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究竟对后来的中国人造成了多大影响
- 人都有哪些知行不一的事
- 通俗解释一下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 “致良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 如何理解《易经》如何理解“知行合一”和“天人合一”你有怎样的深度解释
- 何为“知行合一”,能不能具体举例说明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究竟对后来的中国人造成了多大影响
第一,王阳明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传习录》)
显然,“一念发动处”便是“行”,所以,意念也就是“行”,而“不善的念”便是指人的私欲之念,人人都有良知,但由于人人生存在世,有这样那样的欲望,私欲之念是不可避免的,而它遮蔽了良知,所以,必须及时消除,特别是要在“发动处有不善”时,立刻消除,如此,才能使“良知”这一心之本体得以恢复。
第二,这一消除的过程其实已经是“行”了,因而,王阳明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当然,二者既有区别,又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他批评那些将知行二者相隔离的(似乎是暗指朱熹的“知先行后”),认为是错误的,他要对症下药来治这毛病。他说:“今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传习录》)他还说:“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只为后来做功夫的分了内外,失其本体了。如今正要讲明功夫不要有内外,乃是本体功夫。”(《传习录》)
第三,知行关系,其实有三层涵义:其一,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二者是统一的,不能割裂,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可分离。其二,知是行的出发点,是用以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已在行中;行是知的归宿,是知的实现,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明察知在起作用。其三,知行工夫统一的目的,就是去除“不善的念”,使心恢复善性,所以,知行统一的本质是“致良知”,因为“知”实即是“吾心良知之天理”,其“行”实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知行合一”其实是“致良知”这一功夫的两个环节,是一致的行动。
第四,王阳明把知行合一统一起来,并于”致良知“联系起来论述,这彻底否定了朱熹等理学家“知先行后”的观点,同时,把知行合一看成是心灵活动,而不是心外之理,这对于提升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解除理学对人性压抑的积极理论意义。
第五,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并不仅限于心性修养或道德实践方面,而是还要见诸于政治事功方面。他把践行“知行合一”也看成是“知行合一”所倡导的内容,他说:“君子之学,何尝离去事为而废论说?但其从事于事为论说者要皆知行合一之功,正所以致其本心之良知,而非若世之徒事口耳谈说以为知者。”(参看《传习录》)这“事为”指的是什么呢?其实,王阳明所指的是明德亲民的政治追求和政治实践。在王阳明看来,“内圣”与”外王”是统一的,“明明德”包括“亲民”,因为“亲民”的核心道德便是“仁”。他还说:“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传习录》)显而易见,王阳明强调“亲民”乃“明德”之举,是“明明德”核心内容,而“仁”也正是《孟子》中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基本含义。这对于明以后的政治哲学观念影响很大。
第六,知行合一成了中国文化思想的一种重要特征,古代知识分子都非常重视知行合一,包括儒家“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在内的一些主张,其实就是强调知行合一,在知行合一问题上,王阳明对于“合”的论述是最彻底的哲学观点。当然,他所论的“合”过分强大了“行“中心的因素的作用,有主观主义的浓厚色彩,但其”心学“对于知行关系问题的探索仍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人都有哪些知行不一的事
知行不一是个普遍的现象!知行合一也是个普遍象!这个问题世人都懂,只是层次深浅而巳。知道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那就很好了……
通俗解释一下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实话说,我真没读过王阳明的书籍,但我知道他有着伟大理论:致良知即“知行合一“。
现在我用自己的话来解释“知行合一“,就是自己知道的东西马上去做。换句话说,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毛主席理论),然后同时,同步去做。只知道不马上去做不行。就好比马谡满腹经纶,自幼就熟读兵书,可他并没有随时演练,跟随诸葛亮时也只是在交谈,属于纸上谈兵。而韩信同他有着差不多经历,也熟读兵书,不同的是他在项羽那时尽管不受重用,却每跟随项羽打完一仗后都用自己理论不断演练,假诺自己打此仗该会怎样整合军队,怎样去打?用何计策?…后面就有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韩信垓下十面埋伏了。
不知道去乱做不行。就拿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来说,也就是教人行善。你根本不知道人的本性,也从未学过怎样去做才可以使人善良,你怎么可能做得到“致良知“?所以必须要懂人性,懂得许多使别人善良的理论才可以做到“致良知“。事实是王阳明先生做到了。
尽管我不太懂王阳明先生的具体理论是什么,但是我还是认为他理论是很成功的。不然后面那么多伟人在学习他的理论。比如曾国藩,蒋介石,毛主席他们都在学习他的“知行合一“
特别是毛主席“知行合一“运用得最好,他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其实就类似如“知行合一“。毛主席自己都说,一天都离不开书,大多知识都从书本上学来再活学活用,灵活应用。这难道不是“知行合一“的最好诠释?
