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哙

如何评价西汉名将舞阳侯樊哙?刘邦是怎么杀死樊哙的樊哙及其家人的下场如何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5 05:33:18 浏览7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如何评价西汉名将舞阳侯樊哙

樊哙是西汉开国元勋,著名的军事统帅。他出身寒微,早年从事屠宰行业。后来跟随刘邦起兵,经历了反秦战争、楚汉争霸,最终协助刘邦定鼎天下。

西汉建立后,刘邦开始逐步铲除各路异姓王,作为刘邦心腹的樊哙再度被赋予重任,担任讨逆主将,并先后参与平定了臧荼、卢绾、韩王信等异姓王。由于功勋卓著,樊哙被册封为舞阳侯。公元前195年,樊哙率军打败叛将陈豨,立下大功,刘邦晋升他为左丞相。自此,樊哙实现了古代军人生涯的最高目标——出将入相。那么问题来了,樊哙虽说骁勇善战,在战场上是把好手,可丞相不仅位高权重,而且主要工作是治国理政,与打仗关系不大。刘邦为什么让樊哙这样的一介武夫去担任如此要职呢?其实大家之所以会有此疑问主要还是都有个通病,那就是有对人往往存在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

大家认为樊哙屠户出身,又是战场上的一员骁将,所以在潜意识里就默认了这类人应该是有勇无谋,只适合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不适合当丞相治国理政。可事实上,历史上的樊哙却并非一个莽夫,从两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真实的樊哙其实智勇双全。

樊哙早年随刘邦率先攻入关中,完成了灭秦大业。当时的刘邦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所以他带着手下志得意满地进入秦皇宫。当刘邦看到富丽堂皇的宫室、堆积如山的金银、身姿妙曼的绝色佳丽后,不免心怀荡漾。于是当即表示自己晚上就要睡在宫中。然而樊哙却不合时宜地对刘邦说道:“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沛公(即指刘邦)是想坐拥天下,还是想做个普通的富家翁。这些宫中的奢华物品都是导致秦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您要这些有什么用!还是赶紧将我们的军队带回到霸上,不要在宫中停留了。

从上述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樊哙是个有大局观的人,绝非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莽夫。可刘邦却对樊哙的建议不以为然。看到刘邦是铁了心打算享乐,站一旁的张良也忍不住了,他对刘邦说:“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秦就是因为不行仁义之事,所以沛公今天才能站在这里。如今我们为天下百姓铲除暴秦后,应该以艰苦朴素为本,安抚人心。如果您刚进驻咸阳就贪图享乐,那与助纣为虐有何不同。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请沛公采纳樊哙的建议。)

刘邦不听樊哙的话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出于刻板印象,认为樊哙一个杀猪屠狗之辈懂什么。可张良是个读书人,同样的一番道理樊哙说出来刘邦觉得可笑,张良说出来刘邦就觉得非常受用。于是他马上下令还军霸上,并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这些举措有效安抚了关中地区的人心,也为后来刘邦重新夺回关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邦之所以要采纳樊哙、张良等人的建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他还面临着一个更强大的对手,即后来的西楚霸王项羽。果不其然,在刘邦进驻关中后不久,项羽也带着诸侯联军浩浩荡荡抵达关中。项羽知道刘邦的实力仅次于自己,因此想找借口将其除掉。于是就摆下“鸿门宴”请刘邦来喝酒。

“鸿门宴”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项羽想在酒宴上随便找个什么理由除掉刘邦,所以刘邦在席间诚惶诚恐,生怕项羽翻脸。项羽的谋士范增看到项羽举棋不定,于是就安排项庄在酒席上舞剑助兴,趁机刺杀掉刘邦。陪同刘邦出席的张良看到形势不对,于是就把值守在大帐外的樊哙也叫了进来。

