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小鸟依人说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 历史上有哪些名字相同或相近导致容易混淆的著名人物
- 来谈谈你喜欢哪个历史人物
- 哪些历史人物其实近乎完美却在历史中存在感不高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传奇人物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英雄人物,被演义版的小说黑化得面目全非、黑白颠倒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有才无德的著名人物
小鸟依人说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大唐初?唐太宗李世民和他老师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但还有长孙无忌(李与长孙对话丿、
历史上有哪些名字相同或相近导致容易混淆的著名人物
这就要说到两个同名同姓的开国少将了,他们不仅同名同姓,连籍贯都一模一样,不仅参军年月、革命经历极为相似,连长相也十分相像。
这两个同名开国少将的名字就是方国南。
大、小方国南将军
01、授衔奇事
1955年9月,时任解放军训练总监部代部长叶剑英代表军委赴广州主持中南军区授衔仪式(1952年叶剑英曾任中南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
叶剑英在审阅授衔名单时,赫然发现任命状上有两个相同的名字——方国南,并且这两个方国南都被授予少将军衔。
叶剑英当时以为是工作人员搞错了,正要发火,工作人员连忙拿着两人的详细资料解释。
叶剑英仔细核对后发现,这确实是两个不同的人,他们对应的职务并不一致。
一个是广西军区第二政委方国南,另一个是解放军体育学校政委方国南。
两人非常巧合的同名同姓,并且两人出自一个地方,在相同时间参加红军,经历无数枪林弹雨,成为了共和国开国将军。
此事一出,成为当时军中一段轶事。
当时叶剑英幽默地开起了玩笑道:“唉呀,两个方国南,两个少将,不会弄错了吧。”
这样的巧合,确实非常少见,在场所有人都会心一笑。
叶剑英主持中南军区授衔仪式
更巧合的是两位开国将军系出同源,还是一家人。
(担任广西军区第二政委的方国南,年纪大一点;担任解放军体育学校政委的方国南,年纪小一点,为行文方便,下文以大方国南、小方国南区分两人)
02、穷人家的孩子
大方国南,原名方报山,1913年1月16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长寿镇邵阳乡烟州坪。
小方国南,小名方双全,族名方衍康,1914年11月19日出生于平江县长寿镇邵阳乡花园村,和花园村相差不过10里地。
大方国南是平江方氏宗族第36世孙,小方国南是平江方氏宗族第38世孙,按辈分,小方国南还得叫大方国南一声爷爷呢。
不仅如此,两人都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大方国南从小就特别懂事,经常帮家里人干农活,下过田,当过放牛娃,冬天上山砍柴,夏天下河捉鱼捕虾,吃够了苦头。
小方国南更惨,他5岁时母亲就不幸病逝,父亲含辛茹苦将他拉扯成人,期间也没少吃苦。
大小方国南的童年就是当时广大农民的真实写照。
他们足够努力,辛勤劳动,可他们的汗水换不来应有的报酬,始终在生存边缘挣扎。
如果,他们没有特殊的际遇,他们也将像自己的父辈一般,在这片土地上为基本的温饱问题劳作一生。
就在这时,他们的家乡平江县发生了一件大事,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03、投身革命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邓萍等人率领国民革命军独立第5师发动了著名的平江起义,建立了平江县苏维埃政府。
起义爆发后,起义部队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下辖第13师(军长兼师长彭德怀,军党代表兼师党代表滕代远,参谋长邓萍)。
不久,红5军和地方游击队合编为3个纵队和1个特务大队,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5军主力转战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4军在井冈山(宁冈)胜利会师。
黄公略则率第2纵队留在平江、浏阳一带坚持游击战争。
平江起义
红5军是一支真正为广大工农群众谋幸福的人民子弟兵,平江百姓纷纷踊跃参军,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支援红5军的革命斗争,走上革命之路。
