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易经》中“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该如何理解
- 为什么古代投降时候要“肉袒牵羊”
- 缴械投降的拼音
- 《史记》的《周本纪》记载“河竭而商亡”,没有说因纣王而商朝灭亡这究竟是何原因呢
- 周武王灭殷商,为什么还要把殷王室微子启分封在宋国
- “翦商之战”中,微子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 微子作为商纣王同父异母的兄弟,为何要离开殷商投靠周武王
《易经》中“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该如何理解
这三句话均是《易经》革卦的爻辞。
革卦五爻爻辞是:“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革卦六爻的爻辞是:“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革卦的解说,有《彖传》和《象传》做参考,还有许多解释做展开和补充。革的卦意是变革和革命,《彖传》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提出“革命”的概念,认为,“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哉!”革命是变革的最高形式了,把“革命”纳入六十四卦,意义和影响都十分重大。
但在解释卦象的时候,我认为,该卦取下火上泽,解释不通如何变的形象。并且出现了一个“革”字,在下卦解释为“皮革”,如“巩用黄牛之革”,其它“革”字都解释为“变革和革命”,如“革言三就”,但是再没有“革”的卦象了。其实,上卦应当取“兑”为“皮革”之象,就能恰当地呈现出“革命和变革”的卦象,辞义解释也比较得体和自然贴切。该卦下卦取离为火是合理的,取上卦为皮革,也就是和下卦初爻的“革”字同一个意义,这样取卦象,比较符合《周易古经》简易直观的取象原则,解释也会更加深刻,呈现出一般解释中没有揭示的深层意思。
如此一来,整个卦象和卦意就好解释了,看看皮革是怎样被“革命和变革”的。居于上卦的“兑卦”,下面两个阳爻为皮,四爻是内皮,五爻是外皮,六爻为阴,是皮上之毛。原来,《革》卦的卦象,是一张皮革,放在火上烤,火要把皮革烤变为能用的一张好皮,必须让皮子变出新质。这是不是一种古代的制皮方法,有待研究,作为比喻象征的卦象,则能很好地说明变革和革命的情态和规律。
在《革》卦中,经过下面初爻至三爻的革命行动,或者谨慎从事,或者及时采取坚持不懈的革命措施,都是离火升腾的阶段。进入了上卦的四爻,就进入了兑所象征的皮革,已经发生了革命效果,好比是内皮靠近火,最先清去了腥膻之物。到了五爻,革命就成功了。此时的革命领导者是王者,爻辞上叫“大人”,他发生的变化,就像皮子经火,恰如其分地烤制到位,皮上的纹路和毛色,显现出灿烂的图案,又有威严,又有美感。
取喻的爻意是,领导变革的人,主变的人,在革命中,发生的最大最深刻的变革是自己首先变革了自己,并使自己取得最辉煌的形象,有虎的威严和伟岸;这就是“大人虎变”。
这个革命,对于领导人来说,既是自己内在经验、体验、甚至理念的变革,也是地位和形象的变化。从卦象上说,革命,首先是从自己把握好自己内在的变革开始的。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取得变革和革命的成功,巩固变革和革命的成果,必须及时变革自己的内在素养。《革》卦五爻后一句是说,这时的革命,不必占卜也是成功。“有孚“,是有所得,即取得成功的意思。也可以按《象》的解释是相信的意思。
六爻相当于外皮和皮上的毛,为柔,为阴,在取象上,就是烤制刚好的时候,表皮变化,只变出像豹皮一样的花纹,没有虎纹那么灿烂,但也很夺目。喻义是,追随变革和革命的君子,即革命骨干,是在追随着“大人”的变化而变化。但在变革和革命中的变化,程度是不一样的,君子还在皮层,能变出豹纹,也就是得到的变化也是有内在思想的变化,比较深刻,有了质变,但比之五爻的“大人”,就像豹和虎的区别,没有那么深刻、灿烂和伟岸,地位也是要低一些。这就是“君子豹变”。
再看“小人革面”。卦象告诉我们,而普通民众不管是追随者还是随大流的普通人,都是处于从属者的地位,对革命和变革的认识就要简单得多,或者不明就里,只是随波逐流,革命成功了,只是发生了面色上的变化,甚至“变色不变心”,好比是皮革上的毛色随着自己附着的皮子的变化一样,变化只是表面上的变化,或者“面服心不服”。
同时,六爻爻辞和卦象也提示我们,烤制皮子要恰到好处,革命也是一样,要知止而止,不能心急或期望过高,烤过头就皮毁物失,过犹不及。尤其对“小人”的变革,不能切之太过,否则,就会有凶险,这就是后面一句“征凶,居,贞吉 ”的意思。在变革之后,要及时巩固和消化成果,稳定局面,不能燥进,而要化守,才利于今后。
以上对三句话的释义,和《象传》的解释是吻合的。《象传》解释:“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为什么古代投降时候要“肉袒牵羊”
欢迎打开历史宝库,一起来读古代文化那些事儿。(本文约400字,阅读需时2分)
为什么古代投降要“肉袒牵羊”呢?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想一想这个画面,还是挺有喜感的,光着膀子,牵着一只羊。
但是这个搞笑的场面,在古代并不罕见。特别是徽钦二宗被行“牵羊礼”,让人难以忘怀。
古代“肉袒牵羊”之例子
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奇葩的投降仪式呢?