樊哙进账后怒目圆瞪,头发都直立起来,一看就是那种战斗力超强的人,连项羽这种战神级别的人物也暗自感到些许紧张。在听说了樊哙是刘邦的侍卫后,项羽命人给他送来一大碗酒和一只生猪肩,樊哙当众就将酒肉下肚。项羽问道:“壮士能复饮乎?”樊哙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还军霸上以待将军。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爵之赏,而听细人之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将军不取也!”(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会怕喝酒吗?秦有虎狼之心,杀人如麻,刑罚严苛,所以导致天下百姓反叛。楚怀王与大家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为王’今沛公先入咸阳,秋毫无犯,还军霸上等待将军。如此劳苦功高却不但不受封爵赏赐,反而听说将军还打算诛杀有功之人,这是走亡秦的老路,我窃以为这种做法不可取。)

听了樊哙的这番话,项羽感到非常尴尬,只好命人给他安排了座位。樊哙的言论让项羽更加犹豫杀还是不杀刘邦,就在他左思右想之际,刘邦借口说自己酒喝多了要上厕所,结果一出中军大帐就脚底抹油开溜了。

“鸿门宴”上樊哙的表现不仅证明了他有勇有谋,而且颇具雄辩之才。此后几年时间里,樊哙率军南征北战,无论在军事战术方面,还是内部管理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经验。说他是文武双全的人才并不为过,所以刘邦让他担任左丞相也算是量才适用,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参考文献:《史记》、《资治通鉴》

刘邦是怎么杀死樊哙的樊哙及其家人的下场如何

公元前195年,刘邦已到弥留之际,突然,他紧紧抓住陈平,大怒道:“你快去军中替我杀了樊哙!”

陈平大惊,樊哙是刘邦的连襟,还是他的救命恩人。为什么要杀他?

在西汉所有开国功臣中,樊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

为啥这样说呢?樊哙在跟着刘邦起义前,只是一个卖狗肉的屠夫,为人仗义、性情直爽,跟着刘邦起义后,樊哙却展露出了另一种才华,粗中有细、胸有城府,还做了很多了不起的大事,有时连张良和陈平都自愧不如。

一、樊哙是谁?

樊哙是刘邦的沛县老乡,也是他一起长大的玩伴。公元前209年,刘邦在老家起义反秦,樊哙作为刘邦的小迷弟,欣然响应,誓死效忠大哥,从此一辈子都没离开过。

1、刘邦的帮手兼智囊

刘邦打沛县,樊哙身先士卒,帮助刘邦取得了起义的第一块根据地;刘邦灭秦入汉中,樊哙带头冲进咸阳城;刘邦攻城阳、攻宛城,还是樊哙第一个冲进去……

司马迁在《史记》中,光记载樊哙“先登”的战役,就有八次之多。

由此可见,樊哙为大哥的事业,充分发扬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在很多影视剧中,樊哙都是张牙舞爪、不修边幅的猛汉形象,跟咱们印象中的张飞有点相似。但如果你认为樊哙只是一个有勇无谋的粗人,那就大错特错了。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破了秦朝的都城咸阳,一看见巍峨的宫殿和姿色不凡的妃嫔,刘邦腿都挪不动了,于是,想也没想,便一头扎进了后宫中。

但是樊哙觉得刘邦这样做,实在不妥,毕竟革命尚未成功,项羽还在路上。但其他人都不敢劝。

冒着被打骂的风险,樊哙挺身而出,直接找到刘邦,劈头盖脸数落起来:

“沛公想拥有天下,还是想做个暴发户?你现在享受的这些东西,都导致了秦朝的灭亡,你怎么可以用呢?赶紧从宫里搬出去,把大军撤回到灞上去吧!”

猛然被人从美梦中喊醒,刘邦心里焉能不气?但仔细想想,樊哙说得有道理,再加上张良也从旁劝阻,刘邦只得依依不舍离开秦宫,还军灞上。

《西汉演义》:沛公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嫔妃美姬有千数,意欲居之,……樊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之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军灞上,无留宫中。”

若不是樊哙的执意劝阻,恐怕项羽的40万大军,早就把在咸阳城眠花宿柳的刘邦给灭了。哪里还会有刘邦未来的天下呢?

