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讪笑和哂笑 为什么

为什么笑字是竹字头底下一个夭呢?刘备称帝后,已经被迫禅让的汉献帝刘协得知时真的对蜀汉方向连笑了三声吗你怎么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24 02:37:09 浏览6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为什么笑字是竹字头底下一个夭呢

“为什么笑字是竹字头底下一个夭呢?”

这真的是一个“千古之谜”。

这要从唐朝说起。

唐天宝年间,陈州司马孙愐编了一部著名的《唐韵》,里面收录了“笑”字,不过,上面“竹字头”不变,下面不是“夭”而是“犬”字。这个字,现在已经打不出来了。

文中,孙愐引许慎《说文》,把这个字解为“喜也,从竹从犬”。他在《唐韵》序中说,这是他从汉代篆隶石经中看来的。

文中,孙愐并未解说此字何以为此。但既然是他亲眼所见,唐代的人们,大都相信“笑”字是“上竹下犬”。

几十年后,唐大历九年,书法家颜元孙石刻了一部《干禄字书》,里面说,这个“上竹下犬”的“笑”,通“咲”,古时多写作“咲”。

于是,又有人考证,查到南朝梁顾野王所编《玉海》的“竹部”里,已收入“笑”字,亦为“上竹下犬”。这就把这一说的证据,前推了二百多年。

可是,也在唐代,有人就是不买账,这个人叫杨承庆。严格来说,他不属于唐朝人,而是东北一带的渤海国重臣。杨承庆写了一部《字统异说》,里面说,“笑”,“从竹从夭”。他还讲了理由,说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这个“乐”,是“音乐”之“乐”。

这个杨承庆,大约因为长期生活于远离“中原”之地,颇为“叛逆”。所以,常与“中原”文化对着干,这部《字统异说》里,便每每跟《说文》“叫板”。

宋初的定慧禅师释玄应,写了《玄应音义》,他认为,杨承庆想破解“上竹下犬”的“笑”字“从犬”的原因而不可得,干脆把“犬”改为“夭”,让“笑”成为了一个形声字。

自然,杨承庆也不是等闲之辈,并非没有拥趸,李白的族叔李阳冰就算一个。他沿着杨承庆的改动,进一步论证说——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云云。

五代至北宋的徐铉,校订《说文》,把“上竹下犬”彻底删掉了,换上了“笑”字。

此后,宋代的《集韵》《类篇》,都是官方指定编纂的韵书,里面,都采用了“笑”字。从此后,所有经籍中,都只有“笑”,而再无“上竹下犬”之“笑”。

现在这个“笑”字,就是这么来的。

若把这个“笑”,理解为形声字,也马马马虎虎,但不过是从唐朝开始的。

为什么原来的“笑”是“上竹下犬”呢?

段玉裁说了一段很中肯的话。

他说,“或问曰,从犬可得其说乎?曰,从竹之义且不敢妄言,况从犬乎?闻疑载疑可也。假云必不宜从犬,则哭又何以从犬乎?”

他这是说,如果问,原来的“笑”为什么“从犬”?回答是,我对“笑”之“从竹”都不敢轻易解释,又何况说清楚为何“从犬”呢!我们知道这个疑问而且保留这个疑问就好了。假设,一定说“笑”不该“从犬”,那么,“哭”又为何从犬呢?

段玉裁已经是古文字大家,他这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尤其令人崇敬。

顺便说说“哭”字。

《说文》曰:“哭,哀声也。”“从狱省声。”

许慎的意思,是说“哭”下面的“犬”,是“狱”之省略。段玉裁对此说不以为然,他说:“许书言省声多有可疑者”——“哭”下面的“犬”为“狱”之省略也不可信。

段玉裁进一步分析说,如果说“哭”如犬嗥,也不一定对,他一下子举了三十个“犬字旁”的字,问道,干嘛不把这些字作为“哭”字的一部分呢?

他说:“凡造字之本义有不可得者,如‘秃’之‘从禾’。用字之本义者,亦有不可知者,如‘家’之‘从豕’,‘哭’之‘从犬’”。

他这个意见,不无道理。毕竟几千年前的先人们造字之初,如何想如何设计,并没有留下“说明书”,有一些字,似乎“无厘头”是很正常的事情。

现在,我们只能假设一下了——

“笑”字的古字,有“咲”字。

《易.萃卦》:“一握而咲。”《诗.邶风.终风》:“终风且暴,顾我则咲。”

“咲”,原义是讪笑、讥笑、哂笑。

所以,《礼.曲礼》云:“父母有疾,咲不至哂。”

这个“咲”字,当来源于“关”。

这个“关”,不是“机关”之“关”,不是“關”的简体,写法是上面 “八”下面“天”。也有的,干脆就写成“关”。

《汉书.薛宣传》云:“一关相乐”。

《康熙字典》,将“关”收在“笑”字之下。

“关”,可想象为“笑容”之象形,“八”为人眉。

“咲”字,不过是加“口”以表示“笑”声而已,使之成为了十足的形声字。

“上竹下犬”的“笑”字,是另一种变形,没加“口字旁”,而将“人眉”演化成了“竹字头”,“犬”也如是,皆从“笑貌”而来。

关于“笑”字,清代学者俞樾的《第一楼丛书》第八卷,有《笑字形声考》一文,又是一说,可供参考。

刘备称帝后,已经被迫禅让的汉献帝刘协得知时真的对蜀汉方向连笑了三声吗你怎么看

谢邀。

正史中没有记载刘协是否知晓刘备称帝之事,所以他是否连笑几声,就不得而知了。

220年12月,汉献帝刘协在曹丕的逼迫下,将皇位禅让,被贬为山阳公,但曹丕给了他非常优厚的待遇。

改朝换代是历史的必然。这时候的刘协不作傀儡皇帝就已经是解脱了,就算刘备称帝一统天下,也和他毛关系也没有了。刘协再傻也不能认为,打着恢复汉室招牌的刘备,会把皇位让给他吧!

如果说刘协真的连笑了三声,那也是苦笑、讪笑、哂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