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臣闲妻

提起古代权臣,人们常常说到霍光、张居正、鳌拜等人,这些权臣具有哪些共同点?历史上大清帝国灭亡后,满族人的生存状态如何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22 23:45:46 浏览14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提起古代权臣,人们常常说到霍光、张居正、鳌拜等人,这些权臣具有哪些共同点

位高不知收敛,功高盖主,结党营私,飞扬拔扈。而终为皇上铲除,不得善终。向使从前,恭恭敬敬,侍奉君主,忠心不二,也不至于,落得有功而身处黄泉。身败名裂,被后人见笑,怡笑大方。

历史上大清帝国灭亡后,满族人的生存状态如何

我读大学时,上铺的那位兄弟是满人,据他介绍他属于镶黄旗。我也曾问过他,清朝灭亡后,满人靠什么生活?

据他说,旗人入关后,满人都由朝廷供养,当时旗汉不准通婚,旗人不准经商丶开店、做手艺生意…,旗人大多不种地、放牧,旗人占有的土地也不准出租,旗人也不准跟非旗人过多往来,很多旗人聚居区都有围墙和守卫,大体上不准和外人往来。旗人平素生活就是读书、练字、练武,除此以外,什么都不准干。

自从康熙帝后期,物价高涨,清朝给旗人的那些供养,很难维持体面的生活了。于是很多有土地的旗人就开始私下种地和饲养牲畜来补贴家用,但是在城里居住的旗人不具备这个条件,于是就靠跟清朝当差的机会去贪银子。

清朝灭亡后,世代当官的满人都有些家底,而且在社会上还有些人脉,能找到很多赚钱的门道。其实民国官僚多数出自清朝,满汉官员之间并没什么矛盾,有很多人还有不错的交情。

相对于满人中的权贵,普通满人处境就差多了。有些有土地的是靠种地、饲养牲口过活。没土地的满人,很多人从小练武,一般不是去当兵,就是去给有钱人看家护院。

由于清朝时期,强令满人男丁必须读书习武,女人必须要从小学习女工。所以清朝灭亡后,满人文化素质相对较好,比较容易找到活路。女人大多去打工,男人很多进入了社会中上层。例如唱戏丶演电影、当记者丶去大公司打工……。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清朝灭亡后,满人结局还不错,其主要原因是清朝强令旗人读书习武,让满人保持了较好的文化素质,而普通满人长期保持了相对朴实的劳动生活,也有利于在清朝灭亡后去维持生计。

我们应该从清朝灭亡,而满人不衰的情况中汲取经验,哪怕家境再好,也必须对子弟严加教育。对子孙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劳动能力的培养,道德品质的培养,都要高标准丶严要求。娇惯纵容只会害了子孙后代。

一个家族总会有兴衰,这是天道轮回,谁家都逃不过。但是严格教育子弟,保持严谨的家风,可以在家族兴盛时,让兴盛期保得长一些,在家族衰败时,能确保子孙不会灭绝。

“太子洗马”是个怎么样的职务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由土鳖君为诸位看官解答。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一起认识一下洗马的“洗”字。

洗,是一个很容易读错的多音字,

众所周知,当它发xi(三声)之音时,本意是用水清洁足部,后来引申为用水除去灰尘的意思。

同时,它还发xian(三声)之音,这是“洗马”这个官名的专属读音,这个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一音之差,意思天壤之别,甚至连古人都经常闹笑话。

下面土鳖君就跟各位看官一起,去认识一下“洗马”这个看上去十分奇葩的官职。

中国历史上最玩笑化的官名

在明末大才子张岱写的《快园道古》书中,曾记载了这么一则笑话,

明成化年间,杨守陈由翰林侍讲升任太子洗马一职,在就职之后,杨洗马请假回家探亲。

由于交通不发达,古人的旅程十分的漫长而艰辛,但身为官员的杨洗马有权入住驿站。

驿站,肩负着传递军事情报、政务信息、接待往来官员重要职责,向来是严令管辖的重地。

按照《大明律》规定,官员需要凭兵部签发的符验和吏部发放的牙牌才能进入驿站。

某天,杨洗马见太阳西坠,便步入了附近的一座驿站。按规定,他把相关证件交给驿丞(驿站的站长)核验。

这驿丞也是个势利眼,见杨守陈器宇轩昂的走进来,本是点头哈腰,毕恭毕敬。

但见那证件上写的却是洗马的官职,以为不过杨大人是东宫的一员杂役,芝麻绿豆大小的官员而已。

便有气势陡然而起,顿时站直了身子,要与杨洗马分庭抗礼。

他斜楞着眼睛问杨守陈,你的职务是洗马?你一天要洗几匹才能完成任务啊。

那杨守陈也是个诙谐之人,有心要跟驿丞斗斗闷子,便说,没有具体的任务,心情好就勤快点多洗几匹,心情不好就偷点懒少洗几匹。

两人正这样不咸不淡的聊着天呢,突然门外的门子来报,有位御史要入住驿站。

那驿丞慌忙起身前去相迎,奔走之间还催促杨洗马赶紧离开正堂。

杨洗马跟没事人一样,对那驿丞说,我现在还有点累,等御史来了我再让也不迟。

驿丞慌的也顾不上撵人了,跑到门外去把御史迎了进来,一边走还一边道歉,是在是不好意思,实在是不知道您来,上房安排给一个在东宫洗马的杂役了,您先等会,我让他收拾东西,去下处住去。

