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捻军

捻军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捻军是个什么样的组织最后结局怎样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03 09:23:46 浏览11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捻军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捻军的由来:

“捻“其实是淮北方言,也叫“捻子“,源于河南安徽一带,起初人民捏纸,将油浸湿的纸点燃,烧油捻纸,达到驱除疾病攘灾的目的。后期也有利用这些进行恐吓敛财。史书记载,越是荒年歉收时节,入捻人数就越多,被清政府称为捻匪。

捻军活动时段: 1853年至1868年,共计15年。

分为两个阶段。1853年春至1863年3月为前期的捻军,此后为后期捻军。

活动范围:

源于河南南部,安徽东部一带,形成武装势力后,活跃在长江以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南四省部分地区,大概与太平天国同时期。

捻军骑兵势力范围已经有很大的范围了,曾经在安徽、江苏、山东、河南、湖北、陕西、山西、河北等八省十余年,兵力极盛时期据说达到20万众。

行踪诡秘,难以捉摸,与太平天国常有联系。张乐行接受天王洪秀全封号,被封为成天义,后晋升为征北主将,又封沃王。捻军自己有着完全的自主权,并不听从太平天国的调遣。

领袖及发展过程:

安徽亳州人张洛行、龚得树等,推张乐行为盟主,号称“大汉永王“,以安徽涡阳县城为根据地,并制定《行军条例》等十九款条例。还搞出了跟清朝八旗制度相似的“五旗制度”分别成立黄、白、蓝、黑、红“五旗军制“。总黄旗主由张乐行自己兼任。

没过多久,捻军的内部出现问题,蓝旗领袖刘敬勇坚持回到淮北发展壮大势力范围,张乐行反对,结果被张示众,处决。捻军势力开始分化,大部分回到了淮北。大清派亲王僧格林沁来追剿捻军多日,张乐行被自己人出卖被俘虏,曾格林沁攻下了捻军巢毫州稚河集(涡阳县),张乐行被杀,此时捻军陷入低谷,但实力尚存。

诱杀清军亲王

僧格林沁心急进攻,被捻军诱至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市)高楼寨,随后陷入重围,被张皮绠斩杀在麦田。

捻军作战指导盲动,分兵作战,在李鸿章和左宗棠的两股军队的夹击之下,被逐个击破,最终全军覆没。

捻军是个什么样的组织最后结局怎样

一提起太平天国,哪怕是并不熟悉历史的人,都能喊出洪秀全的名字。但一提到捻军,恐怕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

作为与太平天国的同时期出现的反清农民武装,捻军在历史上,活跃了近十五年。其鼎盛时期的兵力,达到了二十多万。但由于太平天国的名号太响,捻军虽然曾经完成过斩杀清朝亲王的壮举,但他们的事迹却被埋没在历史之中,语焉不详。

(捻军旧照)

那么,这支能斩杀清朝亲王的捻军,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呢?

所谓“捻”,本来是一句淮北方言,是“一股、一伙”的意思。捻军最早起源于捻子。他们本来是专门以点燃油脂和油捻纸作法,替别人驱除疾病和灾难的神棍。年成好一点的时候,捻子只是向乡亲们募捐香油钱来做油捻纸。不过,一旦遇到荒年,捻子便开始以神灵的名义,向乡亲敲诈勒索。清政府将他们统称为“捻匪”。

1851年,捻子开始在南阳、唐河等地聚众起事。

本来一开始,捻子的人数并没有多少。但由于当时饥荒不断,各地的贫苦饥民,纷纷响应,揭竿而起。因此到了1853年,捻军正式成立。

等到1855年黄河决口之后,大批流离失所的灾民无家可归,也纷纷投入到了捻军的起义浪潮中。这就使得当时出现了“淮河南北,满地皆捻”的情况。

由于捻军的规模不断壮大,捻军的领导层,也开始考虑将队伍变得规范化。

1855年,各路捻军齐聚安徽,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会盟活动。经过商讨,各路捻军最终推举张乐行担任捻军盟主,并议定了《行军条例》这一规范制度。同时,捻军还制定了“黄、白、蓝、黑、红”五旗军制。在捻军自己的眼中,一个规范的、强大的军队已然诞生。

(张乐行)