最后,我觉得“知行合一“对每个人都非常实用。不知就学,学了就知道了,同时知道了就马上去做,并不是非要把所有东西都学会了才去做甚至不去做。就比如修理汽车发动机,你不知道修,你就得学,你得这样学,一边看书,看图纸,发动机参数等(另外就师傅现场教),一边自己找台旧发动机不断反复拆装。搞懂原理,这样就学会了修理汽车发动机。而不是把书里修理知识,发动机参数记住,把图纸记住,然后听听师傅的理论知识自认为也学会了,然而真正去修理反而并不会修。因为你学的就是些理论知识,况且不一定全记得住,到时还得查阅书里资料,查看图纸和发动机参数,并且还得师傅亲自教导,搞来搞去反而只会点皮毛。同理:你只知道修发动机的原理,一直不去实际操作,久而久之真的一台发动机摆在面前时你不见得会修。而那些一直在修理厂的师傅哪怕学徒(师傅指引)肯定会立马修好。这就是做到“知行合一“的好处。
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例子,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真能做到“知行合一“绝对比做不到和不懂做的人能得心应手得多,而且做成功的概率高得多…
“致良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致良知”、“知行合一“和“格物致知”这三句话,要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的话,我看应该这样子重新排列一下顺序比较更合理:“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
那么所谓的“格物致知”,应该知什么呢?应该“致良知“,有了良知良能又应该干什么呢?应该“知行合一“。其实这三个概念最早并不是王阳明提出来的,只不过是他结合了儒、释、道、三家的道理,又在自己“明心见悟“之后“悟“透的,所似才叫“龙场悟道“嘛!王阳明的原始观点在儒家的四书五经、道家经典和佛经当中都可以任意找到,比如:儒家的《大学》,开宗明义就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说的“在止于至善“就是“致良知“。良知不光指良心发现,而同样指的是正知正见,而不是邪知邪见,用今天的话讲就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道理。所谓的格物就是要确确实实地明白这些道理。明白道理之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中的话。不也是讲的“知行合一“吗?无善无恶,一心清净,也是佛学的最高境界。《法华经》云:“初善、中善、后善者,初谓发善心时,须念念精进,不生疑惑懈怠之心。中善谓常修一切善法,令悟真性,不着诸法相也。后善谓即破善法,直教一切善恶凡圣,无取舍憎爱之心。平常无事。故云即非善法,是名善法也。”像有这样意思的经句,在佛典里随处可见。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中说,道家“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秉要执本,自持的就是自然之道,客观规律,也就是“致良知“。
如何理解《易经》如何理解“知行合一”和“天人合一”你有怎样的深度解释
《易经》“系辞上传”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变化无不因时因地或成为阳刚,或成为阴柔,而这一阴一阳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的法则,也是人生之规律,也就是天理与人道。“说卦传”中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
《易经》中的这些所阐明的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化作用法则是一致的,也就是宇宙万物所遵循阴阳无穷变化的作用法则,称作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则是指人在道德修养方面,不但要认识,(知)并且要努力去实践(行)只有把知与行统一起来,才能够称得上“善”。“知行合一”也是阴阳文化中的内容。
《易经》中的这一阴一阳,蕴藏着天地万物变化之玄机,并在变化中生成发展,和谐与统一。这些都是《易经》文化的中心内容。
何为“知行合一”,能不能具体举例说明
知行合一,说的简单点,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但千万不要误解,先有理论后有实践,或者先有实践后有理论。知和行的关系,就像灯和灯光。打开灯就有灯光,关上灯即是黑暗。两者本为一体,并无先后,里外之分。
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每天早上刷牙,就是知行合一最实在最经典的例子。因为每个人都深知刷牙带来的好处,所以每天必刷。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尴尬或者不对的地方。
还有一个是王阳明举的例子,说一个人孝顺。其所有的行为不是刻意的做作。而是发自内心,非常自觉的行为。比方说,带父母出去玩,没事常回家看看,绝对不会感到有任何的负担,而是非常正常的与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聚焦到每个人的身上,我们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其实都是知行合一的典范。没有人会觉得吃饭是一件苦差事。知行合一表达的就是这样一个意思。再大的事,当它变得平常无物,也就到达了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
当然放到治国平天下上,就要有更高的智慧去运用那些方法和措施。真正大公无私了,绝对能生万法。这也是王阳明一生所追求的致良知。但可叹世上无几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