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虎门销烟后,英国为何要迫不及待发动战争呢
- 叙利亚战场真实上演:坦克与装甲车贴身缠斗,你怎么看
- 中国古代有十八般兵器,那么到底真正战场上的武器是什么就像剑真的在战场上有用吗
- 太平洋战场岛屿争夺战中日本很少在滩头设防吗
- 在叙利亚战场上俄罗斯为什么不用图-95MS战略轰炸机打击土军
- 二战美国被宣战后,美国依然有观察战场变化再决定作战吗
- 战场上击毙“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有多难
- 大英帝国是欧洲战场上抗击纳粹德国的中流砥柱吗
- 美俄会在叙利亚战场上擦枪走火吗
- 如何评价俄军在叙利亚战场的表现
虎门销烟后,英国为何要迫不及待发动战争呢
不要以为鸦片战争远在天边,其实近在眼前。
如果今天中国不是国防强大,你以为美国人不会来一次鸦片战争?
为什么英国佬一定要贩卖鸦片?
这是我们第一个要问的,这世界上有那么多货物,身上穿的衣服,用的物品,多了是了,为什么英国佬非要贩卖鸦片不可?他就不能卖点别的东西吗?
要弄清这个问题,就要说到中英之间的贸易关系。
晚清时代的中国有三大产品:茶叶,丝绸,瓷器,这三样产品在欧洲非常非常受欢迎,尤其是茶叶,当时的欧洲人几乎疯了一样的爱上了茶叶,由于工业革命的驱动,导致英国人工业能力大幅度提高,英国的钢铁,纺织制品可以以很廉价的方式对外出口。
由于工业革命,导致英国人生活水平提高,因此对于消费就有了更高的需求,饮茶这本来是贵族才有的,一下子就普及到了平民,因此盛产茶叶的中国就自然成了英国的主要贸易对象。
也是因为如此,从1784年,中国对英国的茶叶出口占了总出口的80%以上,到了1825年甚至高达94%,整个欧洲都为茶叶疯狂,疯狂到什么地步?举个例子
这是很著名的一幅画:波士顿倾茶事件。
由于英国国会赋予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进口垄断权,规定北美殖民地只能从东印度公司进口茶叶,由于英国对东印度公司的进口茶课25%的税,导致走私茶叶很有赚头,也是因为如此美国走私者抵制《茶叶法案》和东印度公司的中国茶叶。
不是说美国人不愿意喝中国茶,是美国人不愿意喝东印度公司的中国茶,美国人自己进口的茶叶一样要从中国来。
波士顿倾茶事件刺激了后来的1776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可以说正是因为茶叶,间接导致了美国的独立。
那英国人既然这么喜欢茶叶,买就是了,为什么后来闹出纷争?
因为中国人不买英国物品,由于当时中国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英国多次在广州兜售英国的印花布,天鹅绒,结果亏本达到60%以上,棉布亏本10%,中国的穷苦人买不起印花布和天鹅绒,而中国的富人更喜欢丝绸。
由于当时中国是银本位国家,导致大批的白银从英国流出,英国受不了了,终于开始往中国贩卖鸦片。
然后中国禁烟。
这就是鸦片战争的由来。
为什么英国人一定要打?因为不打的话,英国对于中国的茶叶是硬需求。
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强大的国家,不管你贸易如何,一定要有强大的国防。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对外贸易顺差的,不是说今天的中国制造业发达起来了,然后对美国贸易顺差,而是自古以来都是贸易顺差,哪怕是晚清。
同时我还要说的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但是战败不代表中国在道德上是错的。
这就好比:我被强盗抢了,是的我很弱打不过强盗,但是这并不代表我道德上错了。
这就是今天为什么要加强国防的原因。
叙利亚战场真实上演:坦克与装甲车贴身缠斗,你怎么看
兔哥回答:叙利亚战场目前战事正酣,土耳其支持的反叙利亚政府武装势力和叙利亚政府联军决战伊德利卜,而战场上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画面,这个画面由无人机或者其它航空设备拍摄,地点是叙利亚战场上。从画面中可以看到一辆叙利亚政府联军的俄制其实T-72主战坦克,和一辆土耳其军队涂装的装甲车,使用者是土耳其部队还是土耳其支持的土协军无法确定,这两个兵器来了一场缠斗大战。