(正因如此,平江县有将军县美誉,共走出52位开国将军,仅方国南所的长寿镇共有12位开国将军)
1929年,当红5军主力转战井冈山后,大方国南参加了少年游击队,在黄公略的率领下继续坚持斗争,小方国南则加入了共青团,支援革命。
这一年,大方国南才16岁,小方国南才15岁,小小年纪的他们就投身革命洪流。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蒋介石和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等军阀展开前所未有的大战,湖南军阀何键也参加了这次大战,率军攻打桂系李宗仁的部队,导致长沙防守空虚。
这给红军攻打大城市提供了有利时机,6月,彭德怀率刚组建不久的红3军团攻打长沙;
7月27日,红3军团顺利解放长沙。
大、小方国南就随平江县赤卫团一起参加了长沙攻坚战。
可惜,此时桂系部队被蒋介石部队打得节节败退,当何键得知长沙沦陷后,赶紧调集重兵,向长沙发起反扑。
由于敌我实力相差悬殊,红3军团损失惨重,被迫撤退。
9月,红3军团在方国南家乡长寿镇进行休整,大小方国南不约而同地以“方国南”的名字,报名参加红军。
大方国南被分配在红3军团直属山炮连,小方国南则被分配到红5军第3师第9团2连(同连的战士还有后来志愿军39军军长开国中将吴信泉,还有小方国南两个亲舅舅喻楚杰、开国少将喻缦云等人)
大小方国南正式参加红军,开始了他们的戎马生涯。
04、沙场百战名将
此后,大小方国南参加了中央红军历次反围剿作战,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大方国南历任红3军团警卫连排长,红一方面军第2师6团连政治指导员,第4师第10团代理营政治教导员,第81师直属队总支书记,团政委等职。
小方国南历任红3军团第3师第9团连政治指导员,补充师营教导员,团政委等职。
期间两人在不同的战场迅速成长,经历无数九死一生的磨难,终于成为合格的团级红军将领。
长征期间,大小方国南都深受重伤,可他们楞是以顽强的战斗意志,咬紧牙关,坚持战斗,走出了鬼门关,最终成功走完二万五千里征程。
1935年10月,在吴起战斗中,小方国南左大腿被敌人子弹击中,战后他坚决拒绝截肢,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做了长达几个小时的手术,上演了“关云长刮骨疗伤”的奇迹,军中上下无不肃然起敬。
抗战时期,大方国南历任八路军115师686团2营教导员、教导4旅第10团政委等职,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汾离公路伏击战、冀鲁豫反扫荡等战斗等大大小小的战斗、战役。
大方国南是115师著名的勇将、猛将,提起方国南的名字,战友们纷纷赞不绝口。
平型关战役
抗战期间,大方国南多次受伤,可上了战场却依然勇不可挡,杀得鬼子和伪军闻风丧胆。
更难得的是,大方国南有勇有谋,指挥作战,沉着冷静,作风顽强,纪律严明,拼刺刀的时候绝不含糊,总是承担115师的攻坚作战任务。
大方国南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小方国南历任八路军卫生部第2兵站医院政委、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第9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等职。
与大方国南相比,小方国南参加前线作战机会要少一点,他更擅长政治工作,他的工作能力受到聂荣臻、程子华、吕正操等人的充分肯定,是军区一把政治好手。
著名的抗战小英雄“小兵张嘎”就是发生在小方国南治下的故事。
在程子华、小方国南等人领导下,冀中军区全盛时期,控制44个县,近4万平方公里,800万人口,被誉为“东方的乌克兰”,为抗战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无可争议的抗战功臣。
05、开国将军
解放战争时期,大方国南,任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第1师政治部主任(第1纵队司令员开国中将万毅、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开国中将李作鹏;第1师师长开国中将梁兴初,政委开国中将梁必业,第1纵队就是万岁军38军的前身),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后勤部副政委、政委,第四野战军第38军第114师政委等职。
大方国南随四野从西打到东,从北打到南,先后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衡宝战役等重大战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大方国南将军
