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

2022年立秋很特殊,晴天下雨有什么预兆农谚有说吗?8月7号立秋,“公秋爽,母秋凶”,2022年立秋后还热吗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20 00:16:43 浏览8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2022年立秋很特殊,晴天下雨有什么预兆农谚有说吗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2022年立秋很特殊,有啥预兆?看看老祖宗的农谚都说了啥?

夏已尽,秋将至。一叶落,天下秋。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夏季已经过去了,迎来了秋天。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季即将来临。是一个气候由炎热转凉的过渡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8月7日-9日之间。

在古书《孝经纬》中有一段描述立秋的,是这样说的:“大暑后十五日,斗指坤,为立秋。秋者,揫也,物与此而揫敛也。”这里面的“揫”是指聚集,所以,“揫敛”就是聚集收敛的意思。

这句话的大意是,立秋后,天气就发生变化了,开始进入聚集收敛的阶段了。阴阳之气开始发生转变,阳气开始渐退,阴气开始渐长,万物随着阳气的逐渐下沉而逐渐萧落。

民间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的说法,意思是说立秋一到,梧桐树就开始落叶了。咱们现在来看梧桐只不过是树木的一种,但是在古时候人们认为梧桐是有“灵性”的树,它的叶片是对秋凉是最为敏感的。在《花镜》上说:此木能知岁,它每枝上有十二片叶,象征十二个月,如果闰月,就会多长出一片叶,十三片叶。

从宋代开始在立秋这一天,皇宫里的太史官,会早早地守在大殿外面的梧桐树下,眼睛紧紧盯着梧桐树枝上的叶子。当梧桐树上有一片叶子开始落下的时候,这个太史官会立刻向着宫殿大喊“秋来了”!整个大殿都会喊“秋来了”。这时,护卫会护着皇上到郊外的狩猎场去举行盛大的涉猎活动。

古代在立秋这天举行涉猎活动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表明,从这一天就要开始操练士兵了,另一方面通过涉猎活动为秋神准备祭品。

从汉代开始,民间把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定为“秋社日”,传说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此时,作物已经收获完了,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到了宋代时,秋社日这天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等一些习俗。

我们现在要比过去先进多了,再也不用派专人去梧桐树下紧盯叶片了。今年的立秋的交节时间是公历8月7日,农历七月初十,20点28分57秒,也就是明天晚上。当然,节气的交节时间只是一瞬间,太阳黄经刚好到达135度时就是立秋了。

2022年立秋很特殊,老人说是“闭眼秋,大包伏”,这是啥预兆?晴天下雨有什么说法呢?

古代是农耕社会,天气对庄稼的生长影响较大,农民基本上都是靠老天赏饭吃,遇到不好的年景就要挨饿了。所以,古人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很多经验,流传了下来。

虽然,这些农谚俗语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并且,现在的气候条件也和过去不同了,但也影响我们了解古人是怎么判断年景的。

今年的立秋交节时间是农历七月初十,阳历8月7日,也就是明天。立秋以后白天的温度和没什么变化还是很炎热,但是到了晚上已经渐渐地有了凉风。

今年的立秋很特别,不仅是“闭眼秋”还是“母秋”,还是“大包伏”,总之就是一个字“热”!

“闭眼秋”比较容易理解,古人把立秋交节时间在午前称为“睁眼秋”,把立秋交节时间在午后称为“闭眼秋”。有啥区别呢?这里是一个比喻的说法, “老虎”眼睛挣得很大,说明天气没那么热,老虎眼睛眯成一条缝,说明天气很热。是形容“秋老虎”的炎热程度。

今年的立秋交节时间是在明天晚上8点后了,是“闭眼秋”按古人的经验总结,立秋后还要热上一段时间。

立秋在古人看来也是分“公母”的,把立秋交节时间在单数的日期称为“公秋”,在双数的日期称为“母秋”。今年立秋交节时间是农历七月初十,很明显是“母秋”。老话说“公秋爽,母秋凶”,看来秋后天气还是很热的。

今年立秋还是“大包伏”,这里的伏是指末伏。如果,立秋交节和末伏是在同一天就是“伏包秋”,如果是在立秋好几天之后才进去末伏就是“秋包伏”。

这个“包伏”也是分大小的,立秋交节时间离末伏头一天近就是“小包伏”,离得远就是“大包伏”。而今年立秋完了后8天才是末伏的头一天,是“大包伏”。能够热多久不好说,但是最少还要热上18天,因为,立秋后还有中伏8天和末伏10天,总共是18天。

那么立秋这天下雨和晴天有啥说法呢?农谚是咋说的?分享几个给大家,看看老祖宗说的还有道理吗?

