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为什么陕西关中地区渭河两岸老一辈人都把渭河称为禹河
谢邀。渭河被沿河人们称为禹河,有两种说法,各有道理。
一种说法是,渭河流域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先民留下历史活动的足迹。大禹治水,自然包括了渭河。人们为了铭记这位造福华夏的伟人,就把这条经大禹治理过的河流命为禹河,沿河遗存的禹王庙便是一个佐证。
第二种说法是属于地方方言口语,与之读音一样的慰字,在此地读做yU音,但反对者举例渭南的渭字,为何不读做yu音呢?
个人倾向于第一种说法,叫做禹河更能体现渭河的历史文化传承一些。
不过,这种叫法已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在当地也仅限于老年人的叫法,年青人叫法与其他地方一致,即通用的wei音。
陕西人口里的‘渭家人’是啥来历
谢谢邀请。
陕西人口中的“渭家人”,指的就是女方的娘家人。比如女方的孩子叫女方的父母“渭爷渭婆”,区别于男方的父母(爷爷奶奶)。但是这个“渭”,是哪个字,就不清楚了。现在用的是“外”,外爷外婆。
“渭家人”可是女方的靠山。女方在男方家里受了气,渭家人就会兴师问罪。特别是渭家人有几个儿子~女方孩子的舅舅,再如果家道兴盛,有权有势,那就不得了。男方就会受到各种羞辱,非得上门磕头请罪,诚恳道歉,再三保证,否则,就接不回媳妇。
过去公公婆婆家法大,讲究多。结婚后女子在家里地位高不高,与娘家有直接的关系。在婆家受不受气,待遇好不好,就看你娘家对你咋样。比如说回娘家,娘家人不接,婆婆是不会允许的。可能是小脚或是过去女人不能出门的原因,娘家人不送也回不了家。
渭家人地位可是不低。女方的孩子们有了大事,比如分家、娶媳妇等大事,渭家人的舅舅会说了算。所以,孩子们分家,都会“请舅舅”。孩子们结婚,舅舅肯定坐上席(和媒人同坐也叫媒席)。孩子们家务事纠纷,会请舅舅来断官司。舅舅断官司过以后,就不能再纠扯。如果不让舅舅坐上席,就会生纠纷,事情就麻达了。这样的媒席,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比一般席面高出一个档次。有时多出几凉几热,更有甚者加上了十三花(十三种好菜)。
女方娘家,也就是她儿女的“渭家”,娘家的下一辈叫女方姑姑。血脉所系,所以比较亲。俗语就这样说:“亲姑姑,假姨姨。”姑姑这边的亲戚,也就是姑妈舅舅之间都会比较亲,也会说打断骨头连着筋。所以老人们认为这比姨妈那边的亲戚要更近很多。男权思想意识长期流传,造成亲戚间的歧视。
我认为现在把女方家用“外**”称呼,没有什么贬义或歧视。打断骨头连着筋,亲情是不会因一个称呼让人疏远。这样也和男方这边的亲戚有了区分。不然,孩子叫个爷爷,会有好几个人答应。孩子写作文,说到爷爷,别人知道是“外爷”还是“内爷”?何况现在,孩子有男女方各一半血脉,外爷外婆的地位已经高于爷爷奶奶,有个外字,不更理直气壮?
陕西人口中的“渭”(发音),还有代指方位的说法。比如给你指地方,就说“渭(wei)岸”,意思是这边那边,会配合肢体动作:手指,抬收下巴、努嘴等等。同样的有人也这样说“唔达”,“唔岸”,也是指“那边”。好像贵州道真苗族仡佬族说的“这部那部”一样。
渭这个字,陕西人发音不是wei,而是“禹(yu)”。比如渭河就念作“禹河”,渭北念作“禹北”等等之类。是不是与大禹有关,不得而知。但黄帝铸鼎、大禹铸鼎地,可就在渭南富平荆山原上,也叫铸鼎原,石佛原、中华原。如今还有铸鼎村,三鼎村,这可做不得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