那驿丞不识货,但那御史确实正经系统内的同僚,知道驿站内已经住了一位品级比自己高的太子洗马,按礼制需要去杨大人的房间行拜见之礼。

御史也不在理会驿丞的胡说八道了,几步就迈进了正堂去给杨洗马作揖去了。

这时,那驿丞才琢磨过味来,原来这洗马的是位大官,慌忙匍匐在台阶之下,乞罪求饶,杨洗马大人有大量也没跟他一般见识。

同是明代的浮白斋主人在自己的笑话集《雅谑》里还记载了一则关于洗马的冷笑话。

话说是那景泰三年,会元刘定之升任司经局洗马,在回家的路上了正好遇上了好友兵部侍郎王伟,王侍郎有心要戏谑好友一番,便对刘会元说,这皇宫之中马匹不少,你可要一匹匹的干净吆。

那刘定之反应也快,马上回嘴说,不只皇宫里的马要洗,就连兵部大、少两位司马(兵部尚书尊称大司马,兵部侍郎尊称少司马),我也要洗得干干净净。

从前的“洗马”真的有马

自秦朝之起就有“洗马”一职,

这个官职设立之初,还真跟马有一定的关系。

它最初的名字叫做“先马”或者是“前马”。

本是太子仪仗队之中一马当先的那位先导官。

在西晋司马彪所做的《续汉书·百官志》之中有载:“太子出,则当直,一人在前导威仪。

由于先导官有洗净街上人群的职责,一来二去,“先马”也就演化成了“洗马”,但读音却保留了下来。

太子爷的小跟班

土鳖君记得第一次接触“洗马”这个官名,是在高中课本中,西晋文学家李密所作《陈情表》一文之中。

当时土鳖君也是十分好奇,就为了把李密弄到宫里去洗马,司马炎还专门下了道严诏?

这显然不符合逻辑啊。

于是,土鳖君开始跑图书馆翻阅资料,去搞清楚这洗马到底是个什么品级的官职。

要说洗马的来龙去脉,得先从“太子”说起。

太子嘛,众所周知,封建王朝法定的储君,诸位皇子之中的老大(不管年龄大小),未来的皇帝。

基于太子对国家未来的重要性,老爹在给他选择身边人的时候,也绝对是慎之又慎。

自殷商之时,就形成了一套专属太子的东宫官制,这套制度在秦汉时期逐渐固定下来。

到了明清时期,这套官制发展到顶峰,构建了一套复杂而成熟的体系,东宫官员品级更加森严,分工更加明确,更容易让人清楚明了。

土鳖君下面的介绍就是基于明清东宫官制而来。

按照明清官制,太子的老师分为师、傅、保三种,其中,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人尊称一声“三师”,乃是从一品大员,是太子素质教育的主要负责人。而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则被尊称为“三少”,是“三师”的副手,正二品大吏。

这里要注意的是,“三师”、“三少”皆是东宫官职,切勿与“三公”、“三孤”混为一谈。

负责照顾太子起居的衙门叫做詹事府,正副堂官为詹事和少詹事(分别为正三品和正四品)。

詹事府内设左、右春坊,

左春坊之中设立左庶子(正五品)、左中允(正六品)、左赞善(从六品)各两人,所任官员皆是自翰林院选调而来。

右春坊之中设立右庶子(正五品)、右中允(正六品)、右赞善(从六品)各两人。

按照中国文左、武右的制度,

左春坊主要负责太子的日常文事,包括图书、文档管理、记注纂修、秘书、礼仪、食药、印玺等事宜。

右春坊主要负责太子的日常武备,包括仪仗、护卫、通信、侍从等事宜。

左春坊下设崇文馆和司经、典膳、药藏、内直、典设和宫门六局,右春坊下设家令、率更和仆三寺。

洗马,就是左春坊司经局的主要负责人。

司经局,顾名思义,主要负责管理太子的图书和文章,与皇帝那边的内阁和内书房相对应。

随着历史的演进,“洗马”逐渐从武职变成为太子爷管理文书、收集图书、资料的秘书,从仪仗兵变成了“太子近臣”。

到了雍正之后,虽然不在设立太子,但司经局洗马一职仍被保留下来,作为翰林们的荣誉称号。

马,也不是随便谁就能“洗”的

太子,国之储君,那可是未来的皇帝啊。

洗马,就是太子的伴读、秘书。

是跟太子爷一起长大的近臣,太子也什么脾气秉性摸得一清二楚。

等太子变成了皇帝之后,那一定也是最亲近的大臣。

所以说,当上了“洗马”就等于买上了一支“潜力黑马股”,将自己的命运与太子的命运牢牢地锁在了一起。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管怎么说,能顺利接过老爹的枪太子爷还在多数。