“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两个正好相反,意思是说立秋这天打雷下雨对庄稼长势和收成不利, 反而晴天有利于庄稼生长,农民不用担心旱涝。立秋温度高有利于籽粒饱满,对产量的提升有帮助。如果,连续阴雨天气,积温达不到,即使能够结果,也不会饱满,对最终产量有影响。

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这句农谚比较容易理解,大意是说,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缓解旱情;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当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要提前做好浇灌等防旱措施。

当然,农谚是有地域性的,有的地区干旱,有的地区经常下雨。所以,这个地区下雨不好,但是换了一个地区,下雨反而是有利的。例如,农谚还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的说法。

关于立秋的农谚还有“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等等。

您认为,老辈人留下来的农谚有道理吗?拿到现在还准吗?您还知道哪些关于立秋的农谚,期待您的分享!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麻烦您帮忙转发一下,让更多的农民朋友了解,谢谢您了,感谢阅读!

8月7号立秋,“公秋爽,母秋凶”,2022年立秋后还热吗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又闷热的日子,35℃以上的高温天气司空见惯,民间百姓把它称之为“苦夏”。

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16日一直持续到8月24日总共40天,是一个加长版的三伏天,我们在户外活动时一定要做好防暑的工作。三伏天气温炎热,人们会出现胃口下降、身体乏力、精神不振等现象,因此很多人盼望着炎热的三伏天赶紧过去,凉爽的秋天赶紧到来。

今年8月7日立秋,那么立秋后天气就会很凉快吗?答案当然不是!老话说“秋后必有一伏”,说的就是立秋后还有炎热的末伏,就比如今年8月7号立秋,但是今年末伏的时间为8月15日~8月24日,立秋后三伏天还要持续18天。

由此可见,立秋后天气并不会立马转凉,还会有持续的炎热天气,人们把立秋之后的炎热天气称之为“秋老虎”。常言道“立秋暑未消,秋老虎来驾到”,立秋后出现秋老虎天气是很正常的事情,立秋后突然凉快下来反而不正常,立秋后一般还有持续15天~60天不等的秋老虎天气,那么今年秋老虎持续的时间长吗?

老话说“公秋爽,母秋凶”,说的就是如果今年立秋属于公秋,那么立秋后秋老虎持续的时间就不会很长,秋天会相对的凉爽;如果今年立秋属于母秋,那么立秋后秋老虎持续的时间会很长,意味着立秋后还有很长时间的炎热天气,秋天会异常炎热。那么今年立秋是属于“公秋”还是“母秋”?

“公秋爽,母秋凶”,2022年立秋是公是母?立秋后“秋老虎”的势头猛吗?

我国民间关于立秋是“公”是“母”有3种划分方法:

方法一:根据立秋的农历月份来划分

立秋只能在农历的六月份或者农历的七月份,如果立秋这天处于农历六月份,那么就是“公秋”,如果立秋这天处于农历七月份,那么就是“母秋”。

今年立秋的具体时间为8月7日20点28分57秒,这天是农历“七月初十”,很明显今年是母秋,意味着今年立秋后还会热很长时间,秋老虎的势头会很猛。

方法二:根据立秋这天日期的单双数来划分

方法很简单,如果立秋这天的农历日期是“单数”,那么就是“公秋”;反之,如果立秋这天的农历日期是“双数”,那么就是“母秋”。

今年立秋的时间为农历七月初十,“初十”为双数,因此今年是母秋。

方法三:根据白天和黑夜来划分

立秋是有具体的时间,如果立秋的具体时间在白天,那么就是“公秋”;如果立秋的具体时间在黑夜,那么就是“母秋”。

上面已经说了今年立秋的具体时间为8月7日20点28分57秒,显然是“母秋”。

无论通过农历月份来划分,还是通过农历日期单双数来划分,或者是通过白天和黑夜来划分,今年都是“母秋”,说明今年立秋后还会出现持续很长时间的炎热天气,秋老虎的势头会很猛烈。

