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高中的诗歌,比如《蜀道难》,《琵琶行》的字词翻译要掌握下来吗高考文言文会考里面的字词吗
高考文言文会考《蜀道难》《琵琶行》里面的字词吗?难说。但高考所要考查的文言文知识和能力,却都是从一篇篇文言文包括诗歌中积累起来的。
高考考查文言文实词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考查虚词、句式、文化知识等。这些知识与能力需要在平时的课文中不断积累并从不同的课文中加以巩固。高考虽然不考原文,但词语、知识、能力都在课文中学过了。
《蜀道难》中通假字“匪”通“非”,不是的意思。词类活用“西望”的“西”,向西的意思。一词多义“危乎高哉”的“危”,这里是高的意思,它在《赤壁赋》“正襟危坐”中是端正的意思,在“危如累卵”中是危险的意思;又有“去”、“绝”、“坐”、“但”、“当”等一词多义的词语。“地崩山摧壮士死”中的“壮士”,古义是年轻强壮的力士,今义是豪壮而勇敢的人。虚词“于”字是高考文言文中的高频词。“扪参历井仰胁息”中包含天文文化知识。《琵琶行》中亦然。虽然它们都是诗歌,但里面也包含了文言文各个知识点的内容。这些都是需要掌握并不断积累起来的。只有扎实地掌握,高考中才能应对自如。
诗歌讲究字数讲究格律,相对较为凝炼。而文言文讲求之乎者也,属于散文范畴,行文简练。但两者都属于古诗文范畴,都以古汉语为基础,所以两者是相通的。
高考文言文分值高达19分,而直接考查词语的包括文化知识包括翻译就有13分。这些知识点必在课内!学好课文,打好基础,这是应对高考的最佳办法。
只有一开始就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的循序渐进的习惯,才能在高考中厚积薄发,脱颖而出。
教科书里的文言文,有不少地方的解释或者翻译是欠妥的,上课时老师该怎么办
其实不止语文中有很多错误的地方,但这并不是最可怕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很多老师根本不知道错误之处!
如果教师本身专业水平不错,可以给学生规避这些错误,或者对于没有统一标准的,把多种情况都讲解一下。但很可怕的是很多老师自己也不知道存在哪些问题,甚至因为自己专业水平的原因而存在授课的错误,我觉得这存在是非常大的问题的。
以我曾经看过的文言文为例,我是教授物理的老师。因为喜爱古典文学的缘故,自己买的很多语文相关的书籍。涉及到文言文或者唐诗宋词的,我从不看里面的注释,都是自己细细品读里面的意境和含义。
有一次看到了《木兰诗》。里面前四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我印象很深刻,初中的语文教师都是把“唧唧”翻译成“织布声”,但我自己结合这四句意思,品读这四句话总感觉应该翻译成“叹息声”。因为第三句是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能听到木兰叹息的声音。后来又读到白居易先生写的《琵琶行》里面有一句: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问此语重唧唧。这里也是把“唧唧”一词翻译为“叹息声”。
但毕竟不是专业出身,自己不敢妄下判断,就去请教了很多语文老师。最开始语文老师都是果断的告诉我就是翻译为“织布声”,我把《琵琶行》拿来做对比,他们也是讲不出个所以然来,扯来扯去,最终结论也是“织布声”。原因很简单,教参上翻译为织布声,就这样按照教参教。
后来请教了一位老教师,通过多方查询资料告诉我,就应该翻译为“叹息声”。
这个事已经过去有几年了,现在我看网上两种翻译都有。这本身没什么,文言文,理解不同,翻译结果不同。
但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很多老师对此也是一知半解或者只知道照本宣科,拿着教学参考,依葫芦画瓢,给学生讲解。自己连最基本的思考都没有。或者说,自己也没有深入的读过、理解过文言文,就敢在课堂上滔滔不绝。
我觉得这种教育太可怕了,事后一想,如果自己的孩子交给诸如此类的教师,自己能放心吗!
难怪现在社会上不断的提出一些理论:现在的老师都是当年班级里的差生(好学生谁来当教师),能教好学生吗?
作为教师,听到这话感到心里很不舒服。但也不得不承认,很多教师是需要迫切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
例如我所教授的物理学科,我以前也替一些学校面试过很多物理新教师,可以说有一小部分应聘物理的教师对物理也是一知半解,但由于大部分学校急缺物理教师,也是一概全招。甚至一些非本专业本学科的人来教某一学科,这在小学初中应该都不新鲜。我觉得在现在这个时代,目前的这个发展水平,这种现象很不正常。
因此,对于题主所提问题,我觉得应该提高教师准入门槛,严格教师资格考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