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黜免 功成身退 古稀

李善长已功成身退且年过古稀,为何还会被朱元璋诛九族?明朝“开国六公爵”之首李善长,为何在76岁高龄被朱元璋赐死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03 15:17:41 浏览4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李善长已功成身退且年过古稀,为何还会被朱元璋诛九族

李善长安徽滁州定远县人,后投靠了朱元璋,朱元璋去大仗也放心的让李善长留在后方,随着朱元璋的势力越来越大,便引起了郭子兴的疑心,遂逐渐夺朱元璋的兵权,并且想拉拢李善长去辅佐他,但是李善长坚决谢绝。朱元璋也越来越倚重李善长,直至朱元璋夺得天下,李善长受封韩国公,位居公爵第一位,但是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七十七岁的李善长被朱元璋赐死, 并没有诛李善长九族,只有一家人包含妻女弟侄等七十余人,至于李善长为何一把年纪了还被赐死,我觉得应该一下几个原因:

志骄意满 恃宠自纵

李善长跟随朱元璋的时间较早,帮助朱元璋稳定后方起了关键作用,以至于朱元璋说李善长就是他的萧何,在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对大臣们说道“:李善长虽无汗马功劳,但跟随我多年,供给军粮,功劳很大,应当晋封大国。”于是授他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为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并授予铁券,免李善长二死,其子免一死。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宜进封大国。”乃授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明史·李善长传》

在明初封公的人就徐达、常茂(常遇春之子)、李文忠、冯胜、邓愈及李善长这六个人,李善长还位列封公的第一位,而李善长受宠还不止这些,洪武七年朱元璋封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及他的两个儿子,洪武九年朱元璋把临安公主,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朱元璋愿与李善长结为亲家,可见朱元璋对李善长的宠信,俗话说: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李善长位居百官之首,且和皇帝是亲家,拥有这么高的地位难免有些持宠而娇,仗着朱元璋的宠信都忘记自己是谁。

如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和临安公主结婚一个月以后,朱元璋病倒了十几日不能上朝廷会,李善长不去问候,连驸马李祺也不问候,到了大殿上还死不认罪,惹得朱元璋大怒,被削年禄一千八百石。祺尚主后一月,御史大夫汪广洋、陈宁疏言:“善长狎宠自恣,陛下病不视朝几及旬,不问候。驸马都尉祺六日不朝,宣至殿前,又不引罪,大不敬。”坐削岁禄千八百石。《明史·李善长传》心胸狭窄的李善长妒忌他人,借助手中的权力打击异己,当刘基、杨宪、汪广洋等倒台之后,他还不懂得收敛,朱元璋开始有些讨厌他了,贵富极,意稍骄,帝始微厌之。《明史·李善长传》

本来因为胡惟庸案被弹劾,他不选择明哲保身还非要去救别人

胡惟庸是李善长从县令一手提拔起来的,最后官至丞相,可以说没有李善长就没有胡惟庸的地位,另外就李善长弟弟李存义的儿子李佑,是胡惟庸的侄女婿,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生后,被牵连受死着众多,唯独李善长依旧稳如泰山,还兼职了御史台的事物(相当于最高检察院),到了洪武十八年,有人告发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父子为胡惟庸党羽,朱元璋看在李善长的面子上免了他们的死罪,将他们安置在了崇明,但是李善长并没有感谢朱元璋,这让朱元璋生气,十八年,有人告存义父子实惟庸党者,诏免死,安置崇明。善长不谢,帝衔之。《明史·李善长传》

这李善长已经是几次惹到朱元璋了,但是他都不以为然,反倒是想去搭救因胡惟庸按受牵连的亲戚, 丁斌是胡惟庸家的给事,因此受到牵连要被发配至边疆,李善长多次请求朱元璋赦免其亲戚丁斌等人,朱元璋大怒反倒是给丁斌治罪下狱,而这个 丁斌下狱之后,供出了李存义父子与胡惟庸交往的情形,大怒的朱元璋将崇明的李存义父子下狱,李存义在供词上说,胡惟庸企图谋反,胡惟庸还派李存义去说服李善长,许诺事成之后封李善长为淮西王,但是李善长也没有说反对或者支持,善长数请免其私亲丁斌等。帝怒按斌,斌故给事惟庸家,因言存义等往时交通惟庸状。命逮存义父子鞫之,词连善长,云:“惟庸有反谋,使存义阴说善长。《明史·李善长传》

