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在古汉语中,「的」这个字是否很少用作助词
在古汉语中,“的”这个字,通常是名词,如“众失之的(di)”中,“的”字是目标、是靶子的意思。基本没有用“的”字用作助词的。
现代汉语中,“的”字用作助词,是民国时期鲁迅、胡适等推行“新文化运动”、推行白话文,当时“的”、“地”、“底”通用,区别在于他们书写和应用的习惯不同。
新中国成立后,对“的”、“地”、“底”的使用、应用,进行了规定和规范。古汉语中的“之”字、“之乎者也”的“之”字,基本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字,一般用作助词。
“hong”的拼音有什么字
hong的拼音的字有:红、烘、轰、洪、哄、宏、鸿、虹、弘、泓、鸿、讧、叿、吽、仜、硡、澒、纮、浤。
hōng:
叿 吽 呍 灴 轰 哄 訇 烘 軣 焢 硡 揈 渹 谾 薨 輷 鍧 嚝 轟
hóng:
仜 弘 妅 屸 红 纮 玒 汯 吰 闳 宏 宖 苰 泓 玜 垬 沗 虹 紅 洪 娂 荭 羾 翃 浤 紘 耾 竑 鸿 硔紭 谹 鈜 閎 粠 竤 渱 葓 葒 綋 谼 翝 鉷 鞃 魟 潂 鋐 篊 黉 霐 彋 蕻 霟 鴻 黌
hǒng:
哄 唝 晎
hòng:
讧 哄 訌 閧 銾 撔 澒 蕻 闂 鬨 闀
拓展资料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是指用《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的字母和拼法拼成一个现代汉语的标准语音即普通话的语音音节。
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
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音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