坦克先是在公路上行驶,突然一辆装甲车冲了出来,直奔坦克,坦克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搞懵了,迅速机动躲闪,装甲车玩命撞击坦克,于是在原地绕圈,上图是坦克正开上公路
的图片。看看下面这个动用就更有意思了。坦克急忙开上公路,并
调转炮塔,但是装甲车并不给坦克机会。在坦克炮塔对正装甲车前,装甲车快速追上公路,继续撞击坦克。从画面中可以看到装甲车疯了,使劲撞击坦克,坦克开上公路想脱离。再看看下面的动图,就知道装甲车有多疯狂。
上面这个图是装甲车从后面撞击坦克,并推着坦克走,能看出来装甲车很卖力,出现轮胎打滑现象,坦克炮管由于被装甲车挡住,无法对正装甲车,坦克的速度慢于装甲车,加大马力逃跑。再看看下面这个动图。
装甲车无法对坦克形成威胁,趁坦克炮塔转向前方,装甲车迅速向坦克炮相反的方向快速逃跑,速度非常快。下面再看一张动图,装甲车跑入树林中,坦克也快速脱离。
关于这个视频是什么情况并没有详细解释,这个视频由外媒发布于网络上,坦克属于叙利亚政府军,装甲车属于土耳其军队或者是土协军们。为什么一辆装甲车敢于去招惹坦克,并且表现的很勇敢,始终追逐坦克,并发疯似的撞击坦克。而坦克由于没有机会也无法击毁装甲车,并快速脱离,并没有去追逐装甲车,不排除坦克担心装甲车是采取自杀式的攻击,只不过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没能成功,也许是其它的原因。不过这个视频也说明了叙利亚战场上的作战方式是非常复杂的,也是有很多的另类手法存在,这也是叙利亚战场上并不好打的原因吧!
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古代有十八般兵器,那么到底真正战场上的武器是什么就像剑真的在战场上有用吗
十八般兵器,包括: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戈、镋、棍、槊、棒、矛、耙。
里面大多数都是练习和仪仗用的兵器,在战场上,很少有人会用。
战场上真正使用的兵器,无外乎刺击类兵器、劈砍类兵器、打击类兵器几种,里面代表性的兵器,就是枪、刀、锤,其余的兵器,都是在它们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异化而来。
枪
枪被称为百兵之王,从它诞生之日起直到冷兵器退出战场,枪的地位从来也没有动摇过,不论是骑兵还是步兵,不会用长枪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直到晚清,对旗人的军事考核标准还是:马上三箭,马上三枪。
枪是由矛发展而来,其他的兵器比如戟、叉、戈、槊都是与枪同类型的兵器,只是在形制上有所区别。
吕布的方天画戟大名鼎鼎,实际上吕布用的也是长矛,他和郭汜单挑时,就是用矛刺伤了郭汜,可以说,马上将领大部分使用的都是长矛。
刀
刀被称为九短之首,它是一种短兵器,主要用于近身肉搏,一旦距离被拉近,过长的长枪就施展不开,这时候的首选是刀。
刀的种类千千万万,无法计数,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刀以劈砍进行杀伤,有所区别的只是形制与重量。
至于长刀,当然也有,但那都是练习和仪仗使用的兵器。比如清朝的武举考试,要求武举人们能舞动120斤的大刀,不过实战中,没人会用这样的刀,它远不如枪灵巧。
像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实际上是一种仪仗类兵器,并且在他那个年代还没有出现,这只是罗贯中杜撰的,关羽用的兵器,其实也是长矛。
其他劈砍类兵器与刀类似,比如斧、钺等。
锤
锤是打击类兵器的代表,在历史上一度大行其道,演义中还诞生了四猛八大锤这样的击兵团伙。
打击类兵器的流行与战场需求密切相关,背景是唐朝中期到宋末重甲的流行,特别到了南宋,女真的重甲骑兵和步兵一度让宋军苦不堪言,为了破甲,打击类兵器有了生存空间,因为相比长枪,锤、鞭、锏等击兵破甲效果更好,就算不是致命部位,只要给锤到一下,哪怕身披重甲,也会暂时失去战斗力。
打击类兵器的辉煌时间其实不长,到了宋末,随着火器逐渐出现,重甲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没有了对手,打击类兵器就没有了用武之地,面对长枪短刀,过于笨重的击兵又不是对手,于是逐渐被淘汰,使用的人越来越少。
剑
