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有些史学家认为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是虚构的故事,你怎么看
- 刘备三顾茅庐是诸葛亮精心策划的吗
-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是故意躲开前两次,第三次被迫吗
- 《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跟真实的历史有差别吗
- 刘备三顾茅庐是否真实存在
- 三顾茅庐的典故,大家如何评价如何剖析三顾茅庐
有些史学家认为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是虚构的故事,你怎么看
现行两种版本中学语文教材中,关于诸葛躬耕地‘’南阳‘’和‘’隆中‘’的注释,‘’两地说‘’和‘’南阳说‘’分庭抗礼,‘’襄阳说‘’销声匿迹:
一、人教社版《出师表》‘’东汉郡名……诸葛亮隐居地隆中当时属南阳郡‘’,那么‘’隆中‘’如今在哪里?人教社《隆中对》注释给出了答案:‘’隆中,地名。一说在今湖北襄阳,一说在今河南南阳。‘’
二、以北师大历史系研究成果为依托,学术性更强、使用率更高的北师大版教材《出师表》‘’:意为在南阳种地为生。躬,亲自。南阳,地名,今河南南阳。‘’
【03版人教社课文《隆中对》“隆中”:‘’山名,在现在的湖北襄樊”;《出师表》“南阳”:“郡名,在现在的湖北襄阳一带”,以上两条注释受到大范围质疑后,该出版社从善如流,从04年起以上注释回归两地说】
刘备三顾茅庐是诸葛亮精心策划的吗
刘备三顾茅庐这事在《三国志·诸葛亮传》有记载,说先主刘备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
看来这事不假,《三国演义》写得更具体、精彩一些。
当时刘备屯兵新野,属于今天的河南,诸葛亮在隆中,属于今天襄阳。
现在没法确知隆中的具体位置,大致在襄阳城西20里左右。
刘备去一次隆中的确也不容易,快马也需要一段时间。
三顾茅庐,也看出刘备求贤若渴的诚意。
就刘备来说,既然徐庶如此推崇诸葛亮的大才,加之司马徽先生的推荐,迫切见一见是很有必要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前往,很容易理解。
大家比较感兴趣的是,为何诸葛亮避而不见呢?
这就是题主所说的问题,是不是诸葛亮精心策划的哪?
一般有这么几种说法:
其一,汉室倾危已无力回天,诸葛亮不想出山趟这湾浑水。
其二,诸葛亮故意抬高自己的身价,避而不见。
其三,看一下刘备的诚意。
其四,如题主所说,精心策划。
我认为,诸葛亮既不是不想趟浑水,也不是精心策划,而是要看看刘备的诚意有多大。
至于想抬高一下身价,恐怕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诸葛亮清正廉洁,鞠躬尽瘁,这是没话说的。
但诸葛亮功名心很重,这也是真实的。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也的确是千年一遇的大才;
汉末是几百年一遇的时机,诸葛亮是不会甘于寂寞,老死隆中的。
说诸葛亮不想出山是不准确的,他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机会。
刘备素有仁德之君的美誉,在江湖上也有枭雄的名望。
但究竟如何,诸葛亮吃不准,需要考察一下。
汉末混乱时期,主公选臣,臣择主公,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并非只有歪脖子树才能吊死人。
诸葛亮就是要看看刘备到底有多少诚意。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感动,因而出山,这是不争的事实。
至于说诸葛亮故意抬高自己的身价,这是可能的。
此时,诸葛亮年仅二十六岁,而且毫无社会经历,更无入仕的经验。
而刘备从二十三岁开始镇压黄巾军起义,至此已经二十多年,可谓老江湖。
更何况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一干兄弟,都是经久沙场,谱都大得很。
正如演义所说,即便刘备很服气,他那帮弟兄也不会服气。
诸葛亮摆一下谱,抬高一下自己的身价,便于出山后开展工作。
这是职场通行的规则,没毛病。
鉴于刘备的诚意,谱也摆了,诸葛亮就被感动后出山,决意辅佐刘备。
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确非常高明,深谙世事人情。
看一下庞统的经历,就更清楚诸葛亮的老道啦。
第一,一个人真要做隐士,是选择清净所在,拒绝与世交往。
诸葛亮频繁的与荆襄名士、高士来往,是甘于寂寞的人吗?绝对不是。
庞统沉不住气,早跑到周瑜那里做了功曹。
201年,刘备就依附刘表,到了新野。
如果诸葛亮是等待时机的话,那么庞统如此积极入仕的人咋没有投靠刘备呢?