为了给太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皇帝老爷在选择“洗马”时也是慎之又慎,

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是先决条件,

品行端正、雍容有度也是一票否决项。

像汉朝名臣汲黯、写《陈情表》的李密、唐朝名臣魏征,都是至忠至孝大德之士。

前文提到的杨守陈和刘定之也都是品行俱佳的大学问家。

明清的“洗马”一般都是从翰林院中遴选而来,都是经过优中选优,大浪淘沙了多少轮的干才。

比如明朝的杨溥、杨廷和、徐阶、张居正,清朝的高士奇、陈廷敬、张之洞等人,都担任过“洗马”一职,日后也都成为了高居一品、权倾朝野的大学士。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您。

我是土鳖君,一位爱极了中国的书生。

关注我,为您持续输出有质量的答案。

e�Z�F�

李世民把李元吉的妻妾,纳入自己的后宫,你怎么看

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政变”后,娶了弟弟李元吉的妻子杨氏为妃。

这件事在历史上普遍认为是李世民的一种霸道行为。是李世民以胜利者的姿势,对失败者李元吉的一种羞辱的表现。

(李世民剧照)

确实,人们有理由这样看这个问题。因为李世民最恨的人就是李元吉,李元吉曾经多次挑唆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甚至还在李世民的酒中下毒,差点把李世民毒死。只是因为李建成做事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下不了决心,所以这件事最终才没有成功。

李世民对李元吉的恨是显而易见的。在“玄武门政变”中,李世民不但杀死了李元吉,而且还杀掉了李元吉的所有儿子。

李世民的这种操作,和历史上所有的胜利者的操作是一样的。一旦胜利以后,对方的财物,将变成自己的财物;对方的臣民,将变成自己的奴隶;对方的儿孙,将全部被杀掉;对方的妻女,将变成自己的嫔妃或者洗衣工。这是一种从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习俗。由于李世民的家族,本身是胡人,因而也把这种习俗延续了下来。因此,人们自然理所当然认为,李世民娶李元吉的妻子杨妃为妻,是一种强霸和羞辱李元吉的行为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这种习俗用在对待敌国身上,后人可能都不会惊讶,但因为李元吉是李世民的兄弟,杨氏是李世民的兄弟媳妇,这件事就显得很不正常了,因而人们才会对这件事予以特别的议论。

不过,我却认为,李世民这样对待兄弟媳妇杨氏,并不是一种霸道行为。如果是霸道行为,后来的一件事,就解释不过去。

(杨氏剧照)

李世民娶了杨氏以后,一直对杨氏非常好。当长孙皇后去世以后,李世民还试图立杨妃为皇后。如果李世民真的非常憎恨李元吉,他怎么会这样处理杨氏?难道不担心杨氏会报复吗?

所以说,李世民娶杨氏,显然不是一种羞辱。

那么李世民为什么要娶兄弟媳妇为老婆?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

我认为,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政变以后,便采用了宽恕一切,团结一切的政策。毕竟对于李世民来说,他已经消灭了政敌,获得了权力。而且他爹李渊已经把皇位传给他了。这时候对于他来说,采用宽恕一切,团结一切的政策,不但可以把自己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受害者,而且还可以软化矛盾,获得更多的支持。

所以,玄武门政变后,李世民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下,一个都没有清算。那些曾经带着卫队攻打玄武门,试图杀掉李世民等人。并且还曾经带着卫队冲进李世民的府上,要杀李世民家人的李建成的部下们,在玄武门政变之后,纷纷逃到山上躲了起来。

(魏征剧照)

不过,李世民并没有为难他们,而是把他们一个个地又找回来,给他们官做。而且像魏征这样的大臣,李世民还对他极为重用。所有这些,都是李世民宽恕一切,团结一切的表现。

而且李世民通过这样做,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贞观之治”,实际上就是古代君王团结各方力量,实现最大和谐的政治图景。显然这与李世民在政变以后,及时调整政治策略不无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李世民娶弟弟李元吉的妻子杨氏为妃,也就是“团结和谐”的表现。