再说剑,剑虽然能刺能砍,但限于形制,刺击威力不如长枪,劈砍威力又不如短刀,显然在战场上地位比较尴尬,毕竟,中国的剑不是西方那种双手重剑。
不过没关系,剑本来就不是用来上战场实战的。
剑被称为“百兵之君”,名字上可以看出剑的地位,因为剑主要是高级军官佩戴的。
早期的剑,确实是用来实战的,从春秋到战国,剑都是主要的短兵器,等到刀普及之后,剑就逐渐成为了身份的象征,在战场上承担的功能越来越弱,成为仪仗与练习武器。普通大头兵是不会佩剑的,佩剑,说明你是个有身份的人。
还有“剑客”,多出自民间,以套路练习为主,到了战场上,往往是一招定生死,花拳绣腿的剑术可没有用武之地。
太平洋战场岛屿争夺战中日本很少在滩头设防吗
实际上日本也没有那个实力去布置滩头阵地,钢铁水泥他都拿不出来。即便小鬼子敢在滩头设防了,美帝的一大票战列舰绝对会“大炮开兮轰他娘”,让他们尝尝406毫米炮弹是酸是甜。自古以来,登陆战与反登陆战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要考虑顾忌的因素太多。对日本来讲,与美国决战大洋是他唯一的出路,当进入岛屿防御战时,意味着丧失了制海权,就是败局已定了。
在叙利亚战场上俄罗斯为什么不用图-95MS战略轰炸机打击土军
兔哥回答:图-95MS是一个战略轰炸机,主要执行战略威慑作用,是俄罗斯三位一体核战略的空基部分,管不管用我们不管,反正核武器的作用就是核威慑,用一款战略轰炸机打局部战争有点过了,会引起很多的舆论压力。
叙利亚战场上的战斗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叙利亚政府联军和亲土耳其的武装势力直接交手,俄罗斯和土耳其各支持一方,它们主要是空中火力支援和地面火力支援,并且提供武器装备,作战物资。叙利亚战场上的直接交手各方总体来说,武器装备都不是很强大,作战模式也是限定在一定的规模之下,这样的战场并不适合轰炸机投入作战,更适合炮火掩护下的坦克进攻作战。从叙利亚战场交战手段来看,空中火力的投入并不大,也没有大规模的空战发生。俄罗斯和土耳其都比较克制,尽量不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所进行的打击也都以打击恐怖势力为借口,尽管它们都是两国的武装势力。这种情况下出动战略轰炸机无疑会把矛盾激化,不利于叙利亚战场局势的发展。
轰炸机本身也容易被击落,需要有制空权做为条件,这会使作战成本增加,同时,出动战略轰炸机也会给人以口舌,你就是只扔几颗普通炸弹,也会被说成大规模的轰炸行为,甚至是出来平民如何如何的舆论战导向。战争的较量并不只体现在战场上,也博弈于战争以外,目前,俄土并没有走到直接交手开战的地步,虽然战场上闹得很不愉快,但背后还是要谈判,谈条件,做交易。如果俄罗斯真的就连土耳其军队在内的位于叙利亚境内的武装势力彻底消灭,不是没有这个能力,主要是俄罗斯都不想彻底闹掰,还没到这个时候。
叙利亚战场局势很复杂,美国也开始增兵叙利亚,虽然人数并不多,但来着不善,是来搅局的,叙利亚政府军目前占据战场优势地位,伊德利卜是最后的一个叛军盘踞的堡垒,土耳其为了能守住伊德利卜也是动作频频,但目前为止,土耳其并没有动用重型武器,也说明有利用伊德利卜和俄罗斯做交易的味道,既然两方都有各自所求,也就没必要过于强势,视情况而定,如果土耳其真的全面开打,俄罗斯也就没必要惯着他,到时候出动战略轰炸进行防区外的远程打击未尝不可。
俄罗斯在叙利亚战场并没有投入战略轰炸机,主要是各方面不适合,俄罗斯做为一个大国,也是讲究大国风范的,总不能为了一个局部战斗就动用战略轰炸机吧,图-95虽然年纪大了点,但毕竟是一个战略威慑武器,代表俄罗斯的战略地位,也代表俄罗斯的大国象征,用在叙利亚战场上不合适,万一被击落多掉面子,所以,图-95不适合用在叙利亚战场上。
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二战美国被宣战后,美国依然有观察战场变化再决定作战吗
当然不是,美国在被日本宣战后第二天就对日宣战了。虽然作战行动具体实施没那么快,但决定作战的时间是很快的。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航空兵空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母港珍珠港,同时日本对美国宣战。12月8日,美国对日本宣战。美国广播电台反复广播:“珍珠港遭到偷袭!”罗斯福总统大声疾呼:“必须记住这个奇耻大辱的日子!”
