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读音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读音(杜甫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为啥不是“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饿死呼应酒肉臭呢)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9 20:14:32 浏览5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杜甫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为啥不是“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饿死呼应酒肉臭呢

野狐试答

题主好,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题主的问题虽很小,很具体,但涉及到诗歌鉴赏方法的大问题。诗歌是文学最高的艺术形式,它有很多艺术手法,这些手法涵盖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题主的问题涉及到“互文”这种修辞手法。

什么是互文?互文就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意”,就是说上下文意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借助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互文是古诗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一般有两种情形:第一是句内前后互文,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的《出塞》),“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的《泊秦淮》),这两句诗都是用了句内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成秦时的明月照着汉时的关隘,这也没法照呀。这句诗要表达的是秦时的明月照着秦时的关,汉时的明月照着汉时的关,岁月流转,历史沧桑,虽然朝代更替,但边关一直狼烟不息,烽火不灭,天下一直没有太平。理解互文诗句的时候,要前后放在一起,从整体来理解。

第二种是上下两句间的互文,这种形式的互文古诗词比较常见,大家都熟悉的《木兰辞》中就有很多:“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其他诗词中的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 雪》)……古文中也很多的互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不是说弟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就没这回事了,前后两句要放在一起来理解,是说弟子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面,都要孝敬父母,兄弟友爱。

解释清楚了互文,也就解释清楚了题主的问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前后两句要放在一起理解:达官贵人家里飘散着酒肉的香气,他们都穿着轻暖的裘皮,吃着可口的美食,可路边到处都能看到冻死、饿死的穷苦百姓。

顺便说一下,一般把这句中的“臭”读作“chou”,解释为朱门里的酒肉都放臭了,这有点不合适,肉可以放臭,酒是越放越香呀。所以我觉得还是理解为“xiu”比较合适,“臭xiu”是气味的意思,多指香气,这是这个词的本意,当恶臭来讲是后来衍生出来的意思。

“门前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什么环境下写出来的

门前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唐代诗人杜甫《自京赵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最有名的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天宝五载(746年)杜甫怀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的崇高的理想来到长安,渴望“立登要路津“。但事与愿违,屡受挫折,连生活也难于维持,“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亲身体验,并广泛接触了下层百姓的苦难,洞察了“朱门务倾夺赤族迭罹殃“的社会矛盾,诗歌创作出现了空前飞跃。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赴奉先县看望寄居在那里的妻子,写出这篇时代的杰作。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意思是贵族人家里飘出酒肉的香味,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挨饿而死。形容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大,平民生活缺少保障的现象。臭也通假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什么意思,背后蕴藏了怎样的寓意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它的意思是: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剩余下的发臭味了,贫穷的老百姓却常常冻死在外面。这里反映了封建社会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什么意思

原句诗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酒肉,不是狗肉。出自《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诗句含义: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 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谁的诗句什么意思

谢谢题主,您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是文坛上一个著名的问题。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圣”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原诗很长,不必罗列,现在围绕主要问题进行讨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句形成强烈反差,是反应社会现实的千古名句。诗句意思很好懂,但为什么又会存在广泛争论的呢?

主要的争论点是“臭”字怎么解释。从常理讲,酒肉是香的,怎么会臭呢?所以从读音到意义的理解上就产生了分歧。有人说应该读(xiù),指香气,也有人认为应该读(chòu)。究竟怎么读,下面做详尽分析。

一、首先说说“臭”字的产生与词义的缩小引申

最初造字只有那么多,为了表达更多内容,就出现了引申来拓展字的内涵。引申有各种类型,其中有扩大引申和缩小引申,“香”和“臭”可以作为这两种情况的典型代表。

“臭”(读作xiù)造字本义是“上鼻下犬”,古书上讲,禽走,犬臭迹寻踪。要说闻着气味追猎物,狗当然最厉害了。后来“臭”泛指各种气味,包括香气,例如:《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明朝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就有富家学子身备容臭(香囊)的习惯

随着需要更准确的表达各种气味,在表述时开始具体化,好闻的气味用“芬郁”指明,难闻气味则说其味恶,也有专用臭来指恶味儿(因为狗鼻子爱逐臭嘛)的用法。至迟在战国时期,“臭”已缩小引申,用来特指臭(chòu)味儿。

二、诗化的语言中,对物体因情绪体验产生的属性可以超越自然属性

说起本问题涉及一桩著名的文坛公案“臭(chòu)臭(xiù)”的事儿。对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有专家说“酒肉怎么会臭呢?应该很香才对!此处应读xiù”,可是,他似乎忽略了诗中强烈的憎恶情绪,这种情绪超越了酒肉的自然属性,赋予了它们恶味儿!尤其想到做此诗时,杜甫的幼子饥馁而死,全家抱头痛哭的情况,那么就更应该理解“臭”读作(chòu)的合理性。

三、“香”与“臭”的对立

回到“香”,这个字与粮食有关,最初字形上边“禾带四点”下边一张“口”,意思是面食入口的滋味。如果饿上几天,估计对这个“香”字能有更深的体会,那种闻到食物味儿而产生的愉悦,可能会印入脑海深处。

对于花草,古人专有“芳”“芬”指花草滋长开放散发的清新怡人的气息。至迟在战国时期,“香”的字义进行了扩大引申,泛指大多数令人愉悦的嗅觉和味觉感受。

就这样,“香”和“臭”成了对立的两个词。

总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诗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意思是豪门家散发出浓烈的酒肉气味,而路边横卧着贫苦人饥馁而死的尸骸。诗人在诗中表达出强烈的愤怒,“臭”字应读作(ch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