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如果越南现在仍用中文作为官方语言,国家会是什么情况
- 和平年代适不适合提倡崛起崛起是不是意味着文治武功称王称霸
- 如果晋武帝司马炎不传位于太子司马衷,西晋还会发生“八王之乱”吗
- 电视剧《赘婿》全体成员上热搜,大家怎么看
- 蚩尤真的是大坏蛋,穷凶恶极吗
-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快速崛起的国家
- 秦军主力为何不救秦
- 电视剧《赘婿》宁毅与乌家的岁布战没怎么看懂,可以细致分析一下吗
- 中日甲午战争清廷为何会战败,两国海军之间的差距在哪
- 为何中国人被称为“华夏子孙”,难道夏朝之前还有1个华朝吗
如果越南现在仍用中文作为官方语言,国家会是什么情况
(十七世纪越南的典籍里已经出现大量的“越南式汉字”了)
越南从来就没有说过“中国话”,“中国话”也从来不是越南的官方语言;在1900年以前,越南和东亚其他国家一样,深受中华文明的影响,所以越南和日本、韩国一样,直接使用汉字来作为自己官方文字,但是语言还是本国语言。
而且和日本与韩国不同,越南在19世纪以前全社会已经全面使用自己发明的“越南式汉字”,和我们中文已经有非常大的区别,甚至可以说完全是两种文字,即使越南没有被殖民,那么越南也会用他们自己发明的“越南式汉字”逐步取代真正的汉字的。
这有点类似Hong Kong在被英国殖民时期,官方语言是英文,所以Hong Kong有一些粤语词汇会被翻译成英文,但是这种“粤式英文”只有Hong Kong人自己才会懂。
比如粤语里“二五仔”,英文翻译为:two five boy;
粤语里的“大茶饭”,英文翻译为:Big tea rice;
如果不是Hong Kong人,也不是在Hong Kong生活的英国人,其他英文国家的人根本不知道two five boy指的是叛徒,而Big tea rice则是指准备干大事。
说白了,尽管当时Hong Kong是英国殖民地,但是Hong Kong人的语言和英国字母文字其实是格格不入的。
(越南诗人用喃字所写的诗词,大家能看懂不?)
越南、日本和韩国其实在当年也有这么一个问题:本国语言和借用来的汉字格格不入。
在古代这三个国家是怎么办的呢?
都发明创造了“新汉字”来解决这个问题。
日本发明了平假名、片假名;韩国发明了谚文,而越南则发明了喃字。
而越南与日本和韩国不同的地方在于十五世纪开始,也就是1600年以后,越南士大夫阶层开始普遍接受喃字,也就是越式汉字。
和韩国士大夫始终抵制谚文不同,虽然越南在正式公文还是用正体汉字,但是越南士大夫交往、著书以及写诗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喃字。
(喃字翻译)
到了1700年以后,可以说这个时候越南士大夫的著作里八成文字已经是喃字这种越式汉字了,这种越南人自己发明的“汉字”,我们今天的人是绝对看不懂的。
换言之,即使越南当年没有被法国殖民,没有广泛使用字母文字,那么越南也不可能使用今天意义上的规范中文,而是和日本普遍使用“假名”一样,使用喃字。
大家可以看看这些喃字,虽然偏旁部首大家都看着眼熟,但是我相信没有翻译,大家都不知道这越式汉字是什么意思。
和平年代适不适合提倡崛起崛起是不是意味着文治武功称王称霸
不同文化之间需要沟通了解。中国人说“崛起”有点像春笋破土而出的意思?西方人翻译过后就可能有“傲视全球”的理解?