当然美国的宣战也不是冲动之下做出的。二战初期,美国虽然没有参战,但他对英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并对日本进行了石油封锁和禁运。这实际上已经是站在了德国和日本的对立面,只是美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直接参战罢了。而日本的偷袭只是加快了其下定决心的过程,所以只是珍珠港被偷袭的四个月后,美国就派出轰炸机轰炸了日本本地,6个月后就发动了著名的中途岛大海战,重创了日本海军。因此美国在被宣战前就已经站好了队,做好了参战的准备,在被宣战后立即行动,进行作战。
战场上击毙“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有多难
美军的兵员成本高昂,特别是那些阵亡的士兵的抚恤金更加丰厚,所以,美军最怕打仗死人太多。但是,打仗死人是无法逃避的一个问题,于是美军就在如何防护士兵生命上下功夫。纵观全球各国军队,美国是最重视士兵单兵防护装备研发的,有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研发工作。当然,美军的单兵防护装备也是军工产业生产商赚取军费蛋糕的一个手段。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利益集团总是左右美国的战争行为,然后就可以生产大量军火赚的脑满肠肥,单兵防护装备的生产商也是如此。有一点需要注意,并非是美国多仁慈,而是这些军工复合体利益集团利用媒体推波助澜,不给士兵有效的单兵防护美国民众都不干。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美军士兵的单兵防护装备确实是“武装到了牙齿”,并向着类似机器人的样式发展。
美军防弹衣装备历史比较早,防弹衣的发展节点应该说是凯夫拉和芳纶等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被发现后,对防弹衣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防弹衣的纠结之处在于重量于穿着舒适,以及管用之间的矛盾纠结。凯夫拉、芳纶等高分子材料虽然重量轻,但对于手枪子弹的防护尚可,要对付步枪子弹的打击有点勉强。于是,美军采取了再加上钢板、陶瓷插板的软硬兼施的防弹手段。美国防弹衣的抗弹性目前处于III级保护水平(美国防弹衣分为I级、IIA级、II级、IIIA级、III级、I V级6类),这个类别的防弹衣在胸部前后加入一个重2.6公斤,18毫米厚,300x250毫米的陶瓷插板。可以防御7.62x51毫米,初速800米/秒的普通弹打击,这个理论上可以防御AK47级别的步枪子弹了。美军装备的基本都是这个级别的防弹衣,更高级别的IV级防弹衣局势美军士兵家属为了孩子们安全自掏腰包购买的。
IV级防弹标准的防弹衣也是采用插入陶瓷插板的设计,插板厚度21毫米,重量达到了3.3公斤,要求能够抵御初速850米/秒,M1级别的步枪穿甲弹的打击。美军目前的防弹衣要求是挡住直接命中胸口的敌方子弹、阻挡简易爆炸装置产生的高温金属碎片、保护头部免遭灾难性的战斗碰撞,这是美军目前的理想要求。从美军的作战来看,防弹衣确实是减少了美军士兵的伤亡率,但是,也不是网络上吹嘘的万无一失。阿富汗战争中美军死亡人员看似不多,2442名美军士兵阵亡,另有20666名美军士兵负伤。但是要看到塔利班的武器装备并不先进,也没有大规模的近距离战斗,也说明了美军防弹衣并做不到决定的保护。当然,从大量美军士兵负伤来看,防弹对于美军士兵要害部位的防护还是有作用的。
虽然美军士兵的单兵防护装备齐备,但也有其缺点,目前美国使用的防弹衣重量约为35磅(约15.9公斤),如此重量在加上武器装备重量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报道认为,在近距离战斗中,士兵单纯依赖防弹衣是不够的,必须巧妙移动,隐蔽,也就是说,战场上要生存下来,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运动“速度”和装备“重量”。战场士兵因战场环境而快速疲劳是一个现实问题,因此,防弹衣太重会影响到士兵的战斗力。
美国又要研发新的防弹衣,据说新防弹衣比以往的防弹衣轻八分之一,而防弹效果比过去的强14倍,新材料强度比钢材的耐冲击性高出64%。并且把四肢、躯干都保护起来,穿上这样的防弹衣,美军士兵可就真的是一个机器人了,不过,什么时候出来还不好说。