小方国南则在解放战争初期担任晋察冀军区第10军分区、第5军分区副政委等职(第10军分区司令员是开国中将旷伏兆、政委是开国少将刘秉彦后)
平津战役结束后,四野准备南下,小方国南异常激动,很想随部队解放家乡,他找到老上司开国大将萧劲光,调入四野,任四野补充2师政委。
而后,小方国南随四野南下,参加了渡江战役、湘赣战役等战役。
尽管大小方国南工作重点并不一样,一个是冲锋陷阵的猛将,一个是善于组织的政委,可他们都是解放军悍将、共和国的开国功臣。
1955年9月,军委举行开国大授衔仪式,有798位将领被授予少将军衔,大小方国南以其深厚的资历、显赫的战功同时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将军。
可他们却异常低调,从不沾沾自喜,更不居功自傲。
大方国南因为战斗中多次受伤,他高风亮节,认为自己不适合继续在领导岗位任职,1967年就主动提出离职休养。
小方国南也不例外,当萧劲光出任海军司令员,组织建设海军时,萧劲光点名要小方国南组织后勤部工作,可小方国南却谦虚地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坚决不肯上任,此后历任湖南军区后勤部政委,粤北军区副政委,广州市公安总队第二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校政委、湖南省军区副政委等职。
当有人想要小方国南写回忆录时,他总是饱含泪水地说:“爬雪山过草地,九死一生。常常是第二天早晨醒来,身边的战友已经死去。那么多战友都没有了,想起来就难过。我们不过是幸存者,还有什么可讲的?”
小方国南将军
06、将军情深
大小方国南因为同名同姓,总是有战友、同志认错人,闹出不少笑话。
平津战役时期,有一次,大方国南在前线指挥作战,一位曾在小方国南部下任职的县委书记率工作团慰问前线部队,当他知道部队政委叫方国南时,马上找到老首长叙旧,两人一见面才知道闹了乌龙。
小方国南也经常出现类似的情况,总是有大方国南的部下找他叙旧。
1955年大授衔后,大方国南为了避免出现类似情况,主动改名方国安,却依然无法避免战友认错人。
甚至在1987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中,把两人的职务给混淆了,比如大方国南曾任第四野战军第38军第114师政委,小方国并未担任此职,可书中却搞错了,直到5年后才纠正过来。
更有趣的是大小方国南退休后,都住进了湖南省军区长沙杜家园干休所,两人成为了邻居,这更让找他们叙旧的战友、部下经常走错门。
1997年12月10日,小方国南将军不幸因病在长沙逝世,享年83岁;
2011年5月8日,大方国南将军在长沙病逝,享年98岁。
这两个同名同姓的开国将军,一起被安葬于平江烈士陵园。
两位方国南将军以这样的方式,再叙深厚的战友谊。
将军千古,永垂不朽!
来谈谈你喜欢哪个历史人物
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毛主席的治国方困略是,走群众路线,搞调查研究,深入群众之中,了解民情,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治理腐败,枪毙贪官,中国安定二十多年,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的指路明灯!
哪些历史人物其实近乎完美却在历史中存在感不高为什么
大家好,我是梅子雨summer。
在这里我不得不谈起一个人了,那就是朱德将军。
开国十大元帅,像聂荣臻、林彪、彭德怀、陈毅......提起他们,大家都会想起一些事情,比如:
提起彭德怀将军就逃不开“百团大战”和“抗美援朝”。
提起陈毅就想起“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
想起林彪就想起了解放军纵横东北三省的画面。
想起了聂荣臻就不得不提原子弹。
......
但是作为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却没有非常亮眼的战绩,他为什么被列为十大元帅之首呢?
在革命最黑暗的日子里,朱德保存了革命的火种
南昌起义后,受国际共产主义的指示,朱德与周恩来、贺龙等人在三坝河分兵,朱德负责阻击敌人,而周恩来和贺龙则是直扑潮汕。
国民党的八个师向潮汕增援而来,朱德的部队在阻击过程中伤亡很大,4000人的部队在撤出时,已经不到2000人了。
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人的作战失败了,这给朱德部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朱德部队,虽说朱德是名义上的领导者,但是由于这是由几支部队拼凑而成的,实际上没几个人听他的指挥。
这时候部队里的情况十分复杂,人心浮动,害怕的、坚定的、悲伤的......
