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孙悟空曾经可以言出法随,一开口就能把人杀死,为何后来不用了呢
主要是:
一、取经路上一心从善,心中有佛,浪子回头金不换。一句「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不再用那些不光明的手段主动伤人。
二、五行山压五百年,改邪归正,所以:取经路上基本都是被动受挫的局面,随时被妖魔暗算,自己只能逆来顺受。
三、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法力基本都来源于他偷吃的蟠桃,玉露琼浆,仙酒仙丹,属于开挂性法力。
四、地仙一个轮回也就五百年,也就是孙悟空体偷吃的东西被消化完了,法力也随之减弱,不再像之前大闹天宫那么强大了
五、孙悟空心里有了顾及,怕唐僧又给他念经箍咒
六、孙悟空心态有美猴王变为唐僧的小跟班。如来,观音都比他强,所以积极性和勇气被打压回去了!
七、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孙悟空当年也是靠七十二洞妖王支持,取经路上猪八戒,沙和尚帮不了多少忙,大部分靠他自己单枪匹马打头阵。
八、「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闹天宫,孙悟空行游天宫,对神仙了如指掌。取经路上,基本上都是探索未知领域,也是犯了兵家大忌,反过来妖怪对孙悟空了如指掌
九、《西游记》是长篇小说,作者也是深思熟虑,特意构思前后铺垫的故事情节,
十、与中国传统道教思想和佛教思想是不可分开的,因果报应,因为前边犯了错,所以后面改错的苦果还是要自己偿的。
圣诞节到了,祝大家圣诞快乐!
常听人说古代中国缺少契约精神,一诺千金,言出法随的传统是契约精神吗
谢谢邀请。
您用的两个成语,描述的其实是两种境界。
言出法随,是一种警告,是对于可能违反者的一种事先的公告与明示。
这个成语出现时间相当晚,有理由相信是受到十九世纪西方思想冲击和启迪发后才产生的。
清·林则徐《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
换句话说,在我国古代,从来没有言出法随这个词儿,只有一诺千金。
而且一诺千金也不是来自什么真实事件,只是一句轻飘飘的马屁,不值钱的恭维话。
《史记季布列传》:季布有一乡人曹邱生,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季布准备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有这样好的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这番话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李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所以,一个是赞美别人的名声值钱,一个是颁布法条候的警告。
其实两个语境是相左的。
如果任何事做到言出法随,那就不需要强调一诺千金了,因为有法律替你监督,一旦违约,有严刑重罚等着他。这是法家思维模式。
问题是古代中国,从来缺乏这个后续保障体系。商鞅立竿见影,结果被五马分尸。
如果人人都能一诺千金,又怎会有言出法随的必要呢?每个人说句话,就是吐口吐沫砸个坑。信守诺言,那是大同社会。
不过这只能是来自轻言虚谈,坐而论道。“言必信、行必果”只是出现在儒家的经典著述里。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其实,关于信诺的事,墨子是论述得最合情理,并具备现实意义的。不过他的言辞对统治者剖析得过于清晰明白,所以是历朝历代,无一例外,都不敢用他那一套罢了。
谢邀,答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