而且在周瑜病逝后,经过鲁肃推荐,庞统还是希望留在孙吴做事。
我的理解就是,庞统并不看好刘备,认为追随刘备并没有多少前途。
诸葛亮也未必就没有这个考虑。
第二,司马水镜先生向刘备同时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在水镜先生看来,庞统是南郡士之首,其心目中似乎庞统要在诸葛亮之上。
可当庞统投靠刘备时,他没有拿出诸葛亮和鲁肃的推荐信,刘备就安排庞统去了耒阳县做县令。
庞统一肚子不开心,在那里倒槽,不认真干事。
既然有司马水镜的举荐,为何刘备就不信任庞统的大才哪?
而且没有认真地跟庞统交流,这就是个问题啦。
刘备是不是觉得诸葛亮没有江湖上说的那么玄,庞统也就那么回事哦。
所以,一开始并没有重用庞统。
通行的规则,主动投靠和三顾茅庐请出来,待遇是不一样的。
刘备能识人,看来也是有限的。
这就看出,诸葛亮有意为之,是很有必要的。
刘备在听了诸葛亮的《隆中对》之后,茅塞顿开,对关张二人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由此看出,诸葛亮的老道之处。
但庞统就率性的多,这恐怕也是庞统不得寿终的原因吧。
但要说诸葛亮是精心策划,甚至说演义里刘备遇到的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人都是诸葛亮请来的托,这就太无趣了。
如果诸葛亮下作到这个程度,还是管仲、乐毅一类的人物吗?
也太没有自信了吧。
诸葛亮不屑于也没必要精心策划出山这出戏。
如果刘备没有诚意,诸葛亮也不会跟着刘备趟浑水;
如果刘备不识货,诸葛亮也不会出山伺候他。
尽管刘备说“如鱼得水”,但绝没有到言听计从的份上。
诸葛亮跟随刘备出山后,第一计就是建议刘备攻占刘琮占据的襄阳。
刘备没有采纳。
之后,孙权以联姻方式招刘备去江东,诸葛亮力劝刘备不要去,而且反复劝阻。
但刘备还是去了,这绝不是刘备贪恋美色,而是见解不同。
刘备执意发动夷陵之战,诸葛亮力谏,刘备不听,最终导致失败。
从这些关键事件来看,诸葛亮并没有完全左右刘备的决策。
诸葛亮真正展现才能,还是在刘备病逝以后。
由此看来,三顾茅庐不是诸葛亮精心策划,但绝对是有意为之。
一顾茅庐,诸葛亮得知刘备的来意后,没有主动回防,这就很说明了问题。
二顾茅庐,诸葛亮是否算出了刘备来访的时间,不得而知。但就诸葛亮的道行,很有可能做得到。故意回避,很有可能。
三顾茅庐,有人说”三“这个数,在古文里是多的意思,不确定就是三次。
但来了两次,第三次再来,如果不见面就说不过去了。
至于说诸葛亮睡觉了,刘备等了两个时辰,这个事就别跟老罗计较了。
既然诸葛亮决定要出山,适当摆一下谱也就是了,谱摆大了不合适。
毕竟将来要在人家手下混饭吃。
人家请的是军师,不是请的大爷。
精心策划,就是虚假的个人经历,诸葛亮不需要。
我理解诸葛亮的态度就是:你真心请我的话,我就去给你露两手;
你有一搭无一搭的话,我也不必跟你去趟浑水。
来者不求爷,自有求爷人。
仅此而已。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是故意躲开前两次,第三次被迫吗
“良禽择木而栖,良才择主而事”,诸葛亮不世之材,号称卧龙,自比管仲乐毅,睥睨天下雄才,未出茅庐,已知三分,择主而事,当不在话下。所以,刘备三顾茅庐安天下,不过是诸葛亮略施手段,诸多明星群演参与的,一出明主贤才三辞三请,终于“中吾计矣”的好戏而已。何以见得,下面一一道来。
一、首先,刘备荆州酒后失言,反对刘表废长立幼,得罪蔡瑁而被追杀,直至跃马檀溪,带水而走,野遇牧童(群演一),炫笛技(不俗),识破自己身份(有见地,至少诸葛亮朋友圈经常讨论他),好奇心遽然而起,随后大佬(明星一)司马德操,炫琴技(呵呵比牧笛更高级),出高论(卧龙、凤雏得一安天下),引得兵少将寡,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刚脱生死的刘皇叔,怎么会不立马垂涎三尺?德操与高人徐庶深夜密谈择主,刘备心痒几乎不能自已。
