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谣言

谣言和故事有什么区别?什么是谣言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5 21:15:22 浏览3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谣言和故事有什么区别

谣言和故事是风马牛各不相关的。谣言在字典中有注释:指凭空捏造毫无根据的谎言。谣言是空穴来风,是惑众的妖言。谣言即谎言,言指言语,言论,关键词为言,方式为传。谣言是经不住验证的,是短命的,事实一明瑶言立止。故事顾名思义,是已往的,过去的的事,关健是事而非言。方式是听或讲。故事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与小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虚构,夸张等表现形式的运用。但又有所不同,小说是写人的,故事是叙事的。小说以描为主,故事以叙为主。好的故事可以相传千百万年而不衰,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天仙配等等,这是谣言无论怎样伪装也做不到的。故事有很多是真人实事的,我在六五年初中班学习时因为入了团,姐夫做为奖励从北京寄来《中国青年英雄的故事》及续集二本书,都是真人实事,如刘胡兰,赵一曼,黄继光等等,这是谣言所不能启及的。

什么是谣言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这种说法十分赞同。 不造谣,这是最基本要求,每个公民应该也必须做到。 不信谣、不传谣,只能呵呵~~ 什么是谣言? 度娘是这样解释的:1、指没有事实而捏造的话;2、没有公认的传说。 由于理解能力欠缺,还是不太明白。 是否是谣言由谁判定? 不知道! 为什么谣言能传播?使民众相信? 因为民众获取的信息渠道十分有限,但又迫切想知道事实真相,而权威发布又姗姗来迟,使得流言肆虐,民众一般情况下是无法判断究竟是事实还是谣言。 个人以为:快速、准确、透明权威公布真相是击破谣言的最佳方法!

最近谣言太多了,怎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谣言

解决谣言的根本在于官方多发些让人信服的信息。官方信息真实度大了,小道遥言就少了。

谣言有什么危害

我是70后的人,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就有一些谣言让我到很大的时候都忘不了心中的那种恐怖。那时候人们都说有一个老太太长的是猫脸,而且拍到谁家的小孩儿,谁家的小孩儿就会被他吃了,所以说那时候70后的我在碰到老太太的时候就撒腿赶紧跑。这就是谣言给我们带来的恐慌和危害,所以说那个时候的阴影一直伴随着我长大才渐渐的抹去。

有的时候谣言恐慌确实是让人很担心,也让人的心里有许多的担忧和不安,你比如说有一年人们都听到一种谣言,就是必须女儿要给妈妈包66个小饺子,必须要给妈妈买上两瓶桃罐头,让老妈逃出这个劫难,所以说那个时候我老婆,完全就相信了这种谣言,又给双方老人包饺子又买桃罐头。气的我说他你这个会计算是白当了,连这种迷信的谣言你都信,但是我老婆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过那件事情发生以后,在这谣言期间小卖店里的桃罐头确实是卖的脱销了,我说这可能是水果罐头厂定的一个营销策略吧。

反正谣言的危害就像是瘟疫一样,她能让所有的人都担惊受怕,都为其所害。而且对于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都有严重的干扰。特别是现在智能手机人皆有之,这样的话所有的谣言都会通过手机微信等方式迅速传播,如果一旦谣言迅速传播出去,就会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恐慌,也会给人们带来负面的影响,更会捣毁人们的精神状态。所以我说别相信谣言,别传播谣言,这才是最聪明的人。才不会被谣言所害。

谣言止于智者还是谣言止于强者,你怎么认为

两者都有一定的道理。止于智者是说谣言到智者耳边已失去作用,不会再传播,到此为止了。止于强者是说强者以实力说话,任何不实之词,都于他无损,也到此为止了。

有句成语怎么说的,流言止于智者,什么.止于无声

没有下句的

全句是“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解释】:瓯臾(ōu yú): 杨倞 注:“瓯、臾,皆瓦器也。 扬子云 《方言》云: 陈 、 魏 、 郑 、 宋 之间,谓罃为臾。瓯臾谓地之坳坎如瓯臾者也。”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流丸自向瓯臾止,但笑蚍蜉撼树狂。” 瓯臾,比喻地面洼陷不平之处。

瓯臾:瓦器,一说凹下之地。 滚动的球体掉进凹陷处会停止,谣言传到明白人那里就平息。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

【出自】:《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意思是说:没有根据的话,作为有头脑智慧的人,听到后,就会一笑了之,不会继续流传。

【典故】:齐人有人谗言荀子,于是荀子离开了齐,来到楚国。公元前255年被任为兰陵令。但有人认为荀子对楚国来讲是个危险。所以荀子又辞楚来到赵国,赵国拜其为上卿。后来楚国有人向楚相春申君进言请荀子回楚。于是春申君派人请回荀子,复任兰陵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李园杀害,荀子罢了官。不几年就去世了。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5年)名况,字卿,又称孙卿,赵国郇(今山西临猗县)人。

