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饿殍遍野

目前持续高温、干旱带来的危害性,你那里怎样?为什么感觉今年比往年更热是因为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了么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4 06:16:28 浏览4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目前持续高温、干旱带来的危害性,你那里怎样

今天下午,我跟一个在湖南水利厅工作的同学聊微信时,打听过我们湖南的干旱情况。

据我同学介绍,湖南约有二万多个大小水库。目前湖南水库的总库容量与去年同期持平,就算高温干旱再持续三至四个月,湖南也不会出现全省重度缺水的现象。

我同学还告诉我,湖北、江西、安徽丶江苏丶浙江的水库库容量情况,也跟湖南差不多。这些省份都不会因高温干旱,影响民众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

从目前情况看,只有重庆市的局部地区,可能会面临一些麻烦。这主要是,重庆地区的一些中小水库建设规划,还没有完成所致。总的来说,高温干旱,确实给重庆带来了一些困扰,但是重庆也不会面临太大的麻烦。因为今年的高温干旱天气,已接近尾声了,顶多再有十几天就过去了。

我同学还笑我说,要我抽空去看看卫视新闻,今年连抗旱大会都没怎么开,当然就不存在什么严重的旱情了,顶多也就是大江大湖水位下降得厉害一点而已,但是库存水很充足,所以不会有事!

为什么感觉今年比往年更热是因为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了么

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2022年可能是人类多灾多灾难的一年,极端性的气候现象真的是太多了,超40度,50度的高温在全球大范围地区频繁出现。

并且在高温之下,还带来了致命性的影响。地球的升温对生命的威胁也成为了“显而易见”的事实。然而,对于人类来说,早年呼吁的保护地球,改变地球生态环境,似乎并没有什么效果。

至少我们从数据上来说,地球的气候变化并没有什么改变,并且反而变得更加地严重。无论是高温,还是干旱,还是其他极端性气候现象,都是大规模的增加,并且出现之后带来的影响也就更大了。那地球如此变化下去,未来的结局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就来一步一步地分析。

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了么?

的确,地球的温室效应是越来越严重,从2021年全球的平均气温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变得更强。

按照我国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数据显示,在2021年之中,就算是有我们说的“拉尼娜现象”,缓解地球的全球变暖效应,但是依然没有让气候的转变得到改善,依然成为了人类有记录以来——7年之中最热的年份之一,高出了工业化之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1.11℃。

我们单独从1.11度的数据来看,人类对地球的升温提升离1.5度的“临界点”已经不远了。所以,别说全球变暖停止了,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变得更加地强了。所以,温室效应变强了吗?越来越严重了吗?这是可以肯定的,的确变强了,变严重了。

这不,在2022年7月之中,全球的平均气温也是再次创下了新高,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报告证实,今夏全球确实经历着史上少有的高温酷暑。

7月又成为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三个7月之一,并且是在最热的7月之中排名第二,持久且强烈的热浪尤其影响了欧洲的部分地区。

到底高出了多少呢?那就是——7月全球地表气温比1991-2020年参考期高出近0.4摄氏度,略低于2019年7月,但略高于2016年7月。

7月最典型的高温就是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的部分地区均测得超过40摄氏度的气温。在英国,气温突破40摄氏度尚属首次。所以,温室效应变强了,极端性的高温也就增加了。

今年比往年真的更热了?

上面其实也分析了,今年比往年更热,至少从已知的数据上来看,的确可以肯定了。而接下来的几个月,会不会推动2022年成为有史以来最热的年份,这个还需要继续等待才知道。但是,世界气象组织已经发出了严重警告。

那就是——未来五年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升高1.5℃概率为50%,其中在2022年至2026年,其中至少有一年有93%的可能性取代2016年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而且预计2022年至2026年五年,全球平均气温高于过去五年(2017年至2021年)的可能性也是93%。这说明什么?那就是2022年有可能“破天荒”的高温,成为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只不过,在2022年还可能存在一个干扰性的气候变化,那就是我们说的拉尼娜现象。

按照新趋势来看,2022年重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加大,在关键的拉尼娜指数上,我们又看到了增强的情况,这说明什么?

那就是的确有可能出现新一轮的拉尼娜现象。所以,在“三重”拉尼娜现象的发展之中,的确有可能引发全球变暖的进一步“暂停”,从而缓解一下全球变暖的“脚步”。只不过这里我们需要提醒一下的是,全球变暖的发展是“无法逆转”的。

就算是“拉尼娜年”,也不一定能够彻底让2022年的平均气温下滑很多,依然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

当然,具体的数据还是得看2022年结束才知道,后续的气温变化可能还是主要看拉尼娜现象的发展,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地球变化加剧,那么未来的结局是什么样?