根源就在于我国古代的一部奇书——《易经》。
你确定这不是街头那些神算子用来忽悠人的。。
当然不是,《易经》里还是有很多传统文化的奥妙的。
《易经》夬卦九四爻辞:“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原来“牵羊悔亡”这四个字,就是“肉袒牵羊”以表示投降的原始出处。
这个卦象是一个不太好的卦,解读是:受了伤,行动受累,心有悔恨之意。
“牵羊悔亡”这四个字,其实是源于古人丰富的生活生产经验的。
农村放过羊的孩子都知道,羊的脾气很倔的,你硬拉它走,它不会走的,惹恼了羊还会用角抵人,羊角硬,抵一下人可不是玩的。《易经》夬卦九四爻,讲的就是这个故事,一个人硬是拉羊,就被羊所伤。后人也因此衍生出关于政治斗争失败的内涵,因此就有了“肉袒牵羊”用以投降的故事。想要驱羊前行,最好的办法不是用力拉,而是在后面轻轻赶。“文王拘而演《周易》”农牧业均有发展的先周时期,也是《周易》诞生的时期,这些卦象的解读,其实包含了丰富的生活知识。
由此我们也可以得知,这个《周易》中奇怪卦象的来历,以及如何演化而成为古代的一种文化的。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缴械投降的拼音
缴械投降的拼音为 jiǎo xiè tóu xiáng
意思是交出武器,停止抵抗,放下武器,向对方屈服。多指战争形势明朗主动变节对立阵营的行为。
联合式结构,在句子中作谓语、宾语;用于战争等,含褒义词感情色彩。
语出陈登科《风雷》:“(祝永康)单枪匹马,冲入敌人的师部,活捉敌师长,迫令全师缴械投降。”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俯首称臣,读音为 fǔ shǒu chēng chén,低头向对方自称臣子,泛指向对方屈服。 出自金玉舟《赵匡胤》第19章:“那些不动一兵一卒,就跪拜在郭威面前俯首称臣的人,难道还有脸面来耻笑你!”
2,肉袒面缚,读音为 ròu tǎn miàn fù ,肉袒:去衣露体,表示愿受责罚;面缚:两手反绑面对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脱去上衣,反缚着手。形容顺从投降。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宋微子世家》:“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意思是微子便手持自己的祭器来到军门。他露出右臂,两手绑在背后,左边让人牵着羊,右边让人拿着茅,跪在地上前行求告武王。
3,束戈卷甲,读音为 shù gē juàn jiǎ ,捆起兵器甲胄,指缴械投降。 元代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韩世忠传》:“大军至矣,亟束戈卷甲,吾能保全汝,共功名。”意思是大军已到,你只要缴械投降,我能保全你们全部的人,一起享用功成名就。
《史记》的《周本纪》记载“河竭而商亡”,没有说因纣王而商朝灭亡这究竟是何原因呢
《史记》的《周本纪》记载“河竭而商亡”,没有说因纣王而商朝灭亡。原因在于作者司马迁世界观。
《史记》是司马迁写的,当然在看待事物观点上是依据他的世界观提出来的。
《周本纪》记载,幽王二年(前780),西周都城和附近泾水、渭水、洛水三条河的地区都发生了地震。伯阳甫说:“周快要灭亡啦。天地间的阴阳之气,不应该没有秩序;如果打乱了秩序,那也是有人使它乱的。阳气沉伏在下,不能出来,阴气压迫着它使他不能上升,所以就会有地震发行。如今三川地区发生地震,是因为阳气离开了它原来的位置,而被阴气压在下面了。阳气不在上面却处在阴气的下面,水源就必定受阻塞,水源受到阻塞,国家一定灭亡。水土通气才能供民众从事生产之用。土地得不到滋润,民众就会财用匮乏,如果到了这种地步,国家不灭亡还等待什么!从前,伊水、洛水干涸夏朝就灭亡了;黄河枯竭商朝就灭亡了。如今周的气数也像商、周两代末年一样了,河源的水流又被阻塞,水源被阻塞,河流必定要枯竭。一个国家的生存,一定要依赖于山川,高山崩塌,河川枯竭,这是亡国的征象。河川枯竭了,高山就一定崩塌。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不论夏朝和商朝的灭亡以及将要灭亡的周朝都是“阴阳失序”和“高山崩塌,河川枯竭”造成的,一句话,朝代的兴旺更替根本原因不在人而是是天意。“天人合一”这正是司马迁的世界观。