荀子的生平活动,《风俗通义。穷通》记载:“齐威宣王之时,聚天下贤士于稷下……孙卿有秀才,年十五始来游学。“在公元前286年,齐灭宋,《盐铁论。论儒》谈到齐闵王骄傲自大,“诸儒谏不从,各分散。“这时,荀卿向齐相进说:“处胜人之势,会胜人之道“,指出:当今巨楚在我前面牵系着,大燕在我后边威逼着,劲魏在我右边钩取着,……一国策谋,三国必然乘机进犯,这样,齐国必然导致四分五裂,国家将有灭亡的危险。(《荀子。强国》,下引本书,只注篇名)意见未被采纳,孙卿去楚国。在齐襄王在位时(公元前283年-前265年),荀子第二次回到齐国,“荀卿最为老师。“他三次被推为祭酒(年高望重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在范睢相秦期间(公元前266年-前255年),荀子到秦国见过秦昭王。昭王问:“儒无益于人之国?“荀子回答说:“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之为人下如是矣。“(《儒效》)“应侯(范睢)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荀子回答说:“形胜““百姓朴“、“百吏肃然“、士大夫“明通而公“,朝廷“听决百事不留“,“治之至“;然而“殆无儒“,是“秦之所短“。由于秦国实行法治,荀子以儒治国的思想就行不通了。

在古代时,谣言是如何传播的

悟空问答,有问有答,且听大狮白话几句。

古代谣言如何传播?很简单,靠嘴。自古“三人成虎”,谣言出自一个人之口,兴许没人相信,但若从第三个口中说出之时,便开始有人信了。再往下传,到第十个人说出之时,此时便是成真。

一位天津的评书老艺人曾对大狮说过,“宝贝儿,记住了,一件根本没有的事情,到了第一千个人说出口的时候,这件事情便已经成真了。如洪水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谁站出来反驳,便被人们所不容,因为你说的“真话”是“假话”。真与假,自己心里明白就是了,别去劝,别去较真,让这些傻X玩意儿糊涂到死也就是了。”

到今天为止,大狮一直谨记这番话。劝嘛?让丫糊涂一辈子不是更好,反正你说了他也不听。

自古道“谣言止于智者”,实则这句话,并非说智者告诉大家谣言的真假,而是说智者明白,余者依旧糊涂罢了。

大狮前几天写了一篇“民国二十年,粤汉铁路邪术祭桥事件”,不就是一句凭空而来的谣言,致使数十名来自河北、山东、河南的工人命丧湘南乡民之手吗?

谣言从一人口中说出,一夜之间便遍及整个乡镇,不出一日,附近几个县已经传遍,谣言传播速度之快,是绝对难以想象的。

大狮记得小时候,津门谣言满天飞,那时候没有网络,甚至有些家庭连电视、电话都没有,可不知从谁人口中说汉沽某某地方干工程时铲死一条巨蛇,巨蛇要小孩偿命,需给小孩买罐头吃,还要买灯笼辟邪。

我老天爷,当时我家有个小卖部,平日卖不出去的罐头,不到一小时卖空了。还是我爸爸脑子精明,谣言刚冒头,便立即大批进货,就连已经过期的罐头都有人抢购,甚至有人怕买不到,愿意出三倍价格购买,你说奇怪不奇怪。

一句谣言,救了罐头厂和灯笼厂,八成谣言就是出自他们之口。

还有前几年的“抢盐”风波,天津卫的老百姓好像没事干了,从谣言冒头不到三个小时,已经传遍津门,大街小巷跟疯了一般,到处抢盐。

我的朋友不住打电话给我:“哥们,抢到盐了吗?不行让伯伯(指我爸爸)给托托关系,给我们弄上几包。”

我心说,几包盐,上百斤,能让你们一家全变“燕巴虎儿”。结果不出三天,囤盐这帮傻缺玩意儿傻眼了。

郭德纲在《枪毙任老道》中将这段编了进去,说“踏三山游五岳,恨天无把、恨地无环,代管天津及周边各县,真正大英雄王斯文”有个小弟不抢别的,抢了一大包盐,老郭给出四个字的结论“没文化呗!”

的确如此,古往今来,不论有没有文化,只要谣言一冒头,立即有人迎合,马上有人传播。当今有了某信、某博等聊天工具,一句谣言传出,立即传遍大江南北。

古人也一样,尽管没有这些现代化的玩意儿,但口口相传,速度也不逊色现代。

乾隆年间的“叫魂案”,最初从江南传出,不出几天,便蔓延至大半个大清帝国。乾隆大为震怒,杀了多少人,才将谣言止住。

依我看来,乾隆皇帝做的对,不杀他几个传播谣言的祸首,是震慑不住蠢材的。

小道消息,所谓的谣言,无风不起浪,有时候真准,有没有同感呢

小道消息盛行,是因为大道消息滞后。第一时间大道消息以正视听,小道消息自然就没有市场了。

社会事务的公开化透明化是解决小道消息满天飞的根本措施。

但凡元朝谣言多,为何说成吉思汗屠杀两亿人纯属子虚乌有

虽然是屠杀这种很严肃的事情,但我看到数字,还是觉得有点好笑。按照当时高生育率高死亡率、人均寿命三四十的社会现状,成吉思汗占领的地方一共都找不出两亿人口来(也许把家禽家畜算上会有),难道成吉思汗还可以把地底下的亡灵挖出来一杀再杀?