古代没有天气预报,而农民靠天吃饭,因此我们老祖宗在长期的生活中总结出很多实用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古人从事农业生产的指南针。但是如果气候变化多端,极端天气高发,因此这句老话仅仅有“参考价值”,具体的天气走向我们要根据天气预报来判断。

立秋后虽然气温不会立马降低,但是早晚会相对凉爽,昼夜温差会加大。立秋后还要热多久,完全由“副热带高压”来决定,8月以后副热带高压有向南、向东移动和强度减弱的动向,如果副热带高压移动缓慢,就会带来持续性的炎热天气,秋老虎的势头就会很猛。

如果副热带高压向南移动得快,在副热带高压的外围就容易出现降雨,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立秋后降雨会带走大量的热量,每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多冷一分,秋雨频繁也说明冷空气占据主导地位,气温会越来越低。

总结,立秋后炎热的天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高温天气还会持续多久呢?“公秋爽,母秋凶”,按照老祖宗的说法,今年是“母秋”,立秋后秋老虎的势头会很猛,,炎热的天气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真正凉爽的天气可能要到“秋分”前后才会到来。

原创首发,侵权必究。如果你对三农感兴趣,欢迎关注!

立秋将至,老人说今年是“晚立秋、母秋、脱衣秋”,是什么意思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时间飞逝,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立秋。立秋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天气就立马凉快了,这时候的温度还和小暑、大暑差不多,只是温度有了向下的趋势。

立秋处在中伏里,按理说应该很热,但是,这个时候华北、黄河流域以及北方地区进入雨季,全年一半的雨都要在这个时候下。并且,南方进入伏旱期会受到午后阵雨和台风的影响,感觉天气没那么热。反而是立秋之后温度有短暂回升的情况,被称为“秋老虎”。

每年的立秋的交节时间通常都是在公历8月7日-9日之间。并且,交节时间只是一瞬间而不是一整天,此时,太阳黄经刚好到达135度。

太阳黄经是什么?

以前在讲二十四节气的时候,会提到一个“天球概念”,就是咱们经常说的太阳到达黄经多少度。例如,今年的立秋交节时间是公历8月7日,农历七月初十,具体时间是20点28分57秒。此时,太阳黄经到达135度。

所谓的“天球”是古人一些天文学者假想出来的,一个可以带动天体运行的,透明的球体。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假想一下,我们站在地球上,头顶天空上有半个透明的球体。

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站在地球上的人看到的太阳和星星是自东向西依次出现的。

地球有北极、南极和赤道,“天球”上也有。“天球”的北极就是地球北极的延伸线一直延伸到“天球”,就是“天球”的北极;“天球”的南极也是有地球南极的延伸线一直延伸到天球上;地球的赤道无限地延伸到“天球”上,就是“天球”的赤道。

地球上的赤道是有纬度的概念,我们把它拿到天球上也是一样,也就是说把地球的纬度投影到天球上坐标就叫做赤纬坐标。天球赤道就是赤纬0度,天球北极的赤纬是正90度,天球的北极是负90度。

太阳是在每年的春分日交节的时候照射在赤道上,此时,太阳和地球赤道的角度是0度。也就是说,在春分日这天,“天球”赤道的角度也是0度。

为什么说黄经多少度呢?

因为,地球是围绕太阳在公转,把地球围绕太阳公转面叫黄道面,黄道上面的度数就叫黄经度数。也就是说,在立秋这一天,赤道黄经的度数为135度。

古人还把一圈分成了12等分,平分点就是二十四节气的交接处,分别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示,也就代表十二个月。后来又在二十四节气的基础上,设立了十二消息卦,每卦有两个节气组成,为一个月,画成图表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今年立秋和往年有哪些不同呢?老人说今年是“晚立秋、母秋、脱衣秋”,什么意思呢?

