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禅宗五祖为什么把法衣传给了不识字的慧能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传法衣”和“识字”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的话,又是什么关系?如果“识字”是直接导致“传法衣”的因,而“传法衣”又是“识字”直接造成的结果,那问题就严重了,至少证明五祖有私心,当然,如果不是,那就另当别论。
什么是法衣
“法衣”完整的讲应该叫“衣钵”,“衣”是衣服,“钵”就是钵盂,这是达摩初祖作为信物留下来的,谁持有它们,就证明谁求证到了禅宗的无上心法,这在禅宗里面叫“明心见性”,也叫“开悟”。这是从持有者来讲的,从授予者的角度讲,只有等到修行人开悟以后,才能把“衣钵”传授给他。
至于什么是禅宗的明心见性,对于这个问题,文字和语言恐怕就无能为力了,当年释迦牟尼自己也说过,他的这个“正法眼藏”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所以禅宗对于文字方面的东西,是很不以为然的。
《永嘉禅师证道歌》里就有“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的警句,另有一位船子和尚,甚至还说过“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这种更狠的话,由此可见,在禅宗法脉的传承中,文字没那么重要,而识不识字,与能否明心见性也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禅宗从达摩初祖开始,座下那么多弟子,为什么只有慧可被称为二祖,僧璨被称为三祖,道信称为四祖等等呢?他们之所以被称为“祖”,都不是因为他们识字,而是因为他们从修行上讲,真正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了,所以师父才把“衣钵”授给他们做信物,他们也因此才有资格被世人尊为“祖”。
为什么要传衣钵
禅宗传授衣钵的传统,止于六祖慧能,以后就不再传了,为什么呢?我们上面讲了,“衣钵”只是一个信物,所谓物以稀为贵,禅宗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参禅悟道的人很少,而对明心见性的堪验也很难,这难免就有鱼目混珠的情况,自己本来没有开悟,但为了求名利供养,硬说自己开悟了,然后到处招摇撞骗,这情况很难避免。
为了应对这类情况,祖师才把衣钵做为信物传下来,以此为证,持此物者,乃是得到祖师的印证,确定是一个明心见性的开悟之人,“衣钵”所起到的,是这个作用。
但是到了六祖慧能以后,禅宗的教育已经很成熟了,门下开悟的弟子也非常多,后来的禅宗不是有“五宗七派”之说吗?所以这个时候对于明心见性的印证,已经不再是那么困难的事,因为开悟的人多嘛,所以如果他没有真正的开悟,很快就会被揭穿。
这个时候,“衣钵”的使命等于是已经完成了,它本质上起到了“防伪标签”的作用,在辨别真伪的技术没有普及的时候,这个标签当然有用,如果大家都掌握了辨别真伪的技术,假货自然就没了市场,那防伪标签的使命自然也就寿终正寝了。
总结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传授“衣钵”的唯一标准就是明心见性,与识不识字没有任何因果上的关系,六祖慧能不识字,并不影响他明心见性,其他的师兄弟虽然识字,但也并不能因此而更快的明心见性,明白了这一点,五祖把衣钵传给慧能的原因,也就一目了然了。
长歌行是什么意思就是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时间像江河东流入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那就只好悲伤、后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出处:《乐府诗集·长歌行》
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百川:大河流。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
扩展资料:
《长歌行》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
向左转|向右转
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
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