线填彩,红、黄、绿、紫各种彩,这样釉上彩和釉下青花争奇斗艳,我们把它叫斗彩,青花五彩也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的结合,但是它跟斗彩的技法是不完全一样的,青花五彩它是用釉下青花先在胚体上画图案的局部,它并没有先双轮廓线,然后上透明釉,再在釉上按照釉下青花画的图案的局部,用釉上彩凑齐整个图案。
也可以反过来说,如果一件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结合的这种彩瓷,你想像当中,把釉上彩全去掉,它是一件完整的青花勾勒线的半成品,我们就可以断定它是斗彩,如果一件釉下青花跟釉上彩结合的彩瓷,你把釉上的全去掉了,它剩下的只是青花画的不完整的图案,那这种肯定就是青花五彩,这就是它们两个的区别。
一提到斗彩瓷器,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明成化斗彩。明成化年间是斗彩瓷器成熟和繁荣的时期。
成化斗彩的胎釉陶炼得非常精细,胎土几乎不含任何杂质,洁白细腻,上面的釉也非常光润,看上去感觉象上好的羊脂玉一样。成化斗彩所用的彩料也比较精良,姹紫嫣红,色彩丰富。
成化斗彩瓷器在用彩方面很有特点,比如说它黄红紫绿并不是一种颜色,在运用上,比如说有鹅黄、姜黄,红有枣皮红,还有一种鲜艳的红色,彩料是比较丰富的,所以表现起物象比较得心应手,另外成化斗彩当中还有几种比较特别的彩,比如说有一种叫“姹紫”,也有写成“差紫”的,这种彩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空前绝后的一种彩,它的特点就是彩比较厚,很像铁疙瘩那种感觉,它是一种褐色的彩,没有光泽,这种彩直到今天为止也没有人能仿出来。
从造型上看,成化斗彩瓷器没有太高大的器物,都比较小巧玲珑,娟秀精致。一般常见的是盖罐、杯、盘、碗一类的器物,很少见到高大的瓶子。在绘画技法上,成化斗彩瓷器体现了典型的明代艺术风格,绘画上并不追求一丝不苟,而是随手画来,带有一种强烈的稚拙感。
在釉上填彩也并不是很准确,彩料经常会溢出轮廓线,这一点就与后代的清雍正、乾隆时期很不一样。
吕成龙:成化斗彩的装饰题材方面是比较丰富的,最多见的是各种花卉,有缠枝的,团状的各种形式的表现手法,另外有一种成化斗彩非常有名的鸡缸杯,这个品种前两年曾拍过,达到2900万港币一件,它叫“鸡缸杯”。
主要是因为它绘画是由,子母鸡跟山石,还有月季组成的画面,它杯子很小,造型像一个水缸,所以叫“鸡缸杯”。
成化斗彩基本上是官窑器,每一件都有款。它的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六字呈双行排列,款外都带边框,有的围一双圆圈,有的围一双方框。
另外一种就是“天”字款,“天”字款主要见于成化斗彩的罐上面,外面没有围边框。作为明代皇家御用的珍品,成化斗彩瓷器胎釉洁白如玉,造型精巧细致,画面随性稚朴,堪称中华瓷宝库当中的精品。
明成化瓷器斗彩市场走势如何
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说法,可见成窑之地位显赫。有明一代,成化之前,洪武景德镇御窑厂初创,虽元之余绪犹在,但锋芒初显,青花,釉里红风格鲜明,成就非凡。至永宣并称,宝石蓝,宝石红,甜白赫耀史籍,收藏者幸得一而雀跃,终世珍之。而成化一改前朝之风,变雄浑大气为秀雅隽永,器欲小而秀,工不厌精,施彩非凡,青花,斗彩皆一代名品。史载明神宗尚食,御前成窑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可知明中期成化斗彩就非常珍罕而值钱了。收藏大家孙赢洲先生民国时倾巨资收藏了一对成窑斗彩三秋杯,珍重秘藏,不示家人,直至捐献国家之际,家人才得一睹芳容。上海藏家巨资拍得成窑鸡缸杯,震动一时,成巷议谈资。成窑斗彩,冠绝今古,世人难得拥有,一旦出现,必引藏家逐鹿。机缘难再,走势必强。
