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史记》中记载的秦始皇用 “连弩”射巨鱼是真的吗
徐福出海遇到大鱼挡道,就汇报给始皇帝陛下,于是陛下亲率大秦锐士弓弩营到海上捕杀大鱼,因此秦始皇连弩射海鱼是真实可信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到: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罘”是指山东省的芝罘山,秦军从琅邪北追捕海鱼至荣成山,都没有见到大海鱼,最终在山东的芝罘山遇到一头大鱼,并射杀之。由此可知,秦始皇在海上捕鱼,最终射了一条大鱼,这条大鱼应该是一头蓝鲸;日本人有捕鲸传统,他们的捕鲸技术应该就是秦人带过去的。
徐福齐国著名方士,他修丹炼药,常救济穷苦百姓,医术十分高明,齐国亡国后他进秦宫给始皇帝当了御医。秦始皇身体越来越不好,他还想长生不老,于是徐福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可求得仙丹,让皇帝陛下长生不老。秦始皇病急乱投医,又太想长生不老了,因为他有许多的事要做,不想早死,于是派给徐福三千童男童女,军队数千,出海寻找神仙求以仙丹。徐福出海数年,耗费银钱无数,却依然没有找到仙山,为了逃避秦始皇的惩罚,他以大海有巨鱼挡道为由搪塞秦始皇。
秦始皇三十七年,嬴政最后一次巡视全国,这次他走的是三楚旧地,因为始皇听闻东南有天子气,他要来楚越之地镇镇天子气。项燕死前嘶声力竭的大呼“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谶语让皇帝不安,江东项氏正在秘密谋反,故皇帝以巡视之名前来镇压旧楚叛逆。秦军消灭项氏一族后,仅项梁跟项羽叔侄逃脱;这时秦皇病重,于是坐船从海上到琅邪与徐福相见,以求仙丹。结果徐福说: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
当晚秦始皇做了一个怪梦,梦见他与海神相战,海神长得像人,但不是人。经解梦人解梦,认为海神是大鲛鱼幻化的恶神,只有斩杀了大鲛鱼,方可除掉恶神;只有除了恶神,善神才会来。于是秦始皇组织秦军锐士中善射者数百人,从弓弩营调来连弩百架,巨箭千支,乘坐大船从琅邪北追捕海鱼至荣成山,最终在芝罘山遇到一头巨鱼。秦军百弩齐射,巨鱼片刻就被射成刺猬,秦皇大喜。之后秦始皇令捕鱼营将士随徐福出海寻仙丹,他则北上九原见扶苏,他要两手准备:如果徐福还是无功而返,则传位扶苏,大秦后继有人;如果徐福有仙丹回来,食之亦可长寿。
弓箭瞄不准,射不死,还易消耗,为何相传却是古代打仗的第一选择
我们绝不要用现代业余爱好,去对标古人事关身家性命的职业技能。
现代人二十五六岁这年龄,刚刚大学毕业。再几年后,又爱上了弓箭射击运动,练了几次后,又觉得很难,然后说:弓箭这东西,难瞄,易消耗,然后又从俱乐部的练习用箭枝上判断,古代弓箭射不死人。令人闻之而叹:我的天!
且以两汉隋唐时期这千年间为例,凉、并、幽等边州,三河地区、北地六郡等汉唐最优质兵源地的边塞少年们,自幼便在为将来上阵搏取军功而苦练弓马,到二十五岁时,早已是几次应召从军,身历数十战,能于万军阵前矫健如飞,驰马挽弓、杀人如麻的悍卒了。
古代打仗时使用弓箭远射成为首选。是因为人类对于尖锋利刃扑面刺来有着不可抗拒的本能畏惧。
西汉,李陵五千步兵出塞,在弓弩箭矢充足时,虽然被八万匃奴骑兵包围,士卒却全无惧色。
汉军结阵前行,且战且走。只要敌骑敢进入射程,便列队迭射,矢如暴雨。几天战斗下来,杀伤敌军上万。
可是,一旦箭矢用尽,任李陵麾下的五千步卒皆为武艺娴熟、精于刺击的勇士,在敌军的骑射冲击之下,也是即时崩溃。
所以,射术为古代十八般武艺之首。而弓箭又与铠甲并列,就是士兵们在战场上的胆气之一。
在古代,弓马射术是官府考校武艺的最重要标准。
如果你不懂射术,哪怕你刀法舞的泼水不进,扎枪时又能身如游龙,挥拳快如闪电又若何?