不过,这也不意味着就奈何不可他了,根据武器装备矛盾对抗的规律,矛的进步始终是强于盾的进步。用来杀伤有生力量的武器装备很多,即便是轻武器也可以通过改进口径,或者是提高初速,提升弹头侵彻力来破解美国武装到牙齿的单兵防护装备。目前美国的防弹衣并不先进,最先进型号是大国的,美军并没有装备,原因是自己搞军工产业生产商赚的更多。总之,美军的防弹衣并不能让美军士兵绝对安全,其水平并不是最好的,与虚弱的对手打反恐作战都不安全,更不用说与强国对抗了,别把它看的太高了,没这么厉害。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大英帝国是欧洲战场上抗击纳粹德国的中流砥柱吗
在二次大战的欧洲战场上,通常情况之下,人们最容易忽视当时的英国所起的作用。
一般情况之下,人们都会这样认为,是苏联消耗和歼灭了德意志帝国的大部分有生力量。
同时又会这样认为,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肩负了整个反法西斯阵营的后勤支援工作。
那么除了美苏两个重要国家之外,当时的大英帝国是不是欧洲战场上抗击纳粹德国的中流砥柱?
让我给大家一一道来。
苏联的版图在欧洲部分大概只有其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在沙俄历史上它一直把自己当成欧洲国家,所以如果说到欧洲战场一定要包括苏联在内!
用斯大林的话说,是苏联肩负了对德作战的主要重担。这话不假,但是大家需要明白一件事,那是德国举大军来打他自己的国家,它不全力以赴不行,同样的他如果不拼老命的打也不行,他那是在保卫自己的领土。如果按苏联自己的定义讲,那叫卫国战争
但是德国在打别的国家时,苏联可是没有尽一点自己的国际义务!
更不光彩的是,当德国进攻波兰时它可是又与德国一起再一次瓜分了波兰!
在德国对大不列颠狂轰滥炸时,这时的整个世界有谁对英国伸出了援手?
一个也没有!
是英国独自承担了保卫本土的责任,但即便如此,纳粹德国也没有把它拿下来。
后来轮到苏联大难临头了,英国则是与美国一道给苏联送来了救命的稻草!
整个的二战苏德战场是欧洲最大的战场,但它那是在保卫自己的家园属于为自己而战!
而英国则是围绕着整个欧洲都有它自己的战场,地中海、苏伊士运河、挪威、马耳他、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整个的欧洲除了英国谁还有这样的能力?法国战败投降后,真正能够对德作战的国家此时只有英国,它不是中流砥柱还能是什么?
美国是两次大战的一个重要筹码,它加入哪一方哪一方就会赢!几乎可以说是美国决定了两次大战的最终结果一点都不过份!
但是它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在二战中期开始,真正领导世界是在二战之后,至少在42年之前在军事上它还得跟英国学习!
现代人在谈到二战时总是很容易的忽视英国在二战中所起的作用,这一方面是战后美苏两国的崛起,二是大英帝国自二战之后从原先的世界头号霸主沦落成了二流国家!
大英帝国自1588年战胜了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便成为了世界第一海军强国,以后随着瓦特、法拉第和牛顿的出现,它不仅带动了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而且还成为了世界头号霸主。在一战结束时它仍是拥有世界发言权的头号帝国,此时的美国刚出道不久还很稚嫩,德国这个咄咄逼人的后起之秀站错队成了战败国,苏俄被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日本和意大利勉强排上二流。所以《巴黎和会》是一个由英法主导的和会,《凡尔赛和约》是一个近乎让德国民众永世不能翻身的合约,它在德国民众心里埋下了强烈的复仇火种,这就是在一战结束之后仅仅过了二十多年大战又起的原因!
一战让英法两国元气大伤,两国政府和民众都没有再继续战争的热情,没有战备意识。这就是在德国不断的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之后,英法两国仍不动手的原因,同时也是在战争之初不断被动挨打的原因。一个没有战备热情的英法同盟,同一个卯足了劲要复仇凡尔赛和约的德国打,还能不出现敦刻尔克大逃亡啊!
