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上班中哪一个瞬间让你觉得应该辞职了
- 请问死亡究竟是一个瞬间的事情,还是一段时间的事情
- 为什么见到讨厌的人心情会瞬间变差
- 数学中,如何解释“瞬间”,最好是科普一点的故事
- 能否说说让你彻底看清一个人的瞬间
- 放弃一个爱了很久很久的人是什么感觉一转头如释重负,一瞬间心如刀割
- 让一个男人落泪的三大因素是什么
- 学生令教师感动的瞬间或行为有何分享
上班中哪一个瞬间让你觉得应该辞职了
我大学同学,接待客户时,私自把日本客户带去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去之前,辞职信都打好了,回来后,被领导痛骂一顿,却扛下了所有。
同学在日本读的研究生,“京”字头的名校,回国后,在南京工作。他们单位属于日企的外包公司,业务上往来密切。
以前读书时,同学就因为南京大屠杀灾难,跟日本同学发生过争执。因为在日本的教学体系中,这件事是一笔带过的,特别是遇难人数方面,争议很大。不少日本人认为,战争就会死人,见怪不怪。甚至有的部门对待南京大屠杀的态度,就是:杀确实是杀了的,但不是有组织的,是混乱中的个别行为,不要小题大做;强*奸也确实进行过,但其他国家的士兵也干了,为什么揪着日本不放?
我同学是福建人,个子不高,性格温和,公认的老好人。但因为这件事,跟日本同学闹过几次不愉快,这也是他为什么毕业后毅然回国的原因。
图片来自于网络
同学日语说得很好,有客户来时,业务副总喜欢叫上他,翻译都不用带,有时还让他牵头接待。
前年,同学作为接待团的负责人,对接完业务和技术方面的问题,恰逢周末。客户周一返程,因为同吃同住了一周多,比较熟了,同学就自荐当导游,趁周末带客户游玩一下。客户们礼貌而兴奋地接受了。
回家制定行程时,一个大胆的念头不停在他脑子中蹿来蹿去,那是读书时的一个梦想,工作后因为生计问题,瞻前顾后一直未能实现。他把想法跟媳妇儿说了,媳妇儿让他自己考虑好,顾全后果就行。
什么想法呢?就是带日本客户去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是他十多年一直在做的——有日本同学到中国来旅游,他一定会带去这个地方,以微薄之力,雪争论之耻,让人铭记真实的历史。
几乎所有同学参观过后,对待这段历史的态度,都会有所改变。但是,公司来往的日本客户,他却从未这样做过,原因也很简单,害怕丢了工作,没能力养房养孩子。经过十多年的沉淀,在行业内也算小有名气,就不再有那么多顾虑了,大不了换工作。
说干就干,周六一大早,他先带客户们参观了有名的夫子庙和南京博物馆。午餐时征求了客户的意见,下午会去一个比较沉重的纪念馆,是关于中日战争的,问客户们有没有不适的想法。
客户都爽快地说没问题,还感谢同学安排得很好。
一到地方,客户们还像之前参观其他景点那样,兴奋地拿着相机四处拍照,结果一走近大门,看清楚那几个带着底座的雕塑,以及上面的文字时,都面面相觑,有些傻眼了。质疑、不可思议充满眼底,甚至低声讨论了起来。
一路走过去,刚进门的低声讨论,全被吸气声所替代。一路沉默,看着雕像和照片墙上的人,那充满惊慌绝望的眼神,感觉到他们嘶吼声音里的无力,有客户甚至红了眼睛。
场馆里面,所有的说明和指示牌,都有三种语言标识:中、英、日,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他们看不懂文字的内容。
在日本,争议最大的就是遇难者人数,各种说法不一,民众被洗脑的不少,很多人只是简单地理解为战争死亡人数。所以当客户们,走过那些刻满名字的碑墙时,眼神和表情都沉痛了很多。
在他们接受的教育里,被一笔带过的历史,却被满眼满墙的、一字一坑地展示在眼前,每个名字后面,都是一个普通百姓的生命和家庭,孰是孰非,一目了然。眼前走马闪过的,皆是1937年的人间地狱序幕。
周六的晚上,副总就收到了同学的辞职邮件,打来电话询问时,才知道发生了什么。连夜把同学叫到公司,痛骂了一顿,还跟市场和宣传部门商讨,如何安抚客户们,补救这次的订单;最后跟老板汇报时,却避重就轻地说是自己安排的一日游,带客户去纪念馆,也是自己的意思,有任何后果,他会承担。
但令人意外的是,当副总带着同学去酒店时,一直有些高傲的日本客户们,反倒一改常态,不停地道歉,为自己以前的无知、也为被一笔带过的历史、更为整整30W活生生的遇难同胞。
从酒店出来,同学长吁一口气,看来工作暂时保住了,就是不知道老板那里,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送走客户后,老板找同学谈了一次,肯定了他的爱国情怀,对于以后还能不能这么做,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决,只说那是他的个人事情,不要影响工作即可。看来每个中国人心中,南京大屠杀,都是一笔抹不过去的仗,即使冒着丢工作、丢订单的风险,也要争一个“正视”。
所以,同学决定,下一次还这么干,只要是日本的客户和朋友,就继续带他们去看一看这座纪念馆,直面真实的历史,记住战争的残酷,远离战争,热爱和平,保卫和平。
我是帅哥麻麻,坐标湖北武汉,我想抱抱,1937年的南京!