此后发生的一件事,也很能说明,樊哙绝不是一个只会舞刀弄棒的粗人。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病重,下令谁也不见,大臣们整天见不到皇帝,只能待在宫门外干着急,半点办法也没有。

只有樊哙硬着头皮,直接推门闯了进去。看着在诺大的宫殿里,病恹恹的刘邦躺卧在一个太监身上,樊哙当场眼泪都出来了:”陛下,你怎么成今天这幅模样了?你忘记秦朝赵高的事情了吗?“

是啊,正因为秦始皇去世时,身边只有一个赵高,才导致秦二世不当得位、诸公子惨死。刘邦猛然醒悟,绝不能走秦朝的老路!

《汉书》:“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馀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这些事说明了什么?

说明樊哙对战争和时局都有很清醒的认识,他虽然没受过什么教育和正规的军事训练,但这个人的眼光和考虑问题的方式绝对不一般!说他是刘邦的智囊,一点都不为过。

2、刘邦的连襟

吕太公一共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吕泽、次子吕释之,长女吕雉、次女吕媭。

吕雉嫁给了汉高祖刘邦,吕媭则嫁给了舞阳侯樊哙。所以,樊哙就是吕雉的妹夫、刘邦的连襟

正是二人的这层关系,刘邦对樊哙,比之其他将领,要更为亲密些。

《史记》:“哙以吕后女弟吕须为妇,生子伉,故其比诸将最亲。”

3、刘邦的救命恩人

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记载了鸿门宴的过程,在这个流传千古的故事里,最出彩的人物,就是樊哙!

公元前206年,项羽对刘邦先入汉中的行为很不满,便精心设了一道鸿门宴,名为宴请刘邦,实为借机除掉他。

如果硬碰硬,刘邦根本就不是项羽的对手,所以自觉实力悬殊的刘邦,只能硬着头皮赶赴鸿门宴。

他刚到宴席上,就觉得杀气扑面而来。项羽的谋士范增屡屡举起玉佩,暗示项羽动手。

之后,项庄会意,立即以舞剑为由,想要趁机击杀刘邦。刘邦在座位上吓得,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樊哙突然“带剑拥盾”闯入,头发上指、怒视项羽,项羽顿觉此人不一般,赶紧拔剑站起,问道:“此人是谁?”

张良赶紧回答:“这是沛公的一名车夫,名叫樊哙。”

项羽一边称赞:“真壮士呀!”一边连连出招,先赐斗杯酒,再赐生猪肉,樊哙丝毫不惧,斗杯酒照喝、生猪肉照吃。

吃饱喝足之后,樊哙的高光时刻到来了。

他红着脸,向项羽慷慨陈词道:“秦朝暴虐,天下人皆反叛,怀王曾与诸将约定‘先入咸阳城的为关中王’,如今,沛公虽先入了咸阳,却封闭了宫室,退军驻守在灞上,以等待将军。对这样劳苦功高的人,将军不但没有封赏,反而听信小人谗言,要诛杀沛公,此举和亡秦又有什么区别呢!”

樊哙这段话,既有理有据、又掷地有声,直说得项羽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只能暂时按下了杀刘邦的想法。

正是由于樊哙的舍身护主、机智应变,刘邦才能从鸿门宴上脱险,捡回一条命。

《史记》: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樊哙曰:“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不管是谏刘邦还军灞上,还是舌战项羽,樊哙在关键时刻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可刘邦临终前,却全然不顾旧情,竟密令陈平到军中立即杀掉樊哙!并提他的首级来见!

《汉书》:“高帝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

我们不禁就纳闷了,对这样一位功臣勋贵,刘邦为什么动了杀心呢?

二、刘邦为什么要杀樊哙?

我认为主要因为这3点原因:

1、为了保护戚夫人母子

刘邦要杀樊哙这事的起因,是有人在他耳边嘀咕:“舞阳侯樊哙想要在您死后,杀掉戚夫人母子”。

《史记》:“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

戚夫人是刘邦晚年最宠爱的妃子,刘邦爱屋及乌,曾一度要把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立为太子,谁知遭到了群臣的大力反对,这才作罢。