“天人合一”最早是道家提出的,后来被儒家所接受,汉朝是以道家和儒家学说治国的,司马迁深受道家和儒家思想的熏陶,他以“天人合一”的观点来看待朝代的更替是必然的。
汉朝初期治国用的是黄老学派思想,黄老学派是战国时期在稷下学宫发展出来的道家学派的一个分支。道家强调人道顺应天道。到了汉武帝时候开始尊崇儒家学说,而“儒家学说的根基也是”天人合一“,孔子认为,人与自然,万物一体。到了董仲舒提出了“人副天数”“天人感应”,认为天比君王更至高无上。在阴阳的认识上,道家和儒家观点也是相通的,认为,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两者之间要保持平衡,阴阳相和万物生,阴阳失衡了事物就会灭亡。可以看出,汉朝不论是前期以黄老之学治国还是后来以儒家思想治国,在对待社会兴亡朝代更替的认识上都是以“天人合一”和“阴阳平衡”的观点为依据的。
西汉是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从小受到的是儒学和道教的熏陶,接受的当然是“天人合一”观点,他从”天人合一“的观点去总结商朝灭亡的原因,当然不把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归结为纣王的腐败和残忍无道,而把根本原因归结为阴阳失序和上天的惩罚了。
周武王灭殷商,为什么还要把殷王室微子启分封在宋国
武王克商,又封其后人于宋,可以这样看——
第一,西周实现了中国第一次“大一统”,周族贵族统治集团实行了一整套“治国方略”,上述举措是其中之一。
第二,武王不仅封了殷人之后,还有其他族群之后,这是当时局面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第三,尽管封殷人之后属于不得已,周天子仍然秉承的是“恩威并重”,武力镇压和移民才是最根本的保障手段。
一
关于武王克殷后封其后人,《史记.周本纪》《史记.乐书》《礼记.乐记》《吕氏春秋.慎大》等均有记载,不详赘述。
这一“招”,叫做“兴灭继絶”。孔子称之为“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论语.尧曰》)
“兴灭国”,即把被灭掉的国家“恢复”起来,比如周灭殷,就再立个宋,以安抚其遗民。
“继绝世”,是给已经断了香火的国家续上香火,使其后人能够不忘祖先。
“举逸民”,则是把被推翻前朝的“贤臣”“能人”请回来做官或者给以优渥待遇,听取其建议。
前面说到的那些史籍记载,周武王克商之后,封神农之后于焦;封黄帝之后于蓟(一曰祝);封唐尧之后于黎;封虞舜之后于陈;封夏禹之后于杞。
还有,就是封成汤之后于宋。
其他举措还包括,封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式商荣之闾,等等。
二
武王,或曰西周贵族统治集团,采用上述“治国方略”,可以归纳为两方面原因。
首先,周灭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统领面积剧增,族群数量骤长,而前朝并未留下可借鉴的“治国模式”。
夏商周被称为“三代”,在此之前,应该还是部落或者部落联盟时期。
即便到了“夏”,大概依然如此,叫“协和万邦”,“万邦”就是一个个独立的族群或部落。
殷商是“方国”状态,大大小小无数“方国”,殷商是最强的一个,叫“大邑商”,居中而治。其他“方国”,严格来说,与殷商并无隶属关系,仅仅是因殷商强大而顺从之。这看看卜辞就知道,百多个“方国”,有的从来就“不服”,始终与“大邑商”作战;有的一阵子服从一阵子反叛,顺逆不定;还有不到半数的始终是“顺民”,包括“鬼方”在内。
西周立国,不可能从前朝学到现成的“治国方略”,只好自行另创。
其次,西周创立了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治国方略”,叫“封建亲戚”,“兴灭继絶”只不过是“封建亲戚”的补充。
三
西周的“封建亲戚”,就是通过分封周族姬姓子弟,另外再分封通婚的外姓,主要是姜姓,编织一整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大网”,实现周族贵族统治集团对全疆域的统治。
西周初,分封了五十五个姬姓子弟诸侯国,十六个外姓之“戚”的诸侯国,实现了与前朝完全不同的统治。
就西周整体来说,叫“敷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有土地,都归周天子所有。