1856年,捻军与太平天国达成了合作协议,张乐行接受了天王洪秀全的封号。尽管从名义上看,捻军算是归附了太平天国,但实际上却是“听封不听调”,保留了自治权。

1857年,捻军内部出现了分裂,以蓝旗领袖刘敬勇为首的部分捻军,坚持回到淮北,结果被张乐行处决。

这件事之后,捻军便分裂成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仍以张乐行为领导留在淮南,而大部分捻军则回到了淮北。

从此之后,捻军便开始和清廷在各地乱战。由于双方互有胜负,再加上年成稍微好转,因此捻军的力量,并没有进一步增强。

1863年,清朝亲王僧格林沁攻下了当初捻军会盟的毫州稚河集,张乐行遭到出卖,遇害身亡。捻军的士气一度遭受重大打击。

(曾国藩)

1865年,由于捻军迟迟没有被消灭,清廷决定派刚刚平定了南方太平天国运动的曾国藩北上,协助僧格林沁剿捻。

僧格林沁向来都看不起汉军将领。在他看来,曾国藩北上,无疑是对他的侮辱。于是,急于求成的僧格林沁决定,加快消灭捻军的进度,一定要在曾国藩军队到达之前完成任务。

也正是由于他心情急迫,僧格林沁被捻军将领张宗禹引入了山东曹州高楼寨并遭到了捻军的完全包围。

最终,僧格林沁在突围过程中,被捻军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士兵张皮绠,在麦田击杀。

僧格林沁的死亡,使得本来已经山穷水尽的捻军士气大振。一时之间,清廷和捻军又陷入了苦战之中。而这也导致刚刚走马上任的曾国藩,因剿捻不力而被撤职。

1866年,捻军被清廷成功分割为东西两部。由于本就是强弩之末,再加上力量被分割,最终西捻被左宗棠剿灭;而东捻则在1868年,被李鸿章完全消灭。

(参考资料:《清史稿》)

天津一带有没有捻军首领张宗禹的后续传说和活动轨迹

说张宗禹很多人肯定不熟悉,但是说起僧格林沁大家自然是耳熟能详。在《武状元苏乞儿》里,僧格林沁可是大名鼎鼎的铁帽子王。

其实清朝的铁帽子王只有12个,除了济尔哈朗是舒尔哈齐的儿子外,其他11个全都是清朝皇帝的子孙后代,僧格林沁作为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代,是蒙古王爷,所以自然没有资格担任铁帽子王。

不过因为僧格林沁对晚清的功劳巨大,被称之为柱石亲王,而且享有世袭罔替的资格,所以常常被大家误认为是铁帽子王。这位铁帽子王就死在了张宗禹手里。

张宗禹取代张乐行,成为捻军主要领袖。

很多人对捻军没什么印象,因为同时期的太平天国实在是太出名了,清廷几乎是耗费了所有的人力财力物力,才勉强平定了太平天国。

因此捻军与之相比,就没那么出名了。其实捻军的声势一点都不比太平天国要差,从人数上来说,他们甚至可以跟太平军旗鼓相当,因为捻军后来与西北少数民族起义联合在一起,人数常常以数十万人著称。

1851年,这是一个敏感的年份,因为太平军就是这个时候兴起的。其实同年在安徽亳州一带,张乐行带领的捻军也爆发了起义。

捻军以飘忽不定著称,他们是打到哪儿吃到哪儿,跟太平军相反,没有长期占据某座城池的意思,因此难以发展壮大。

张乐行被推为捻军的首领,号称大汉明命王,建立了五旗制度。张宗禹正是张乐行的族侄儿,所以早就跟着张乐行起义了,也是捻军集团的核心人物。

张乐行与清军交锋多次以后,感觉实力不济,所以主动向太平军靠拢,成为了太平军的征北主将,他最辉煌的战绩那就是三河之役,在陈玉成和李秀成的配合下,击败湘军斩杀浙江布政使李续宾,吓得曾国藩要跳河。

僧格林沁带着大队人马围攻捻军以后,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张乐行孤掌难鸣,各种战败。因此不少捻军将领选择投降,尤其是李勤邦表面上依附于张乐行,背地里却出卖了他,最终导致僧格林沁将张乐行父子活捉,凌迟处死。

此后张宗禹便成为了捻军的核心领袖,但是他也是势单力薄,为此他请求赖文光成为领袖。并且收拢了太平军余部,组建了一支全新的捻军,张宗禹出任梁王。

斩杀僧格林沁,张宗禹终于惹祸上身。

说实话,在太平军被灭了以后,清廷压根就没把捻军放在眼里,所以围剿捻军的重任一直都交给僧格林沁,丝毫没有其他增援安排。

没想到的是,张宗禹是个指挥天才,他选择采取运动战的方式与僧格林沁斡旋,一连几十天奔走了十多个县城。

而且他们是有目的性的,本来在中部的捻军,这么晃悠着就到了北方,尤其是到了山东北部时,清廷坐不住了,这山东再往北,这不就是直隶和紫禁城了嘛!

