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怎样翻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句意
不知句子如何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不问老师而放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智慧。
该句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师说》。
扩展资料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
韩愈: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字什么意思
两个”之“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没有实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还原为本来的句式是: 不知句读,不解惑。意思是:“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 。句中的“句读”、“惑”都是要强调的宾语,
动词“知”、“解”。“句读”、“惑”前置到动词前面。“之”是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读,不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