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士仁人的意思

志士仁人的意思(八股文流行了数百年,真的一无是处吗怎么看现代“类八股”)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6 11:01:39 浏览6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八股文流行了数百年,真的一无是处吗怎么看现代“类八股”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都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

要分析八股文的利与弊,就不得不想一想中国人才选拔的历史。夏、商、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以血缘关系来选拔人才。祖上的官职、权位依次传承,投胎的运气非常重要;

再到后来汉朝时期的“察举制”以及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看似进步,考察“德、才”,可通常都是自下而上推举,以官取士,那“举荐人”就相当重要,手中的权力也是非常大的。权钱交易一滋生,选拔还是掌握在那些世家大族手里,寒门的学子、普通的布衣百姓,根本拿不到“入场券”。

最后就是明清时期盛行的“八股取士”,一篇文章见分晓。不可否认它带来的诸多弊端,但在当时的历史时期既然能存在,就说明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当时的人才选拔需求。统治者从“底层”选拔有才华的人为自己所用,注入新鲜的血液;那些寒门的学子,拼祖上拼不过,拼琴棋书画也未必是对手,能让他们冲破重重阻碍鲤鱼翻身的机会,也许就只剩下“八股文”了。

虽然是压制了个性,束缚了思想,像极了带着枷锁跳舞,但对那些普普通通、没有任何大树可依的人来说,最起码有舞可跳,有了可以争取一次的机会。

为什么科举考试,明清时代是考八股文

老实说,现在很多人对“八股文”存在一种偏见。当时反对“八股”最凶狠的那些人,其实恰恰是不会写“八股”的人。

那么,他们对于“八股文”的批判,在可信度上就需要打一个折扣。

要对明清时期科举采取“八股文”应试的行为做一个客观的评判,就必须要知道什么是“八股文”,后来很多学者为何会反对八股文。

如果不进行厘清,会对明清之际的这一历史公案做出误导性判断。

何为“八股文”?需要重新、深刻地认识这一文体

“八股文”说的不是文章的内容,而是形式,指这种文体写作有一定的要求,分成八个部分来完成:

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股”本身也有“对偶”的含义,所以“八股”就用来指此种文章形式的规整。

但从实际来看,“八股文”是典型的议论文体命题文章,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第一部分的“破题”,其实就是考察应试者是否真正读懂了题目的含义,这显然没有问题。

第二部分的“承题”,就是起到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作用,使得文章读起来更为自然,这也没什么问题。

前面这两个部分篇幅并不长,往往也就几句话、数十个字而已,但确实全篇立论的依据,所考察的就是作者文化的积累程度。

这就像我们现在写学术论文、议论文等等,开篇指明文章要说明的问题,这是必须要进行的事情。

从第三部分“起讲”开始,转而进入作者个人对于这种现象的思考,先贤所阐述的道理具体有什么应用?是否有值得注意的细节?前人是否有误读的现象?自己对于这件事情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思考等等,字句数目均不定,除了形式之外,可以由创作者自行发挥。

之后的“入题”等部分都如此,主要讲述作者的观点。在最终出作一个收结,或对文章有一个明显的结束标识,或提炼出最为有实际价值的观点,这同样不做要求。

那么,从这个写法来看,它与当今的“论文”、“议论文”是非常相似的,从提出问题开始,到阐释问题,最后到解决问题,并没有任何值得诟病的地方。

可能有人会纠结于八股文对“形式”的严苛,我们可以做一个类比。

任何文体都是由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构成的,缺一不可。内容不必多说,单说形式。这是我们用以区别文体最重要的依据。

比如格律诗和词,它必然是有字数、格律的要求;小说,它必然有着六要素的限制;散文,必然有对真情实感的约束;甚至对联,即使一些名联在格律上稍有出入,它也必须讲求对仗的格式。

那么,同样作为一种文体,“八股文”对形式有严格要求,这有错吗?

我们可以将“八股”的考法换一种现代化表述。

比如说,给出一句话: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对志士仁人的一种行为的阐释,让应试者根据这个材料,题目自拟,角度自选,字数不限,有限时间内完成一篇合格的议论文。

如果这样表述,我想现在很多人都感觉很熟悉,这不就是我们上学阶段所写的作文吗?

没错,科举考试中所做的“八股文”就是考场作文。

而这句话也确实曾经作为过明朝科举考试的题目,也因此诞生过一篇让人传颂至今、甚至入选了语文教材的“八股文”,那就是王阳明的《志士仁人》。

以吾心为重,而以吾身为轻,其慷慨激烈以为成仁之计者,固志士之勇为,而亦仁人之优为也。……以存心为生,而以存身为累,其从容就义以明分义之公者,固仁人之所安,而亦志士之所决也。

这是王阳明在这篇“八股文”中所提出的看法,这样的文章有问题吗?