于是清廷逼迫僧格林沁与捻军决战,让他快点消灭这支部队。显然张宗禹的作战方式起到了效果,僧格林沁迫于压力,必须要找捻军决战,为此数十天拼死追赶,舟车劳顿。

整整3个半月的时间后,张宗禹认为伏击的机会来了,因为此时的僧格林沁已经暴跳如雷,而且他的军队处于极度疲惫的状态。

于是张宗禹便在山东曹州设下了三处埋伏,僧格林沁果然带兵冲入包围圈,最终被全歼1.1万人,僧格林沁本人也战死沙场。

僧格林沁被杀,这可是震动清廷的大事情,他们终于意识到了捻军的厉害之处。为了防止捻军继续北上,清廷立刻召集了曾国藩前来对付捻军。

可惜曾国藩打太平军是一把好手,对付捻军却无能为力,曾国藩被撤了钦差大臣的职务后,清廷改任李鸿章和左宗棠共同出兵征讨捻军,张宗禹这下子麻烦可大发了。

在左宗棠和李鸿章的合力围攻之下,捻军根本就吃不消。于是在同治五年,捻军兵分两路,由赖文光带领的为东捻军,向东走,由张宗禹带领的是西捻军,向西走。

张宗禹还是很牛的,他到了西北立刻与少数民族起义联合在一起,实力庞大,一时间连左宗棠都难以招架。

不过他引兵直奔京城的计划,使得清廷几乎将天下所有的军队都派到了西北去围剿张宗禹。结果张宗禹当然是战败了,至于他的下落说法有很多。

张宗禹战败后还活着,这是很多人所认可的。

关于张宗禹的结局,其实众说纷纭。从官方角度来说,张宗禹的确是死了,李鸿章和《清史稿》都断言张宗禹投水而死。

除了这个说法以外,其实还有另外三个说法。第一种就是出家为僧的说法,这是很多落幕英雄们的归宿,比如说李自成的结局中,也有出家为僧的传说。

第二种则是失踪了。因为李鸿章压根就没找到张宗禹的尸体,他怎么能断言张宗禹就死了呢?这是左宗棠指责李鸿章的依据。

最让人吃惊的就是第四种说法,在《沧县志》中,张宗禹在投河以后,居然逃到了沧县的孔家庄,并且化名童子师,在这里好端端地又活了20来年。临死之前才告诉身边的人,自己是张宗禹。

总结:天津没有张宗禹的痕迹。

就算张宗禹后来真的活了下来,他的大多数传奇故事,都留在了河北沧县,也就是现在的沧州。

虽说沧州和天津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但是我认为张宗禹这种人物,在隐姓埋名以后,是不敢到处乱窜的。尤其是跨地区的乱窜,越靠近京城,这个排查就越严格。

所以他也没有留下什么故事在天津,在沧州倒是留下了不少故事。比如说张宗禹为干娘抢来了贡奉皇室的贡枣,武艺高强,令人咋舌。

参考资料:《清史稿》

苗沛霖是捻军吗

苗沛霖早前是清朝安徽的地方团练武装头目,与捻军为敌。后投靠清政府,镇压捻军。官至清朝道台。

清朝凭什么挺过太平军,捻军以及回民军的轮番打击而存活下来

一句话可以概括,清朝还找得着钱,专业一点说,清朝的财政始终没有破产。

拿明朝和清朝对比就一目了然,明朝败于财政破产,既不是李自成也不是多尔衮。

兵将无粮无响,怎么打仗?