古代某个皇帝娶某个女子为妃,其实就是给予这个女子极大的恩惠,为什么我们要用“宠幸”一词来表现皇帝对妃子的爱?就是因为皇帝这样做,是给予这个妃子“恩宠”,并且让这个妃子获得“幸福”的表现,因“宠”而“幸”嘛。所以,李世民娶杨妃,自然也就是宠幸她,让她获得幸福的表现。而后来李世民想把杨妃立为皇后,更加是一种巨大的宠幸。

由此可见,我们产生这样的疑惑,只是因为我们的文化观和价值观,与古人不一样而已。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等)

尔朱荣和元天穆,两大权臣为什么会被一个文弱皇帝同时灭掉

历史上有很多功高盖主的权臣,有的权臣借助自己势力推翻王朝统治,自己成为新皇帝,有的权臣与皇帝斗智斗勇,最后无奈被杀,而有的权臣,诸如尔朱荣一样,自己一个大意,就被皇帝一举拿下,悔之晚矣。

关于尔朱荣与元天穆是如何被皇帝一举拿下的,我觉得有必要详细讲一讲,也许会让人们从中有所启发。


一、尔朱荣与元天穆之死

尔朱荣(公元493年—公元530年)是北魏北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其人十分聪明果敢,在北魏末年,天下一片混乱,国家内部亦内乱不断的情况下,尔朱荣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政治影响力以及军事实力,起兵南下至河阳,拥立宗室长乐王元子攸为帝,并且发动河阴之难,将新皇帝的威胁之人胡太后以及原本幼帝元钊等一干人等全部诛杀。

由于拥立皇帝有功,并且原本尔朱荣实力就不一般,在取得政权之后孝庄皇帝对其大力封赐,一时间尔朱荣担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兼尚书令、领军将军以及太原王等重要职位,成为北魏不可撼动的权臣。

此后,尔朱荣一样没有闲着,即使自己身在太原,对国家大事依旧十分操心,其帮助孝庄帝平定齐帝葛荣、魏帝元顥、汉王邢杲、“神兽”皇帝万俟丑奴等叛乱,最后被封为柱国大将军,至此,尔朱荣的政治生涯已经达到顶峰,不仅仅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应该说皇帝也得听他的。

当然,皇帝听他的除了他权利滔天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他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孝庄帝成为皇后,这样一来父女二人完全可以里应外合,对整个北魏的控制易如反掌,年轻的孝庄帝无奈成为一个傀儡皇帝。

看着尔朱荣势力不断增大,皇室宗室成员元天穆逐渐向其靠拢,两人约定成为兄弟,并且元天穆跟随尔朱荣一起平定宗室元顥叛乱、迎请孝庄帝复辟有功,被孝庄帝封为上党王,加太宰。

自此之后,元天穆更是与尔朱荣两人站在同一政治立场,对于傀儡皇帝孝庄帝而言,这无非是人生的奇耻大辱,他作为一个皇帝,要是自己是一个彻底懦弱的皇帝还好,可以忍受这种屈辱,可惜孝庄帝偏偏内心深处还是想做出一番事业,所以如今功高盖主的尔朱荣必然成为孝庄帝的眼中钉肉中刺,他想方设法要将其除掉。

有了除掉尔朱荣的想法,孝庄帝就得实施,可是这个操作难度系数过大,毕竟如今整个国家的权力基本集中在尔朱荣那里,朝中虽然有城阳王元徽、侍中李彧等人支持孝庄帝,可是实力与尔朱荣相比,还是相差甚远,想要除掉尔朱荣,必须智取方可。

孝庄帝经过深思熟虑,想出一个不错的办法,就是想趁着尔朱荣进宫之时将其处决,后来发现尔朱荣每次进宫,都会带很多手下,这样一来想要杀他难度颇大,于是孝庄帝就对尔朱荣说“你每次进宫带这么多人,是不是像民间传言所说那样想要杀我?”

这么一个旁敲侧击,尔朱荣无言以对,后来进宫去见皇帝,一般只带十多个随从,让孝庄帝的计划有了一丝希望。可是元天穆总是跟尔朱荣在一起,并且两人关系太好,要是孝庄帝将尔朱荣杀死,元天穆必然会举兵造反,所以只能想办法将两人一起处决,才是最佳计策。

等了很久,机会终于来临,这天,尔朱荣上书请求进宫见见临产的女儿尔朱皇后,孝庄帝终于抓住机会,趁机叫元天穆一起来宫中见自己,两人都准备好前往宫中,可是这次尔朱荣从太原出发,带了五千精兵在门外等候,孝庄帝想要除掉尔朱荣实在有难度。