图片来自网络,一并致谢原作者。图一为宣德斗彩,创烧之作。
请问五彩,斗彩,粉彩,浅绛彩都是釉上彩作品吗
1、粉彩:粉彩别名"软彩"因为在材料中加如玻璃白,能用中国画的的渲染技巧施彩,绘图时可以随意增减颜色的浓淡和层次,特点是色阶多,彩柔和,过度效果明显,立体感强,能体现物体的 深浅 阴阳 向背.粉彩本于没骨画法,其所用原料,除袭用古彩者外,还创造颜色几种,如胭脂红、羌水红,皆用赤金与料配成,其洋绿、洋黄、洋白,等色,皆用硝粉、石末、硼砂各项配成。”
以上所讲区别,一是技法,五彩是单线平涂,粉彩是没骨画法;
二是颜料用法,粉彩除袭用古彩者外,还创造了几种颜料,胭脂红、羌红、洋绿、洋白等。从本馆所藏清康熙五彩花卉草虫碗和人物笔筒等彩绘相比较,我觉得,康熙五彩碗画面配合紧凑得体,花卉草虫画得生动自然,比较明五彩更显艳丽动人。但和雍正粉彩笔筒相比,五彩碗颜色单调,红是红,绿是绿,很少层次感,雍正粉彩笔筒画面就柔和淡雅,因粉彩料中掺有铅粉并加施,施彩厚,花纹凸起,层次分明,有立体感,明显尤于五彩,这也是粉彩长盛不衰的原因。
2、斗彩:斗彩别名"青花填彩""青花点彩".顾名思义,就是用青料在瓷胎上勾勒出文饰的轮廓线,烧成后用彩料填色.也有用青花做局部渲染.斗彩是釉下青花和色想结合的一种彩瓷品种.
3、五彩:五彩可以分为青花五彩和纯釉上五彩两种.纯釉上五彩 很容易识别,最容易和混淆的就是青花五彩.是在釉下用青花描画出所绘图案的蓝彩部分,罩釉烧成,而斗菜是以青花勾勒图案轮廓.
有很多器物时代特征不明显,需要玩家仔细观察每个细节,以免造成损失.五彩、粉彩和粉彩的名称不同,颜料也有区别,文献记载也多不同,现摘录数则于下:《》云:“康窑蓝绿皆浓厚,故日硬彩,雍正则浅淡而美观,有粉故也,其无粉者亦属以他质之淡计。”《饮流斋说瓷》日:“康熙硬彩,雍正软彩,硬彩者,谓色彩甚浓,釉箔其上,微凸起也;软彩又名粉彩,谓色彩深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逸。”
以上两例,不难看出,是说的红绿彩色甚浓厚,故日,是有粉而匀之,浅淡而美观,日软彩。建国以后,《中国的瓷器》一书把五彩和粉彩的区别说的较为清楚。文日:“古彩与,都统称。为我国的传统装饰,在技法上是单线平涂,呈色方面则浓艳而不刺目,使用颜料也是就地取材。如用皂矾(以陈为佳)作矾红,以铅粉入矾红少许配成黄色,以铅粉石末入铜花配成绿色,以铅粉石末入青料则成紫色翠色以洋翠为上,广翠次之,以矾红为主色。
陶瓷界所说“浅绛”,借国画术语,指晚清流行的一种浅淡相间的墨色釉上彩料,在白瓷上绘制花纹,再染上淡赭和极少的水绿、草绿、淡蓝等彩,经低温烧成,使瓷上纹饰效果与纸绢本上浅绛画效果近似。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等。陶瓷界比较认可的说法,称浅绛彩的开创者是程门。它以深厚的文人绘画风格,深受时人喜爱,此时景德镇诞生了一批绘画浅绛彩的名家。此类作品冲破了以往官窑的陈规束缚,解放了绘瓷者的创作思路,开辟了在瓷品上题诗、落款、纪年等风气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