二、徐元直(第二位明星)走马荐诸葛。徐庶化名投军,帮助刘备挫败曹仁,刘备大为倾心,以为安天下之奇才,却被曹操设计挟持其母赚去许都,百般不舍,逗留盘桓之余,徐庶打出广告:“以某比之孔明,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三、德操老兄借拜会徐庶之名,在军营再次广告,曰:“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
四、第一次拜会,隆中农夫(群演若干)荷锄作歌(当然是孔明大作):“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直比圣人教化)。回程又遇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明星三)大谈天下(往来无白丁),皆高人。
五、第二次拜会,遇孔明两位高友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明星四、五)纵酒高歌,畅谈天下。孔明弟弟、老丈人均吟唱孔明佳作(亲戚朋友齐上阵)
六、第三次拜会,孔明祭出终极大招,隆中对。彻底暴露其谋天下先谋明主的工巧用心。呵呵呵,入吾毂中矣。
中国文化素有有三拜、三请、三辞等事不过三之说,前戏铺垫已极。从今天暗示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孔明乃此道高手,刘备脑海里已经被深深种植一个概念:诸葛亮苦难终结者的光辉形象栩栩如生,非卧龙不能终结自己苦命的上半生。盗梦空间所述,种植一个概念到别人脑海里是有极高风险的,更是用两个多小时的高科技手段来展示如何九死一生。
自古君臣猜忌为治国行军之大忌,诸葛孔亮此举大费周折,所谓,智者做事谋始,第一步定位至关重要,至此,玄德孔明鱼水情深,非关张二人可比,疏不间亲定论轻松跨越,一展雄才,毫无障碍,皆源于三顾茅庐精心策划之功啊
图片来自网络
阳光山上摩云居原创作品
《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跟真实的历史有差别吗
“三顾茅庐”这个事儿我相信还是有的,但是绝不是《三国演义》中描绘的那样,刘备跟一个三孙子一样,三次专程登门邀请诸葛亮,最后还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才把诸葛亮请出来的。
刘备是建安五年投奔刘表的,被刘表安排在距离曹魏势力仅100多里的新野县驻扎,是防御曹魏势力的第一线,在这里驻兵期间,刘备在博望坡打败了曹魏的夏侯惇,并且到处拉拢当地士族,引起了刘表的猜忌,随即被刘表调到樊城驻扎,在这里,刘备依然是到处广泛交朋友,结好荆州的士族豪强,就是在这个时期,刘备跟居住在隆中的诸葛亮才发生了人生的交集。
由于刘备起自微末,在赤壁之战以前一直都跟流寇差不多,所以也没有留下什么文字资料,对于刘备在荆州大力结交荆州士族的情况所记述非常少,以至于“三顾茅庐”这段历史成了一个悬案,正史中对于到底是刘备“三顾茅庐”,还是诸葛亮自己“北行见备”一直都持两种说法,即使是认可“三顾茅庐”的说法,也对于“三顾”的真实情况有疑问,究竟是刘备三次专程登门邀请诸葛亮,还是刘备三次造访诸葛亮,经过攀谈考察,认为诸葛亮能够为自己创造价值,于是第三次造访的时候,邀请诸葛亮入伙。或者干脆是刘备在荆州广泛结交士族门阀,顺带着也拜访过诸葛亮,也许路过的时候进门讨碗水喝也算了一次,总之,关于“三顾茅庐”的事件,正史中没有任何记载,只有诸葛亮在自己编纂的《诸葛亮集》中含含糊糊,闪烁其辞的说了一句;“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但是具体是怎么“顾”的,却是言语不祥,含含糊糊的春秋笔法,