为了筹集兵饷,明朝朝廷一再加征赋税,所谓“辽饷、剿饷、练饷”,名目繁多,每年高大一千余万两。

但是有功名的官商巨贾反而不用交税,交税的都是穷哈哈,穷哈哈哪有钱呢?于是明朝收不上钱去,军队无饷,终于一败涂地。(东林党最爱明朝 ,家里却都不交税)

另一边,穷哈哈被暴力逼税不过,无以为生,也都跟李闯王造反去了,因为李闯王说了,“闯王来了不纳粮。”

而大清朝从来也没有缺过兵饷,什么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乃至袁世凯的北洋军、军饷从来也没有被短缺过,都是厚饷养兵。

清朝很有钱,办个洋务运动更是花钱无数。

在大清朝与太平天国作战时期,一个农民穷哈哈不仅不需要向朝廷缴纳征伐太平天国的赋税,他只要去参加曾国藩的湘军,不仅仅可以领到足饷贴补家用,个人稍微勇敢一点,还有很大的概率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兵将能不努力奋战?

反观太平天国,一切财产归“圣库”,普通士兵连婚配自由也没有,哪来的“为家庭奋斗”呢?不失败才怪。

问题来了,大清朝不向穷哈哈征税,大清朝廷哪来的那么多钱挺过了太平天国、捻军和回民军的轮番打击呢?

说出来不好听,卖官鬻爵!

清朝因为顺治帝有政治遗嘱,“永不加赋”,向来也不直接伸手向穷哈哈们要钱,尊祖训 嘛!

大清朝找钱另有其办法。

  • 第一是“捐纳”。

捐纳又称“捐官”,早在秦始皇时期,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就有过“秦得天下,始令民纳粟,赐以爵”。

自此后,历代皆有捐纳制度,但基本上都是偶尔为之的应急之索取,也还骂声一片。比如汉武帝征伐匈奴几十年连绵不断,军费开支巨大,曾经明码标价卖过官爵,历史书上算了他的政治污点的。

所有人都知道这不是一件光鲜的好事,一般统治者都不屑为之,明朝朝廷就没有干过卖官鬻爵之破事,私人买卖钱入私家,不在这里讨论。

唯有到了大清朝,捐纳成了和科举考试并行的一个重要选官制度,朝廷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有专门机构管理相关事宜,一切收入归国库。

清朝的捐纳分为常捐和大捐,常捐买的是虚衔、是封典、是可以穿官服的待遇,甚至是监生文凭;大捐就厉害了,只要钱到位了,知府以下的实权官员也可以买到。所以在大清朝有集资捐官一说,因为当上了实权官员,很容易回本的。

最吸引人花大钱捐官的是,买来的官只要你有本事会办事,照样恩宠隆盛,李卫是捐纳出身,田文静是捐监生出身,这二人都是雍正帝的爱臣,得善终。

据说当年北京城里旗人,人人都把省吃俭用下来的朝廷铁庄稼又交还给了朝廷,为的就是买一身官服穿着出门,不然官小丢人啊!

咸丰年间,太平军起,顺江而下,太平军陷苏州、常州、嘉兴、诸暨等城市。一时间气势凶猛,江南富庶之家都停止了捐官的念头,“怕不是要变天吧?孩子捐个前程的事,看看再说吧!”

其时,福建人王有龄巡抚杭州,任江苏按察使、布政使,为剿灭太平军征集钱粮正是王有龄的责任所在。

他怎么办的呢?

王有龄启用了一个当地人胡雪岩,胡雪岩是当地一个钱庄的小伙计,熟络民情,对于江南大户人家谁家有钱,谁家孩子还没有捐官一门儿清,王有龄对江南的富户们实行了“劝捐”,千方百计劝(逼)着那些富商大捐又常捐,给孩子买完前程,给老婆买诰命,给父母买封赏。

曾国藩在王有龄死后给皇帝里奏折里说到:

浙江巡抚王有龄......先后以劝捐敛怨不能胜任等词参奏。叠经谕旨曾国藩查明具奏,旋具奏称该巡抚该抚在浙,因官绅不和......。

你看,曾国藩也向皇帝报告说为了打太平军王有龄“劝捐敛怨”搞的“官绅不和”。

士绅都是富人,抱怨也就抱怨了,他们难道敢去造反不成?