一、今年是“晚立秋”

因为二十四节日属于“阳历”,所以,每年的交节时间在阳历上相对固定。但是,阴历上就不固定了,通常是在农历六月和七月交替的这段时间。古人把立秋交节时间出现在农历六月里叫“早立秋”,出现在农历七月里叫“晚立秋”。

还有一种说法是,立秋交节时间在午时之前被称为“早立秋”,在午时之后被称为“晚立秋”。

今年的立秋交节时间是公历8月7日,农历七月初十,具体时间是20点28分57秒。无论是从月份还是时间上,很明显能够看出,今年是“晚立秋”。

老话说“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看来今年“秋老虎”还是很强的。

二、今年是“母秋”

古人还以公母来划分立秋,是按照立秋交节农历时间的单双数为标准的,单数为公,双数为母。今年立秋的交节时间在农历上是七月初十,所以,今年是“母秋”。

老话有“公秋爽,母秋凶”的说法,意思是说,“公秋”温度相比往年没有那么炎热,而“母秋”就要更加炎热了。

从今年立秋交节时间来看,立秋之后还有中伏8天和末伏10天,共计18天的三伏天,比历史极限纪录只相差了一天,热的时间还是很长的。也就是说,今年大暑不热不算什么,真正的炎热或许要从立秋开始了。

三、今年是“脱衣秋”

所谓的“脱衣”是指天气比较炎热,人们把衣服脱下来降温,反之“穿衣”就是指天气比较凉,要穿衣服。当然,这些都是比喻的说法,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能够反应出节气的两种不同气候特点。

今年的立秋交节时间是在农历七月初十,立秋后还有18天的三伏天,说明今年的立秋是比较晚的,炎热天气长。所以,今年是“脱衣秋”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写到最后:

古人的俗语农谚都是在当时特定环境下与自然相处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并不能代表所有地区。所以,我们笼统地来看就可以。

老话说“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一个金色的秋天就要到来了!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点个赞吧!感谢阅读。

今年8月7号立秋,老人说今年是“晚立秋,热死牛”,有啥说法

老人说的是有道理的,是按立秋一天的早:晚来定的,如果是上午立秋的话,热的时间不长,晚上的时间立秋热的时间长,所以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

“6月立秋赶死牛,7月立秋慢悠悠”,今年农历7月立秋有什么说法吗

“6月立秋赶死牛,7月立秋慢悠悠”,这是一句农事谚语,按照我们山东省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说,是对农村地区秋收和收种与天气变化的对应,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这里说的“6月”和“7月”,应当是指农历的“六月”和“七月”。

对于“立秋”节气的时间,在“廿四节气歌”中早有说明,“上半年6、21,下半年8、23,最多不差一两天”。所以,“立秋”节气都是在每年8月8日左右,今年的立秋则是在8月7日。对于农历来说,多数年份都是在六月底,有时是七月初,而今年就是七月初十立秋。

“6月立秋赶死牛”,是指这年的立秋来得比较早,相对往年来说,气温下降较快,这样一来,就得抓紧时间抢收抢种。像我们村这里,秋季作物主要是玉米,还有少量的地瓜、花生和小米等。前头抢收,后面就要抓紧时间耕地整畦,播种小麦。又因为气温下降较快,稍微晚一点,就影响小麦的出芽生长和分蘖,造成来年小麦减产。过去种地没有农业机械设备,只能靠人拉牛耕,所以才有“赶死牛”(意同累死牛)一说。

“7月立秋慢悠悠”,它的意思正好与“6月立秋赶死牛”相反。意思是气温下降缓慢,冬天来得晚一些,秋收秋种时间充裕,不必过度劳累,适当“慢悠悠”也可。

今年8月7号立秋,老人说今年是“晚立秋、脱衣秋”,有什么说法

“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北京时间8月7日将迎来立秋节气,立秋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也表示粮食正在结果孕籽,收获的季节要到了。

立秋对农事的影响非常大,农民对立秋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过节,在农村有“立秋无雨是空秋,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的说法,立秋时节秋收作物正处于灌浆期,需水量大,立秋下雨非常有利于粮食丰收。

如今正处于三伏中最炎热的“中伏”阶段,35℃以上的高温司空见惯,很多人都盼望着凉爽的秋天快点到来。老人说今年是“晚立秋,脱衣秋”,是什么意思?今年立秋后还热吗?看看农村谚语就知道。

一、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老话说“秋后一庚数末伏”,说的就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开始时间,末伏往往都在立秋之后,因此立秋并不表示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后的炎热天气人们称之为“秋老虎”。

秋老虎每年都会发生,持续的时间一般为15~60天,每年秋老虎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如果秋老虎持续的时间长,那么就意味立秋后还有长时间的炎热天气;如果秋老虎持续的时间短,那么立秋后天气会很快凉爽下来,那么今年秋老虎持续的时间长吗?