李善长明知道胡惟庸造反却不举报

李善长虽说没有没有参与胡惟庸谋反,但是其身为朱元璋的亲家,面对臣子造反却刻意隐瞒,这朱元璋那能接受,据记载,蓝玉的大军在捕鱼儿海,截获了胡惟庸私通沙漠的使者封绩,但是李善长却藏匿不报,于是,那些御史竞相弹劾李善长,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李善长的奴仆卢仲谦等人,也去告发李善长与胡惟庸之间,常常窃窃私语还相互贿赠,这让李善长即使浑身长满长满嘴也说不说清,将军蓝玉出塞,至捕鱼儿海,获惟庸通沙漠使者封绩,善长匿不以闻。”于是御史交章劾善长。而善长奴卢仲谦等,亦告善长与惟庸通赂遗,交私语。《明史·李善长传》

碰巧当时又有传言说,将要发生星变,会有灾祸发生,占卜的结果是灾祸应当降临在大臣身上, 朱元璋把对李善长的新仇旧恨一块算了,之前的两次免死机会也没有了,于是,李善长一家包含妻女弟侄等人,一共七十余人一并处死,会有言星变,其占当移大臣。遂并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诛之《明史·李善长传》。驸马李祺与公主被迁徒至江浦,过了一段时间李祺死了,而李祺的儿子李芳、李茂因为临安公主的缘故没有被判罪,但是两人都失去了世袭爵位的权力。善长子祺与主徙江浦,久之卒。祺子芳、茂,以公主恩得不坐。芳为留守中卫指挥,茂为旗手卫镇抚,罢世袭。《明史·李善长传》

朱元璋明知道李善长是冤枉的,但是又不得不杀

李善长死后的第二年,有个叫王国用的郎中上奏,列举了李善长不可能造反的理由,就算是造反成功,他的地位也不会比现在好到哪里去,朱元璋看到这份诏书以后,并没有治王国用的罪,说明,朱元璋也可能觉得李善长被杀是有些冤枉,因此,不治王国用的罪算是默许了李善长冤枉,但是作为帝王,即使错了也不能承让,况且还是谋反这样十恶不赦的大罪,不杀他难以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不足以威慑天下,谁让胡惟庸是李善长一手提拔的,况且还有家里人反水要治他于死地,所李善长死不能怪朱元璋没有给他机会,挂他自己眼睛不好使,提拔了胡惟庸和用了小人做家奴。

明朝“开国六公爵”之首李善长,为何在76岁高龄被朱元璋赐死

明史·李善长传》: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

李善长在朱元璋平定滁州后,就跟随他了,而朱元璋见李善长在当地颇有名望,是个德高望重的人,便收李善长为幕僚,尊其为先生。

李善长在很随朱元璋之后,除了干军事顾问这一职位,更多的是担负着朱元璋后勤大总管的角色,而且干的非常好,所以朱元璋也常将李善长与汉之萧何相比,并且时常讲善长已超越萧何。

朱元璋: “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李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间,练兵数十万,东征西伐,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这是上天将此人授朕。他的功劳,朕独知之, 其他人未必尽知。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

李善长的致命之处。

  1. 李善长外表宽和,内多忮刻。

这是清张廷玉评价李善长的话,意指李善长外表宽厚温和,内心却爱嫉妒,待人苛刻。如参议李饮冰、杨希圣,只是稍微冒犯了他的权威,李善长马上将其罪上奏皇上,黜免了他们两人。

2. 李善长专权擅为,欺君罔上。

大明开国后,李善长进爵韩国公,封中书省左丞相一职,位列大明第一公爵。虽然李善长很了解朱元璋,也处处小心谨慎,但此时的他位列第一公爵,风光无比,于是李善长犯了一些致命的错误,那便是处理什么事情前不给朱元璋打报告,自己做主就给办了,而朱元璋最痛恨的就是别人欺瞒他。

3.李善长贪得无厌,不识时务。

胡惟庸一案发生后,李善长本应就此退出,从此做一个富家翁不理俗事,但不知他是年纪大昏了头还是怎么样,为修缮府邸,李善长竟向汤和借五百兵士一用。至于蓝玉是否邀他造反,还有待考证,但其知而不报却是真实存在的。

朱标之死所带来的影响。

朱标可谓是史上最受信任的太子,朱元璋有多喜欢朱标呢?通过这几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来。

