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古代行军打仗有哪些旗帜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古代行军的旗帜非常多,是传递信号的主要方式。
古人无论打仗还是行军,很多并不用口头信号。
因为当时中国没有统一的普通话,军人可能来自各地,南腔北调的传命令,很容易出现错误。
至于依靠声音,也就是击鼓打金,也受到很多限制,因为声音传播距离毕竟有限,还会被噪声干扰。
所以,旗帜是最直观也最快速的下达命令的方式。
早在商周时期,军队行军作战已经频繁使用军旗下令。
到了先秦时期,军队的旗帜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也是军队必不可少的东西。
比如韩信攻打赵军的井陉之战中,韩信派数百精锐骑兵砍倒了赵军后方大营的旗帜。
前线赵军虽然有20万人,发现后方基地的军旗全部被砍掉,换成了汉军旗帜。
他们知道后路被汉军切断,军无斗志,随后迅速崩溃。
古代的军旗内容极为繁多,萨胖直接简单说一说。
第一,牙旗
牙旗是非常重要的旗帜,是全军的核心,也是象征。
因为往往用象牙装饰,所以叫做牙旗。
牙旗类似于日军的联队旗,是一种重要的象征,在古代还有神灵庇佑军队的意思。
所以军队出发的时候,都要祭旗。
三国演义中,周瑜出征前斩掉了蔡和祭旗。
古代如果牙旗突然折断,是非常不要的象征,会影响士气。
同时,即便部队战败,牙旗也要保住住。如果一支军队连牙旗都被缴获,就可以看做彻底崩溃了。
第二,号旗
号旗主要用于敌我和将军识别部队。
在古代,交战双方都是中国人,长得都是一样,武器装备也差不多。
比如三国的军队,很多是曹军被俘虏以后就成为蜀军,蜀军被东吴打垮以后就成为吴军。
如果将军不能识别自己的部队,也就无法指挥。
所以,军队行军时候,都必须举着号旗,自己的将领根据号旗识别部队的动向。
而具体作战时,士兵都必须跟着自己的号旗作战,号旗就是作战的中枢。
所以一旦号旗被砍倒,军队就很容易群龙无首。
第三,五方旗
五方旗是具体指挥作战的旗帜,分别表示五个方向。
将军通过打五方旗,可以指挥部队向各个方向移动。
五方旗的形式多样,颜色也不同。
比如三国时期的魏国,用青龙、朱鸟、玄武、白虎、黄龙等图案,配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队伍。
古代作战中,主将同基层部队相距不会太远,旗帜指挥作战是最快最实际的。
第四,行军旗
行军和打仗不同,行军有自己的旗帜。
基本上中军指挥部打出旗帜,然后每个部队依次打旗,全军很快就能看到。
另外就是前锋部队发现有特殊地形,立即打旗,很快全军也会看到。
行军旗花样很多,主要用不同颜色识别。
随便举些例子。
青色,如果先头部队遇到山林障碍需要开道时,就会举起青旗。
赤色,如果军队遇到地势险要,高山峡谷之地时,便需要防敌人火攻,举红旗示警。
白色,一旦遭遇到敌兵,就要迅速集结兵力,摆开阵型迎战,举白旗为令(白旗表示投降其实近代之后的概念,而且更多的是表示休战)。
黑色,如果行军路线上有沼泽或者溪流等,就会举起黑旗。
黄色,如果前方一马平川,畅通无阻,举黄旗示意。
第五,将旗。
将旗比牙旗要差。
牙旗是主帅的旗子,几十万人也只有一个牙旗。
但几十万绝非一个将领能够指挥的,一般分为无数将领的部队。
不同将领都有自己的将旗,作用类似于牙旗,指挥规模小一些而已。
大家看电影《投名状》,李连杰的山字营,将旗就是一个山字。
何奎的奎子营,将旗就是一个奎字。
古代军旗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军队作战的中枢。
所以,一旦开战,往往以掠夺军旗的数量论功行赏。
小说《三国演义》中,华容道曹操几次遇险,都侥幸逃脱,主要是追兵只顾俘虏士兵,抢夺辎重和军旗,顾不上追击。
推荐一下苏轼的《前赤壁赋》和白话文翻译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前赤壁赋》
原文
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愿如慕,如泣如诉,馀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口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舮千里,旌祺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儿友麋鹿,驾 一叶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傲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随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知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旣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下乘船游览,清风徐徐吹来,江面上波纹不起。