总之自己在家宣传激励士气并无不可,不用每天对着全世界喊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口号……容易引起误解发生不必要的矛盾。
如果晋武帝司马炎不传位于太子司马衷,西晋还会发生“八王之乱”吗
肯定会发生藩王叛乱的。可能不是八王之乱,可能是六王之乱、七王之乱,但一定会会有藩王叛乱。
因为自秦汉以来,所有大力推行分封制的朝代,无一例外都发生了严重的藩王叛乱。
西汉推行分封制,爆发了七国之乱。
西晋推行分封制,爆发了八王之乱。
明朝推行分封制,爆发了靖难之乱。
所以,封国制度,自古就是取乱之道。像西晋八王之乱是亡天下的大祸,差点让汉族亡国灭种!
为什么藩王总是要造反呢?
第一,因为皇权的诱惑实在太大,是个人都想当皇帝。特别是同属皇族的藩王,有的是皇帝的兄弟,有的是长辈。更加心理不平衡。这是他们造反的动机。
第二,皇帝对各地藩王多有猜忌,常常采取一些削藩的措施打击藩王。这就激化了矛盾,逼的藩王不得不反。
第三,就是西汉前期、西晋、明朝前期,各地藩王实力强大,掌握自己封国的军事经济一切大权。可以抗衡朝廷。实力相当,不反还等什么?
其他朝代吸取这几个朝代的教训,在分封藩王的时候,一般都只是名义上的,是一个荣誉称号。比如,李世民是秦王,但并没有实际的封国。
西晋的分封制,导致它必然会爆发藩王叛乱。与哪个人当皇帝没有关系。
电视剧《赘婿》全体成员上热搜,大家怎么看
只因为这个剧太火了。第一,主要演员很有流量与话题,郭麒麟本身话题量很大,因此具有全民讨论的基础。宋轶也真是太漂亮了。第二,全剧配角精彩异常,配角才是强大的话题量。各种剧组交叉重聚,本身就是话题,再加上配角演技在线,让人不忍错过。其中酷似吉吉国王的大舅哥刘冠麟也是因此大火。第三,此剧是轻喜剧的爽剧,氛围轻松,让人大呼过瘾。
蚩尤真的是大坏蛋,穷凶恶极吗
上古时代的故事,真象都在历史中淹没了,传下来的都是故事里有故事,谁也不知当时的历史!!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快速崛起的国家
古代夺取天下的有几种方式,王莽,曹丕,杨坚,武则天之辈是外戚或皇后,几乎一夜之间变座上龙椅。刘邦和朱元璋等人是白手起家,凭自己的文韬武略,一刀一枪取得天下,靠真本事,得国最正。刘邦从起兵到称帝四五年时间,在乱世中迅速崛起,刘秀统一天下用了十二年,朱元璋用了二十来年,一个帝国的诞生并不那么容易,往往要损失几千万人口,几乎是在一片度虛上建立新的王朝,有句话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秦军主力为何不救秦
岭南五十万秦军不回京勤王,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秦始皇生前命令他们不得回军勤王;其二、赵佗不愿意去救胡亥、赵高之流,他要确保岭南不失。实则我认为这两种原因都有,只是秦史里缺少相关的记载,故无法考证。最终的结果是赵佗在岭南自立为王,他的后代归顺了汉朝,始现了南中国融入华夏的目的。
一、秦朝征百越
秦朝建立后,对于楚国南方的广大地区秦始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岭南地区适合农耕,但是目前还处在部落联盟阶段;如果秦朝不开发岭南,那么假以日时,岭南就会退化成莽荒世界,给秦朝带来无穷后患(类似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威胁)。秦朝君臣一翻商议后,决定收复岭南地区,化南中国入华夏。