但是朱德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表现了坚定的革命意志。
在之后的会议上,许多人都觉得主力都已经失败了,他们这2000人还是散了吧。但是朱德坚决反对解散队伍,他要求快速北上,到湘南和那里的革命队伍会合。
朱德在后面的行动里,都是带着几个警卫员走在队伍最前面,往往都能料敌于先,打了好几场胜仗。
但是军队的情况却愈加恶化了,缺少粮食、缺少武器装备、缺少医用物资,虽然说是要去湘南找组织,可是根本没和组织上级联系上。
许多干部都走了,师级以上干部只剩下了朱德,团级以上干部只有朱德、王尔琢、陈毅三人。
革命火种真的是处于风雨飘渺之中,谁也不知道还能走多远,南昌起义即将宣告完全失败。
就在这个时候,还是朱德站了出来,承担起了责任。
之后朱德在天心圩军人大会上说了下面的一番话,这番话真正为革命保存了火种,也证明了朱德有很强的领导能力:
大家知道,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
但是我们还是要革命的。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
1927年的中国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俄国在1905年革命失败后,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暂时的。到了1917年,革命终于成功了。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暂时的。中国也会有个‘1917年’的。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你们应该相信这一点。”
朱德坚定的信念感染了下面的官兵,陈毅说:
朱总司令在最黑暗的日子里,在群众情绪低到零度,灰心丧气的时候,指出了光明的前途,增加群众的革命信念,这是总司令的伟大。
正是朱德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革命决心,力挽狂澜,保存了南昌起义的火种,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建立打下了根基。
不居功,不自傲,朱德一心为革命
当朱德在毛泽东的掩护下,把剩下的800人带到井冈山上后,有两种声音:
一种是合兵,一种是分兵。
当毛泽东提出合兵后,朱德是不赞同的,但是在周恩来的劝说下,朱德放下了心中的想法,服从党的决定。
这为朱毛红军融合打下了基础。
在后面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朱德通过大量的实战,总结许多战斗经验。
朱德论述了运动战、山地战、隘路战、遭遇战、追击战、袭击战、攻坚战、歼灭战等战术思想,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开国后,朱德兼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为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组织纪律,克服党内各种不良倾向,保持党的优良作风,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完人朱德
朱德在革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保留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当把军队带往井冈山会师后,朱德又不居功、不自傲,听党的决定。
战争年代,朱德总结了大量的军事斗争经验,为中国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开国以后,一心扑在党风党纪建设上,不争权不夺利,为建设执政党付出了半生精力。