请问死亡究竟是一个瞬间的事情,还是一段时间的事情
我是个法医,就是勘验非正常死亡现场以及检验尸体的法医,在工作中遇到的非正常死亡案件很多,所以这个问题还是我来回答吧。
死亡是一瞬间的事情还是一段时间的事情,这主要取决于死者如何死亡的,死亡方式从法医角度来讲,分为非暴力死还有暴力死。
非暴力死也叫做正常死亡,包括衰老死亡和病死。衰老死亡人到老年身体机能衰竭导致的死亡,但是这样的死亡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或多或少都会有疾病发生,如果患有可以导致机能慢慢衰竭的疾病,比如癌症,从发病到死亡要经过一段时间,当然如果有些人重要脏器比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有时候也是瞬间的,比如脑干出血、心脏停博,人可能瞬间失去意识,死亡应该是瞬间的。
暴力死包括三个方面:自杀、他杀、意外。
自杀死也有很多方式,比如常见的烧炭、跳河、自缢等,从人实施到真正死亡都需要一段时间,比如欧美国家有人用枪支对着脑袋自杀,那么死亡是瞬间的。
他杀也包括很多方式,总结来说无非就是暴力工具打击、机械性窒息、投毒、高低温等等,这个也要根据伤情程度不同,造成身体脏器损伤部位不同,造成死亡的时间不同,比如伤到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死亡可以是瞬间的,比如伤到其他脏器,可能经过慢慢流血直到失血性休克死亡。
意外情况也很多,例子就不一一列举。
所以,死亡到底经历一段时间还是一瞬间,主要还是取决疾病或者损伤累及的脏器是否是可以导致人瞬间死亡的器官,比如心脏、大脑等,这就是答案。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答疑释惑。如果对法医知识感兴趣,可以关注我头条号,谢谢!
为什么见到讨厌的人心情会瞬间变差
喜欢的人愉悦身心,在一起,如三月春风般轻柔拂过,如午后一杯清茶般恬淡,让你舒服,惬意。
讨厌的人如梗在喉,就像干净的鞋子踩了狗屎,让你沮丧,愤怒。
人与人相处,讲究个心情。
1,讨厌一个人源于内心,会产生连带反应。
讨厌一个人肯定有原因,没有无缘无故的喜欢,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讨厌,最初,你讨厌他是因为某件事,后来你看他的言谈、举止等等都不顺眼,是心里直觉暗示你,抗拒他,所以会产生全身心的抗拒,既影响心情,又影响食欲。
2,爱之深,恨之切,相爱相杀。
最初有过交集,是特别好的朋友,因为某件事背叛了你,于是所有的喜欢全变成了讨厌,所有的美好全成了丑陋。
我曾经有一个同学,她最好的朋友和她老公搞到了一起,因此她得了严重的心里疾病,看到丈夫和那个女人就会吐,然后拼命洗手,这个已经不是讨厌那么简单,是深深的恨。
3,三观不合,不相为谋。
比如一个人两面派,见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话,表面上和你很好,背后和领导打小报告,而对方正直,看不惯,时间久了就会分道而驰。
一辈子不长,生命禁不起浪费,友情也好,爱情也罢,都不需要伪装,余生,只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我是一壶秋色@一壶秋色 把光阴过成诗,每日碎碎念。
数学中,如何解释“瞬间”,最好是科普一点的故事
“瞬间“就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点,这本身不难理解,难在如何理解时间作为过程的间隔。 数学思想发展史上,理解数轴是如何由“点“构成完备的实数集合的过程用了2千多年,最后由牛顿、莱布尼兹这些伟人发明了“无穷小间隔“的概念,才豁然开朗。 无穷小不是数,是一个距离概念,两个瞬间的距离如果是无限小,它们就是同一个瞬间。
数学上,数轴上的瞬间是稠密的,就是说任何两个瞬间之间都有无穷多瞬间;瞬间是完备的,就是说任何一个瞬间都能完整分割过去和未来。 一段历史,与其说是瞬间组成,其实是无数瞬间的距离间隔相加起来的。
能否说说让你彻底看清一个人的瞬间
能否说说让你彻底看清一个人的瞬间?看清一个人?了解一个人?也得慢嚼细咽,有个几次接触,基本就了解他,或,他的个性,爱好,是否正直、反复无常、言而有信?或,无信?等等!让你彻底看清楚他,或她的真面目!