南征百越的第一任军事长官是赫赫有名的王翦老将军,他在平定楚国之后,率军深入岭南地区追杀楚国逃亡贵族,因此他认为收复岭南是利在千秋的伟业。于是秦朝起五十万大军入岭南,历时三年征服百越各族,并长期驻守岭南三郡。秦始皇将六国宫女、全国寡女大部分征集到岭南地区,与秦军将军通婚,让秦军长期在岭南融合百越各族。最终王翦老将军,蒙武老将军两名大秦战神陨落在岭南,他们倒不是战死的,而是受不了岭南障热的气候,加上思念故乡患病而亡的。
南征百越的第二任军事长官名为任嚣,第三任长官为赵佗。在《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的记载中,王翦、蒙武两位将军的遗体由赵佗率三千铁鹰剑士护送回咸阳。秦始皇召见了赵佗,并给他传达了岭南守军不得北上靖乱的命令,目的是保住南中国,详细内容见下。
“将军请起。”嬴政皇帝颇见艰难地扶起了赵佗,又靠上了坐榻,看着哽咽拭泪的赵佗良久无言。终于,嬴政皇帝轻轻叹息了一声,坐正身子肃然道,“将军心下责朕多疑,朕无须计较也。朕今日要说的是,天下大局尚未安宁,山东之复辟暗流依然汹涌。当此之时,数十万老秦军民长驻南海三郡,实则是老秦人去做南海人也!也是说,老秦人为华夏,挑起了融合南海这副重担。若有变故,朕心何安?非朕不信父老兄弟也,时势使然也。将军本秦人,然多在军旅,未必清楚关中人口大局。朕今实言相告:今日关中,老秦人已经不足三成了。但有风云动荡,岂非大险哉!……” “ 啊——”骤然之间,赵佗倒吸了一口凉气。 “为治天下,未雨绸缪。”嬴政皇帝倏忽淡淡地一笑,又复归肃然,“唯其南海偏远,若有危局,朕无法亲临决断。为国家计,为华夏计,朕今授你危局之方略:中原但有不测风云,南海军切勿北上靖乱,当断然封闭扬粤新道,不使中原乱局波及南天。” “陛下!南海军乃老秦人根基所在,何以不能北上靖乱?” “ 将军谨记:老秦人北上,则华夏从此无南海矣!”嬴政皇帝拍了拍王翦的遗物铜匣,眼中骤然一层泪光,“老将军遗书未开,朕也知道,老将军说的必是此事。” “陛下!……” “赵佗啊,是老秦人都该知道,”嬴政皇帝淡淡地笑了,“殷商之后,若非老秦部族数百年困守陇西,华夏岂有西土哉!唯老秦部族与西部戎狄血火周旋数百年,才能在立国之后逐一统合戎狄。老秦人为华夏留住了广袤的西土,也要为华夏留住广袤的南海。朕要你不北上中原靖乱,苦心在此也……”话未说完,皇帝猛然一咳,一坨暗血喷溅胸前,身子一软倒在了坐榻上。二、秦朝内乱时,赵佗的决断
秦始皇驾崩三年后,天下群雄并起,战国七雄模式再次开启。当此之时赵佗断然下令关闭驰道,并派重兵驻守入粤通道,秦军不得北上靖乱,中原乱军不得入粤作乱。岭南地区原本只是楚国的羁縻管辖地区,并非楚国的核心领土,所以项氏家族并没有派兵来收复岭南,当然也是惧怕岭南的这支秦军!因此在亡秦之战和楚汉之争时,岭南居然成了一方乐土,没有受到战火的摧残。后来赵佗自立为南越国国王,开启了开发岭南地区的重任。
抛开秦始皇的命令不说,我认为赵佗不率军北上靖乱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点。其一、胡亥施行恶政,帝国元勋皆被诛杀,赵佗作为帝国元勋之一,他自然不会自己跑回去送死。其二、胡亥并没有下令赵佗率军北上,如果他冒然率军北上,则有违命之罪;其三、赵佗率军北上,路途十分遥远,又要经过楚国的控制区域,不等他北上就会与项羽大军相战,胜负难料!其四、赵佗也有私心,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他赵佗有此条件,为何不当一方之王呢?
