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的建议 罢黜百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的建议(你如何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思想)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28 05:18:25 浏览7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你如何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历史的选择。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领域里显得很自由,但难形成民族文化的统一,而没有统一的民族文化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统一的国家。因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造成人口大量死亡,没有稳定的社会。

后秦始皇一统中国,焚书坑儒,用李斯意见,只用法家思想治国,实行暴政,结果到了秦二世就玩完了。汉朝建立后,到了汉武帝时期,他雄才大略,发现只用暴政是不行的,得有种思想来教化和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发现儒家学说不错,才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起来,还挺管用,后历代统治者才沿用了下来,并发扬光大。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好是坏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100%的文明与进步。没有一丝坏处。

与焚书坑儒完全不同,独尊儒术时期,言论自由,批评政治者无罪。下面做简略解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即位之初,由丞相卫绾提出的。

道家是儒家的铁杆同盟,道家不会被罢黜。卫绾想罢黜黄老,但窦太后支持黄老。黄老也无法被罢黜。

最终罢黜的只有法家和鬼谷派。

罢黜是什么意思?是罢黜官职。不用你罢了。就如同宋代司马光执政,就罢黜新党,王安石执政,就罢黜旧党。

罢黜并非禁毁。并且,汉武帝时,只有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那三五年,言论最自由。诽谤朝廷无罪。批评政治者无罪。

卫绾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没有限制百家争鸣,没有一人因言获罪。

从汉武帝中前期,开始重用法家酷吏,屠戮皇族和群臣。扼杀思想和言论。

汉武帝与张汤谋划发行白鹿皮币,征求儒家颜异的意见。颜异认为贡品才几千钱,而白鹿皮却有几万钱。本末不相称。‘天子不悦’,法家酷吏张汤认为,颜异欲骂天子,不言而入腹。便以腹诽罪之名,处死颜回的十世孙,儒家大师颜异。

汉武帝时期,儒家得势时,政治清明,言论自由。以后刘彻重用法术之士,法家便扼杀思想,扼杀言论。排除异己,禁锢人民思想。实行愚民政策。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后世怎样的危害

这种提问方式给人一种非常有指向性的感觉。作为当时的统治者,对他来说这样的选择一定是在当时需要的且是必要的。如果他思考,顾及到后续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影响,我想他一定不会成为杰出的领袖。

如果换过来,他独尊道家或者法家等等其他任何家,是不是后世万代的我们又要来说说独尊道家,法家等等家的危害呢?

我们不是他,远远无法想象和体会他所在的环境和立场,又如何评判危害?

每个人回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多点思考与总结,多点探索与实践,性格里多点弹性和接纳,再放回到大的社会环境中时,或许又是另一种情形了吧。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有何本质上的区别

两者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都属于文化专制主义,都是统治阶级大力推崇一种文化思想,而压制其他视为异类的思想,只不过压制方式的区别罢了,董仲舒的独尊儒术比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文雅一点,没有那么的血腥。

在先秦时期,那时正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各样的思想纷至沓来,比较出名的有法家、墨家、儒家、兵家等,当时的社会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现象,他们之间相互辩论,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然而一种思想文化能否长久发展,最终是要有合适的土壤才能生存下去,换句话说就是要有实际的治国意义,因而虽然那时的学派众多,但是经过时间的洗礼,到了战国末年的时候,还有影响力的也就剩下法、道、儒、墨这几个学派了。

秦始皇的天下是在秦国的基础上建立的,早在秦孝公时,他就重用法家著名代表商鞅对秦国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比如废井田、奖军功,统一秦国度量等措施,这些改革使秦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国力大增,尝到甜头的秦国统治者,对于法家是顶礼膜拜,到了秦始皇时期,法家治国依然是他的施政纲领,在秦始皇任上,他重用的有法家代表李斯,韩非子等,而焚书坑儒正是李斯的建议下,为了打压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扰乱刚刚建立的秦朝,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各国史书,抓获460人并全部活埋。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就是为了结束混乱的各种学术流派,用法家治国来排除其他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的一次运动。

