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洞螈是怎样一种生物
洞螈,地下幽暗水系中的古老精灵,天生圣容,也是一个狠角色。没任何科学家见过一只洞螈的生和死,洞螈可以活过100年,硬生生把研究它的科学家都熬死了。12年一用情,一只洞螈发情几次,研究它的科学家就没了……
“洞螈岂是穴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这是一个美好愿景,洞螈被称为“龙的幼崽“。
来到阿尔卑斯山脉地下洞穴,造访神秘洞螈。
2亿年的古老生物洞螈
洞螈属于穴居、两栖类、脊索动物,栖于阿尔卑斯山脉的洞穴,在石灰岩溶洞的地下水系中,区域仅限斯洛文尼亚、意大利、克罗地亚、波黑、黑山一带,别无分店。
外形上,洞螈有点像蜥蜴,其实更像迷你版中国龙,体长只有30㎝左右,却是地球最大的穴居动物。身形细长如小蛇,四足,大长脸,不像龙身披麟甲,而是身覆一层薄肤,通身粉白,果然不是凡物形象。
洞螈生羽状红腮(血液流动缘故),用鳃呼吸,鲜红的两腮相比浅色身躯,非常醒目而神奇。
洞螈前两肢生有三趾,后两肢生有两趾,可游走洞穴,可攀附岩石,可爬行地面。洞螈以虾、蜗牛或昆虫等小动物为食,进食方式如蛇直接吞咽,而不会咀嚼。
幽深的地下水系,环境贫瘠,光线昏暗,水温很低,洞螈百年修炼,日子过得怎样?
幽暗洞穴中的敏感精灵
洞螈上亿年进化都为适应暗无天日的生活。
常年栖息在光线幽暗的洞穴,洞螈色素退去,视力严重退化,眼睛退隐到皮肤深处,活生生把自己弄成一个瞎子,故又称“盲螈“,但是感光灵敏,听觉和嗅觉很发达。洞螈: 我看不见,但能感受到你的存在。
洞螈不仅可以感受水中和空气中的化学物质,还可以利用磁场定位。洞螈浑身都是传感器,尤其有个“硕大“而扁平的头部。这种头型可以尽量配带更多感受器,能够检测周围生物发出的微弱电流,以最方便、及时和准确地定位猎物,以及判断环境情况。
洞螈最明显的生物性:进化中不断自我调整,以适应黑暗洞穴生活,远不止听觉和视觉。
奇葩生物丨7年一动12年一繁殖
小编相信,树懒的墨迹能逼疯很多人,但在洞螈面前,树懒不过是幼巫见老巫。洞螈一言不合就摆出个死样。有科学记载,曾有洞螈在一个地方楞是趴了2569天。你没看错,7年后它才动了下,向你证明自己还没死。
为适应黑暗、孤独又贫瘠的洞穴生活,洞螈生物钟经过上亿年调整,新陈代谢变得异常缓慢。它就趴在那,一动也不动,几番春去秋来,它能动个二十米,就算给动物界一点面子。
栖息环境光线微弱,食物匮乏,洞螈可获取的食物和能量都很有限。猎食和活动都会消耗体力,为了最大程度节约能量,洞螈通常保持不动,仅需有限食物(活动频率当和环境食物多少有关)。经过漫长进化,洞螈可以长时间,甚至几年不吃不喝不动也不会死。
研究表明,洞螈栖息环境上亿年几无变化,目前未发现洞螈天敌。这种稳定环境让洞螈无需操心生活,除猎食和繁殖,只要不饿死,能不动就不动,繁衍这等大事能拖就拖。
据科研,洞螈大概每隔12年才会有一次交配行为,果然是慢出节操了……
百年洞螈丨生命在于静止
蛇的寿命从几年,十几年,到几十年不等,甚至更长(蟒蛇)。规律是体型越大,寿命越长。若以此衡量30㎝长的洞螈,1年后就嗝屁了,实际上洞螈寿命可达100年。
生物研究表明,洞螈生命力强大的原因,在于它极为缓慢的机体代谢功能。
洞螈代谢方式独特。洞螈整吞猎物,不浪费一点,然后将其转化为能量储存于肝脏。食物匮乏时,洞螈自动降低代谢,靠肝脏内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整个过程非常地缓慢。
繁衍也会消耗巨大能量。雌螳螂弑夫,母蝎食幼蝎,这些生物习性都跟繁衍耗能有关,雌性为了补充体能不得已而为之。洞螈12年才出现一次交配行为,这节省多少能量!