我认为如果胡亥有秦始皇的一半威望,或者扶苏继承了皇位,那么秦朝中央政府命令部分岭南军北上平乱,赵佗一定会领命的。即一万步讲,如果秦朝还能控制大部分山东六国的旧土,那么赵佗仍会北上靖乱,奈何天下乱成一锅粥了,领土失去得太快,赵佗就是北上靖乱也未必能平定,反到是会丢失岭南地区。
电视剧《赘婿》宁毅与乌家的岁布战没怎么看懂,可以细致分析一下吗
岁布本来就是不需要的 朝廷主战的话把靖国打了就可以收靖国的岁贡了。都尉和那个舅舅是主和派,是想着给靖国送岁贡求和,所以放出的消息是需要岁布。再来讲乌大少把江南的蚕丝都收了,二房把江北的蚕丝收了。然后借秦相的关系让舅舅逼二房把江北的蚕丝让出来,直接跟大川布行的薛掌柜达成协议,以成本价或者低价私下让给薛掌柜,然后放消息给乌大少说薛掌柜手上有货,然后宁毅借高利贷也要跟薛掌柜买货,摆出乌大少不买宁毅就要抢的架势,并且不停激将乌大少,让他高价垄断薛掌柜的货。当乌大少全款买断薛掌柜的货以后,把薛掌柜那边的成交价直接透露给江南的蚕丝商,薛掌柜一个二道贩子卖了个高价,而蚕丝商那边乌大少只是付了定金并以都尉的官职镇压以成本价拿货,蚕丝商哪里会肯?就去找乌大少闹,乌大少继续以都尉的权势压人,都尉就会翻脸,所以乌大少就借钱去结账,然后朝廷打仗赢了靖国,蚕丝立马不值钱,乌家破产。
中日甲午战争清廷为何会战败,两国海军之间的差距在哪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惨败,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去,清政府便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割地赔款,允许投资建厂……对中国人极尽羞辱。
在这场战役中,日本获得了价值几亿的战利品。大笔的财富流入日本,日本进行进一步发展得到了充足的资金。
相反,连一个小小岛国都打不赢的清政府却沦为了世界的笑柄。
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剧,中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
长期以来,有不少学者对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的原因进行了探究,今天我们一起聊聊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惨败的原因。
在日本准备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大清国内的民众普遍存在一种骄傲自大的心态:认为日本发动战争纯粹是找死,并妄想借甲午中日战争而重新崛起。
当时《申报》就直接将日本写作:“区区一岛国”,自傲之情跃然纸上。
不仅民众如此,清政府对甲午中日战争,也是十分不重视。当时正值慈禧太后60大寿,大小官员忙着给太后庆生、备寿礼,几乎无人对甲午战争上心。
可是日本却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几乎是拼尽了全部的力量。
早在1887年,日本就制定了“清国征讨策略”,那时就已经做出了侵略计划;1890年,日本便发动了一场“国运相赌”的战争——甲午战争。(宗泽亚《清日战争》)
有句话叫做“态度决定一切”。一边是狂妄自大,漠不关心;一边是举全国之力,以国运相赌。从双方的态度就可以对战争结果窥知一二。
虽然双方的态度对战争的结果起着重要的影响,但是战争是否能够胜利的决定性条件却是军队战斗力的强弱。
清政府的武器不错,但军队却明显没有准备好应对这场国运之战。
在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派出应敌的军队是新式军队——北洋海军。
北洋海军作为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建立了三支新式海军军队之一,它所配备的武器装备在当时十分先进的。定远号、来远号、济远号等军舰,都是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先进军舰,战斗力十分强大。
