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如何理解“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这句话
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28章。原文是这样的: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下面就让有书君来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含义。
一、“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意思为: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
雄是争强好胜、高高在上的;雌则是柔软顺和、趋低退后的。有道的人,不会、也不屑于与人争。然而正因为不争,才能避免无谓的麻烦,反而让财富、人脉和资源都争相聚拢来。
战国时期的蔺相如,由于渑池大会再立新功,被赵王任命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这让廉颇耿耿于怀,异常不满,他到处扬言,如果让他碰上了蔺相如,一定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话传到蔺相如耳边,他此后便远远地躲着廉颇。众人甚为不解,以为蔺相如真是怕了廉将军。
蔺相如解释:他之所以躲着廉颇,并非由于害怕,而是怕将相不和,影响国家的安定,让敌国有机可乘,故而选择了退让。
得知真相的廉颇顿感羞愧,他主动背着荆条来向蔺相如请罪。
由此可见,知雄守雌,是一种低调的为人处事方式,是占着理儿却仍然替他人着想的一种高尚的姿态。
二、“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这样反而可以成为天下人效仿的榜样。
“白”是清楚、明白,“黑”是糊涂、暗昧。谁都希望自己是个明白人,而不愿意被人看做是糊涂蛋。可是真的就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那是为什么?那其实是洞察一切之后的大智慧,是大智若愚的表现。
曾国藩年轻时也曾希望做个一尘不染的清官。可是他报效朝廷的心愿,并未能顺遂。当他赤手空拳创建湘军,为大清立下赫赫战功时,换来的却是同僚的非议和嫉妒,咸丰帝也对他满是戒备和猜疑。
在他因守父丧居家的日子里,终于悟透了:做人要学着外浊内清、外黑内白。表面上的妥协,其实更有利于事情的顺利开展。
于是他选择了和光同尘,而这更充分体现了妥协的力量,也让他更好地绕过重重障碍,实现了自己的抱负,成就了一番伟业。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知白守黑让我们明白:人生在世,要懂得圆融变通之道。
三、“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
荣是荣耀,以及兴旺发达的意思;辱是卑辱,还有平淡、寂寞、挫折的意思。做人做事,需要审时度势,在时机未成熟之时,学会委曲求全。忍受一时之辱,方能换来长久的安宁。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和修养。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大败于吴王夫差,被困在会暨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听从臣下文种和范蠡的建议,装作向吴国求和,夫妻俩自愿入吴宫为奴。
在吴宫的日子里,他们小心地伺候吴王,受尽各种羞辱,表面上却极尽谄媚之态,没有流露半点不满。
其卑躬屈膝的奴才姿态最终感动了吴王。三年后,决定放他们回国。为了牢记亡国之痛、石室之辱,勾践卧薪尝胆,重用贤才,发展生产,君臣同心同德,奋发图强。
经过近十年的精心准备,越国终于一举打败了吴国,勾践也成为了春秋末年政坛上叱诧风云的人物,霸业达到了极盛。
知荣守辱,是一种策略。古今中外,凡能成就大事业的,无不是懂得低头、放低身段的人。只有甘于卑微,把自己置于最低点,方能实现质的飞跃。
综上所述,有书君认为:老子的“三知三守”,并非是教人消极避世、不思进取,而是一种做人的修养和水平的体现,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柔克刚的智慧。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低调退让、谦卑自守、忍辱守分,才是最安全无忧的状态,也才是最接近于“道”的状态。
不知诸位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刘备托孤时在孔明面前背《隆中对》如数家珍,为何要反其道而行
看了问题,我一头雾水!刘备托孤时在孔明面前背《隆中对》了吗?闲话少说,我们来看托孤情形。刘备先赞扬了诸葛亮是德才兼备的精英,认为他比曹丕强十倍;是安邦定国的首要人选,一定能成就复兴汉室的大业!又说,以你的政治眼光来看,我的儿子刘禅在您的辅助下能成为人主,就请你竭尽全力地辅导他;如果你认为他能力确实不咋滴,你可以取而代之,继续完成北定中原的事业。诸葛亮表示,鞠躬尽瘁,“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放心了,没有背诵什么隆中对啊。
孔明说:“有何圣谕!”先主 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 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 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隆中对说的是什么呢?首先分析了天下大势力,曹操已拥较强的实力,又“”挟天子以令诸侯”,你暂时确实没有实力与他抗衡;孙权占据江东,经过孙坚、孙策与他自己的励精图治,人民富裕,江山险固,要力争与他搞好关系。接着介绍了荆州独特而优越的地理位置,说“此用武之地,而其主(刘表)不能 守”,益州是“”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 业”,而“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说穿了,告诉刘备,想方设法取得荆州、益州。作为进攻中原的根据地,慢慢壮大实力!待形式成熟了,再搞大动作: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 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 川,‘’《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对照以上事实,刘备托孤时没有要反其道而行之啊!
只不过,近年来,很多“精明”的历史学家认为刘备提出的:如果自己的儿子不才,就让诸葛亮取而代之,是虚情假意,是虚伪的表现;目的是试探诸葛亮能否执行自己的遗愿,死心塌地地辅佐刘禅,完成攘除奸凶,兴汉安刘的大事!
我认为是历史学家们过于敏感了。刘备有识人之明:在长板坡时,他自始至终都坚信赵云不会背叛自己,赵云呢在曹营杀了个七进七出,救出了阿斗,历尽艰险又回到了刘备身边,依然对刘备忠心耿耿;拿下汉中后,刘备力排众议,放弃张飞不用,大胆提拔魏延为汉中太守 ,魏延坚守汉中十年,硬是没有丢一寸土地,为自己赢得了声誉;马谡风头正健时,上上下下、包括诸葛亮都认为他是蜀汉的后起之秀,而刘备认为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后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果然印证了他预言;这些事实无可辩驳地说明了刘备识人的目光 精准而独到。
他自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后,二人从来没有红过脸,自说如鱼得水。二人都遵循君臣之义,在战斗中结成 了深厚的战友情谊,可以说,刘备对诸葛亮的品格、能力、为人处世知根知底。他根本不会担心诸葛亮的篡位,相反,他很清楚:诸葛亮纵使知道阿斗不才,由于他对蜀汉的忠贞不渝也不会废黜刘禅的,所以才在临终前故意提醒他,要他以大事为重!
并没有所谓的历史专家们说那么耸人听闻,什么军帐后面埋伏了刀斧手,什么要李严掌军挤压诸葛亮,什么要赵云护着刘禅,严控诸葛亮等等!我们说历史人物,讲正史也好,讲演义也好,要拿证据,不能主观臆断,信口雌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