在二战之前,英法两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不再那么牢固,美国的经济总量和国力远超英法,苏联在工业领域位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德国犹如早上初升的太阳上升趋势咄咄逼人,英法两国一枝独大的局面不再存在。
但此时在世界若论军事力量和科技水平,此时的英法两国与德国一起仍排世界一流团队,美国的国力强大,但若论科技水平仍排在英法德三国之后,而此时的苏联无论科技还是军队战斗力也不及三国!
法国战败投降后,能够对德作战的欧洲国家此时还剩下苏联和英国,除了两国之外加上美国成为了共同对德作战的主力国家!
在对德作战的三个国家中,若论主战场那是苏联,若论输血打气的那是美国,在1942年之前起中流砥柱作用的国家还得说是英国!
英国与德国相比,在国力上是德国稍强,在科技上是英国略优,论情报工作则几乎不相上下都非常出色。在陆地上德国的陆军装甲力量能碾压英国,但在海上只要英国的水面战舰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一摆,德国海军的水面战舰就基本进不了大西洋!
德国的潜艇非常出色,但它击沉的几乎都是没有武装的商船。在战争前期还对英国的战舰形成一定威胁,到了后期只要它遇上英国的军舰只有挨打的份,再后来德国人发明了磁性鱼雷专用于攻击英国军舰。但大英帝国人的头脑也是世界一流的,他们在军舰的底部缠绕上了一圈铜线,便让德国人的磁性鱼雷永远失去了效应。至于后来那就是英国的海军打的德国潜艇部队基本不敢再抛头露面!
若论空军的实力,德国非常优秀。但英国的空军在数量上可能不及德国,倘若在技术上那要胜出德国一筹。1940年8月的不列颠空战,德国共投入作战飞机4074架,英国投入作战飞机只有1963架。但是在英军的雷达和喷火式战斗机的打击下,以损失2000架飞机的代价败北,而英军的损失才只有995架。还有在整个的二战期间,英国的空军可以能够轰炸德国,而德国在不列颠空战之后空军却不能再轰炸英国!所以,综合来讲陆军是德国能碾压英国,海军则是英国完胜德国,而空军是英国稍占优势。如果有哪一个人说英国是二战打酱油的,那可是大错特错!
正是有了这些技术上的优势,才有了后来对苏军事援助的胜利和保证。至于美国对苏联的物资支援,一开始是美国跟着英国跑,到了后期美国的后劲上来以后是两国齐头并进!
至于阿拉曼战役、登陆诺曼底的“霸王行动”,也是英美共同起的作用。如果英美的战略轰炸机没有将德国的工业设施夷为平地,苏联将必败无疑。还有德国设在挪威的原子重水生产车间,也是由英国牵头和美国特工一道将其摧毁的。所有这些成果不是苏联人能够完成的,也不是美国人可以独立完成的,因为此时的美国人战斗经验还很稚嫩,而老道的英国人那可是已经领跑了世界军事几百年,在二战中是唯一一个能够与德国一样拥有世界上一流作战水准的国家!
在二战中,无论是德国还是苏联那都是以陆军见长,除了当时的英国和后来跟上队的美国之外,他们既没有通行世界大洋的海军力量,也没有用于远程轰炸用的战略轰炸机和远程运输机,只能算是战术型国家。就如上世纪的我们中国,如果有我们的一个友好盟国受到军事威胁,我们只能干瞪眼,如果我们采取军事行动的话向东我们出不了第一岛链,向南出不去马六甲海峡。
但在二战中的英国以及后来跟上队的美国,就恰恰拥有苏德两国所没有的这些优势,人家英美可以在全世界都能作战,而苏德两国也只能在陆地上拼个你死我活!
所以说,说英国是在二战中抗击纳粹德国的中流砥柱是合理的,一点都没有高抬英国!
英国是中流砥柱,美国是傲视群雄,德国是谁与争锋,苏联是越挫越勇!
美俄会在叙利亚战场上擦枪走火吗
谢谢邀请!