谈起朱德,都知道是中国的开国元勋,但是知道他做过什么的人,却十分地少,这也许也是他老人家自己的心愿吧。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传奇人物
娘希匹,都是你们(何应钦)逼的,如果不是你们给他(韩练成)穿小鞋,他会投共?--蒋介石
要说传奇,韩练成肯定是传奇人物,他的一生真是太传奇了,每次看他的履历我都能被惊讶到。
1:御赐“黄马褂”
韩练成,1909年生人,甘肃省固原县人,西北军出身。
韩练成最初是陆军第七军,军长马鸿逵、政治处长刘志丹。在刘志丹的影响下,韩练成秘密加入了共产党。
“四一二政变”时,冯玉祥被围攻,关键时刻韩练成率部解救了冯玉祥。
民国都是军阀各自为政,韩练成救冯玉祥的事奠定了韩练成在西北军的地位,冯玉祥记韩练成记了一辈子,晚年在《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中记载:韩练成在北伐的时候,曾同我在一起共过患难的人。剿共的时候,韩练成被扣上了“红帽子”,但是出于救命之恩,冯玉祥保护了韩练成。
在“蒋冯阎大战”的时候,当时老蒋所在的火车被冯玉祥的军队包围,关键时刻韩练成率部救了老蒋。
当时的对话大概如下:
老蒋:这么猛,你一定是黄埔的学生吧。
韩练成:不好意思,我不是。
老蒋:那你以后就是了。
救命之恩让老蒋迟迟不肯忘怀,因此老蒋特许韩练成为黄埔三期的毕业生。要知道当时黄埔系可是老蒋的嫡系,特许黄埔身份就相当于御赐“黄马褂”了。韩练成腰身一变,成为老蒋面前的红人
2:莱芜之战
之后韩练成凭借自己的本事成为师长,老蒋一看恩人有如此能耐,所以奖励了他五万经费。虽然韩练成不问政治这一点让老蒋不满,但毕竟是老蒋的救命恩人,而且战功卓著,因此也成了老蒋钟爱的职业军人。
1947年2月20日,解放军用了三天的时间,全歼莱芜的5万国民党军,活捉了第二绥靖区的副司令李仙洲。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听说这事之后暴怒如雷,骂道:“老子就算是放5万头猪,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
为什么解放军能在三天内歼灭五万人?这还是要归功于韩练成将军。
作为老蒋的红人,韩练成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第四十六军军长,隶属于李仙洲指挥。
莱芜之战前夕,韩练成把国军的部署全部报告给华野,华野针对李仙洲的军事行动秘密包围了莱芜。最开始李仙洲是可以突围的,但是韩练成请求晚走一天,借口是部队分散不好集中。如果是一般人,估计李仙洲不会搭理,但是韩练成不一样,他可是老蒋的红人,不给面子不合适。于是答应了韩练成,准备晚走一天。结果华野吃了这五万人,活捉了李仙洲。
3:国军的“孤胆英雄”
韩练成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你以为他会回我军?不,你错了。传奇将军的传奇点就在这里,他并没有像以往的共谍完成任务后回到部队,而是前往南京。
韩练成一到南京就去见老蒋,大致谈话内容没有记载,韩练成把自己说成“孤胆英雄”,老蒋听后大为赞誉。根据这一点,我们草拟一下对话,你就明白了。
韩练成:委员长啊,他们那群人被全歼了啊。我本想要杀身成仁,但是念及无法报答委员长的知遇之恩,所以孤身一人逃回了南京。
老蒋:那你是怎么回来的?
韩练成:我这一路上都是共军的围追堵截,我化妆成乞丐,一路要饭回来的啊。
反正是怎么惨怎么来,韩练成把自己描述成“孤胆英雄”,得到老蒋的表彰。但是却引起了何应钦等人的质疑,何应钦认为韩练成可能是共谍,但是老蒋不信。
之后何应钦大力搜索韩练成通共的证据,搜索到韩练成和共军联系的电报,于是派遣特务抓捕韩练成。幸得张治中的援手,韩练成一路绕道香港,然后回到了解放军。有意思的是何应钦拿着证据去告发韩练成,结果惹来老蒋的痛骂,张治中回忆老蒋怒骂何应钦:娘希匹,都是你们(何应钦)逼的,如果不是你们给他(韩练成)穿小鞋,他会投共?