由此,吕后和戚夫人的梁子这算彻底结下了。对此,刘邦心知肚明,但他怎么也想不到,后宫的争斗,会引起权臣介入,一旦樊哙在自己死后动手,戚夫人母子绝对没有反抗的余力。

所以,刘邦为了保护戚夫人母子的安全,整日费心谋划。

他除了下令诛杀樊哙,还做了两件事:一是给赵王如意安排了一个吕后忌惮的周昌做相国,另一个是给太子刘盈留了一份《手敕太子书》,嘱托刘盈即位后一定要善待戚夫人母子。

可惜,戚夫人既时运不济又能力不够,刘邦给她留的生路,她一条也没赶上。

2、防止吕后及外戚干政

刘邦对自己的发妻吕后很了解,她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干涉朝政,无非仗着两方面,一是自己的皇后身份,另一个就是她背后的外戚集团。

当时, 吕后的长兄吕泽已死,朝中最有势力的外戚就是樊哙了。

在西汉开国功臣中,樊哙不仅仅次于萧何、曹参、周勃,而且还手握兵权,因此,如果樊哙投靠吕后背叛刘氏,对汉朝将是巨大的灾难。

刘邦曾与诸臣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也就是说,以后如果不是刘姓的人,不能称王,否则天下人人得以诛杀他。

可见,在晚年的刘邦心中,对大汉皇权的危机意识很强,他希望他的江山,世世代代都掌握在自己的刘姓子孙手中,任何人不得染指,包括他同甘共苦的发妻吕雉。

为了杜绝吕后掌权和干政,刘邦只能防患于未然,既然不能杀吕后,那就只能将吕后最给力的帮手樊哙给杀了。

3、为了平衡外戚和功勋集团的势力

西汉初期,有三股势力,不仅势力最强,也是立国的根本。他们分别是刘姓藩王、功勋集团和外戚。

刘邦的初衷,是希望他们能互相牵制、互相制约,共同效忠皇权,但到刘邦临终前,他吃惊地发现:功勋集团和外戚好得都快穿一条裤子了!

难怪他想改立刘如意为太子时,竟遭到了功勋集团和外戚的一致反对。

刘邦在世时,尚且如此,一旦太子刘盈即位,他能控制住日益强大的勋贵和外戚吗?显然不能!

刘邦思考再三,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挑拨勋贵和外戚的关系,给太子创造一个平衡双方势力的机会。

于是,他就命令功勋集团的代表陈平,去干掉外戚的代表樊哙。

这样,陈平一旦杀了樊哙,就和外戚、吕后结了仇,为了自保,陈平代表下的勋贵集团只能投靠在刘盈麾下。

若计划顺利实施,刘盈内有功勋和外戚相互制衡,外有刘姓诸侯王保驾护航,皇位稳稳坐啊!

刘邦计划得很好,可惜陈平心中,也有自己的一把小算盘。

三、樊哙及家人的下场如何?

接到诛杀令的陈平,立即思考了以下三个问题:

1、樊哙是刘邦的故交,若是皇帝以后气消了、反悔了怎么办?

2、樊哙是开国功臣,杀他会不会惹人非议?

3、樊哙是吕后的妹夫,杀了他,吕后会不会寻机报复?

《史记》:“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吕后弟吕嬃之夫,有亲且贵,帝以忿怒故,欲斩之,则恐後悔。宁囚而致上,上自诛之。”

陈平考虑的很全面,给自己的后路也计划得很好:干脆我只把樊哙押回京城,要杀要剐,到时皇帝自己看着办!

结果,就在他们回京的路上,刘邦驾崩了。回到长安,樊哙不仅免了死刑,还恢复了所有的爵位和荣誉。

《史记》:“平受诏,立复驰至宫,哭甚哀,因奏事丧前。……樊哙至,则赦复爵邑。”

此后,吕后专权,外戚集团得到重用,樊哙一家极尽荣宠,他死后,妻子吕媭还被封为临光侯。

然而,好日子过了没多长,公元前180年,吕后病死,外戚集团遭到清洗,樊哙的妻子吕媭及嫡子樊伉都被诛杀,只有庶子樊市人得以活命,继承了舞阳侯的爵位。

又过了40多年,樊哙的曾孙遭人报复,舞阳侯爵位被夺,樊家子孙被贬为庶人。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在沛县,依然生活着樊哙的73代孙,他们世世代代为农民,仍做着卖狗肉的生意……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再繁华的世族终有一日,也会归于平淡。看多了历史才会明白:功名利禄如苍狗,平平淡淡才是真!