刘备三顾茅庐是否真实存在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的出处真的是妇孺皆知啊!其实我个人偏向于是真的,但无意中看过一篇文章,说刘备并未三顾茅庐,今天就借花献佛,大家不妨看看,我觉得说的挺有道理的。
觉得是真的一方认为诸葛亮自己所写的《出师表》中记载:“先帝不以臣卑鄙,猥之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几句话就证据确凿了,还有就是陈寿《三国志》中写到《隆中对》,对刘备三次往访以及诸葛亮讨论天下形势的内容更为详细。再加上刘备当时急需人才,所以很多人对三顾茅庐的真实性并不怀疑。
现在学术界又有另一种说法,认为三顾茅庐的记载让人难以置信。
其一:诸葛亮是位胸有宏图之士,刘备请他出山,当然整合其意,诸葛亮怎么还会摆架子?然而刘备当时都已经算有声望的政治家了,刘备又怎么能低声下气的苦苦请求?还有说虽然前一种说法中以《隆中对》作为证据但当时,曹操几十万南征大军正威 胁着刘备,《隆中对》不提这个紧迫 的现实问题,是不合乎情理的。同时,刘备第一次见诸葛亮,不会安排 现场记录。所谓《隆中对》,很有可 能是后人附会《出师表》而杜撰的。 据此,“三顾茅庐”之说就不可信了。
其二: 三国人鱼豢写的《魏略》中,也 提到了刘、诸葛二人第一次相见的 情景。《魏略》中说刘备屯兵于樊城时,曹操方已统一黄河以北,诸葛亮预见曹操马 上就要对荆州发动进攻。荆州刘表性情懦弱,不晓军事,难以抵抗。诸葛亮于是北 行见刘备。刘备因为诸葛亮年纪小,根本不重视他。诸葛亮通过谈论对当今政局 的对策,才使刘备逐渐信任他。最后,刘备才“以上客礼之”。西晋司马彪《九州春 秋》的记载也大同小异。
最后有人则调和了这两种说法之间的冲突,认为“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的樊城自请 相见都是真实可信的。清代学者洪颐煊在《诸史考异》中说诸葛亮初见刘备于樊 城,刘备虽以上客待之,但没有特别器重他。等到徐庶举荐时,刘备再次相见,才逐 渐有了很深的感情。并指出:在建安十二年初见,再次相见是在建安十三年。诸葛 亮后来非常感激,因而记入了《出师表》中。
其实无论真假,三顾茅庐表达的是一种礼贤下士、渴望人才的做法,一直流传至今。看到也是一种缘分,点个赞关注下,举手之劳谢谢!
三顾茅庐的典故,大家如何评价如何剖析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成就了一段佳话。罗贯中不愧为大家,信手演义,把刘备为了匡扶汉室,求贤若渴,从湖北荆州跑到河南南阳的穷乡僻壤卧龙岗上,三顾茅庐求诸葛。
这孔明先生虽然躬耕于南阳,却心怀天下。躬耕之余研读兵书智谋,满腹经纶无可用之地。好不容易等到了刘备来访,再不端端架子,他刘备能知王二哥贵姓?
好在刘备正处于劣势,处于招兵买马的非常时期。一次请不动,遗憾。两次请不走,折返。到了第三次干脆来个促膝长谈,茅庐之内,烟香缭绕,薄酒甘醇。刘备诚惶诚恐听着诸葛亮对形势的分析,边听边称是。对于刘备的诚心诚意诸葛亮感到满意,即答应愿献犬马之劳。
三顾茅庐,对当前各地政府和单位的高端人才招聘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双方约定必须讲诚信,不能把答应对方的条件日后置若罔闻,不屑一顾。应该向刘备与诸葛亮看齐,刘备待诸葛亮不薄。诸葛亮信守承诺,一生协助刘备经营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019/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