当时秦朝的以法治国过了头,变成了酷刑治国,人们整天生活在紧张的气氛中,动不动就会抓去坐牢,甚至受皮肉之苦,因而秦朝统治不过二世而亡。

继承他的王朝是汉朝,刘邦吸取了秦朝暴政的教训,在西汉建立之初采取的是道家的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治国纲领,这一举措在当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经过西汉初期几任皇帝的无为而治,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已经变得国富民强,但是西汉也有一个潜在的威胁,那就是藩国,刘邦建立西汉后,实行了郡国并行制,到了文帝、景帝时期,各个藩国的实力也增长了不少,他们对中央集权是一种威胁,汉景帝时期的七王之乱就是典型,好在中央平叛了地方王爷的反叛。

汉武帝上台以后,对于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天下一统摆在了他的面前,很明显道家的无为而治是无法解决这一难题,于是汉武帝于公元前134年,让各地推荐贤良之士,寻求治国方略,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让汉武帝很感兴趣,这是董仲舒把儒家经典进行改良,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而且董仲舒认为只有思想上的大一统,才能巩固和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此建议深得汉武帝赞许和采纳,并正式下旨,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并将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这一做法影响了后世长达两千多年。

无论是焚书坑儒还是独尊儒术,都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只是手段的差异罢了。

图片来自网络

喜欢请关注“一切都付笑谈中

西汉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历史有怎样的影响

我觉得最大的影响就是奠定了中国以后两千多年的思想基础。

汉武帝时,在“无为而治”统治思想指导下的帝国政治已出现了若干危机,积累的社会矛盾已呈爆发趋势,这使得汉王朝不得不对以往的治国理政观念进行反思,也不得不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应对危机。在统治思想上,逐渐脱离黄老学说,转向积极有为的儒家学说,成为汉代统治者一个必然的选择。

建元元年(前140年),汉武帝采纳丞相卫绾的奏议,凡是学习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学说的人,不得被推选做官。这意味着,法家、纵横家的思想被摒弃。与此同时,迎儒家耆宿申公来朝,并仿古制,设明堂辟雍,改历易服,这意味着汉武帝要用儒家思想来修礼仪,整顿已经颇为混乱的社会秩序。

建元五年(前136年),汉武帝下令置《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儒家的各门经学在官府中更加完备。

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就在这一年,武帝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提拔了布衣出身的儒生公孙弘为丞相,优礼延揽儒生数百人,还批准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

因此,班固在《汉书·武帝纪》中这样评价赞扬武帝:“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其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说法并不见于汉代史籍,这是近代的说法,1916年,易白沙先生在《青年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孔子平议》的文章,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利用孔子为傀儡,垄断天下之思想,使失其自由”。正因如此,近年来,有学者质疑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真实性。我们认为,从历史事实去考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种政策还是被推行了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春秋大一统”等主张都是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春秋大统一”等主张都是谁?

这个是董仲舒公元前134年,他倡导文化上的统一,尊重孔子的学说,而罢黜各家的思想观点,也是独尊儒术。

董仲舒的这一建议为汉武帝所采纳,儒学自此取得中国官方正统学术的地位,并且延续两千多年,对中国古代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政治上的大一统创造了思想基础,这一方面的加強了君主专制制度,另一方面的对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也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天人感应”是董仲舒提出的关于天与人交互感应的命题,这其中蕴含着天有意志和天人相通两个前堤,就科学的观点来看,这两个前堤都是靠不住的,但古时候人们认为是自然成立的。

“天人感应”思想源于中国先秦哲学,西汉时这一思想发展为一套系统的神秘学说。

基本意涵为,人的活动与行为全都处于上天的观测之中,人若为善,天则喜悦,也会示人以祥瑞,即出现凤凰、麒麟、灵芝等吉祥之物。

相反,人若为恶,天就会愤怒,从而对人施以恶兆,就会发生地震、冰雹、洪荒、瘟疫、日食等灾异的事件。

董仲舒连上策三篇作答,即著名的《天人三策》,论述天人关系,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

不知其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以及所谓的“天谴”。

“天人感应”是一种悖于客观实际的唯心主义观念,在历史上产生过积极作用。

封建王朝,帝王一人独尊,“君权神授”就是皇帝也怕天老爷,以约束行为,这个不可信的。

“大一统”就是尊祟一统的观念。

《汉书、董仲舒传》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王吉传》也说、《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可见,在春秋时期,大一统已经成为一种被社会所崇尚的观念,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就是大统一的表现。