对于地球来说,作为太阳系之中的天体,其实它的变化对地球的生命来说才是最关键的,毕竟人类至今还未找到一颗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天体”,虽然我们时常看到什么“火星移民”。

但是,火星的天体状态大家也知道,完全是一个荒芜的状态。就算是人类有实力前往火星了,进行对火星的改变,还需要数百年才可能实现,太遥远了。

所以,只有先保护好了地球,才可能想到其他的问题。然而呢?地球的保护对大家来说并不容易,呼吁地球保护这么多年了,也没有看到缓解,反而变得更加严重了。所以,以至于很多人对地球的结局非常担心。

但是,这里我们需要说明的是,地球的生命时代——如果随着地球的变化加剧,不进行任何的改变,那么最终在地球生命、寿命还未结束之前,可能都无法生存下去了。

那就会出现大家说的一句话,那就是“地球还在,地球生命可能没了”。不过,这里是对地球未来的结局说明。按照理论基础上来说,地球也有可能会走向“毁于一旦”的状态。

按照研究指出,在70亿年后,太阳将不再是一颗黄矮星,而将演变成一颗红巨星,一颗进入生命最后100万年的垂垂老矣的恒星。如果地球在太阳的膨胀阶段幸存下来,我们将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死气沉沉地发出淡红色光芒的地狱。地球会因为太阳的变化而出现“沸腾”,地球部分的地表温度将超过2000摄氏度,生命将无法生存。

而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地球可能会因为潮汐的相互作用而被太阳吞噬掉,最终地球可能会消失在太阳系之中。所以,地球的命运无论是哪种结局,都不是很好。

对于可能实现永久繁衍下去的生命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情。并且就算是我们移居到火星上去,如果出现了太阳的巨变,也将受到影响,除非我们逃脱太阳系,进入到其他星系之中,这样才有可能改变一切,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中医博大精深,为什么古人的平均寿命却不高

我是西医,但是说实话,我认为提问者居心叵测,蓄意挑起中西医矛盾,有意带节奏。人均寿命,受营养,生活水平,卫生水平等等各方面的影响,不是中医或者西医能够决定的。建国以来我国人均寿命持续增长,主要还是应该归功于和平的环境,人民营养水平的提高,社会总体卫生知识的普及,不是中医还是西医决定的。不然你看看那些非洲国家,他们也是西医,人均寿命也就是个笑话罢了。

万历给崇祯背了锅为何明朝万历时繁华万里而崇祯时则饿殍遍野

万历没有给崇祯背锅,恰恰是万历朝的时候,大明王朝开始由衰转亡的。

题主所谓的万历朝繁华万里和崇祯朝的饿殍遍野其实不是对同一个地区的形容。事实上根据哈佛中国史提供的数据来看,从万历十四年开始,中国开始连年干旱,这个状况一直持续到1598年,也就是万历二十六年才结束。在此期间,北方因为旱情太重,河南、山东和陕西也是基本颗粒无收,也是亏着张居正改革时给万历留了很多家底,所以这段时期的灾情对大明影响不大,但是万历三大征的消耗加上连年的救灾,基本耗空了大明的国库,为了维持朝廷的正常开销,万历皇帝决定征收矿税,增加国家白银流通量。但是前往东南富庶地带的宦官却借机敲诈南直隶的老百姓,导致东南局势一时混乱,各地市人反抗不断,并最终催生了东林党的出现。也就是说万历朝并没有达到所谓的全国繁华万里,在关中和中原地带,大明的百姓过得并不轻松。而东南一带也因为万历皇帝的政策出现漏洞导致了一系列的混乱。万历十五年以后,各地出现的问题因为朝中党争不断、决策无法实施而淤积,因此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中提到的“万里繁华”也只是局限在江南的富庶地带。

再看崇祯朝,可以说自打崇祯继位之后,这个干旱灾情就没有停止过,所以整个北方在这17年里基本没过过几天好日子。再加上辽东战事频发,朝廷急需军饷而加大了税收,就使得这些个受灾地区的群众难以生存下去,要么选择饿死、要么选择造反,结果是不管怎么选都会造成饿殍遍野。但是大明的东南却并没有收到这些事情的直接影响,基本上百姓还是生活富足,士人们天天歌舞升平,沉醉在灯红酒绿中,一副太平盛世的局面。

说到这,就反映了一个问题:人们看待一些历史现象时很容易以偏概全而不加深究。这其实就是人们会对历史现象误读的原因,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多看文献,才能补全一个完整的历史社会。

八国联军时期慈禧光绪逃亡西安是真实历史吗

又想历史造假!想取代西安的历史地位,靠碰瓷,抹黑歪曲那是做梦,历史事实无法改变。如果想靠一小撮喷子改变什么,首先改掉不去创造而是靠造假仿照毛病,历史底蕴与人文素质这一点你们真的没有!

唐朝的时候到底洛阳大还是长安大

唐长安城面积达87.27平方千米,是汉长安城的2.54倍,明清北京城的1.45倍,是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的7.29倍,是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的2.87倍,是罗马城的6.39倍。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城内百业兴旺,最多时人口超过100万。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唐、五代、北宋仍作都城或陪都,相继沿用530余年。隋唐洛阳城占地47平方公里,由外郭城、皇城、宫城以及东城、含嘉仓城、圆璧城和曜仪城等小城构成。城西还有西苑。洛阳全城共有109个坊里和三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