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苟日新 是什么意思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什么意思?苟曰新日日新又日新!什么意思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1-03 00:23:36 浏览13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什么意思

名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如果能每天自新,就能天天自新,每天不间断地字新。出自:《礼记 大学》。

苟曰新日日新又日新!什么意思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用于自勉)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 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如何理解《大学》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这句话据说出自商汤的《盘铭》,意思是人要勤于自我反省,通过反省来不断革新。

但很多学者怀疑,从语义的角度分析,这句话其实说到“苟日新,日日新”,就已经够了,再加上后面的“又日新”,其实显得有些累赘;而从商代残存下来的甲骨来分析,这句话也是非常破例的,同时代从来没有出土过这种论述道理的箴言。

所以,这是一句怎么看怎么奇怪的句子。

郭沫若先生分析了商代的《勾刀铭》,发表论文《汤盘孔鼎之扬榷》,颇提出了一些新鲜的见解——

首先我么可以看看商代的《勾刀铭》,都写了些什么东西:

  • 大祖日己,祖日丁,祖日乙,祖日庚,祖日丁,祖日己,祖日己。

  • 大兄日乙,兄日戊,兄日壬,兄日癸,兄日癸,兄日丙。

  • 祖日乙,大父日癸,大父日癸,仲父日癸,父日癸,父日辛,父日己。

这些文字的解读有不同的说法,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这些人的祭日,商人重鬼神,以这种方式记录哪天祭祀哪位祖先。

郭沫若根据这一格式,推测商汤的《盘铭》,本来也和这个差不多,应该写作——

  • 兄日辛,祖日辛,父日辛。

后世此器损毁,丢失了一块,如下图所示——

留下来的部分,“兄”被误读为“苟”,“祖”被误读为“日”,“父”被误读为“又”,后来的解释自然就跑偏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解释是什么

出自《礼记 .大学》,原文是:“汤之《盘铭》(1)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意思是:“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从人的追求上来说,是一种越来越高的要求;从哲学思想上来说,是表示事物都是变化的,所有事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如何理解古圣贤所阐发的“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大学》的第三章。意思是不断自我反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改造自己、提高自己。说白了,就是不断地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改正并在思想上不断提高自己。

这个提高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因为我们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我们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就会出现不正确的思想,就必须及时认识分辨,改正错误,更新思想。

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变化,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在认识、改正、提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是人类思想进步和物质创新的哲学思想。

举个简单例子,就像我国战斗机研发的过程。不断地测试,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提高,最后达到理想状态。

但是这个状态也不是稳定不变的,有个更新换代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就得发展新的机型。由三代机发展到四代机,然后就得开发五代战机六代机,这就是思想的进步,物质的创新过程。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该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唐诰》解释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解释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每时每刻都在追求自我完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什么意思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该句选自中国儒家经典——《礼记·大学》,在《大学》的第三章中,主要讲述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内在含义,就是从勤于省身和不断更新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的作用,是加强思想革命化的问题关键。

扩展资料: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被刻在商汤王的洗澡盆上,本来是说洗澡的问题: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天天下去,每人都要坚持。引申出来,就是要不断地追求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约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一说曾子作。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怎么理解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1、此内容出自儒家经典《礼记·大学》的第三章,主要讲述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问题关键。

2、做新民是中国古代的帝王成汤的座右铭,倡导代表人类不断发展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变化,从量变到达质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是人类思想进步和物质创新的哲学。

扩展资料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