思想界虽有“百家争呜”,在政治理念上有“王道”和“霸道”之别,但大一统这一点是各家共同秉持的观念。

孟子在回答梁襄王提出的“天下恶乎定”的问题时回答说“定于一”。

荀子提出“四海之内若一家”的思想,墨子主张“尚同”等、这些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大一统思想的体现。

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实现“书同文、车同轨”,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最终在文化与政治两大基本领域都确立了大一统的秩序。

为什么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了统一思想。

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了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他用武力统一的文字,度量衡,货币等等,这些都比较好办一些。但是由于春秋战国300年,时代太长,产生了先秦诸子,公说公有理,婆说理更多,思想混乱,秦始皇为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实施了郡县制,计划统一思想,但是儒生们份份跳出来反对,秦始皇脑恼羞成怒,实施了“焚书坑儒“,结果引发起义,秦朝灭亡了。

汉朝延续了秦制,但汉初实施皇老哲学的休养生息制度。到了汉武帝时代,为了实现大一统的目标,共同对付匈奴的入侵,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仪,把儒家思想上升为国家的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这么一定就是2000多年,到了辛亥革命才结束。中国历史格局,可以说秦始皇初定大国框架,汉武帝完善框架,后来的皇帝都只只做重复和循环的工作,换汤不换药。

辛亥革命之后,灭了君主专制,实施民主共和制,才走出历史循环。所以,毛泽东才写诗称赞他们。“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董仲舒为什么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个人认为,真正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人并非只有董仲舒,还有汉武帝,而且这事儿还与攻打匈奴有着一定的关系。

汉武帝的儒学思想

当年景帝立刘彻为太子后,就为太子指定了一位老师,这个人就是卫绾,而卫绾教授刘彻就是儒学。

景帝任命卫绾为帝师是有原因的。本来帝师这个工作应由窦婴来担任,窦婴是窦太后的娘家侄子,此人十分有才干,历任过汉朝各个要职,文可治国理政,武可上马治军。所以,由窦婴任帝师再合适不过。

但是,在刘彻之前景帝曾废黜过一个太子,就是栗姬的儿子皇长子刘荣,而窦婴曾经担任过刘荣的老师。所以,到了刘彻,帝师只能更换了,卫绾老实本分也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但是卫绾的任命令一个人不高兴了,这个人就是独撑三朝的窦太后。

众所周知,汉朝开国后一直遵从的是黄老之学,道家的无为之道在文景两朝曾大行其道,而且了收到了很好的治国效果,比如文景之治的出现。窦太后作为道家学说的信徒,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对卫绾满意的,于是,她又为刘彻找了一位黄老学说的老师汲黯。

这样一来,刘彻实际上既学了儒学,也学了黄老之学。但是,在当时这两种思想是水火不容的,因为主张黄老之学,民必不争也没必要尚贤,管理起来就容易。而主张儒学就意味着注重人才的培养,君主身边的人才越多,国家才能治理得越好。

刘彻被立为太子时才7岁,随便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意识到这两种学说的不同价值。儒学尊崇礼法,可用作统治国家的大纲,而道家学说的以静制动也暗藏奇处。景帝驾崩后,刘彻继位,此时,他跟随卫绾已学习了九年的儒学。

受卫绾的影响,他个人更信奉的儒学,因为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大有可为的国君。新官上任三把火,刘彻继位后也没闲着。既然想成为一名伟大的国君,没有自己的人怎么能行呢?

于是,刘彻继位做得第一件事就是招募人才为我所用。诏书一出,各地举荐的人才络绎不绝,这其中就包括董仲舒。为了检验这些人是否有真才实学,刘彻还组织了一场考试,考试的题目是“试论古今治乱之由,长治久安之道”?董仲舒就是从中脱颖而出的。

董仲舒本人有点狂傲,他说他自己阐述的观点都是自己思想,从不引经据典。又经过与刘彻的私下交流,最终刘彻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开始更化鼎新。

所谓的更化鼎新,其实就是改革。刘彻的改革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兴儒学;其二,除弊政,史称“建元新政”。