  1. 朱标出生时,朱元璋正在率军攻打南京,而朱标的出世给酣战中的朱元璋带来了莫大的欣喜。得报后,朱元璋兴奋地在当地的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2. 朱元璋称帝后,立朱标为太子,并命李善长为太子少师、徐达为太子少傅、常遇春为太子少保等,包括刘伯温在内,几乎大部分开国功臣和有名的大臣都有在东宫兼一差事。
  3. 朱标的身死给朱元璋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他在当年年底亲自撰写的一篇《祀灶文》中,表达了万般无奈的心情:“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就绪。惟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且兴废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虽然这是对国都一事表达的遗憾,但何尝又不是对朱标的思念。

而朱标的去世将朱元璋的一切计划打乱,他又得为孙子朱允炆安排操劳了。

以前留给朱标的人不能再留了,他知道自己的孙子是什么德行,于是一场杀戮又开始了,蓝玉、陆仲亨等人均被控以谋逆大罪处死,就连徐达都疑是吃了朱元璋御赐的烧鹅而死,而李善长虽然早已退休,但其影响力太大了,为了朱允炆顺利做皇帝,为了朱家千秋万世,李善长必须得死。

洪武二十三年,以胡惟庸党追问,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

朱元璋杀了76岁的李善长,另外还株连李善长的家室老小七十多口。除了李善长的儿子驸马李祺和儿媳临安公主一家,其他人全部被冤杀,可怜!可叹!可悲!是什么原因让朱元璋对亲家下如此狠手呢?

从头说起

李善长曾是朱元璋的心腹,老朱不止一次地夸李善长是自己的“在世萧何”。

在朱元璋平定滁州的时候,李善长拜迎二人相见。朱元璋对他以礼相待,留下他掌管文史书籍。李善长成为老朱的大智囊,随军作战出生入死,还亲自带领士兵打败来偷袭的元军,他和朱元璋配合默契,为大明的建立立下卓越的功勋。

公元1368年,白手起家的朱元璋登基称帝,当年的放牛娃成皇帝,老朱大封功臣,普天同庆!李善长位列众人之首,李善长“授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词条,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老朱还赐给李善长“免死铁书丹券”“尔免二死,子免一死”。

朱元璋又对自己的“萧何”大赞一番,可是今日的“萧何”的结局可不比往日的萧何。李善长可没有汉朝的萧何圆滑和忠心,朱元璋可不比刘邦对大臣的信任。

功高震主者多不幸

李善长的权利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让朱元璋忌惮夜不能寐。

李善长也对朱元璋不像以前那么谦卑和恭敬了,君臣以往对彼此的信任几乎消失了。

为了拉拢李善长的心,洪武九年,朱元璋把宝贝女儿临安公主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封李祺为驸马都尉。

李善长的府内又一次蓬荜生辉,荣誉感爆棚。可是妒忌之火在同僚中燃烧。恰巧朱元璋生病了,病得很严重,十几天都不能上朝。作为亲家的李善长竟然没有去看望过一次,也没有让驸马儿子来问候,朱元璋心里的个中滋味可想而知。

有妒忌之心的人趁机弹劾李善长,说公主进了李善长家的门,李善长就变的不知道天高地厚,眼里连皇上都放不下了。朱元璋也觉得李善长过分了,开始厌烦他,“帝始微厌之”,一怒扣了李善长一年的奉禄。

另外李善长对部下监管不力,他曾想建造府宅,部下从信国公汤和那里借卫士三百人,汤和告诉老朱李善长私自用兵。

胡惟庸想谋反,还想拉李善长入伙,李善长不从。谋反是大罪,但他没有向朱元璋检举揭发胡惟庸。胡惟庸也许感到李善长有动摇,继续拉拢,李善长最终留下口实。李善长向朱元璋屡次请求赦免其发配边疆的亲戚丁斌等,惹起老朱怒火将丁斌治罪,没想到丁斌出卖了李善长的弟弟,一系列的导火索迸发。

胡惟庸的家奴丁斌告发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父子和胡惟庸密谋造反,李存义父子被逮捕审讯,供词牵出李善长。还供出胡惟庸派李存义劝说李善长时,李善长叹道:“我已经老了,我死之后,你们好自为之”,李善长的奴仆卢仲谦也作证李善长和胡惟庸谋反。

朱元璋说他是,徘徊观望,心怀两端,不忠!最后有人说观天象有星变,灾祸会降临在大臣身上。到此李善长的人生成为定居局。

于是,太祖便连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斩杀。

实际上,李善长的这些大罪都是凭口说,证据根本不足以令人信服。朱元璋担心自己死后朱家江山会改姓,功高震主者不可留。朱元璋坚决要杀的人,谁能跑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