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朝阳的名字的来历
“朝阳”一名,开始于清朝康熙年间。而其地名缘起,民间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为“朝阳”是根据其方位定的名字。因为朝阳位于凌河西面,大青山的东面。俗称“河东为阴,河西为阳;山西为阴,山东为阳”。而朝阳恰恰处于河西与山东之间,所以取名为“朝阳”。
另一种说法来自于传说。传说朝阳城东的凤凰山曾经落过九只凤凰,后即有“九凤朝阳”之说,根据这个则被称为“朝阳”。
第三种说法缘自一个历史故事。据说,清朝乾隆八年巡幸盛京,途径三座塔,在为其修建的牌楼上,挂有“凤鸣朝阳”的金字木匾。城东有山,形状犹如青凤展翅欲飞,迎着东方的彩霞朝阳。依据此将三座塔改名为“朝阳”。
最后一种说法为改地名缘自一篇鉴文。文中称:朝阳城东有凤凰山,诗云:“凤凰鸣矣,于彼朝阳”。故取“凤鸣朝阳”这句而命名为“朝阳”。
辽宁朝阳发生过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
通读历史,我们会发现,辽宁朝阳地区在历史上出过最出名的人,可能就是安禄山了吧?其实除了安禄山,但凡参与安史之乱的名人,几乎都是来自朝阳地区。
比如说安禄山的好拍档史思明,比如说镇压安史之乱的李光弼等人全都是来自辽宁朝阳。可见这个地方,见证了大唐王朝的兴衰,是历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地区。
安禄山是唐玄宗最倚重的节度使。
我认为唐玄宗是历史上最恶心的皇帝,在他身上丝毫没有任何亲情。他做皇帝的时候,看中了儿子李瑁的老婆杨玉环,索性就把杨玉环给收入了囊中。
这个性质非常恶劣,因为当时杨玉环和李瑁之间已经生活了4年时间,两个人的感情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没办法,李瑁为了保命只能拱手把媳妇儿让给了父皇。
难道说唐玄宗还会杀儿子吗?还真的会。当年太子李瑛等三个皇子,就是因为被唐玄宗怀疑会造反,所以全部诛杀。真的是非常狠啊,唐玄宗为了权力,真可谓是什么都不会顾及。
禄山以体肥,长带疮。及造逆后而眼渐昏,至是不见物。又著疽疾。俄及至德二年正月朔受朝,疮甚而中罢。以疾加躁急,动用斧钺。严庄亦被捶挞,庄乃日夜谋之。立庆绪于户外,庄持刀领竖李猪儿同入禄山帐内,猪儿以大刀斫其腹。禄山眼无所见,床头常有一刀,及觉难作,扪床头不得,但撼幄帐大呼曰:“是我家贼!”腹肠已数斗流在床上,言讫气绝。---《旧唐书》等到唐玄宗后期,他立了太子李肃。但是唐玄宗又担心太子李肃的权力太大,会影响到自己的皇权。所以脑子有问题的唐玄宗又扶持起了安禄山,安禄山之所以壮大,可不是因为这个胖子比较可爱,而是因为他可以掣肘太子李肃。
安禄山逐渐壮大以后,的确限制了李肃的权力。不过与此同时,也增长了安禄山的野心。所以安禄山认为时机成熟以后,果断起兵造反,片刻之间,就打下了长安和洛阳,几乎占领了天下一多半的土地。
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史思明接过安史之乱的大旗。
安禄山这个大胖子其实还是比较可怜的,他到了晚年浑身是病,据说是糖尿病,眼睛都看不清楚,而且因为过度肥胖,走起路来都需要几个人同时搀扶。
就这种身体,他还想着要造反创业,可见人的意志力是多么可怕的一种东西。不过安禄山最悲惨的可不是这件事,而是他的死因。
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看着老爸这副模样,实在是太心疼,所以就把老爸给宰了,自立为王。可是安庆绪哪有他老爸那种指挥领导能力呢?