于是我举酒敬客,吟诵《明月》诗篇里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面的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银白的霜雾在江上弥漫,波光闪闪,与青天相连。任凭这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飘荡,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江面多么浩瀚啊,船儿宛如凭空驾风,不知將停在何处;飘飘摇摇啊,我们好似离开人间而独立,生了翅膀变成神仙。
在这里,我们越喝酒越高兴,于是敲击船舷唱起歌来。唱到:“桂木做的棹啊兰木作的桨,击打着清澈透明的江水,迎头穿过那流动的银色月光。我的情怀啊,深远而无穷。远望那美人啊,在天的另一方。”客人中有位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伴奏起来。那声音呜呜咽咽,既像哀怨又像爱慕,宛如哭泣又如倾诉,余音袅袅,恰似细而不断的丝缕。这箫声使潜伏在幽深洞穴的蛟龙起舞,使居住在孤零零的小船上的寡妇哭泣。
我不由因忧愁变色,理一理衣襟,挺直身子坐着,问客人道:“为什么箫声这样凄凉呢?”
客人答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的诗句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河环绕,草木茂盛,这不是曹操被周郎所困的地方吗?当年他攻破荆州,出兵江陵,顺流东进的时候,战舰千里相连,旗帜遮住了天空,临江饮酒,横握长矛作诗吟咏,真是一代英雄啊,但是如今他在哪里呢?何况我和您不过是砍柴捕鱼,在江边沙洲活动。我们和鱼虾为伴,同麋鹿交朋友,乘着一叶扁舟,举着葫芦瓢来互相敬酒。我们像蜉蝣一样把短暂生命寄存在永远不老的天地,渺小的如同沧海中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羡慕那长江的无穷。希望同神仙一起遨游,抱着明月而永生。既然知道不能马上实现,只好把这袅袅的箫声托付于悲凉的秋风。”
我对客人说道:“你也知道那江水和月亮吗?像这不断流淌的江水其实并没有流去;犹如那时圆时缺的月亮,可是没有一点增减啊。因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它,天地万物在一眨眼的时间内也不会保持原样。若从不变的方面来看它,那么万物和我都是永恒不灭的,又何必羡慕江水和月亮呢?再说这天地之间,物各有其主,只要不归我所有,那就丝毫也不能取用。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悦耳的声音,眼睛看见了就成为悦目的颜色,获取它们没有禁令,享用它们不会枯竭,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无穷无尽的宝藏啊,这些是我和您能共同享受的快乐。
客人高兴的笑了,洗洗酒杯又喝起酒来,菜肴和果品吃光了,杯子,盘子乱放乱摆,大家相互紧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白。
赏析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反对新法而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名义上是管理地方军事的助理官)。这篇赋是在度过了两年多苦闷贫困的谪居生活之后,于元丰五年七月十六日写的,它反映了作者当时复杂、矛盾的心情。在长江、汉水流域共有五个地方叫赤壁。三国“赤壁之战”旧址一般认为是在今湖北嘉鱼县境内。但本文苏轼所游赤壁,是当今湖北黄冈的赤壁矶,两者并非一地。
全文以作者感情的三个起伏来分成三个段落。先从清风和明月交织的江山美景中,写出作者被引起的“羽化而登仙”的超然之乐,继而从对历史人物的凭吊中又跌入了现实人生的苦闷;最后仍从眼前景物立记阐发了“变“与“不变”的哲理,在旷达乐观中得到解脱。赋中的主客对话实际上是诗人的内心独白,是赋的传统手法的灵活运用,也是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波折、挣扎和解脱过程服务的。苏轼这种齐物我、等荣辱、同生同死生的处世哲学,对于一部分在政治上失意的士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即使他们能在受到政治打击后仍不厌人不厌世而保持乐观的精神,但也会导致产生纵情山水、得过且过的避世倾向。但他能够一贯保持正直不阿的品德和豁达乐观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