更加关键一点是,在尔朱荣即将进入皇宫时,已经有人提醒尔朱荣,说皇帝要杀死他,虽然尔朱荣表面上没有任何防备,但是心里还是有所警惕,所以这次孝庄皇帝的计划没有成功。

等到尔朱荣回家不久,孝庄帝打算来个出其不意,就命人宣尔朱荣进宫去,说是皇后生下一个皇子。听到这样的消息,尔朱荣激动难耐,没有怎么准备就带着与自己一起喝酒的元天穆前往皇宫去见皇帝,刚到皇宫,发现四下无人,也没有见到出生的皇子,尔朱荣感觉有诈,打算转身离开,孝庄皇帝命提前准备好的光禄少卿鲁安、典御李侃晞等执刀自东门进入殿堂,准备将尔朱荣与元天穆一并拿下,惊慌失措的尔朱荣冲向孝庄帝,想要挟持他,孝庄帝早已准备好匕首,一刀刺向尔朱荣,其余人员一并冲上来,很快结束战斗,尔朱荣与元天穆身首异处。

取得胜利的孝庄帝怎么也没有想到,尔朱荣这个权臣,除了威胁自己,让自己成为傀儡之外,他也是北魏的顶梁柱,如今被自己手刃,北魏的天下随即迎来更多的战乱与动荡,最后孝庄帝无法抵抗天下乱军,只能被他人再次处决,北魏也分为东魏与西魏,可悲可叹。


二、为何尔朱荣与元天穆会被一并处决

自古权臣功高盖主,随后迎来的就是与皇帝的斗智斗勇,尔朱荣与元天穆之所以最后被孝庄帝一并解决,最本质的原因无非以下三点:

1、过于自信而疏于防守

尔朱荣在进皇宫之前,就有人提醒他说皇帝想要杀害他,可是尔朱荣觉得自己如今权力滔天,区区一个孝庄帝,根本不是自己对手,他断定孝庄帝是不敢对自己下手的,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说,尔朱荣都没有引起重视。

也就是尔朱荣一直以来的疏忽大意,才让皇帝有了机会,在最后关键时候将他与元天穆一举拿下,两人赤手空拳,当然只能接受悲惨命运。

2、不能与皇帝直接对抗

虽然尔朱荣权利很大,但是他始终是一个臣子,在古代,一个臣子不管你怎么厉害,都是没有多少机会能够与皇帝正面对抗的,尔朱荣一开始对自己有所保护,可是被孝庄帝说他有杀害皇帝之心,才让尔朱荣不得已只能少带一些随从进宫。

要是当时尔朱荣不听皇帝的建议,那就是摆明自己有谋朝篡位之心,在那样一个混乱的年代,一个乱臣贼子,想要直接与皇帝对抗,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即使原本实力很大,也很难得到天下英雄豪杰的支持,一旦得不到民心,这场战争结局还是很明显,自己即使胜利解决孝庄帝,还是会有其余人来解决自己,顺应民心成为皇帝,这样一来自己不是自掘坟墓,出力不讨好么?

聪明的尔朱荣权衡利弊之后,自然明白,如今虽然自己不是皇帝,但是实权在握,可以享受很多皇帝才能享受到的生活,只要一直这样维持下去,就已经足够,何必自寻烦恼。

3、孝庄帝并非等闲之辈

孝庄帝是一个傀儡皇帝,一开始完全是无奈之举,随着自己皇位逐渐稳定,有了一定的大臣支持,他当然也想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皇帝,所以结合自己的聪明才智,经过深思熟虑以及周密的安排,才能最终将尔朱荣解决。

至于元天穆,从一开始就仅仅是尔朱荣的一个随从,孝庄皇帝封官给他是因为尔朱荣,最后将其杀死也是因为尔朱荣,因为一旦尔朱荣处决了,必须斩草除根,要不然元天穆起兵造反,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就这么一个单纯的理由,元天穆成为尔朱荣陪葬品。


结语

在历史长河中,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很有意思的,在面对权力之时,很多人迷失自己,很多人忘记大局,孝庄帝虽然除掉尔朱荣,让自己拥有实权,可是他这个自私的举动,却迎来北魏灭亡,这样看来,孝庄帝的做法何尝不是自掘坟墓呢?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历史上有哪些权臣

中国古代的权臣,按照进化论的公理,逐渐演化而成。越是古代,权臣越多;越是近代,权臣越少。

什么是权臣?就是言谈举止能够威胁国家和君主安全的人。按照其出身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贵族、豪杰、布衣、佞臣等。具体有哪些呢?