老话说“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里的“冷飕飕”和“热死牛”是形容立秋后气温的炎热程度。如果今年立秋是“早立秋”,按照老祖宗的话来说,立秋后的天气会相对凉爽;如果今年立秋是“晚立秋”,那么按照老祖宗的话来说,立秋后还有长时间的炎热天气,说明秋老虎持续的时间长。

那么什么是“早立秋”和“晚立秋”?区分方法非常简单,如果是农历六月立秋那么就是“早立秋”;如果是农历七月立秋那么就是“晚立秋”。今年8月7日立秋,农历时间是七月初十,很明显今年立秋是“晚立秋”,按照我们老祖宗的经验,立秋后会很热。

那么老话有没有道理呢?立秋立得早(农历六月立秋),也就意味着冷天来得早,我们会提前感受到凉意;如果立秋立得晚(农历七月立秋),那么就意味着炎热的天气延长了,我们自然会感到很热,因此老话是很有道理的,这也体现了我们老祖宗的聪明才智。

二、伏包秋凉飕飕,秋包伏热死狗

关于立秋后热不热,农村还有句农谚“伏包秋凉飕飕,秋包伏热死狗”,这句话的意思和“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类似,都是形容立秋后的天气炎热程度。

那么什么是“伏包秋”?什么是“秋包伏”?上面我们我已经说了,末伏往往在立秋之后,如果立秋这天恰好是末伏开始的第一天,那么就是“伏包秋”;如果末伏开始的第一天在立秋之后,那么就是“秋包伏”,意味着立秋节气把末伏包裹起来。

今年立秋的时间为8月7日,而末伏的时间为8月15日~8月24日,末伏的开始时间在立秋之后,很明显今年是“秋包伏”,按照老祖宗的说法,今年立秋后还会有长时间的炎热天气,秋老虎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

“伏包秋”说明立秋和末伏的开始时间在同一天,由于末伏都是固定的10天,因此“伏包秋”意味着立秋后还有10天的伏天。“秋包伏”说明末伏的开始时间在立秋之后,意味着立秋后伏天的时间还很长。

关于“秋包伏”还有“小包伏”与“大包伏”的说法,如果立秋的时间和入末伏的时间间隔短,那么就是“小包伏”,如果立秋的时间和入末伏的时间间隔长,那么就是“大包伏”,今年立秋后还要过8天才入末伏,因此今年是“大包伏”。“大包伏”相对“小包伏”表示炎热的持续时间会更加长。

今年是“晚立秋”、“秋包伏”、“大包伏”,因此按照老祖宗的说法今年立秋后还会有长时间的炎热天气,秋老虎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立秋后会很热,因此今年也是“脱衣秋”,中午需要穿单薄的衣服防暑。

古代没有天气预报,这些农谚就是指导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指南针。但是立秋后热不热?还要热多久?更多的是由副热带高压来控制,如果南移的副热带高压再次回归,那么就会带来持续的炎热天气。

农村有句老话叫“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立秋后下雨说明有冷空气入侵,降雨会带走大量的热量,一次次冷空气南下,就会形成一次次秋雨,天气也会愈发寒冷。

总结,立秋后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今年是“晚立秋”,也是“秋包伏”,按老话来说立秋后还有长时间的炎热天气,秋老虎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因此今年立秋也是“脱衣秋”。

今日立秋,立秋后天气真的会凉爽吗秋老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今日立秋,立秋后天气真的会凉爽吗?秋老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已经立秋了,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是最早的四时八节之一。也就是说,在古代立秋不仅是节气,还是节日。

既然提到四时八节,您知道都是哪些吗?

四时指的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八节指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和冬至。既然,古人把立秋列入四时八节当中,说明在古人眼里立秋节气是非常重要和重视的一个节气。

特意去查了一下资料,立秋在周朝的时候,周天子会带文武百官到郊外去举行“迎秋仪式”,并且还会举行祭祀活动。干什么呢?是在祈求能有个好年景,风调雨顺,祈求农作物可以顺利生长和收获。同时,皇帝还会命令文武百官在立秋之后开始操练士兵,招兵买马,也就是我们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的“沙场秋点兵”!