这些都没有用,因为官府不认这个,官府只认射术。若是不会弓马,就是个江湖杂耍卖艺把式,不能入武举也不配为武臣。
如果能用射击将敌人阻挡在三十步之外,从而避免了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近身格斗。那么,当然会尽量的发射箭雨,力争把敌人消灭在冲击路上,而不让他们贴上来肉搏。
这个道理,古代与现代都一样。
如果有人说:我宁可喜欢用刀斧近战,而不喜用弓箭。那么,就是明明有子弹成箱成箱不用,偏要选择去拼刺刀,这个人,肯定是大脑进水,要么是吹牛不打草稿。
- 有本事,你拿把菜刀与人对砍试试,还喜欢近战,当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至于“弓箭瞄不准、射不死、且易消耗”之说,更是胡扯!
事实是,可以肯定的说:
弓箭完全能瞄准,当然也能射死人,消耗也不是大问题!
如果不信,那么来分析分析。
(一)弓箭能不能瞄准。
只要下工夫去练,当然能瞄准。
- 反之,如果你不肯下工夫认真练,那就算是给你一支高精尖狙击步枪,你也不一定能打得中目标。
我们先来看看现代人与古代人练习弓箭的区别。
(1)现在的弓箭圈爱好者,那是业余爱好,基本要工作收入稳定之后,才染上这一爱好,待首次拿起弓时,年龄基本已三十开外。
然后,工作之余练一练。或者兴致来了,想练时,练一练,不想练,也没事。
这样,你当然会觉得,所谓“古人的弓马技艺,能瞬间杀人于百步之外”的说法不靠谱,并表示怀疑。
(2)而在唐以前崇尚军功封爵的几千年问,古代的贵族、将门世家子弟,从小练弓马,那就是为了延续门庭不哀,背负着家族使命在练,从束发开始,就是半日读书,半日弓马,十年不停的在练习。
(3)而良家子们苦练弓马,或者专练步射,那同样是为了取军功,得土地封赏庇荫子孙的头等大事,如此岂能不刻苦。
- 如果弓马不熟,那么万一应征召从军上阵,到时候射不死人,就会反被人射死。如此,一切都成空。
所以,古人自少年起就刻苦练习的、事关身家性命的弓马技艺,与现代爱好者们成年后的兴趣爱好练习之间,二者是没有可比性的!
由此,弓箭是瞄得准的!
只要肯刻苦练习,功夫下的深了,要百步穿杨那是万里挑一,但百步内中靶,人人都能做到。
(二):弓箭射得死人吗?
当然射得死,如果没有铠甲遮护,要害部位被射中一箭,当场毙命。
话说回来,就算无关紧要部位,譬如胳膊腿上被劲弓一箭穿透,确实不会死。但是虽然不死,那还能动得了吗,还是挥刀舞枪战斗吗?
有人说,没事,咬牙忍一忍,左胳膊中一箭,右手照样挥刀砍人。这说法,显然就是无知而可笑。
那么,如下图,这是出土的古代箭镞,就是箭头。你挑一款,插没入自己身体任何一个非要害部位,然后提个木棍与人对打练习五分钟,看看你行不行之后,再来讨论古代弓箭能否射死人。
而史书上常有记载,某某将军身中数十箭,仍然纵马如飞。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有铠甲挡着,外层铁铠,内层皮甲,看似身中十箭,却没有一箭深入皮肤肌肉,更不会锋刃触骨。
但只要有一箭铁镞透了骨,哪怕他天下第一勇士,也立即痛的动弹不得!
春秋第一勇士宋国大夫南宫长万,不慎让鲁庄公用金仆姑放了冷箭,一箭透骨,立即翻倒在地,遭众人所擒。
还有,除精锐选锋外,古代军队的绝对主力普通步兵,大多数是没有铠甲的。因为铠甲制造难!
弓箭是不是易耗品?
从古至今,军队本身就是一个消耗物资的武装集团。
为了打胜仗,是不计消耗的!
反之,若是舍不得一些小消耗,那么打败了,整个国家几百年积储都成了别人盘中餐,还有什么消耗不消耗的。
中国古代步兵,弓箭是标配。
据《练兵实纪》,明军步、骑战兵,除火器兵与刀盾兵之外,其他如长枪、刀棍等手冷兵手士卒,每人皆标弓箭双插。
合力弓一张,弓?二条,大箭三十枝。弓袋与箭袋,合称为双插。
而实际上,只要打胜了,那么每次战斗结束,都会打扫战场。
无论敌我双方,射出去的箭矢,当然是由胜利方回收的。
若无损坏,则直接插于箭袋中备用。若损坏,则交由随军工匠整理修补。
这样一看,是否觉得消耗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古代每一支独立行动的军队,都是有辅兵营随行的。辅兵营中必有工匠,负责为战兵修补铠甲刀弓。
据《六韬》所述,春秋战国时的军队编制。甲士一万为一军,配强弩六千。专事射击类兵器就占百分之六十。
而这只是编制中的强弩兵,尚未计算其他将吏士卒们的随身标配弓箭。
弓箭射击在古代战争中有多重要,那就可想而知了。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从杜甫的《兵车行》中,就可知弓箭在古代军队中的重要性,更在刀矛之上。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