一、贵族类权臣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三桓(季孙、孟孙、叔孙),晋国的六卿(智氏、赵氏、韩氏、魏氏、中行氏、范氏),齐国的陈田、秦国的吕不韦等、汉朝外戚如邓骘、窦宪、梁冀、王莽等。这些人都带有贵族的特点,也具备改朝换代的能力,其中的王莽改自己改朝换代,当了14年的皇帝。

二、豪杰类权臣

自东汉以后,豪杰类权臣逐渐增多,比如董卓、李榷、曹操、司马懿父子(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诸葛恪、孙峻、孙綝、桓温、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高欢父子(高欢、高澄、高洋)、宇文泰、宇文护、多尔衮、鳌拜等。这类人往往是武将,用刀枪打出来一片天地。

三、布衣类权臣

战国时秦国的商鞅、西汉的霍光、蜀汉的诸葛亮、前秦的王猛、北宋的王安石、明朝的张居正等,这类人出身普通老百姓,凭借自己的才学得到君主的信任,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权倾一时。

四、佞臣类权臣

这类权臣讨好皇帝,巧言令色,祸害百姓。比如秦代的赵高,东汉的十常侍,蜀汉的黄皓,唐代的李林甫、卢杞、李辅国、鱼朝恩,宋代的蔡京、秦桧、史弥远、贾似道,明朝的王振、刘瑾、魏忠贤等人。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的权臣。

历朝历代的权臣中,为何诸葛亮会备受高度推崇

诸葛亮虽得其主,未得其时,出使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而他何能占据古代十大武宗之庙,成为后世人所敬仰的诸葛武侯呢?

我认为他的"出师表"一腔热血忠义天下观,扣人心弦,感人肺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两朝臣"的生平事迹,是他的真实写照。

经历过三国诸侯混战的大动荡,在各路英雄争权夺利的乱世中,诸葛亮还能保持儒将风度,忠君为国,精兵简政,赏罚分明,廉洁奉公,忧国爱民,且有胆有识,才华横溢,德高望重。这些优良品德,赢得蜀汉百姓自发地为他立祠烧香,当时就让三国归于晋的武帝司马炎感慨万分,惊叹不已!

诸葛亮一心效"管仲乐毅"之志,淡泊而明志,宁静以致远,是蜀汉忠义贤相,历朝历代王侯将相,都愿之做楷模,争相效仿,这才使得诸葛亮的形象日益深入人心,大放异彩。

诸葛亮不仅在政坛上鹤立鸡群,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才多艺,卓越非凡;而且在私生活中也是堂堂正正,没有一丝绯闻和贪婪之心,不以权谋私,不仗势欺人,一视同仁,尊重他人,严以律己,两袖清风,死后只留下微量薄田和后花园的八百桑树。

诸葛亮各方面都做到了古代大儒的极致,无暇可击,才让人万分的钦佩和深深的感动。从远古到三国的漫长岁月,身为权臣的诸葛亮为官清廉且富于才干,都是屈指可数的。甚至为人之父、为人之夫、为人之臣、为人之长都是那样德艺双馨,为人所重。才使得他留芳青史,永垂史册!

中华文明就是有了屈原、苏武、诸葛亮、魏征、文天祥等无数仁人志士的高风亮节和优异表现,才会一代代传承下来长盛不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和"淡泊而明志,宁静以致远",是诸葛亮留给后世的精美标牌。我们要学习他忠于国家、正气凛然、勤奋努力、儒雅沉稳、深谋远虑的优秀品格,做一个中华好公民!

朱祁镇复辟,于谦作为当朝权臣在干什么

先看看于谦的地位。

于谦是浙江钱塘人,永乐年间进士,土木之变后,他由兵部侍郎升任兵部尚书,提督京营兵马。北京保卫战胜利之后,加于谦为少保,总督军务。在整个景泰年间,他的权力还是非常大的,明景帝对他言听计从。

景泰七年年底,明景帝病重,而此前他废掉了原来的皇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结果儿子夭折,以后再没有儿子,皇太子之位一直空虚。

于谦为首的大臣们非常着急,当时有三个选项:一是恢复原来的皇太子、明英宗的大儿子朱见深,比如太监兴安、陈循等人就是这个主张。二是迎立襄王的世子,据说大学士王文、太监王诚等人密谋过这个选项。第三就是迎回太上皇明英宗,石亨、徐有贞等人是主谋,因为这样做可以建立奇功。

夺门政变发生的夜晚,大臣们在一起商议,起草的奏文中有这样的字句:“陛下宣宗章皇帝之子,当立章皇帝子孙”,这个提议很有弹性,可以有多个选项,都不算错。

只是因为当时天色已晚,还不及呈进,结果当天夜里发生了政变。

此时,于谦应该也在这些大臣之列,比较消极地保持着政治上的正确性。对于石亨等人的密谋,对于王文等人的密谋,他全不知情。

有传言说,于谦支持王文的想法,这也是后来给他定下的罪名,其实是诬蔑。于谦只是支持尽快确立皇储的人选,以安定人心。

可悲的是,于谦因为太坚持原则,大权在握却不会笼络人心,搞得自己没朋友。

夺门政变的骨干都对于谦不满。石亨是于谦重新起用的,对于谦感激不尽,但于谦原则性太强,石亨转而恼恨他。徐有贞更不必说,在于谦主政时毫无前程,逼得他改名。另外两位骨干张軏、曹吉祥也因为各种原因,对于谦非常不满。