曾国藩自己也在大搞特搞“劝捐”,据说他的随身行李里向来放着一大叠空白委任状,随时买卖开张。

然后清朝还独创了另一种找钱的好办法。

  • 第二是“厘金制度”。

因为“永不加赋”嘛,厘金一开始也是一种“劝捐”,不过是“自愿捐献”,为了“地方和平造福桑梓”要求地主富商们“自愿捐献”。

一开始是设在扬州的“江北大营”为了筹措镇压太平军的军饷,在扬州里下河设局“劝捐”,地主们按田地多寡捐献,记住不是按照人头捐献,如果按照人头劝捐,就会骚扰到穷哈哈了。

一亩地大概需要捐献二十文不止,多了欢迎。米行商铺被要求“捐”的更多,每做一石米的生意就要捐献五十文钱助饷。后来推广开去,凡是做生意的都要捐献,值百捐一。

这就是“商税“了,也算是间接税。

专向富人征税而不扰穷哈哈,是大清财政没有被战争拖垮的直接原因。

曾国藩的湘军为什么对付不了捻军

湘军并不是对付不了捻军,而是另有原因。湘军在攻占南京以后,曾国藩为了向朝廷表示忠诚,自剪羽翼,大部分被裁撤,只剩下吉字营八千人和霆军四千人,水师一万八千余人。公元1865年5月,率部征剿捻军的晚清名将僧格林沁在山东曹州高楼寨兵败,被一名叫张皮绠的捻军娃娃兵杀害,时年55岁。自此,清廷唯一能够依仗的满蒙贵族将领被杀,只能颁下诏谕敕封刚刚平定南京的两江总督、一等毅勇侯、太子太保曾国藩为钦差大臣,率部征剿捻军。捻军是起源于淮北的一种民间地下组织,他们散而为民,聚而为匪,行踪飘忽不定,这与太平军有稳定的后方基地大不相同。因此,清廷花了很大的精力却始终没有彻底剿灭。捻军的历史远比太平天国要早,早在嘉庆年间就已经出现小股捻子打家劫舍,拦路抢劫,到道咸时期,捻军日益强大,开始树起大旗,公开造反。1860年9月,直隶、山东一带捻军四起,清廷起复了被英法联军击败的僧格林沁,命他率领一万蒙古马队开赴山东等地剿灭捻军。僧格林沁不负清廷重望,于1862年率领蒙古马队和五省提供的兵力多次打败捻军,在鄂东霍山黑石渡收降捻军十几万人,并打散十几万人,捻军的活动陷入低潮。可惜好景不长,1865年5月,僧格林沁被捻军诱骗至山东高楼寨,陷入早已布下重重埋伏的战场,最终兵败身死。曾国藩在接旨后率领湘军和淮军合计三万余人北上,抵达前线徐州,在吸取了僧格林沁穷追不舍导致覆亡的教训,针对捻军以骑兵为主,擅长流动作战和游击战,行动迅速的特点,提出了“重镇设防,布置河防,清野查圩,马队追踪”的剿捻之策,称为“河墙战法”。曾国藩绞尽脑汁所制定出来的剿捻之策,由于湘军、淮军配合失当,在战场上节节失利,根本无法阻挡捻军神出鬼没的攻势。1866年9月,遵王赖文光与梁王张宗禹部在河南中牟会师,曾国藩苦心经营近一年的千里河防彻底失效,剿捻宣告失败。清廷震怒,降旨斥责,曾国藩称疾请辞,清廷改派李鸿章为钦差大臣,继续征剿捻军。曾国藩剿捻失败主要原因在于湘军日益腐败,战斗力已大不如前;加上湘、淮两军建制不同,号令不一,淮军将领屡有抗命不遵之举,以致贻误战机。
但曾国藩提出的剿捻之策事后证明是非常正确的举措,后来李鸿章就力排众议,坚决执行曾国藩的“河墙战法”,将捻军围困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使他们无法发挥飘忽不定,流动作战的优势,最终被聚而歼灭。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清政府一直讲“发捻交乘”,那太平天国有没有和捻军联合在一起呢

一直以来,历史书中,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都是分开来讲的。不过,由于太平军与捻军的合作非常深入。了解这些合作,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有很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这种合作分为三个阶段:

自发合作

虽然彼此价值观有很大的差异,但毕竟大家都是反对官府的穷苦百姓,该帮架的时候还是得帮。

由于早期两方活动区域不同,所以一开始彼此交集并不多。不过可以理解的是:太平军摧枯拉朽的进军,吸引了清军的注意力,有利于捻军势力的发展。

双方较早的合作,发生在太平军北伐期间。

出师不利的太平军的北伐军,在捻军兄弟的自发支持下,迅速得到壮大。

1853年夏,太平军北伐军先后攻占凤阳、蒙城、毫州、归德府。这使得安徽、河南、江苏北部地区的捻党加快了起义步伐。一时间,各地捻党积极活动,各地都发生了起义。

这些起义军,有的直接加入了太平军北伐军的队伍,有的给太平军当向导,有的攻城略地,给当时出师不算顺利的北伐军很大的帮助。

不过,与严格宗教教义起家的太平军不同,捻军主要是各地贫苦农民自发的起义。他们即使在同一地区,彼此也都以宗族、乡亲为伍,与其他捻军之间互不统属,各自独立行动。

此时,不要说成体系的联合作战,就连捻军内部,也没有形成统一力量,大家都以自发的行动,配合北伐军。

而捻军走向统一,也和太平军的行动有关。

1854年,北伐军援军进入皖北、豫东。为了打击这支捻军,清朝加强了当地的团练等抵抗力量。在北伐军援军离开后,这些武装开始抓紧了对当地捻党活动的镇压。

各地捻军意识到继续各自为战已经难以维持形势。于是,他们开始加紧了内部合作。

1855年秋,皖北和豫南的捻军首领齐集在雉河集,“雉河集会盟”,推举张乐行为首领,建立五旗军制,开始了紧密的联合。

紧密配合的联合作战

尽管捻军加强了统一领导,但在与清军的较量中仍屡遭挫折,他们急切希望与太平军合作。

而天京事变后,太平军的战场压力也陡然增加,他们也希望与捻军合作,共同对敌。

1857年3月,捻军与陈玉成、李秀成部在霍丘、六安交界处会师。

捻军的积极配合令陈玉成、李秀成声势大振。

经过协商,捻军名义上加入了太平军,捻军首领张乐行成为太平天国的征北将军,全军蓄发易帜。不过,条件是“听封不听调”,捻军依然保持独立的领导系统和不同于太平军的制度(光男女分营一项,就接受不了呀)。同时,双方互派代表,随时联络,联合作战。

这段时间,捻军的活动可以解答四个疑问:

1、击败太平军北伐军的胜保、僧格林沁部为何后来没有再参加与太平军作战?

因为他们一直在与捻军激战(中间还跑回去和英法联军打了一仗),缓解了太平天国的压力;

2、为何在三河镇之战、破江北江南大营作战时候,太平军能拥有那么大的兵力优势?

因为淮南捻军与李秀成、陈玉成的联合作战,他们按照太平军指挥的行动,牵制了清军其他部队,使得太平军在局部战场形成绝对优势。甚至,像龚得树等部直接参加了太平军作战。

陈玉成、李秀成能集中兵力,在湖北与天京间来回作战,是因为捻军兄弟帮他们解了后顾之忧。

可以说,捻军的配合对1858-1860年太平天国“复兴”小高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安庆失守后,为何陈玉成要派陈得才去陕西等地招兵?

安庆之战中,捻军兄弟的支援力度比太平天国那些各怀心思的将领都要大。龚得树、孙葵心等捻军重要将领都是在安庆解围战中牺牲的。

安庆失守后,洪秀全担心安庆溃败军队扰乱天京,封锁江面,不许陈玉成军后退。陈玉成只得就近转战寻求收复安庆。

又由于洪秀全滥封王,使得陈玉成对许多老部下难以调动。

淮南捻军在安庆解围战前后也损失惨重。而淮北捻军实力还很强大,他们已经发展到了河南、陕西、山东等地。

因此,陈玉成只得令陈得才前往陕西招兵,希望招募兵马再图安庆。

陈玉成,他最后的希望不是洪秀全,不是李秀成,而是自己的捻军兄弟。

而在陈玉成被俘后,张乐行也曾组织营救,可惜未能成功。

只有捻军兄弟,始终没有放弃陈玉成

4、天京保卫战期间,洪秀全为何说自己天兵多如水?在等什么?

在天京被围后,捻军张宗禹(张乐行已遇害)会合陈得才部,数十万大军,兵分四路,试图救援天京。洪秀全之所以不出走,很可能就是在等这支军队。

陈得才、捻军的援军,也许就是洪秀全所说的“多如水”的天兵。

清军为了防止他们救援天京,以僧格林沁部、鄂军、豫军、皖军阻击。光在鄂豫皖交界处,就云集了十万清军。

陈得才知道天京无粮,计划秋收后进军天京。

只是···没有撑到秋收,天京就被攻破了!