跟杜聿明怀疑郭汝瑰是共谍一样,明明猜对了,结果还被痛骂。1955年,韩练成被授予中将军衔。蒋经国得知后,称韩练成为“总统身边隐藏时间最长的隐形将军”。不知道老蒋自己如何感想,自己的救命恩人竟然是共谍。不过共谍又不止是韩练成一个,我军的高级将领陈赓不也救过蒋介石吗?老蒋可能有了心理准备,所以不至于吐血。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英雄人物,被演义版的小说黑化得面目全非、黑白颠倒
我认为被小说《三侠五义》和戏剧《铡美案》演绎黑的最厉害的人物应该是陈世美,千百年来他被赋予抛弃弃子负心汉,遭到世人唾弃。
其实历史上的陈世美原名叫陈年谷,又名熟美,清代官员,妻子并非秦香莲而是秦馨莲,早年家境贫寒,在乡友的接济下,十年寒窗苦读,终于金榜题名,修成正果,初任河北某地知县,由于小陈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勤劳致富,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后康熙赏识小陈的政绩,升为贵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参政,相当于现在的省纪委副书记。和妻子相敬如宾,不离不弃,并没有中状元,为了荣华富贵,抛弃弃子,当驸马,派韩琦杀妻灭子,最后被包拯开铡问斩。
由于陈年谷当上大官,亲朋好友大家偷来投奔他,借钱借物,蹭吃蹭喝,开始陈盛情招待,后来人越来越多,陈实在撑不住了,就拒绝了一些朋友。恰恰被拒绝者中有个胡梦蝶和仇梦麟的同窗,落地知识分子,由于在小陈落魄时,救济过小陈,怨气很大。在回家路上两人在南阳看杂剧《琵琶记》,剧中书生蔡伯喈与妻子赵五娘新婚时间不长,就进京赶考,最后中了状元,为了荣华富贵,隐瞒自己已婚事实,迎娶牛丞相之女为妻。随后,蔡伯喈家乡发生饥荒,一家人无依无靠,父母先后去世,丈夫音讯全无,赵五娘只好抱着琵琶沿路弹唱进京寻夫,最终夫妻团聚的故事。
由于对小陈怀恨在心,两人把《琵琶记》剧本进行了改变,主人公换成陈世美和秦香莲,歪曲剧情,添油加醋,把小陈描述成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黑的一塌糊涂。然后出钱赞助让戏班子演出,得到了不明真相百姓的盲目热捧。据说在小陈家乡演出时,遭到了当地百姓砸场子,说小陈是个好人,不容诬陷。但毕竟知道小陈真实情况的人少之又少,戏班子四处演出,百姓对剧中陈世美狠之入骨,要求正法杀了陈世美。后来戏班子灵机一动,将宋代包公的《陈州放粮》和《琵琶记》结合,移花接木,清代换宋代,丞相之女换公主,加上杀妻灭子等情节,满足观众愿望,直接让包青天铡了小陈。让这个形象更加丰满,深入人心,然后小陈就可怜巴巴的黑了几千年,所有不要怕小人多,就怕小人用文化黑你。
大家好,我是文旅心通,拥有两年文化创作问答经验, 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大家有那些好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赞同的话给我点赞、转发,热切希望您关注我的头条号文旅心通。(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有才无德的著名人物
姚文元,当年这位享誉全国、一致看好的青年作家,却偏偏点燃了“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这个“批判修正主义的金棍子”,却沦为万民所指的阶下囚!
姚文元(1931—2005),浙江诸暨人。大学毕业后,从事文化宣传工作。任上海《解放日报》副总,全国发行的文学月刋《萌芽》编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颇具名气的青年文艺评论家。
1965年11月,在江青、张春桥地参与和组织下,于11月10日,在《文汇报》头版发表了《评吳晗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时年34岁的青年人,点燃了“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接着,在1966年春,又连续发表了《评<燕山夜话>》、《评三家村》等文章。1966年《五.一六通知》后,成为“中央文革小组”成员。1967年初,伙同张春桥、王洪文制造了“一月风暴”,成立了“上海公社”,在全国刮起夺权狂潮。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又发表了《评陶铸的两本书》等批判性文章。
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开,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时年38岁),掌握“文革”宣传與论大权。组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联合写作班子,借用“两校”二字的谐音“梁效”为专门大批判写作组织,在报刋上发表歪理邪说,散布奇谈怪论……借“批林批孔”,推行“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唯恐天下不乱。
多行不义必自毙,善恶到头终有报!1976年10月6日晚8时,被隔离审查。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开除党籍,撤销一切职务。198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有期徒刑20年,剝夺政治权力5年。1996年10月,刑满释放。2005年12月23日死亡。
姚文元,得势于一时,高顶着“文革秀才”、“文革笔杆子”等桂冠,披挂着“批判修正主义的金棍子”光环,极力疯狂鼓吹“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到头来被一切所怀疑,被一切所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