实际上成吉思汗并不喜欢屠杀,他喜欢的是奴役,死掉的敌人哪会有活着的奴隶有用?

例如攻占花剌子模国都撒马尔汗后,命部下搜杀降兵三万。随俘工匠三万名,壮丁三万名,充当奴隶;余民五万,令出金钱二十万赎命,才得以安居。

他的大部分儿子也同样如此,术赤和察合台对屠城之事不感兴趣,尤其是察合台,当他得知父亲要把这里作为他的封地之后,他禁止蒙古士兵对当地人进行屠杀和迫害,禁止他们毁坏城池和建筑,并且在玉龙杰赤之战中,为了保护城中居民,他甚至和弟弟窝阔台发生了激烈争吵。

而窝阔台虽然力主对玉龙杰赤屠城,但他的性格非常慷慨大方,经常给当地人赏赐大量的财物,因此当地的史书在记载窝阔台的时候,常常对其赞美不已。

花剌子模国的名城玉龙杰赤抵抗最为顽强,给蒙古军造成很大伤亡,因此当蒙古军破城后,先把10万工匠、5万壮丁和全部妇孺(妇女儿童)掠走,对不能当奴隶的老弱则全部杀死。这应该是成吉思汗搞的最大一次屠杀,肯定没有网上说的120万人那么多。毕竟一个只有十来万壮年的城市,哪来120万老弱可杀?

按照中亚史学家的数据,每一个参加了西征的蒙古人都要杀350人

不过中亚地区的史学者们不这么想,他们一边记载蒙古人把工匠、青壮、妇女、孩童掠走,一边说每一个蒙古人在玉龙杰赤杀了24人。按照蒙古军10万至12.5万的数量,也就是说玉龙杰赤至少被杀掉了240万老弱!这可真是一座长寿之城。而且国都撒马尔汗才11万居民呢。

实际上成吉思汗西征就是以掠夺人口和财富为主,西征将中亚一切具有使用价值的人口作为“马背捎将来的人口”掳到中国。这些人口到中国后,有的被同化,有的形成新的少数民族。

拖雷及其妻子

最喜欢屠城的是拖雷。在进攻你沙不儿城(伊朗境内)时,城内想投降,但是拖雷拒绝了他们,理由是你沙不儿的守军在之前的战斗中杀死了蒙古驸马脱忽察儿。破城后,脱忽察儿之妻(成吉思汗之女)率一万人入城,见人就杀,屠杀持续了四日,除了工匠4000人充军外,满城被杀。

波斯编年史叙述,在你沙不儿,蒙古人屠杀的准确数字是174万7千人。很难相信这个以织布业为经济支柱的城市,有175万居民,却只有4000工匠,真是谜一样的数据啊。其实,当时即使中国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也屈指可数,更不要说这些伊朗高原上的城市了。

被屠杀得最彻底的是范延(今阿富汗巴米扬,也就是著名的巴米扬大佛所在地),成吉思汗的爱孙、察合台长子木阿秃干不幸身中流矢而亡,“成吉思汗下令把所有动物、从人类到牲口,杀 个精光;不许留下俘虏,哪怕孕妇腹内的胎儿也不得饶过;今后不许动物居住这个地方”——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浩劫过后的范延城得名“卯危八里“,意为“被诅咒之城“。不过这是一个海拔2590米的高山小城,即使现代也只有八千人口,当时也不可能有太多居民。

有传闻成吉思汗把西夏的人杀光了,网贴言之凿凿:“西夏从皇帝到乞丐全部杀绝,近2000万人被屠杀,党项民族也从此灭绝于中华大地。仅西夏都城兴庆府(今银川)就有超过80万的居民被屠杀。”其实也并无此事。《元史·卷第一百二十·察罕传》,相关记载:“众方议降,会帝崩,诸将擒夏主杀之,复议屠中兴(府),察罕力谏止之,驰入,安集遗民。”意思就是说,成吉思汗死后,西夏皇帝投降,被蒙古将军们杀了,又想把西夏都城给屠了。出身西夏的大将察罕极力反对,制止了这件事情。

察罕之前还救过甘州守军。守甘州的是察罕父亲,察罕亲笔致书父亲,劝他归降。守城副将三十六人,合谋杀害他父亲,拼死守城。城破后,成吉思汗欲将城内军全部坑杀给察罕报仇,因察罕劝说,只杀了三十六名凶手。

消除谣言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消除谣言最好的办法是由权威部门及时公布真相。比如:我们老年人及时接到公安部门提醒,什么是诈骗电话?什么是骗人汇款的细节?等等!

以上,供参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