七十一个诸侯国,还加上“兴灭继絶”的那些地方,都是周天子的“代理人”。他们有土地的管理权而无所有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经济上,各诸侯国所经营的“井田”,要按规定向天子缴纳所得。除此之外,周王室还制定了一整套详尽的“礼乐”制度,规范诸侯以致大夫、士卿的一言一行。
因此,宗法制度为西周制度之“里”,礼乐制度为西周制度之“表”,“表里如一”是西周大一统所建立的“治理模式”。
“兴灭继絶”,只不过是上述“治理模式”的补充。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西周初建,旧有部落和族群仍然是绕不过去的“坎儿”——国可灭,族尚在,这个现实不得不承认。
于是,西周贵族统治集团遂采用了“兴灭继絶”这样的办法。
这与西周在“外交”上,实行“柔远能迩”方略是一个道理。“柔远能迩”,就是怀柔远人,亲善紧邻。此方法影响深远,直到魏征奉敕撰写《九成宫醴泉铭》,还在不住口的歌颂唐太宗李世民“始以武功一天下,终以文德怀远人”,以致“迩安远肃”。
四
不过,和后世儒学颂扬西周“以德服人”所不同的是,武王一开始,就没对殷商后裔完全放心而失去警惕。
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武王克殷后,“兴灭继絶”,将殷纣之子武庚封在了殷商故地,但同时,又封亲弟弟管叔、蔡叔、康叔为“三监”,顾名思义,就是“监视”“监督”,防止殷民闹事。
果不其然,武王既丧,武庚挑动管叔、蔡叔,以反对周公因成王年幼摄政为名暴乱,史称“三监之乱”。
暴乱之初,武庚联络东(鄘)、奄、薄姑、徐戎、淮夷、熊(祝融)、盈(嬴)诸族反叛富国,声势浩大。
周公和召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三年东征,粉碎了叛乱。
《作雒》载,后来武庚北奔,管叔自杀,蔡叔被囚,征服熊盈之族十七国,俘维(淮夷之族)九邑。
《孟子.滕文公》则曰灭国五十。西境河汾之东的唐亦起事策应叛乱,被周公一击剪灭。
平叛之后羿年,周公大举“分迁”异族之民。
平乱中被俘的殷民被迁至洛邑九毕;分殷民六族给伯禽封于奄为鲁;分殷民七族给康叔封于沫邑为卫;分怀姓九宗给叔虞封于唐为晋;以殷遗民封殷微子于宋;另有殷遗民强迁至陕境荡社。原来的殷民,被分成了八个部分。
又迁奄、薄姑两族至江南;迁薄姑邻国丰至江北;原在潍水的淮夷迁至淮水流域;徐戎一部留鲁,一部迁至淮水流域;熊族迁丹水流域;盈族迁渭水西戎之地。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王室主导的族群大迁徙,与西周“封建亲戚”相配合,姬姓与通婚之族,均居于丰腴之地,而原来的殷商之族及与之关系密切之族,均被迁往落后偏僻之地。
徐中舒先生考证说,徐姓,在这次迁徙中,就到了淮水流域。
周公在平定“三监之乱”后,还进一步严格了宗法制度,确立君位必须传子,包括强化族内大宗小宗分野,等等。
其实在此之后,西周就再也不提“兴灭继絶”这件事了。
总之,千万别傻呵呵相信之后儒学美化西周“德治”那些话,看看古籍记载的周公平息“三监之乱”的战利品清单和杀敌数量,就知道一个朝代要想站住脚,不是靠嘴里说得漂亮能做到的。
“翦商之战”中,微子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我认为“翦商之战”的时候,微子启还没有起到作用,那个时候他还是一心劝说弟弟商纣王,希望他能够将商朝治理好,结果劝说无效后只能逃离朝歌城。
什么是“翦商之战”之战?
翦表示羽毛,也有“剪”的意思,翦商之战就是剪去商朝的羽毛,也就是除去当时归属于商朝的那些方国。
周朝建立以前,周文王一年征伐一个方国,一共拿下了五国,为后来“武王伐纣”清除了障碍,因此周文王的这些战事我们可以称为是“翦商之战”。那么这些战事中,微子启是否有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呢?我认为没有。
周文王姬昌继承父亲公季之位,礼贤下士,敬老慈少,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归顺。姬昌的这些行为让崇国的国君崇侯虎看到眼红,于是跑到商纣王那里去嚼耳根子,说姬昌招收这么多人恐怕“将不利于帝”,商纣王听了就下令将姬昌囚禁在羑里城中。西岐这边着急了,连忙准备了大量的宝贝和美女给商纣王送去,这样才将姬昌给救回来。
姬昌回到西岐的第二年就率兵攻打犬戎,不过这次攻打是师出有名的,是商纣王下的命令!