在叙利亚战场上,俄美军队肯定会进行级别的交火,双方相互之间心知肚明,却不会将这种战术级别的试探,上升到两军或者两国之间的战争。
今年年初,特朗普对媒体公布了一段美国特种兵与疑似俄罗斯特种兵的交火情况,当然双方交火的地方在叙利亚,时间也更为久远!并称取得了可观的战果,随后俄罗斯外交发言人侧面对该事件做出了证明,承认有独联体公民在叙利亚交火中伤亡的事实。
很明显这件事情却又其实,俄罗斯在冲突中遭受的损失还比较大,美军在冲突中占到了不小的便宜,但若不是特朗普这位直性子的美国总统,这件事或许就不会被报道出来。
这件事情,足矣说明美俄在叙利亚还是有擦枪走火的事件,美俄是长期战略博弈的对手,双方对彼此的战术能力的侦查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遇到后进行战术试探几乎成为必然。
如何评价俄军在叙利亚战场的表现
你好,我是冬雨AK,我来回答一下,从2015年,应叙利亚政府的请求,俄罗斯介入叙利亚战争已经4年了,这四年,俄罗斯不仅帮助叙利亚政府军扭转了局势,还检验了自己大批的新装备,锻炼了大批有实战经验的军官和士兵。但我今天想说的是俄罗斯士兵在战争中视死如归的表现,从这个方面来讲的话,俄军在叙利亚战场的表现可以打满分!
(以下内容有些参考网络新闻)
俄飞行员罗曼·菲利波夫少校,引爆手雷自尽殉国!
苏-25战机飞行员罗曼·菲利波夫少校在2018年2月3日的作战行动中,驾驶的SU-25战机被击落,少校在弹射逃生后降落在叛军控制区域,随后大批恐怖分子赶来企图将其活捉,少校在使用自卫手枪顽强抵抗后,身负重伤,为了避免被生俘,少校高喊“为了兄弟”,引爆手雷自杀殉国,后被授予“俄罗斯英雄”称号!图一为罗曼·菲利波夫少校,图二为少校自爆的画面截图。
“向我开炮!”——俄特种兵亚历山大·普罗霍连科中尉
2016年3月17日,俄特种部队中尉亚历山大·普罗霍连科奉命执行引导空军战机轰炸任务,在被敌军发现陷入重围后,他用无线电与指挥部有了以下对话:
普罗霍连科:“指挥官,我被包围了,敌人在这里。我不想被他们抓获,他们会嘲笑和羞辱我。请求实施空中打击,我想有尊严地死去,和这些混蛋们一起。指挥官,请同意我的最后一个请求,实施空中打击。”
俄军指挥官:“请确认你的请求。”
普罗霍连科:“他们在这里,这是最后的请求,指挥官同志,谢谢。请告诉我的家人和我的国家,我爱他们。告诉他们,我战斗了,我也很勇敢,我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请照顾我的家人,并为我复仇。指挥官同志,再见了。告诉我的家人,我非常爱他们。”
随后,俄军空袭开始,普罗霍连科阵亡,年仅25岁,牺牲时,家中妻子已怀孕,一直不知道其在叙利亚执行作战任务。图三为亚历山大·普罗霍连科中尉
宁死不降——俄军5名特种兵战死疆场
2016年3月,5名俄军特种兵在叙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他们被敌重兵包围后,宁可选择就地抵抗,战死疆场,也没有一人缴械投降。图四为俄特种兵装备
绝不丢下战友——俄军上尉勇救重伤战友
俄军康斯坦丁诺夫上尉,31岁,原隶属于俄军中央军区驻萨马拉的某步兵旅,任突击营营长。2017年3月,康斯坦丁诺夫被俄国防部派往叙利亚担任顾问,负责叙军任务规划。另外一位37岁的俄军侦察营长亚历山大·斯克拉丹少校负责指挥和训练叙利亚特种部队
2017年5月3日,叙政府军与IS在巴尔米拉以东某地爆发战斗,叙军特种部队在这次交火中遭遇敌方猛烈火力打击。负责指挥这支叙军特战部队的俄军顾问斯克拉丹少校首先中弹倒地,流血不止。
康斯坦丁诺夫上尉见状不顾危险,冒着流弹去救助落单的少校,而其他叙军队员则被IS猛烈火力压制,非但不敢提供掩护射击,反而丢下两名俄军顾问各自逃走。IS撤出该地区后,叙军回到现场,找到了康斯坦丁诺夫上尉和亚历山大·斯克拉丹少校的遗体。其中,康斯坦丁诺夫上尉身中6弹,显然经历过一番激烈的拼死反击。
仅举出部分最具代表性实例,可以说,这些俄军官兵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表现出大无畏的战斗意志。虽然外界一直对俄军战力存疑,但通过叙利亚战争,俄罗斯向世界证明,俄军依旧是一支现代化的强大军队,俄军铁血精神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