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意思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意思(《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什么共同之处)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24 09:54:53 浏览14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三首诗,第一首是写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第二首是写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第三首是写收复失地的无比惊喜,

第一首《从军行》,作者王昌龄。前两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主要写戍边将士的苦寒生活,气势雄浑。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了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的真实写照,誓死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集中体现在这一句,它已成为人们千古传唱的名句。

第二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作者陆游。理解这首诗,不能离开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中原,中原地区的人民,长期生活在沦陷区这个大背景下。“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两句一横一纵,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奇伟壮丽的山河,一下子展示在读者的眼前,并且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两句意境扩大深沉,对仗工整。后两句,笔锋急转直下,顿觉风云突起,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然而,大好河山,却陷于敌手,使人感到无比愤慨。一个“又”字,力重千钧,穿透纸背。中原人民受金兵压迫之沉重,受折磨历程之长久,期望恢复信念之坚定不移与迫切,都充分表达出来了。人民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通过鲜明的对此,深刻地表达了人民对南宋政府收复失地的期盼,也反映了诗人对统治者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第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杜甫。这首诗描写的则是诗人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时的喜悦之情以及迫切还乡的快意,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安史之乱之后诗人颠沛流离,饱经战乱之苦,官军收复蓟北,标志着长达五年的安史之乱结束了,闻此喜讯,诗人欣喜若狂,高歌痛饮的情态,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似乎趁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了家乡,“青春作伴好还乡”,也是千古名句。在唐诗中,杜甫的诗歌最通俗,无需赘述。

如果说这几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点,那便是炽热的爱国情怀,它像一根红线,把这三首诗贯穿在一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国家,没有国,那有家。人类最高尚的品德,就是热爱自己的国家。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河、岳都是指什么,你怎么看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宋代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作品。本首七绝有两首,第一首是第二首的序曲,您的问题来自第二首,也就是表达作者主题思想的这一首。原文引用如下: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这首诗以“望”字为诗眼,以雄浑,苍茫的笔触,表达出他急切盼望收复失地,国家早日统一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诗中的“河”指黄河,“岳”指西岳华山。

2、从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胡人”(指金人)占领我国广大的中原地区已经很多年了,很多子民流离失所,远离家乡,都在盼望能早日回到故乡。而黄河,华山都在我国中原地区。

3、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代表着生生不息的华夏子孙;华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我国“五岳”之一,地位也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代指我国的广大地区。所以,作者在这里,用“黄河”和“华山”代指失地,也无可厚非。

浅析与此,希望能帮到您!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体现诗人情感的关键词有哪些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善诗工词,能文能武,尤以诗的成就更高。其诗歌语言平畅易懂、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豪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特别是爱国主义诗歌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一面光辉的爱国旗帜。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的秋天,这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高龄,罢归山阴(今浙江绍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年老的大诗人心平静下来。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

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在山阴乡下看似悠闲,但其心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时值初秋,暑热未退,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闷热互相交织,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难耐,情景触怅,写下这两首诗:

其一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其一的大意是说,万里迢迢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鸡的喔喔叫声在邻家不断长鸣。疾病折磨我几乎把救亡壮志消磨殆尽,出门四望不禁手搔白发抱憾平生。

其二的大意是说,三万里的黄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的华山高高插入云天。在金人统治下的中原老百姓流干了眼泪,遥望南方,在期盼着宋朝的军队收复失地中又过了一年。

第一首落笔写眼前的夜空和鸡鸣景象,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有心、无奈和无力回天的感慨。第二首展开联想写遥远广阔的大好河山陷于敌手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心情。

两首诗围绕收复祖国河山意愿,实现祖国早日统一这条主线,互为一个整体,前是序幕序曲,后是主题主奏,由近景向远貌中推开深入,从沉郁到雄浑中推进交融。意境可谓辽阔、苍凉、悲沉。

下面围绕题主提出的诗中"关键词"来看看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诗的关键词,其实就是其诗中的"诗眼"。

那么这两首诗中或句中的"诗眼"又是什么呢?

第一首诗的"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这两句中,以"落"和“鸣"字为眼

这里的落和鸣看似是讲凌晨的早晨天将要亮了的自然景观,其实是诗人似乎听到了遗落在中原失地上的百姓呼救声、哀鸣声,让出来透冷的人心更纠结,却又无力回天。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这两句诗中,以“尽"和"怆"为眼。诗人是在担忧一腔的热血会被身体的疾病慢慢消耗殆尽,更是焦急朝廷的北伐收复失地梦想和意志被西湖的莺歌燕舞、酒绿灯红消磨退尽。

第二首诗的"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诗,以"河"和"岳"为眼

这里的河是指黄河,岳是指五岳或华山。诗人用"三万里"写出了黄河的长,用"五千仞"描绘了华山的高,从高低纵横交错中拓展诗的意境,失地山河的美好,从山河的壮美中为下面的悲伤埋下伏笔。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诗,以"泪尽"和"南望"为眼。这也是整首组诗的精华和高潮部分。这十四个字可以说字字珠玑,字字含着血泪。

诗人是站在金占区百姓的角度下笔,从金占区汉民的心境来表达收复失地的感受,一下把我们带入到遥远的中原故地,真切感受金占区的汉人受尽了苦难。一个"南望",把百姓这种向宋之心没死,天天望、年年盼朝廷派兵来把金兵赶走,可惜等了六十余年还是没有等到的绝望与希望写绝了,也写神了。

那么整首组诗的诗眼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整首组诗的诗眼是"迎冷"

这个"迎冷"就是大诗人诗名"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迎冷。

从表面上看是初秋夜里屋热心闷,诗人热得睡不着,屋外的冷快。其实不然,这里的"迎冷"是作者一颗永远年轻的心与岁月无情催人老的对抗与抗争,是内心深处的热血男儿之热,迎对朝廷对失地的冷落和冷默的对抗反抗。这种不屈不挠、不服输的精神是诗人一生的生动写照。

"迎冷"有着诗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气和魄力,有着收复山河失地的悲壮与豪情,也是诗人性格使然。

结语

陆游的这首组诗,句句经典,寓意深刻。既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和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更是描写了失地百姓的水深火热和对回归祖国大家庭的热切期望,也以此诗表明自己宝刀未老的雄心壮志,希望以自己的满腔热血唤醒沉睡了的朝廷。

通过于景寓情,借物生情,乐中写悲,悲中言志,可谓大开大合,气象万千,充满着为民爱国的浓厚感情。读罢意味深长,令人难忘。

我也为古稀之年大诗人所作之诗的豪气、血气和胆气所折服!

(文/原创首发)欢迎大家参与讨论评论和点赞转发!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的意思

两首意思分别如下:

1、其一

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喔喔的鸡叫之声在邻家不断长鸣。

疾病折磨我几乎把救亡壮志消尽,出门四望不禁手搔白发抱憾平生。

2、其二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出自宋代陆游,是一组组诗作品,作品原文为:

1、其一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2、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