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饮琵琶马上催 为什么

欲饮琵琶马上催(《凉州词》为什么是欲饮“琵琶”马上催)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23 10:16:20 浏览5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凉州词》为什么是欲饮“琵琶”马上催

因为在催促大家快点喝。那些整装待发的军士,已经骑上了战马。此时,他们快速弹拨琵琶,是催促战友们抓紧时间(饮最后一杯酒),以便立即冲向敌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支唐军部队的高昂斗志以及强烈的求战欲望。

(唐代的装甲骑兵陶俑)

欲饮琵琶马上催,是唐代王翰的《凉州词》中的一句。原诗如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首先,这场战斗是夜袭。否则,就不会强调喝酒的酒器为夜光杯了。夜光杯,应该是由琉璃或者玉石制成。相传,最有名的夜光杯,出自甘肃酒泉附近。

葡萄美酒,最初来自西域。凉州,为现在的甘肃中部的武威。武威在河西走廊的东部,估计此次出征,大军西进突袭的可能性颇大。

(唐三彩,骑着骆驼弹琵琶的胡人)

其次,琵琶属于当时的骑兵的军中乐器。琵琶,也是胡人发明的,最迟在汉代,就传入了我国。东汉刘熙著《释名》,对不少的新奇之物均作了解释。其中,对琵琶的解释是这样的:

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批把即是琵琶,推手向前为弹,收手向后为拨,所以说,琵琶是一种弹拨乐器。到了唐代,琵琶已在军中常备。比如,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这样写道: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从诗中可以看出,出征和凯旋,都要喝酒。喝酒时,往往用胡琴、琵琶与羌笛助兴。

(唐军骑兵出征前)

再次,可以预期,战斗进行得很激烈。唐军骑兵士气高昂,不过,也早就知道,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死伤。古来征战几人回?体现出了将士们的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

在广袤的河西走廊之上,一群战士抱着必胜的信念,揣着必死的决心,彻夜饮酒,一醉方休,琵琶声声如鼓点,催人奋进,惊心而动魄。这就是这首《凉州词》,呈现给我们的一幅生动的唐代的战地场景。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诗是唐朝王瀚的《凉州词》。

对于“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两句的解读得结合全诗来看,现在主要有两种解读:

1、解读其一认为:“葡萄美酒夜光杯”,琼浆玉液盛在熠熠生辉的夜光杯中。多美的酒筵场景。这开篇犹如一下子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为全诗的抒情定下了基调。

 “欲饮琵琶马上催”,正在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琶,发出了催征的声音。欢快戛然而止。

转入诗的最后两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就是醉卧在这沙场也休要笑我,你看看古来战场上厮杀的又有几人生还呢?

所以有人认为此诗“作旷达语,倍觉悲痛”。甚至是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这样看来全诗所揭露了战争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但是表现出的却是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厌战意味很浓。

2、解读其二:这种观点认为后两句与前两句并不是转折关系,而是顺延关系。其依据是:(1)“琵琶”、“马上”是两种不同乐调。诗中“马上”,是“马上乐”之略。所谓“马上乐”,是“鼓角横吹”的军乐。张骞入西域后传入的。于军旅行中,则称“骑吹”。亦称“马上乐”,后来成为“鼓角横吹”军乐的专有名词。(2)末两句作转折反战解读不符合前两句的豪放的基调,也就是不顺意。所以“欲饮琵琶马上催”应当是:边塞将士正欲欣赏琵琶一类乐器奏出的悠扬乐调,豪迈痛饮,突然远处传来金鼓钲钲、号角齐鸣的马上军乐,这马上军乐,使他们又回到即将出征的现实之中。 “琵琶马上催”,应该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3)词观点引用了清代施补华的评论,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所以持此观点的认为是因为并不是表现对战场的厌恶,也不是表现悲伤之情。“醉卧沙场”,表现出的是豪放、开朗的感情和视死如归的勇气,这才是与开篇豪华的筵席奠定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

3、我认为:两种观点的在对此诗的基本意思的解读上是大致相同的。主要分歧在于:(1)琵琶马上的理解,到底是催征之音还是助兴之曲。(2)“催”字之下对将士来说,到底是催死之意,还是已经习惯了或者是麻木了的军乐。(3)最后两句是厌战悲观还是带有几分“谐谑”的豪迈及视死如归的勇气。但是由于两种解读对前两句的基本意思没有太大出入,所以总结起来看,“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它仍然是开篇以惊艳之句为我们铺开了一场盛大的酒筵:美妙的琼浆装进了夜光玉杯之中,豪迈夜宴开场,这是出征前的狂欢,战士们大约是暂时忘记了战争、忘记了血腥、忘记了思考未卜的命运。虽然有“琵琶马上乐”,管它是催征还是助兴,这一刻都不那么重要了。明天是生是死,是马革裹尸还是壮士凯旋,都抛在脑后。习惯了沙场血战,既有对生死看淡的豪迈,也有一些的无可奈何。

浅薄体会,不足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