所以政变成功之后,他们都想趁机搞掉于谦。明英宗在南宫被圈了多年,如今重见天日,又坐上了皇位,心花怒放,对石亨这几位功臣万分感激,恨不能对他们喊爹,对他们当然是言听计从。

更可悲的是,最后时刻明景帝也不信任于谦,听到政变的消息,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于谦带头搞事情。

中国历史上,除了诸葛亮,还有谁既是忠臣又是权臣

伊尹。根据有限的文字记载,在我心目中,中国历史上,忠臣u权臣,唯伊尹可排第一位,非他莫属!为此,有三点理由。

一,伊尹位高权重,史上可比者,寥寥无几。

首先,他是第一个帝王之师。他不仅是太甲的师保,而且还是商汤的老师。《孟子》说:“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

其次,地位高,在位时间长。伊尹自成汤建立商朝被封为尹起,历事商朝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为相五十余年,终年100岁,史上无出其右者。

再次,权利大。伊尹身兼相、医、巫、厨、师于一身。那个时代,“神权共治”。据《尚书君爽》曰:“伊尹格于皇天”,代天言事。说起权利,盖过皇帝也不为过。

二,不篡权称王,有机不乘,机会多多。

首先,可借巫力而不借。在崇尚鬼神的时代,巫的地位崇高,“巫语”即天意。但伊尹忠于朝室,从未以此谋利。

其次,可能机会多多却不创造机会。仅凭其位高,或凭其在位时间长久,任意一条,都足以提供“称王”机会。然而,伊尹忠而不二。

再次,逼君改过,行王权治国而不称王,其忠可表。殷本纪《伊尹放太甲》中曽记述,太甲即位三年间,暴虐无道,违背德政,于是伊尹把太甲放逐至桐宫思过,并著《伊训》、《肆命》等训词。期间,伊尹与诸大臣“共和执政”,未有谋反。三年后,太甲改邪归正,伊尹亲自到桐宫迎接,并主动交还王权与太甲。为后世所盛赞。

三,有“乘机之才”,皆用于辅佐商朝。为商朝建立和兴盛立下汗马功劳,忠心不改。

首先,以德政治国。伊尹研究三皇五帝和大禹等明君的施政之道,闻名遐迩。故成汤到三聘台聘请伊尹。伊尹则“以尧舜之道要汤”(引自《孟子》)。

其次,有经才伟略之能。伊尹劝成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讲究谋略,两次停止献贡试探夏桀,至确认“九夷之师不起”,并深入夏朝了解情况。这些凸显出他“重人心向背”、“讲究侦查”、“审时度势”之军事思想。

再次,博学多才,威望高。伊尹聪敏好学,厨艺、医术、巫术、德政、军事各个方面,在当时远近闻名。正因为如此,成汤才会数次聘请伊尹。

有上述探讨,恐怕不输周公、霍光等。看来,伊尹得“第一名相”名副其实。

(以上插图,来源于网络。)

东吴名将丁奉是如何一战斩杀张辽的丁奉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

正史中的张辽是病死的;张辽被丁奉用箭射伤后在许昌逝世,是演义中的故事情节;丁奉一战斩杀张辽是不存在的。

在曹丕称帝之后,张辽继续守卫着合肥这个曾经让他名扬天下的地方,曹丕封为晋阳侯,对于张辽的赏赐都是多于其他将领的,因为张辽可以算是一个封疆大吏。曹丕对张辽也是非常的尊敬和爱戴,经常询问他打败孙权的战斗细节。孙权非常的害怕张辽,张辽生病的时候孙权都不敢轻举妄动,最后张辽病情加重,在江都病逝,曹丕都为张辽留下了眼泪,封张辽的谥号为刚侯,用一个“刚”字概括了张辽的一生,也算是实至名归。

后来曹丕对张辽的评价是:合肥大战,张辽和李典用八百步兵,击败了孙权的十万军队,自古以来都没有这样的战例,让东吴至今还没有士气,可以说是国家的栋梁。

张辽是在三国时期魏国的大将,在曹魏集团当中唯一一个受到后人读者尊敬和爱戴的一个魏国将领,因为张辽不仅和蜀汉的关羽是意气相投,而且是曹操身边的一个得意的将领,位居曹操的五子良将,在曹操帐下是立下了赫赫战功。要说到张辽最有名气的一场战斗就是威震逍遥津,张辽带领着李典和乐进在逍遥津这个地方设下埋伏,孙权大军过了小师桥之后,便把小师桥拆掉断了孙权的退路,要不是东吴诸将死保孙权,碧眼儿就领盒饭走人了,三国的历史就会改写。张辽在三国纷中的人气很高,笔者也算是张辽的一个小小粉丝吧。