融合

天京失陷后,陈得才很快就阵亡了。

1864年11月,赖文光所部两三千人与太平军与张宗禹部两三万军队会合。其他各地散落军队也逐渐集中。

他们进行了改编,组成了统一指挥的新捻军。本来兵少的赖文光被推举为首领,并对军队编制、制度做了一些调整,提高了战斗力。

最后孤军奋战的捻军已与北方太平军余部融合一起,依然让大清头疼不已。

这支新捻军“以期复天国于指日”,以复兴太平天国为纲领,“誓同生死,万苦不辞”。

尽管太平天国灭亡后,各地清军纷纷调入“剿捻”战场,敌我力量非常悬殊。但这支新捻军却取得了“杀僧格林沁”、“大败曾国藩”的佳绩。

但最终,毕竟实力悬殊,这支捻军最终被李鸿章所败,起义失败。

这就是捻军与太平军的合作。

事实上,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遥尊天王的起义军还很多,他们都对洪秀全报以了极大的期望,认为只有在洪秀全领导下,才能完成“反清大业”。

洪秀全,不仅是太平天国的领导,而且本应是当时反清力量的领导。如能与各地义军配合得当,他的力量本应远远大于清政府的力量。

可是,洪秀全呢?一手好牌,能打成这样,堪称一绝!

曾国藩能灭太平军,为什么灭不了捻军

捻军是与天平天国同期的另外一股反清力量,1853年起源于淮北,“捻”是淮北方言,捻纸是最常用的说法,类似于普通话中的卷纸,但也有差别,捻更多是用手指头,比卷更精致。“捻”在苏北一些地方还有地域概念,一个捻子代表一个地方,所以捻军有明显的家族地域色彩。

捻军早期首领叫做张洛行,人称:沃王,这个头衔是洪秀全给的,捻军兴起后,由于势单力孤加之组织结构较为松散,张洛行一直打算向太平天国靠拢,大树底下好乘凉。太平天国也乐得多这样一个盟友,所以给捻军批发了不少名号。但双方的关系一直建立在:听封不听调这个阶段,封号可以有,让我干活另当别论。

从1853年起事,张洛行就带着兄弟们在豫、皖、苏、鲁等地打游击,利用清廷全力对付天平天国的空档活的优哉游哉,但1862年太平天国安庆失陷以后,形势急转直下,1863年3月,清僧格林沁亲王攻下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县县城),张乐行被叛徒俘送至清营遇害。

后张洛行时代,捻军并没有就此衰落,以遵王赖文光和梁王张宗禹为首的捻军继续执行游击路线,尤其是1865年捻军在山东曹州设伏,击杀清军主帅僧格林沁,举国震惊。

曾国藩在攻破天京以后,一直处于养老状态,一来清廷担忧湘军势大,影响国本,逼迫他裁军,二来捻军活跃在北方,清廷不允许湘军北上,避免有不臣之心。但僧格林沁死后清廷彻底乱了手脚,立刻责令曾国藩增兵助剿,一定要把捻军铲除。

但对付太平天国十分厉害的曾国藩却在捻军身上吃了大亏,被捻军打的焦头烂额,搞得慈禧太后都十分纳闷:难道曾国藩不行了?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曾国藩,曾是个读书人,并非兵法大家,他用兵的原则就是:结硬寨,打呆仗。简单点说就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招对付天平天国屡试不爽,主要原因在于太平天国有固定根据地,双方寸土不让,自然可以一城一地前进,但捻军是一群流寇,以骑兵为主,根本不和你搞什么阵地战,人家讲究来得快去得快,以奔袭为主,也没有根据地,和唐朝末年的黄巢有几分类似,但骑兵更多,机动性更强。而曾国藩没有骑兵,加上战法落后,失败也就在所难免。

一来二去,清廷对曾国藩也失去了耐心,而更加会打仗的左宗棠和李鸿章由此得到重用,捻军后来分兵为东捻和西捻,东捻被李鸿章搞定,西捻被左宗棠搞定,1868年遵王赖文光和梁王张宗禹先后战死,捻军彻底失败。

