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识人不善

遇人不淑、识人不善后,我该怎样走出这个阴影?“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句话如何通俗解释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27 10:12:41 浏览10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遇人不淑、识人不善后,我该怎样走出这个阴影

识人不清,遇人不淑,心灵倍受煎熬,唉,同路人抱抱你,这个时候必须狠心狠心狠心,否则一直纠缠着,我都准备换个环境,去到陌生的地方,让自己彻底摆脱眼下的局面,,,,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句话如何通俗解释

这段内容出自《老子》第81章,如下文: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今译】

真实的言词不华美,华美的言词不真实。

行为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

真正了解的人不广博,广博的人不能深入了解。

有道的圣人不私自积藏,他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他尽量给与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

自然的规律,利物而无害;人间的行事,施为而不争夺。

【引述】

本章的格言,可作为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前面三句格言在于提示人要信实、讷言、专精。后面四句,在于勉励人要“利民而不争”。

信实的话,由于它的朴直,所以并不华美。华美之言,由于它的动听,往往虚饰不实。

善者的言论,止于理,符于实,所以不必立辞巧说;善者的行为,真诚不妄,正直不欺,所以不必自作辩解。反之晓晓巧辩的人,乃是由于言行的欠亏而求自我掩饰。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话运用到现代学术界的情形,的确如此。现代的知识活动愈来愈专精,“一事不知,儒者之耻”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以博学自居的人,对于任何一门学问,往往只是略知皮毛而已。所以为学如果博杂不精,则永远无法进入知识的门墙。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这是一种最伟大的爱的表现。佛洛姆说:“爱是培养给与的能力。”,“为人”“与人”便是给与能力的一种表现。“圣人”的伟大,就在于他的不断帮助别人,而不私自占有,这也就是“为而不争”的意义。老子深深地感到世界的纷乱,起于人类的相争——争名、争利、争功……无一处不在伸展私己的意欲,无一处不在竞逐争夺,为了消除人类社会的纠结,乃提出“不争”的思想。老子的“不争”,并不是一种自我放弃,并不是消沉颓唐,他却要人去“为”,“为”是顺着自然的情状去发挥人类的努力,人类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擅据为己有。这种贡献他人(“为人”“与人”“利万物”)而不和人争夺功名的精神,亦是一种伟大的道德行为。

说明:内容参照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

有时候看错人不是因为你瞎,而是因为你善良,你认可吗

可能二者都有,熟悉一个人不是几次见面能做到,倘若有目的的接触你,更是把自己伪装起来,交友不慎,是会吃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