所以,以规整的形式来阐释深刻的内容,这才是真正的“八股文”,它是一种非常规整的议论文。

明清以“八股”取士是否值得诟病?来看“八股”写作

既然“八股文”本身没有问题,那么偏见就来自于采用此种文体的明清两朝以及写作八股文的士子了。

先来说说主办方——明清。

科举考试为国选材,必然要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人才,那么对考试的内容、形式就自然会有一个提前的预设。

因为封建时代,儒家是国家的主导思想,那么科举考试的内容来自于儒家经典,这本身就没有什么疑虑。

毕竟大家都认同一种思想,做起事来好配合。

试想,如果一个体制内思想不统一,饥荒年代里,县令出于儒家悲天悯人的情怀,想要先放粮再向上级汇报,但偏偏这个管理粮库的官员是个法家信奉者,不见文书不开仓的那种。那么民间问题没有解决,内部自身倒先乱起来了。

这样的情况自然需要避免,所以要做到思想的统一。

一个公司招聘程序员,结果来了一位对编程一窍不通或者仅仅一知半解的销售人员应聘,那么会被邀请入职吗?

这就是“八股”形式的由来,科举制定了这个规则,需要的就是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才,那么那些写得不好的人怎么办呢?

那只能说,你能力很强,但很可惜的是并不符合我们的需求,只能婉拒。

从另一方面来说,为什么现在考场作文有一个对好作文的描述:

凤头、猪肚、豹尾。

也就是开篇亮眼,内容充实,结束有力。

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清晰,这样的文字一目了然,让评判者可以很明确地得到他想要得到的信息。“八股文”的文章就是这样,即使你写得不好,但主要信息还是明晰的。

如果这样的形式都不会写,那说他不会公文写作也一点都不过分,就这还想做官?

再来说说应试者——考生。

就像我们上文说道的,“八股文”的形式和内容其实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那么怎么将“八股文”写好才是一个关键。

在这里就出现了两种恶性情况,出现了两类人。

  • 第一类人,投机取巧。

我们还是拿高考作文来做一个类比。

前些年,高考作文出现了一种样板,开篇提出一个观点,然后三个例子进行论述,这个例子是如何写的呢?诸如“李白”、“杜甫”、“苏轼”、“陶渊明”等等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就被搬上了考场。凑足字数之后,做一个提炼概述,一篇高分作文就诞生了。

但是,抛开前面来自于材料的观点,再除去最后的总结,有价值的文字不足全篇的一成,除了形式工整之外,无一可取之处。

这就是典型的投机取巧。所以在泛滥之后被打压。

八股文中同样有这样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大量劣质“八股”充斥,拉低了这一文体的价值门槛。

我们可以称其为“形优文劣”。

  • 第二类人,愤世嫉俗。

这些人就是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对编程一知半解却来应聘程序员的销售,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出了非常多让人钦佩的事情,但在科举上却一败涂地。

他们的思想很有价值,观点非常深刻,讨论的角度也十分新颖,但可惜的是,这些内容被安置再了一篇劣质“八股”之中,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些文学大师们写八股文写得太差劲了。

我们也可以称其为“文优形劣”。

这就好比,李白写诗写得好极了,然后突然要求他写一篇白话文小说,这不是难为他吗?但现实就是这样,这里现在招募小说写手,不招诗人。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那就必须对自己做一个改变。

但是,很多这一类文学大家都不去提高自己“八股文”的写作水平,反而去埋怨这种规则、制度的合理性。作为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人士,他们的话自然是极有分量的。

这就因为后世对这些人的“不幸”遭遇感到同情,所以开始对“八股取士”的制度有了心理上的抵制。

但我们要看到,很多大家也是可以写得一手非常漂亮的八股文的,比如上文所说的王阳明,再比如写出了《百姓足,孰与不足》的王鏊,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的:

彻法之立,本以为民,而国用之足,乃由于此,何必加赋以求富哉!

对于后世不同制度的国家治理都有着非常犀利的建议,有着非常重要的可取之处。

所以说,明清时期采用“八股取士”,在文体上并没有什么问题,反而是对于适用人才选拔的高效方式,并不是为了禁锢文人的思想。

毕竟谁都希望选拔出的人才为自己做更大的贡献,有几家公司希望新招到的员工是个无所事事的“混子”呢?只有这些人才是符合现实需求的,才是各方受益的前提。

真正出问题的,是因为对于“八股文”不明所以而产生的偏见罢了。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孔子为什么被一些人批判

不是孔子被一些人批判,而是五四运动之后遭全国大多数人批判。这是全世界公认的!

中国有一个特例,没有象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替代封建社会社会,封建理念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改造而消亡。这是毛泽东主席最注重、最痛恨的封建思想的原因。如今复兴儒学,说明毛泽东主席当时的注重、痛恨封建思想,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