据《诗经·小雅·采薇》记载:“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戎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之遣之。”
这段战事在《竹书纪年》同样有记载,时间是商纣王十七年,当时周文王姬昌用大量的财宝和美女为自己“赎身”后,不仅获得了商纣王的赦免,同时得到了“征伐之权”。在那个时代,天子要征伐某个方国不一定要自己出手,他可以将征伐权下放给其他方国,这也给了下面方国一个发展机会。周朝发家的原因正是如此,春秋时期崛起的齐国也是用这种方法发展势力。
姬昌拿下犬戎后第二年征伐密须国,这次征战有两个理由,一是密须国在商朝晚期比较强盛,已经开始对天子不恭敬了,商纣王也想除掉他;二是姬昌和太公望商量要不要打密须,太公望认为:“臣闻先王之伐也,伐逆不伐顺,伐险不伐易。”姬昌采纳了太公望的建议决定征伐密须国。
攻下密须国后,姬昌并没有停下开疆扩土的步伐,他在后来的三年时间里继续拿下耆国、邘国和崇国。耆国就是黎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方国,在三皇五帝时期就已经存在。
据《国语·楚语》记载:“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属民。”
黎族从夏朝开始建立了诸侯国,一直到商汤灭夏后又归顺为商的方国,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黎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姬昌深知这一点,所以要将其拿下,当时这一举动也让商纣王感到震惊,认为“黎亡则商震矣”。不过商朝晚期的一些方国已经形成了气候,对天子构成威胁的方国不仅只有西岐一家,还有当时的崇国,也就是当初嚼耳根子令姬昌坐牢的那位。
崇国位于西岐的东南方向,是所有方国中实力比较强悍的,商纣王也感觉到了他的威胁,于是他想了一个好办法——隔山观虎斗!
西伯侯姬昌通过宝贝和美女向纣王贿赂的时候,商纣王不仅翻译了姬昌,还故意悄悄地对他说:“就是崇侯虎诬告,所以才把你关起来。”很明显,商纣王是想挑拨西伯侯与崇侯虎之间的关系,让他们相互争斗,两大方国打完后自己再坐收渔翁之利。只是没想到姬昌并没有马上攻打崇国,而是先拿下四个方国,最后才攻打崇国。此时的西岐已经羽翼丰满,拿下崇国后更是实力大增,基本上统一了西方的势力。
以上就是周文王的“翦商战略”计划,他在征伐完这几个方国后占据了多个重要位置,为以后集中力量围攻殷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些战役中,我并没有看到有微子启参与的记载,他是后来在武王伐纣的时候出现的比较多。
微子启与周朝的关系
微子启有没有直接帮助周朝灭商,史料上并没有记载,我们只能是猜测。
比如孟津观兵,司马迁写的这段历史很“诡异”,周武王召集了八方诸侯齐聚孟津,最后说一句“女未知天命,未可也”,然后大家就散了。这样说不过去啊!这么多方国耗时费力来到这里,一句话就打发回去了?于是有人怀疑周武王是接到了线人的密报,朝歌城已有准备,不可硬攻,而这个线人很有可能就是微子启。
为什么会怀疑他呢?因为牧野之战后,微子启马上就来投降,一手牵羊,一手拿茅(茅草,祭祀用品),“膝行而前”,就是跪着走过来的。因此,牧野之战如此顺利,也有可能是微子启作为内应的原因,事后他又马上前来归顺,感觉此人极有可能是“内奸”。
当然,这些都只是一些猜测和推论,真实的微子启到底是怎样的人,我们很难从史料中找到答案。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微子作为商纣王同父异母的兄弟,为何要离开殷商投靠周武王
微子离开同母兄弟纣王,是因纣王昏庸残暴,沉迷于酒色,为苏妲妃造肉林酒池,重用奸丞,导致比干成相挖心,姜皇后剜目。更有敲骨念髓,剖腹念胎。大丞微子屡次相劝无效,远离商朝纣王,去投奔隶属于商朝的一个诸侯国。周武王姬发,重用贤才,在姜子牙的扶助下,推翻了商朝纣王统治,建立了周朝,使国家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