PS:日慕君老家苏北,捻军鲁王任化邦就战死在我们那里,县志有专门记载,其中一篇就叫做:鲁王上马!所以对捻军一直有兴趣,欢迎大家讨论。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僧格林沁灭林凤祥,杀捻军首领张乐行,为何死在一少年手里

大人物死在不知名的小兵手里在古今中外屡见不鲜,比如三国时期的孙坚,明朝抗倭援朝总指挥李如松,都是以统帅之身死在乱军之中。

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僧格林沁,比刚才提到的两位稍微好一些,虽然也是被小兵斩杀的,但是有名字,叫张皮绠,是捻军的普通士兵。

说起僧格林沁,似乎大家并没有什么好印象,历史课本里他是剿灭太平军的刽子手,影视剧里他是引狼入室的笨蛋,但事实上呢?

明离子说,也许他镇压过农民起义,也非汉族出身,但这些都不能否认他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功绩,他打赢了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给予欧洲联军重创,取得局部胜利的战役,算得上是民族英雄,爱国将领。

僧格林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道光五年,袭封郡王爵位,被辞御前行走,历任侍卫内大臣、正蓝旗蒙古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等职务。

咸丰、同治年间,僧格林沁奉命镇压天平天国,击溃太平天国北伐军,俘虏林凤祥和李开芳,因军功晋封亲王。

很多人因为这件事全盘否定僧格林沁,说他双手沾满了农民军的鲜血,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都镇压过太平军,只因此否定僧格林沁,实在是有些不公平。

因为就在咸丰九年,英法联军第二次从大沽口登陆,此时的大沽口的守将正是僧格林沁。

面对船坚炮利的洋鬼子,僧格林沁没有丝毫畏惧,他身先士卒,率领部队奋起抵抗,打惯了顺风仗的英法鬼子一时懵逼,被僧格林沁打的措手不及。

此役,僧格林沁率部共击沉敌舰4艘,重创6艘,击毙、击伤英法联军484人,英国海军司令赫布本人也身受重伤。

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民第一次胜利,而他的指挥官,就是僧格林沁。

但是6年后,这位抗击英法联军的将领,在与捻军交战时,陷入重围,僧格林沁逃出重围,在曹州吴家店时,僧格林沁受伤坠马,被捻军士兵张皮绠斩杀于麦田之中,年仅55岁。

僧格林沁,这个一生备受争议的人,就这样陨落在普通士兵之手。

事实上,就在僧格林沁的灵柩返回北京时,曾经被他保护过的百姓纷纷自发的迎祭,一时间哭声震地,百姓送出的万民伞多达70多柄,可见僧格林沁在百姓心中的口碑。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为什么清朝剿灭了太平天国、捻军等,却打不过洋人

清朝之所以打不过洋人,并不完全是因为武器上的落后,而在于思想的落后。

封闭必然带来保守,保守必然走向落后,封闭是清朝思想落后的根源。在封建统治者来看,他并不关心民间有多少活力,发明创造对他来说可有可无,甚至于是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

对于满清统治者来说,他的理想就是整个国家被一张又一张网固定起来。就相当于沙漠之中固沙的网,把所有的人像植被一样,都死死固定在一格又一格的网之中。这样,皇帝就感觉到了安全。

为什么历代统治者都不喜欢流动呢,因为流动让皇帝总觉得自己不能掌握一切,所以感到恐惧。只有让整个帝国全部被固定在网格里面,皇帝才能睡上安稳觉。所以,向西方文明那样,积极开拓海上贸易,对于具有封闭思想的满清帝王和贵族,是不能接受的。

乾隆皇帝,他已经是清朝12个皇帝之中比较有作为而且开明的。他曾经以大勇气、大毅力,彻底剿灭了准葛尔。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开明的皇帝,将放洋出海的人贬低斥责为“背祖宗庐墓”。出洋者成为“天朝弃民”,得不到来自祖国的保护。反观西方,国王积极鼓励国民出洋探险,事先颁发大量的委任状,谁占领一地,就可以立即成为当地的总督。

虽然西方洋人的船越造越大,但是清政府就是不准“寸板下海”。洋人可以到天朝来交易,但是天朝子民却不得出国。满清统治者就是通过一张又一张无形的网,把所有的人都牢牢的锁死在网格之中。这样,他们才能感觉到安心。

由于封闭,所以造成思想得不到解放。满朝上下都是昏庸无能之辈,这样的朝廷又怎么可以打败欣欣向荣的西方文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