《月令七十二候集》中说:立秋,七月节。立,建始也。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立秋后,天气就发生变化了,开始进入聚集收敛的阶段了。阴阳之气开始发生转变,阳气开始渐退,阴气开始渐长,万物随着阳气的逐渐下沉而逐渐萧落。

到了立秋节气之后,天气真的会马上转凉了吗?

到了立秋天气不会马上就凉爽了,还和之前一样炎热,但是,温度已经不再向上了,而是有了向下的趋势。

民间农谚有“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早立秋凉爽爽,晚立秋热晃晃”的说法。那么早立秋还是晚立秋如何判断呢?按照古代民间的说法,立秋当天出现在农历六月份里就是“早立秋”,出现在农历七月份里就是“晚立秋。”今年而立秋是8月7号,农历七月初十,很明显,今年是“晚立秋”,立秋后还会很热。

民间农谚还有“公秋把扇丢,母秋热死牛”,“公秋爽,母秋凶”的说法。其实,不只立秋分“公母”,伏天也分“公母”,之前讲过,就不再重复说了。

在古人眼里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立秋当天农历的日期,如果是奇数就是“公秋”,如果是偶数就是“母秋”。今年立秋当天的农历日期是七月初十,是偶数,也就是“母秋”。

民间还有一个说法,“朝立秋,淘飕飕。夜立秋,热畔畔”,今年立秋的具体交节时间是在今天20点28分57秒,是在晚上了,是夜立秋。

所以,我们无论是立秋“早晚”上,还是“公母”上或者“朝夜”上看,这些谚语都说明今年立秋之后天气不会很快转凉,还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高温天气,今年“秋老虎”的势头可能会非常猛。

立秋之后还要热多久?

“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四庚数中伏,秋后一庚数末伏”,从这句会话中我们能够了解,立秋后还有一伏。这个秋后一伏每年几乎都不一般,还是很炎热,在民间有“秋后一伏晒死牛”的说法。当然,这个是个比较夸张的说法,意思是想表明立秋之后的天气还会很闷热。

不过,每年的7、8月份有的地方进入了伏旱期,有的地方会降雨比较多。这就导致有的地方可能会发生旱灾,有的地方可能会发生涝灾,既要“天旱防雨涝”,又要“雨涝防天旱”。所以,古人的经验提醒我们,要做好防灾害的思想准备。

古人在二十四节气的基础上设立了十二消息卦,农历七月份是申月“否卦”,古人认为是很凶险的一个月。但,我认为不是。

我们可以看一下“否”卦的卦象,是有下面三根阴爻和上面三根阳爻组成的。下面的三根阴爻是从夏至节气开始的一根,长到小暑、大暑节气的两根,再长到立秋、处暑的三根,是一根一根地长起来了的,长到七月份,阴阳爻都是三根。也就是说,天之气下不来,地之气也上不去,阴阳不交,植物生长就慢慢地停止了,是秋天的开始。

秋后到底热多长时间呢?

老话说“三伏带一秋,还有二十四和秋老虎”,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三伏天到立秋这段时间还有二十四天的“秋老虎”,热的天数还是很长的,二十四个“秋老虎”过去,也就到了9月份了,天气才开始慢慢转凉了。

当然,这只是古代民间的一个说法,具体热多久谁也说不准,现在的气候条件和以前也不一样了,会有一定的出入。

到了立秋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别忘了做,就是贴秋膘。

在古代民间,立秋这天要以悬秤称人,做什么呢?要将这时候的体重和立夏时做对比。因为,夏天通常人们的胃口都会变差,特别是夏季农忙的时候,没有时间做丰盛的菜肴,多以清淡简单。这样一来,到了立秋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而立秋之后,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好的,补充一下营养,就是“贴秋膘”。

总之,要吃各种的肉,“以肉贴膘”。今天立秋了,你“贴秋膘”了吗?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点个赞吧!感谢阅读。

7号立秋,22年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立秋之后要热多久

今年是晚立秋,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挺着吧!还得热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