洞螈的代谢和繁衍慢到变态地步,一生中除了偶尔捕食,12年一繁衍,其他时间几乎都趴在洞穴,如同闭关修炼一般,这种状态下能量几无消耗。这就是洞螈长命百岁的秘诀。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白素贞也在洞中修炼了。
洞螈生存危机
自然生物一生两件大事,生存和繁衍,但洞螈有反生物习性。洞螈不顾节操,几乎把所有能量和精力都留在自己生命力上,每隔12年多才想起繁衍那点破事……
尽管稳定的洞穴环境少有外物侵扰,但是,如此缓慢的生殖方式,导致洞螈后代很难发展壮大。万物平衡,天地公平,然也。
洞螈生活区域仅仅从斯洛文尼亚开始,经意大利、克罗地亚,再到黑山,线路大概像个反向闪电图,活动区域非常有限,环境要求苛刻。
地球不小,洞螈只要那一片。可是人类可不像洞螈那么老实,假如污染不幸渗透到地下水,对洞螈这个稀有物种将是致命威胁。
结束语
洞螈,就像地下幽冥世界的精灵,黑暗中的王者,无视洞外春去秋来,淡忘天地岁月流逝,百年生命把南斯拉夫从建国熬到消失……
一个古老又神奇物种,洞螈可以无视人类的存在,人类却不得不对洞螈怀以敬畏之心。毕竟,相比那哥们,我们才更像匆匆过客。
为何感觉中国大地上多灵兽如仙鹤、梅花鹿等,而非洲大地上多凶狠残忍的动物如鬣狗、鳄鱼、蜥蜴
那是因为诸如仙鹤,梅花鹿之类的比较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审美和情趣,千年来国人不断对其加以修饰宣传。使得这些生物逐渐成为中国本土生物的象征。而那些相对凶猛丑陋的生物则被选择性弱化忽视了而已。
而非洲,作为人类起源的发源地,由于受人类环境破坏相对较少,更加纯粹地保留了相对原始的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加上近年来纪录片的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优胜劣汰机制在非洲更能体现出来。而物种的丑陋凶残习性与否不以人类的审美为转移。所有的物种只有一个使命,那就是生存和繁衍。怎样能活下去就怎么来。
其实在历史上中国土地上生活过的动物种类也是非常丰富。不乏出现过诸如鬣狗,狮虎以及大象,犀牛等动物。物种的多样性不亚于非洲大陆。
早在50万年前,中国的土地上就曾生活过现代非洲斑鬣狗的表亲-硕鬣狗。与斑鬣狗相比,硕鬣狗不仅个头大出几圈,而且头骨高高隆起呈半球形,和强壮的脖颈、肩膀共同附着大量咬肌,使它们拥有超乎寻常的咬力,能轻而易举地啃碎骨头、吞食骨髓。在北京直立人(并不是现代人类的直系祖先)化石出土的周口店龙骨山,出土了至少2000多具硕鬣狗化石。这些硕鬣狗身长近2米,肩高1米,光头骨就有35厘米长,体重有100~150千克,几乎与狮子差不多,是现代斑鬣狗的2倍多。这些凶猛的野兽对早期人类构成致命的威胁。不少北京猿人的骨骼都有被硕鬣狗啃食的痕迹。但即便是如此凶狠的野兽,也不敌随之而来的环境变化,纷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一直到中国的先秦时期,在黄河流域依旧生活着许多的野生动物。那时的生态环境温暖潮湿,湖沼遍布。殷商时期的中国犀牛甚至分布到了内蒙古乌海一带,诸如有“操吴戈兮被犀甲”这样的描述,《九歌·国殇》中这句描写可以表明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犀牛在中国的分布十分广泛,以至于士兵所穿戴的甲胄都来自于坚硬的犀牛皮。但到了清朝时,它们的栖息地就仅剩下云南了,最终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灭绝。
而大象也同样如此,尧舜时代就有“舜象传说”和“虞舜服象”的典故。商代更是出土了大量与有关大象的文物。例如刻有象纹的青铜器陶器和象牙制品等。但到西周后期,象纹之类的文物就很少出现了,这可能与周公把大象驱逐到江南有关。《吕氏春秋》记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以师逐之,至于江南”。表明大象也曾被商人用于战争。到了汉代,中原地区的大象基本灭绝。大象的栖息地也不断被挤压,如今只有在云贵的一些原始丛林里还能看到象群的影子。
诸如此类还有许多例子,包括鳄鱼,狮虎等。主要是因为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随着人口活动的增加,北方的自然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很多大型动物由于失去栖息地而灭绝。幸存下来的种群也只能在南方苟延残喘。以至于这些动物只能存在于史书之上而不为人知。而那些相对温和的像是鹤类,梅花鹿等相对体型较小,相对为人所保留。并经由文人等描述记载赋予神化,而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