樊哙和项羽谁厉害

我是萌主,我来回答。

因为二者身份地位差别较大,项羽与樊哙二人,一个是王,一个只是一介武夫(说“将”恐怕还有所拔高了),其实不应该放在一起来对比的,这样的比法就好像问马云与你们公司部门经理谁厉害一个道理。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说得的称王的最厉害的莫过于项羽,为将的最厉害的莫过于李存孝了。项羽出身王侯贵族世家,天生勇武,力能扛鼎,万夫莫敌,又熟知兵法,年少志高,有王者之志,见始皇出游之阵仗,豪气曰“彼可取而代之”。后随叔父项梁起兵,一路势如破竹,“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那时,大家都知道是项羽军拖住并消灭了大部秦军主力,才让刘邦捡了便宜先一步入关,只是因为先前有约在先,先入关者为王,就整得很尴尬,但大争之世,什么王不王的都是虚名,一切凭实力说话,项羽没有在鸿门宴上打刘邦,但刘邦后面还是受项羽之封为汉王,入蜀去了。

可惜项羽身边谋士不多,有个亚父范增还不能用,曾给他做执戟郎的韩信也没被发现,跑到刘邦阵营去跟他做对抗了。入关中之后,放了把火,然后就走了······有时候看历史,会拍案叹息说,这家伙怎么这样子呢?性格决定命运吧,因为本身很厉害,所以对身边的人总也看不上的样子,这跟刘邦自己文武皆不能,却总能用人之长完全是两个概念。

看,不知不觉还是会拿项羽与汉高祖刘邦来比,因为他们俩才是对等的人物,成败只在一念之间而已。

说说樊哙吧。樊哙底层人民出身,原来只是沛县一个杀狗的,喜欢和刘季卢绾夏候婴他们几个混在一起玩,后来刘邦创业,就跟着去了,没想到后来刘邦的事业越搞越成功,樊哙也混到开国大将去了。作为屠夫,文化肯定比不上项羽这种世家子弟,要说武力,平时就是玩刀的肯定比一般人要强很多,但要跟项羽力能扛鼎万夫莫敌之勇去比较也比不了,他连龙且,英布这些项羽手下将领也打不过。

如果说樊哙后来见的世面大了,也不断跟着学习,境界也肯定提高了,但局限性摆在那,即便后面能带兵打仗,但也就是小兵团的兵力,与项羽指挥千军万马,快速机动的打法也是没法比,在兵法上的对比就是个幼儿园与研究生的距离。

所以说,拿樊哙与项羽比,是完全没法子可比的,双方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樊哙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他能够让项羽也不敢轻视

樊哙之所以能让项羽也不敢轻视,是有原因的,这一切来源于他那卓越的战功。

樊哙平定了沛县。在砀东作战时,击退敌军表现英勇,被封为国大夫。在与章邯军队作战时,樊哙拼死攻破城门,斩敌无数,被封为列大夫。后攻城阳,下户牖,破李由军,被赐上间爵。又破秦河间守军,赵贲、杨熊等的军队。被赐封贤成君。攻武关、霸上,又立战功。

刘邦建立大汉后,数位异姓诸侯王反叛,樊哙率领征讨大军。先攻打和俘虏了反叛的燕王臧荼,平定了燕地;樊哙随刘邦到陈,活捉楚王韩信,平定楚地,封舞阳侯;讨伐和斩了韩王信,与周勃等共同平定了代地;因击退陈稀、曼丘臣军,战襄国,破柏人,先登,收取赵地清河、常山等共二十七县,功勋卓著,荣升左丞相。后又率兵击燕王卢绾,平定燕地。

另外从鸿门宴中,可见樊哙的胆识过人,连项羽都被镇住了。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实际欲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拨剑起舞,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大帐酒宴之中,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得知是刘邦手下陪同人员,命侍从赐酒,樊哙一饮而尽说:“如今沛公打下了咸阳,进入关中。关中的财物 和秦宫中的美女,我们沛公全都给了你项王, 如今项王反而听信了小人之言,要杀沛公。那你和暴君有什么分别?”项羽听了樊哙所言,心生愧疚,无言以对,刘邦才得以借机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