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和《滕王阁序》哪个更好,情怀和文采哪个更重要?《岳阳楼记》的艺术特色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30 07:58:59 浏览8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岳阳楼记》和《滕王阁序》哪个更好,情怀和文采哪个更重要

论情怀,当然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高尚;论文采,自然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飞扬。

文采和情怀哪个重要,我个人认为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应该分高低。因为就文学作品而言,这两者应该是并重的。

把《岳阳楼记》和《滕王阁序》并列对比,其实是有失偏颇的。范仲淹和王勃两位作者,有着迥然不同的人生经历,此处就不做赘述了。要和《岳阳楼记》对比,应该用诸葛武侯的《出师表》更为恰当。

《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只活到二十六岁,这篇千古第一骈文是他在什么年龄创作的,至今有争议,但是无论如何也超不过二十六岁。纵观历史,在他这个年龄阶段,应该没有任何一位文豪,创作过如此既辞藻华丽且气势恢宏的作品。

一个二十多岁的古人,能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易白首之心”的三观,已然是人中翘楚。一个二十多岁的古人,你要求他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那未免太苛刻了!

综上,《岳阳楼记》和《滕王阁序》都是千古名篇,两位作者的家国情怀及两篇文章的写作技巧都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借鉴!

《岳阳楼记》的艺术特色

范仲淹这篇《岳阳楼记》文章艺术特色是,作者采用骈语描绘,散文论述,骈散结合。由记事到写景,由写景而抒情,由抒情而议论,甚至于写景、抒情、议论揉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交融,情文并茂,特别是其中的两段写景文字,”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雾冥冥,虎啸猿啼。……””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倾;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有概括的叙述,有细致的渲染,有生动的描绘,有独特的抒情。同时由于作者很好地运用了对偶和排比的修辞方法,加上句子的整齐而有变化,文字的简炼而又鲜明,音节的响亮而又和谐,这就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和优感,使我读后留下难忘的印象。

范仲淹没有去过岳阳楼,为什么能写出举世闻名的《岳阳楼记》

高考语文斋感谢悟空问答邀请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佳作,为历代所传诵,一直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并且是高考要求的必须背诵的篇章之一。

这样的美文却非范仲淹临景即兴而作,而是远在他乡受朋友所托而赋。那他为什么能写出《岳阳楼记》呢?

首先,范仲淹饱读诗书,功底深厚。

他读书用功刻苦,鸡鸣即起,五年不曾解衣,冬夜稍有困怠则冷水拂面。工夫不负有心人,考取了功名。这也为他日后的文章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范仲淹胸怀家国,志在天下。

常自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做宰相,就做良医,一心为民造福。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作者才能创作出格局宏大的千古绝唱。

再次,范仲淹仕途起伏,经历丰富。

范仲淹早年丧父,家境贫寒,母亲改嫁,又被冷眼虐待,使他深刻了解民间疾苦,体察民情,进入仕途,为宋朝谋强盛,为人民造福祉, 方正清廉, 直言不讳,抨击时弊,屡遭贬谪,屡被召用,无论春风得意飞黄腾达之时,还是远放荒野命途多舛之日,为国为民,赤心不改。正是这种丰富的阅历,正是这种年深日久的情感积淀,才能使作者创作出感人肺腑的经典篇章。

最后,范仲淹为情设景,表述心志。

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基础上,为了抒发他那种忧国忧民的炽烈情感,作者借记述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无论是“春和景明”,还是“浊浪排空”,作者都是“宠辱偕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多么地豁达大度啊!而始终不改的是那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是多么的坚忍不拔啊!把所想象之景与所表述之情糅合相融,浑然一体,景美情深,令人爱不释手,不绝吟诵。

我认为上述四点是范仲淹不临岳阳楼而能创作出《岳阳楼记》的重要原因。至于这篇文章能够流芳千古,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符合传统文人的主流价值取向。

通俗来说,就是文章的思想品质高尚,传达的是正能量,不怨天尤人,把自己置之度外,积极用世,忠君爱民。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前承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巳”,后启王阳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以及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传统文人以天下为己任,忠君爱民,忧劳家国。而《岳阳楼记》表达的正是这种思想,这是为历代传诵的重要原因。

其二,文采斐然,朗朗上口,适宜诵读。

这篇文章骈散兼行,语句优美流畅,读来韵味悠长,酣畅淋漓,气势贯通,美不胜读。许多词句脍炙人口,至今还不时见诸报刊。

总之,文质兼美是《岳阳楼记》流芳千古的两个重要原因。

《岳阳楼记》是怎么写成的

这是一个得用心去揣摩的问题。阅读古代诗文,发现作者的写作动机,悉心体会作者为文的精妙,领会其中的要义等等,这都是作为今天的读者需要下功夫的。

对于范仲淹这个人,我觉得首先应该想到他是一个思想家和政治家,接下来才是文学家。作为政治家,他当然具有个人的政治主张,也有他从政期间个人交流的圈子。这一点,在《岳阳楼记》这篇经典名文中就说得很清楚。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其实,这一段话就把范文正公为什么写《岳阳楼记》的原因交待清楚了。不就是受他政治上的盟友滕子京所托吗?一句“属予作文以记之”已经非常明白了。

至于《岳阳楼记》中他所表达的思想是什么,也很容易把握。无非就是迁客骚人揽物之情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那流传千古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然就不在话下了!

范仲淹没登上过岳阳楼,他是怎么写出千古绝唱《岳阳楼记》的呢

耳闻目睹,若干事情在作者和诗人眼中,并不需要亲眼目睹现场,一样能写出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