放弃一个爱了很久很久的人是什么感觉一转头如释重负,一瞬间心如刀割
我是一个,很执着的人。别人都看到结局了,而我,装着看不见。
其实,和前男友最后的一段时间,他都准备结婚了。有同事碰到了他和未婚妻在挑选金银首饰,告诉我了,我选择继续。因为他依然隔三差五的来看我呀。不断的有人来暗示我,我仍然苦守。
只到一天,我正在上班,他的电话来了。他说,想告诉你一件事。我明白,他要说了。我没听他在说什么,只等他把话说完,我说了句“再见“,然后继续上班。下班回到屋子后,瘫在床上,没有眼泪。七年的长跑,结束了。
至今,我依然记得那晚的车站,夕阳余辉,车站只我们两人。我牙痛捂着脸,他上来搭讪,问我是不是牙痛。我依然记得在医院门口,我不肯说出自已的科室,他说两天后来找你。然后两天后的那个下午,我在药房的窗口后面,看见他英俊的脸。
我记得坐在自行车上,回首给他一个吻,他慌乱羞红的模样。我记得在山上,他为我采摘了大把的杏花。应该,还应该记得他对我的伤害的,可我,想不起来了。
人生只能走过一次,如果时光能回去,我还是会去那个车站,在夕阳里,相遇。
让一个男人落泪的三大因素是什么
一,就是“穷”,木钱说话木底气,木份量,这对男人来说是致命滴,为钱流泪滴男人在流泪滴男人中占大部分。二,就是“情”,爱而不得,得而不爱,这都会让男人落泪,不甘心而又无可奈何。三,就是“亲情”,父子兄弟间滴不愉快也会让男人落泪。总滴来说,男人一般不会轻易落泪滴,他们有个共同点,喝点小酒会借着酒劲渲泄自已滴情绪。
学生令教师感动的瞬间或行为有何分享
有段时间,特别烦一个学生:
老仗着自己脑袋瓜子聪明嘴巴刀子样快,又单亲家庭无人严管教,就无视班规,甚至为所欲为。
当你激情四射陶醉于精彩课堂高效运转时,他会冷丁一个冷话题,像热油锅里溅几点冷水,瞬间炸了锅,瞬间大煞风景;或者该交的作业,故意明摆着不交,装一副玩世不恭样,还唯恐众生不晓得他与老师作对的作派!
你若大动肝火,那是正中他下怀。一发不可收拾的坏情绪,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这种敌对情绪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说不了;这种难堪的局面什么时候结束?说不了。真是烦!
尝试着与他沟通,那处于叛逆期的心门紧锁着,似乎与老师的对抗让他找到了青春期斗争的乐趣。同龄人的刮目相看,让他尝足了被一干听话学生仰视的荣耀。沟通无效。
尝试着无视他的无厘头,将精彩课堂进行到底之后,有意无意地不点名的剖析一下他的高论,臧否不带主观情绪,引导大家树立正确认知,中肯评说,和颜悦色。私下里决不与他讲什么大道理,对于条条框框的说道,他早就免疫力爆棚了,对于促膝谈心的关爱,他早就当成驴肝肺了……他毕竟久经捣乱挨批请家长的沙场了,他的小心脏硬实得很,找个柔软的地方不容易啊
你说烦不?
如此课堂几番运作,不打压他狂言的兴致,不恶语评价他的言行,大家面前给他留足了面子,有点闪光的地方,立马不点名的表扬几句,慢慢地,不知从啥时候开始,他那些捣乱行径尘归尘土归土了,课下见了面由开始的傲视群雄样,到躲得像藏猫猫,到微笑示意,啊,这片天空终于是艳阳高照,蓝色怡人了。
不过,他就是不肯跟我说一句话。
最后的两次中考语文模拟,他均占第一!
我这两次隆重点了他的名字,表扬鼓励尽管他的脸上看不出阴晴。
中考前夕,他郑重地送给我一套精装的茶具,里面有一封长长的感谢信,在办公室里,在众同事面前,他深深地鞠躬,说着感谢的话,我的泪水就在满漾着笑的脸上横冲直撞
没有愛就没有教育。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有时,爱是微笑,是表扬,是鼓励,是无微不至的关心,是推心置腹的交谈,是不计报酬的无限付出;而有时,愛是曲线运作的,是不拘形式的,当暖心的话碰了壁,就寻另一个蹊径,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相信,愛让教育春暖花开,爱让感动的花四季不败
(图源网络,鸣谢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