就算是有,他杀害父亲的罪名,也不可能为他赢得军中的权威。所以安庆绪的兵马一路败退,最终安禄山手下大将史思明,将安庆绪给宰了。
是夜思明惊,据床叱咤。优问故,答曰:“我梦群鹿度水,鹿死而水乾,云何?”俄如匽,优相谓曰:“胡命尽乎!”少选,悦麾下周子俊射其臂,坠,问难所起,曰:“怀王也。”思明曰:“旦日失言,宜有此。然杀我太早,使我不得至长安。”大呼怀王三,曰:“囚我可也,无取杀父名!”复骂曹将军曰:“胡误我!”左右反接缚之,送柳泉传舍---《新唐书》史思明也是辽宁朝阳人,他跟安禄山其实是老乡。所以安禄山起兵造反的时候,史思明也是跟随在他身边的。
杀掉安庆绪以后,史思明便成为了叛军的手里,他建立了大燕国,自立为大燕皇帝。可是他万万没想到,他儿子史朝义居然先下手为强,仿造安庆绪杀害安禄山的案例,把史思明也给杀了。
难道那个时代比较流行儿子杀老爸吗?正因为如此,所以安史之乱叛军内部相继出现各种问题,最终导致了失败。
史思明的第二次背叛,其实是李光弼给逼反的。
史思明是个狡猾的人,他想两面通吃,一方面他跟随安禄山一起烧杀抢掠,另一方面他则暗地里与唐肃宗示好。
而唐肃宗这个时候手里的军队不够,所以剿抚并用,接受了史思明的投降。被唐军打败了几次的史思明成功投降,被唐肃宗封为归义王。
这个时候,作为唐军中仅次于郭子仪的军队领袖李光弼认为,史思明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极有可能再次反叛。而此刻史思明也是在暗地里招兵买马,这件事引起了唐肃宗的重视。
所以李光弼这个时候派遣手下人前往史思明部将的家中,多次想要策反这些部将。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这些人把史思明的脑袋送到李光弼这里来。
玄宗眷求良将,委以河北、河东之事,以问子仪,子仪荐光弼堪当阃寄。十五载正月,以光弼为云中太守,摄御史大夫,充河东节度副使、知节度事。二月,转魏郡太守、河北道采访使,以朔方兵五千会郭子仪军,东下井陉,收常山郡。贼将史思明以卒数万来援常山,追击破之,进收藁城等十余县,南攻赵郡。---《旧唐书》这么一来,李光弼不仅能够避免与史思明大军再起干戈,也能够除掉史思明,甚至可以得到史思明的全部人马。
可惜不幸的是,这帮人对史思明的忠心是李光弼等人所想不到的。结果李光弼偷鸡不成蚀把米,直接导致了史思明的反叛。
而这位大名鼎鼎的李光弼,也是辽宁朝阳人,真的是老乡都聚在了一起,而且都成为了安史之乱的重要角色。
李光弼的战功完全不低于郭子仪,所以唐肃宗很难去评定这两个人的功劳谁强谁弱。所以两个人都是唐肃宗非常倚重的军队元帅。
不过这件事李光弼做的不是很漂亮,史思明的直接反叛,其实是有充足理由的,他就是认为早晚会被大唐的这帮人给害死,所以才会义无反顾地反叛。就连跟随了他三十多年的军师,想要劝他不要反叛,都被他当场打死,可见这件事的影响有多大。
总结:辽宁朝阳的这三位仁兄,直接决定了唐王朝的走向。
要是没有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么一闹腾,大唐王朝的盛世说不定还能再延续很多人。但是唐玄宗这个皇帝实在是太恶心了,安禄山和史思明的行为也算是为民除害。
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后,就彻底失去了权力,大权被儿子唐肃宗夺走,他自己孤身一人进入四川避难。再回来长安的时候,其实唐玄宗这位太上皇已经彻底失去了权力。
而李光弼在安史之乱中,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他和郭子仪一起平定了安史之乱,是唐朝后半段的开启人之一,对再造大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不过李光弼似乎不太会做人,他仗着手里掌握兵权,所以甚至懒得去朝见天子。结果这件事被奸臣们作为口实,使得李光弼忧愤而死。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