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请问始作俑者与作茧自缚有什么关系吗都出自哪里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始作俑者"与"作茧自缚"是两个不同的成语,来自不同时期的两个不同的故事和文字,在内容和含义上说的是两种情况、两种结果,没有必然的联系。
"始作俑者":
在《孟子·梁惠王上》一文中记载,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说的是首先做某坏事的人,是没有后代子孙的,或者后代是不会兴旺发达的。寓示人们要做善事,做好事,要成为善良的有益于大众社会的人。
"始作俑者"就是指首先和发起某种不好活动的人。
"作茧自缚":
来自大诗人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一诗,“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后来演化出来"作茧自缚"这一成语,比喻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
与其相近的成语有"自作自受"、"咎由自取"等等。含有贬义,带有些许的诅咒之意,又有一点告诫,做事情要考虑后果,不仅想到对别人的后果,也要想到对自己的后果。
所以说,"始作俑者"和"自作自受"两个成语,出处不同,意义不同,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请诸位师友批评指正,谢谢。
.
陶俑明明代替了人殉,为什么孔子还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么狠的话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孟子·梁惠王上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是孔子原话。孟子引用后又对梁惠王说了后面两句。
孔子很生气,后果就是开骂,但原因颇多争论,一说孔子支持人殉,二说孔子反对人殉。公婆两说,各有理有据有逻辑,到底哪个是真相,关键在“始作俑者“为何意。
今天说的“始作俑者“,指带头开启坏风气、坏行径的人。小编就探讨下,孔子当时想说什么?孟子引用何意?各位看官评评。
1.古代殉葬的“人俑“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是说,“第一个制作人俑的人应该断子绝孙吧“,又或说“难道他没有后人吗?“对语境的理解不同,翻译稍有出入,但不影响孔子的态度,暂且不表。
考古已证实,商朝有人殉(陪葬)和人牲(祭祀)习俗。商朝很重视殉葬和占卜这一套,他们会玩真的,有时女巫也难以幸免。周代商,逐渐废除和削减人殉、人牲制度,但文化仪式不可缺,于是有了替代品☞“俑“。
不过,人俑一开始并不是咱们熟悉的兵马俑,它有个很讲究的发展过程。
①草俑丨就是老子说的那个“刍狗“、草人一类。今天丧葬习俗里也有纸人、纸牛等,差不多的意思,只是更高端。草俑不过只是潦草的人形,简单、易制、经济。
②木俑丨自然是木制人形。木可雕刻,比草俑制作更形象逼真,也更耗时耗力耗财。
③陶俑丨俗话说的土偶,就是秦兵俑那些。泥土可塑性更强,更易涂着不同颜料,因此从形象到身材,都可以制作得更加精良逼真。无疑,陶俑最耗费时间、精力和财力。
当然以上只是典型代表,后来也有石俑。那么,孔夫子又是如何看待这些俑的?
2.孔子对“俑“的态度
①孔子摆明态度
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于用人乎哉!
——礼记·檀弓下
孔子说,刍灵的发明者很善良,陶俑的发明者不人道,因为陶俑和真人太特么像了!
刍灵,礼记称“明器“,泛指神鬼所用的器具。南朝宋刘义庆所纂《幽明录》又名《幽冥录》,故“明器“当为现在的说的“冥器“。
很明显,孔子支持草俑,非常反对陶俑(或木俑)。即,孔子认为“始作刍者善,始作俑者恶“。孔子把反对陶俑的理由阐述得很详细。
②孔子深度剖析
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
——礼记·檀弓下
孔夫子说,刍灵之道有讲究。殉葬品既为逝者所用,就不该做得太像活人用品,样子应当有区分才行。草人只是扎个样子,那没问题;陶俑太逼真,那跟埋真人有什么区别?
孔夫子又说,殉葬就要用假东西,因为长埋地下,用真家伙不是浪费?祭祀要用真东西,祭祀后食物还可以分给活人吃嘛,它不浪费。这里孔子所谈为食物类,即所谓“牺牲“。
孔子是实惠主义者,祭祀或殉葬要说清楚,他连一只小鸡都舍不得糟蹋。本来扎个草人往坑里一扔就行,一堆工匠花上一堆时间,耗费一堆财物,打造一堆精致的陶俑,即使为了省料都制成单眼皮,孔夫子也不同意。
③孔子对俑殉的观点
可见,孔子不仅反对俑殉,他认为殉葬食物都是浪费,当然就更加反对毫无人道的人殉!
“涂车刍灵,自古有之“,孔子认为,用草人殉葬才符合刍灵之道,兼顾礼仪、人道和节俭。
或许有人说孔子尊周礼,武王伐纣打的旗号就是“商坏旧礼“,所以孔子倡导人殉。这只能说明周初存在人殉现象,而孔子在500年后才出生。500年的时间猴哥都刑满释放了。
3.“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之真意
①孟子和梁惠王
“其无后乎“,孔夫子骂人带加强语气的,可见他老人家真的出离愤怒了。为什么呢?真相就在《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问梁惠王: “请问亲,刀棒杀人和政令杀人,结果有什么区别吗?“
梁惠王:“冇……“
孟子: “以俑代人看似是人性的进步,孔夫子还是照骂不误,因为根本就不该用人和如此像人形的东西去殉葬,不合人性。“
错就是错。大粪恶心,难道小便就飘香吗?随地小便比吐痰更坏,这能代表随地吐痰就好吗?当然孟子没这么粗鲁哈。
②“始作俑者“真相
“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雍也
孔夫子强调“人生当立足当下,把精力放在更有意义的现实里,而非鬼神身上,此谓“知矣“。孔夫子:我不好说得太透彻……
在儒家看来,为政而不体恤眼下苍生,却盯着鬼神,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停地升级殉俑,一堆堆花里胡哨的陶俑,一片片苦不堪言的百姓,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孟子对梁惠王说,孔子曾说“发明陶俑的人应该绝后“。孔子认为拿着人形陶俑殉葬就已属不仁,何况让自己的子民饥寒而死呢?言外之意,大王啊,天下人眼里的“仁义“,在孔子面前也是“麻木“。您还要努力呀。
可见,孔子认为始作俑者恶,并不是因为陶俑替代了人殉,而是俑的制作和后果。陶俑习俗不仅不符合仁义道德、劳民伤财,还会给社会带来坏风气,活人因死人而苦,以及其他严重的社会连锁反应……
小编陈词
俑代人殉是对生命的尊重,只是常人思维。孔子是圣人境界,看到的是悲哀。将来技艺精进,进无可进怎么办?或以匠为俑,号称“匠俑“。
孔子: 我说了远鬼神,你非把陶俑搞得和真人一模一样,不是吓唬老夫子吗?
从人殉到人俑是社会的进步,从刍狗到陶俑则是文明的退步。为政者要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放在社稷民生上。君子不器,礼在内容而非形式,无论人殉或陶俑,本质上都是对生命的漠视,对人道的践踏,对民生的冷血!老子不骂,我孔子骂!
看看《礼记·檀弓》,儒家还主张“节哀顺变“。死者为大,生者为重。儒家反对家属因丧礼而过度损耗身心。士人“丁忧“期间,若国家社稷有难,则必以天下为重。这些都反映了儒家务实精神、人文主义和大视野观。
我们是华夏子孙,孔子是华夏圣人。
思考是一种能力,深度思考是一种视野,系统化的思考才是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