丁奉作为吴国的大将,有记载的是四朝元老了,最早出现在周瑜帐下,赤壁之战时期经常和徐盛一起被周瑜分配作战任务。服侍了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代的东吴皇帝,孙策在世的时候丁奉是否已经在东吴为将也没有确切的记载。演义中的丁奉在三国的前期和中期都没有很大的名气,只是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出现过几次,还是周瑜手下的一个牙将。

三国后期丁奉逐渐有了名气是因为他做了很了不起的三件事情:

第一次是一箭射中张辽。刘备永安托孤之后,诸葛亮继续奉行的联吴抗曹政策,派遣邓芝到东吴联盟,两家联盟之后,曹丕就率先攻击东吴。徐盛就带着丁奉一起抵抗曹丕大军,曹丕战败之后张辽来护驾,被丁奉一箭射中张辽腰部,被赶到的徐晃救下,后来张辽因为箭伤在许都逝世。演义中张辽是因为丁奉射出的一支箭而死的,张辽威震华夏,丁奉也就算是跟着张辽这个三国明星也是出了名了。

第二次是丁奉雪中奋短兵,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因为孙权病死后孙亮继位,司马师在得知孙权死讯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起兵攻打东吴,派他弟弟司马昭为大都督,统领三路兵马,丁奉当时是带领的三千水兵去和魏军决战。当时的魏军将领胡尊根本看不起丁奉的三千水军,却不知道丁奉不安套路出牌,水军上岸去打步兵,给胡尊来了一个措手不及,魏军大败。司马昭得知胡尊兵败之后,带领其余两路分别都退兵了。

第三次是丁奉计除孙綝,当时的孙綝在吴国位居大将军,掌握着吴国的兵权,对于当时十七岁的皇帝孙亮处处压制,孙亮这个皇帝在很多事情上也是不能自作主张。孙亮走了和献帝一样的道路,安排国舅全纪设计除掉孙綝,不想计谋泄露,孙綝废了孙亮,后立孙休为吴国皇帝。孙休继位之后,孙綝还是一样的欺负孙休,孙休就找来了丁奉如何除掉孙綝。丁奉让孙休请孙綝吃饭,在宴席上杀了孙綝,看来在古代去吃饭是个很危险的事情。后来的结果就是孙綝过于自负,和当年的何进一样认为没人敢杀他,结果是赴宴被杀,三族被灭。

所以无论从正史还是演义的角度看,丁奉一战斩杀张辽是不存在的,正史当中并未记载张辽和丁奉交过手,虽然年轻时的张辽是个武将,但是后来做了一个封疆大吏一样的人物,不会亲自上战场吧。就哪怕从演义的角度看,张辽也是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伤及了内脏,不治身亡,未有张辽和丁奉大战的场景。正史中的张辽因病而死,也算是守住了他一世的英名,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完整的英雄形象。

那么丁奉的最终结局又是什么呢?丁奉终其一生为了吴国和北方政权从曹魏时交战到了西晋初期,见证了三国的兴衰。作为三国晚期的东吴重臣,丁奉带领着东吴军队多次和西晋的司马氏交战,互有胜负,为了东吴算是兢兢业业。只是在丁奉病逝之后,他的子孙后代并没有得到他的福萌,反而是下场很悲惨。

《三国志·吴书·丁奉传》:奉贵而有功,渐以骄矜,或有毁之者,皓追以前出军事,徙奉家於临川。

这段话的意思是,丁奉在世的时候很高贵,而且是战功累累,慢慢的骄傲起来了,就有人开始诋毁丁奉了。当时的孙皓追究丁奉之前在军事上的失误(吴军北伐时丁奉与万彧商议撤兵的计划泄露了),但是那个时候丁奉已经过世了,孙皓还是用丁奉出兵阳谷没有功劳的名义,杀害了丁奉的儿子,丁奉的全家也被迁徙到了一个叫临川的地方,等于说就是被流放了。

对于丁奉的最终结局,笔者看来是比较可悲的,为东吴征战一生,服侍四代皇帝,最终虽然得了善终,但是却把灾祸留给了子孙。相比于继承了张辽爵位的儿子和孙子,丁奉的结局着实是有点凄凉。就像毛阿敏唱过的歌词一样: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担当生前事,何记身后评。所有的人和故事,最终都会汇聚在历史长河当中。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愚论,不正之处欢迎评论斧正,你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