可是,北洋水师有着如此强大的装备却也能打得全军覆没,可见当时北洋海军内部人员都在干些什么事。“腐朽不堪,军纪败坏”这八字就可以概括出当时北洋海军的内况。
1901年,清朝官员刘景早在《清续文献通考》中,直接总结出“海军废弛久已”的观点。
没有正确的指挥和强大稳定的军心,再好的装备都是“花架式”。
所以,军队的腐朽制度的落后,是甲午战争惨败的重要因素。
当然,除此之外,制度落后、党派争斗、经济和技术落后等也是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惨败的重要原因。
不过从人民到军队、乃至政府的准备和态度才是酿成“甲午战争中国惨败”这一悲剧的最为重要的原因。
“以史为鉴”前人之过,后人之鉴。甲午战争的惨败是一场悲哀,也更是警醒后世的“镜子”,我们决不能夜郎自大,做井底之蛙。
为何中国人被称为“华夏子孙”,难道夏朝之前还有1个华朝吗
“华夏子孙”中的“夏”并不是指夏朝,同理,华也不是指华朝,中国历史上没有华朝,虽然有夏朝,但华夏二字早在夏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众所周知,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王朝,但中国的起源并不是出自夏朝,而是出自更为久远的上古时期。我们被称为“华夏子孙”,同时也被称为“炎黄子孙”,华夏即是炎黄,炎黄也是华夏,华夏与炎黄有相同的意义,也有不同的意思。
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主要是因为上古时期的炎帝、黄帝和九黎族的蚩尤,在那个时代还是新石器时代末期,在华夏大地上,有诸多的原始部落,为了彼此的生存,展开了战争,逐渐形成了三个较大的部落联盟,分别是炎帝、黄帝和蚩尤。
黄帝打败了炎帝,合并了炎帝的部落,所以称为炎黄,之后炎黄部落又打败了九黎族的蚩尤,统一了华夏大地,形成中国的主体民族,炎帝与黄帝及蚩尤部族共同构成了华夏族的主体民族,在当时称为“炎黄”或“华夏”。
炎黄很好理解,就是炎帝与黄帝,不好理解的是华夏,华夏是怎么来的?
相传在距今7000多年前,在中原地区,有一个叫华阳的地方,出生一个女子叫华胥,据说华胥喜欢四处游玩,并且在当时的母系社会,是以女子为部落首领,而且是逐水草而居,华胥得知有一个叫燧明的人,用火烧东西吃,于是华胥便去了燧人氏居住的地方,认识了燧人氏,不久之生华胥便生下了伏羲,华胥回到华阳后,教华阳人如何使用火烧饭,因此华阳人让华胥主政国事,不久华胥又生下女娲,后人称她主政的国家为华胥国。
华胥是伏羲与女娲的母亲,更是比炎黄二帝早了5000多年,华胥氏是炎帝与黄帝的祖先,他的儿女伏羲与女娲更是创造了整个华夏族,所以华胥氏也是华夏族的祖先,华胥就华夏,华夏中的“华”就来自华胥氏,在当时被称为“华族”。
而历史上的“夏”最早是来自于夏后氏,夏后氏是一个氏族部落,当时由夏后氏为首的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联盟的名号叫做夏,夏的开创者是禹,而禹的祖先来自于黄帝的次子昌意,从昌意传到禹已经有200多年,禹死后,他的儿子启便建立了夏朝。
夏在当时不仅仅是作为部落和朝代的名号存在,当时身在中原地区的华族,将中原之外的氏族称为:戎、狄、蛮、夷。为了区别中原之外的氏族,华族对外自称为“华夏”。
为什么自称华夏?
华族上文已经讲过,来自于华胥氏,称为华族,而夏这个字,在当时是“人”的意思,华夏意思就是华族人,是为了区别戎狄蛮夷而对外自称的一个名称,这就是华夏的由来。
但是在历史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华与夏就演变为具有相同意思的字,变成了华就是夏,夏就是华,泛指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以炎黄为祖先的这一批人,这些人对外自称华夏,到了现代就演变为华夏子孙。
华夏不仅是指炎黄子孙这一批人,而且还有地域上的限止,是指生活在中原地区的炎黄子孙,后来又引申为继承华夏文明的人,可以是中原人,也可以是外族人,只要继承了华夏文明,并生活在中原地区,就是华夏子孙,也就是今天的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