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曹操短歌行的写作背景
曹操短歌行的写作背景:
1、在苏轼《赤壁赋》中“横槊赋诗”言语的基础上,《三国演义》称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吟诵这首《对酒当歌》,时间定在建安十三年(208)末。
2、求贤说,出自张可礼《三曹年谱》:“抒发延揽人才之激切愿望,盖与《求贤令》作于同时。”时间在建安十五年(210)。
3、宾主唱和说,此主张发自万绳楠,他认为此诗作于汉建安元年(196),曹操迁汉献帝于许都之际,曹操与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
4、及时行乐说,但没有考证具体时间。此说由沈德潜发之,《古诗源》卷五:“《短歌行》,言当及时为乐也。”
5、王青的作于招待乌丸行单于普富卢的宴会上的说法,时间在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
扩展资料:
《短歌行》赏析:
这时候的曹操经过20年的辛苦经营,已经统一了北方。在这条艰辛坎坷的路上,无数敌人和亲人部下纷纷倒下,血雨腥风中,北方的军阀混战才慢慢结束,百姓开始安居乐业,曹操自己的功业理想也正在实现,想起这些,他的心中满怀了沧桑与落寞。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开篇就充满了深沉的感慨与叹息,有几分迷茫,也有一点疲惫。可曹操是胸怀万里,豁达磊落的政治家,他虽然“忧思难忘”,却不会独自沉吟,而是以酒解忧,“唯有杜康”。
一杯酒可以浇心中块垒,一杯酒也可以与青梅同煮纵论天下英雄。想起天下英雄,他的心怀为之一震,于是直接将《诗经》中的几句一字不改直接抄录下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将自己对贤才豪杰的渴望与向往直接抒发出来,他引用得如此贴切自然,与整首诗浑然一体,了无痕迹。这曹操,一生在政治军事的舞台行走,多少次身临险地,被无数敌人明算暗算,竟然有如此深厚的文学素养,将“诗经”中的内容化之无形,也真是让人心生钦佩。
他反复吟咏着对于贤才的渴慕:“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新朋旧友欢聚在宴会中,“契阔谈宴。心念旧恩。”仰望“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天空,他懂得它们“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犹豫与迟疑,曹操敞开了政治家的胸襟与气度“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面对也许是即将打响的战役,他最终摆脱了忧伤情绪,表现一统江山的豪迈情怀。
这一首“短歌行”以无限感慨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开始,到壮志凌云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结束,整首诗情感丰富矛盾,心灵辗转曲折,正如他的人生,充满了矛盾与纠结,孤独与挣扎。
曹操《短歌行》您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问题:曹操《短歌行》,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导语
曹操其人,就不用多言了吧!无论是在中国的“正史”,还是民间“野史”,亦或是小说“演义”,还是戏曲、影视剧,甚至包括年轻人喜欢的“网络游戏”,他无疑都是一位知名度极高的“历史人物”。
他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所谓“建安风骨魏晋诗”,也有他的一席之地,他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也是一位忠实的实践者。
天下英雄谁敌手,一代枭雄曹孟德
- 在军事方面,曹操是靠着镇压“黄巾起义”这一历史事件起步,他在长期的军事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
- 在政治方面,献帝初年他追随袁绍伐董卓,后迎汉献帝迁都许昌,自己做了大将军和丞相,史称“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此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
曹操的睿智在于他能接受“黄巾军(农民)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制定出有效的方针策略,积极采取“打击豪强,抑制兼并”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略,与此同时他又能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广集天下英才,所以在自己周围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社交人才。
因为采取了这些措施,他得以逐步统一北方,且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打击豪强和统一中国,是曹操一生中的两项主要活动,而实现这两点必须有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人才。从总体评价,这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是符合整个历史发展要求的。
建安文学中,曹操的文化地位
曹操除了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此同时还是一位大文学家、诗人。
据史料记载,他现存的诗歌约20余首,纵观他的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丰富多彩,诗歌意境各不相同:
有反应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思想和抱负,如《不出厦门行•龟虽寿》;还有一首体现曹操渴望得到天下贤才的《短歌行》,最为著名,我们通过赏析这首诗来体会曹操那种“思贤若渴”的意愿。
《短歌行》——三国•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短歌行》浅析
-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表达了曹操求贤若渴和平定天下的雄心壮志。最初读起来总觉得意思不够一气呵成,但从整体来看,它的艺术魅力恰恰如此——辞断而意属。
- 大家都明白,《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曹操的这首诗是“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既然作为民歌,这首诗其实就是一首“歌词”,是能用来吟唱的。
-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感情色彩和优美的意境表现了很有政治性的思想内容,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表现了求贤若渴的心情。
我最喜欢的诗句
作为曹操的经典作品之一,整首诗歌都令我喜欢。如果真要说出最喜欢的句子,我的观点如下:
- 开头八句,用悲凉的调子唱出了作者积久的忧思,他的忧思是由于感到人生短促,从而进一步强调其统一天下的决心,然而事实是“壮志未酬”。正如他的《秋胡行》中所说:“不戚年往,忧世不治。”他渴望贤才,并得到他们的辅助。
- 接着的十六句,只是反复写他未得贤才的“忧虑”,和自己得到贤才的“喜悦”,以此形成强烈的对比,从细节上具体生动地展现出诗人的喜乐。
- 我最喜欢的是这首诗的后八句:诗人以“鸟鹊”比喻成“贤才”,希望群贤毕至,全都归结到自己身边,为他所用,高度概括为“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揭示了整首诗的主旨。
【温馨提示:兵法天下,诗词文化。尊崇原创,不忘初心。自古读书本难,行文不易;既然头条有缘,文笔相见。如果您认可“兵法天下”,敬请赞转分享,雅评留言】
大家好!我是@兵法天下 ,诚谢题主邀答,与大家共同分享曹操的《短歌行》。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奇文共欣赏,疑意相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