上述已说了窦太后这个人物,她是黄老之学的信徒,而且她在朝中威望极高,势力强盛,刘彻年幼,汉朝真正的掌舵人实际是窦太后。

窦太后对于孙儿要大兴儒学这件事十分不满,但尽管不满,一开始,她并没有插手去管。但随着刘彻动了真格,出台了政策后,比如列侯就国、除关、检举等,就拿检举来说,主要针对的就是皇室宗亲和窦氏国戚,一动这些人的利益,谁都要反对。窦太后最终也是坐不住了,以强权的形式将刘彻的改革压了下来,最终导致了建元新政的流产。

刘彻初登帝位大兴儒学的壮举,就这样结束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到了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后病逝,刘彻终于独掌朝政。元光元年(前134年),国丧一结束,刘彻就重启了在窦太后干涉下而流产的更化鼎新改革。

这次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呢?

董仲舒是这样么认为的,他说,在《春秋》所阐述的思想重视国家统一,而国家统一是天地间长久以来一直遵从的法则。如今汉朝杂学林立,各说各话,不但对普通人是一种困扰,而且更不利于国家的管理和统一稳定。

那么汉武帝是怎么想的呢?

我们知道,武帝与匈奴的较量持续了四十多年还没完,为何朝中没有大面积反对的声音?这其中就要归功于思想的统一。但这种局面,在刘彻继位之初是不可想象的。

刘彻从小就目睹了匈奴人的猖狂,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姐姐南宫公主远嫁匈奴的情景,这种情景对于小时候的刘彻是一种痛,长大后便成了一种耻辱,捍卫尊严成为他一生追求的目标。

早在他继位之初,就对兵权跃跃欲试。建元新政失败后,鉴于窦太后势力的强大,他只能暂时收起自己的光芒,开启了一段韬光养晦的生活。

这一段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在一个叫上林苑的地方度过的。在上林苑里,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狩猎。骑射狩猎也是匈奴人的爱好,匈奴人口不及汉朝的十分之一,但军事力量却十分强大,主要原因就在于匈奴军队的机动性强。

刘彻要想对付匈奴人,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汉朝军队的作战能力,转变战争思想,优化战争模式。他在上林苑所做的事情就是操练,但是他手上没有兵权,那他操练谁呢?

没兵权不重要,那他就自己组建,虽然只招募了几百人,但这几百人可不是普通人,而是有着战争血统的烈士遗孤,都是精英,这支军队就叫作羽林军,而这支军队的负责人更厉害,就是后来叫匈奴人败北的卫青。

建元三年(前138年),汉朝的附属小国闽越国,由于受益于汉朝的恩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势日趋强盛,于是就想扩张地盘。他们将目标放在了同是汉朝附属国的东瓯身上。

东瓯国受到闽越国的攻击后,立马就跑去向汉朝求救了。刘彻当然想出战,于是召集群臣商议此事,但是对于战还是不战无法取得统一意见,最终以窦太后为背景的当权派占了上风,刘彻没能取得用兵权。

这让刘彻十分恼火,虽然没有兵权,但他还是决定执意出兵。于是,他派出了以卫青为首的几百羽林军去解决闽越国。当然卫青带几百人就算再厉害也不是闽越的对手,他去了距离闽越最近的汉朝会稽,果断杀了郡司马,才取得了调兵权,然后采用了围魏救赵的计策,解了东瓯之围。

通过出兵闽越事件,刘彻意识到,如果日后他与匈奴交战,朝中一片反对的声音,那他击败匈奴的愿望很难实现,而如果要想全国军民思想统一,那就必须要进行一场统一的思想革命。

于是,当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学作为统治国家的大纲时,刘彻意识到,他要通过统一思想,来建立自己的绝对权威,既包括在军事上的权威,也包括在政治思想意识中的权威,只有集中皇权,他才能凭一己之力撬动起一个庞大的国家。

因此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匈奴之战也有关系。

为了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执行到位,他不得不与文景两朝遗留下来的黄老学说派展开了激烈的交峰。窦婴、田蚡以及以淮南王刘安为代表的各种异己势力,基本都被肃清后,刘彻统一思想的工作才算是告终。

综上所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思想不只是董仲舒的意愿,更多的也是汉武帝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