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历史上谁垂帘听政过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不仅表现在汉朝有吕后垂帘听政,唐代有武则天登基,还有清末有慈禧干政。而除了中国有这些有手段的女子,日本也有,北条政子就是最成功的代表。
在笔者刚刚举的这几个例子中,最早站在权力巅峰的就是吕后。
吕雉,自娥姁,砀郡单父县。后来全家为了躲避仇家,吕雉便随父亲吕文搬到沛县。也正是在沛县,吕雉和刘邦结缘。
吕家初到沛县时,因为吕文和沛县县令关系不错,沛县官员纷纷来吕家恭贺乔迁,刘邦也在列。当时萧何负责乔迁宴宾客安排,他把贺礼不到一千铜钱的人都安排在堂下。这一安排,却引起了不满,来自刘邦的不满。这位别人口中“只会说大话”的亭长,居然一文不给却在礼册上写自己“贺钱一万”。
刘邦这一“皮”,却“皮”进了吕文的眼。吕文自认擅长看面相,他一见到刘邦,就觉得他将来是个不凡之人。所以,当即决定把小了刘邦十五岁的女儿吕雉下嫁给刘邦。
是的,吕雉嫁给刘邦,是下嫁。而且,还是难上加难的下嫁。因为当时刘邦未婚却已经有了儿子刘肥,刘肥之母曹氏是刘邦的情妇,也就是说刘肥是刘邦的庶长子。要吕雉接受一个大自己十五岁的丈夫,还有一个半大的儿子,实在是很考验年轻的吕雉了。
大概是伟人都是从小养成的吧。面对这样的新婚家庭,吕雉欣然接受。直到刘邦发迹之前,吕雉都未曾苛责过刘肥。
相比于后来那个我们更熟悉的临朝称制,制作人彘的吕后,早年的吕雉实在是温柔贤惠。
有一次,不成器的刘邦在押解犯人时喝过了头,犯人逃跑。刘邦为保命,也逃到芒砀山下的沼泽地区,把吕雉和儿女留在家中。面对这样的丈夫,吕雉选择独自一人撑起家,还时不时带上衣食去给逃亡的丈夫送补给。
有个这样共患难的“队友”,刘邦大概也笑醒过吧。可后来,也是他自己,葬送了这么一位温柔的妻子。
刘邦后来离开吕雉外出争夺天下,出于军事原因,近7年未曾和吕雉相见,却让戚夫人常伴其身。这让孤身一人历经苦难的吕雉红了眼。
后来,就出现了我们熟悉的那位一步步进入权力中心,残忍杀害刘邦后宫宠妃和刘氏宗亲,执掌天下大权的吕后了。
事实上,因爱生恨而步步上位的女性,不止吕雉一人。北条政子也是,武则天在宫中十二年也没有受到李世民宠爱。
这也许就是越美的越毒,本来只是温婉佳人,却被打磨成淬毒的匕首,刺向了曾经相爱的人,除掉了争夺宝座的人。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多长时间真的毫无是处么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多长时间?这个问题还真不太好统计。自“祺祥政变”到清穆宗同治帝亲政是一段,自清德宗光绪帝即位到亲政是一段。“戊戌政变”之后清德宗被幽禁,实际上清王朝做主的还是慈禧太后,但帘子已经没有了,这段时间到底算不算“垂帘听政”,有待商榷。
说起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负面的评价铺天盖地,似乎这个女人就是清王朝灭亡的元凶、罪魁祸首!难道慈禧太后真的就一无是处了吗?恐怕也不见得。将清王朝的灭亡归结于慈禧太后一人身上,显然有些言过其实了……说白了,清王朝灭亡是大势所趋、是世界大潮流,即便是康雍乾再生,恐怕也是徒然、依旧回天乏术!
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
提起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强人如吕后、武则天等,与之相伴的外戚弄权之事不绝于耳,什么诸吕、武氏子弟……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慈禧太后虽然前后两次垂帘听政、甚至幽禁了清德宗,但是终慈禧太后一生,叶赫那拉氏子弟一直都被限制得死死的、根本无权染指政务。以隆裕太后的父亲桂祥为例,他是慈禧太后的亲弟弟,可除了早年担任过侍郎等职务之外,桂祥一生就靠着一个三等承恩公的招牌混吃等死……
据说,因为不善理财,桂祥经常是寅吃卯粮、入不敷出。慈禧太后为了接济这个弟弟,时不时派人给桂祥送点儿赏赐。但清朝有潜规则,负责送赏赐的太监是要打赏的。于是,奇特的一幕出现了,桂祥前脚收了赏赐,后脚便命人变卖一部分回来打赏太监。最后竟然变成了人尽皆知的“秘密”,太监们也都是聪明人,到桂公爷府中送赏赐之物往往会刻意多等一段时间,为的就是给桂祥“换钱”的时间。虽然这件事未必就是真的,但至少说明了一点,桂祥的“外水”并不多。试想,如果桂祥权倾朝野,还会缺钱吗?由此也可见,慈禧太后对娘家人约束得还是相当严格的。
不重用外戚的当权皇太后,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比较罕见的,慈禧太后算一个。外戚弄权是历朝历代内乱的根源之一,诸如王莽之类的外戚,甚至干起了篡位的勾当!慈禧太后此举,从传统意义上讲,还是相当值得赞誉的,这或许也是爱新觉罗宗室对慈禧太后弄权一直保持高度隐忍的原因之一吧。虽然弄权,但慈禧太后终究还认自己是爱新觉罗家的媳妇!没有把自家娘家人推出来跟爱新觉罗家争权夺利,皇帝虽然没权,但江山还是爱新觉罗家的,那些个宗室王公的切身利益并没有受到损害。
顺潮流而动
说起慈禧太后,很多人想到的都是“保守”二字,似乎慈禧太后就是一个抵制一切先进事物的“老顽固”!其实不然,从慈禧太后留下的那么多照片也能看得出,这个人还是比较能够接受新鲜事物的。据说,清宫安装电灯就是出自慈禧太后的主意。
生活上的“新潮”也使得慈禧太后在政治上比一些守旧的“老顽固”相对开明得多。提起“洋务运动”,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恭忠亲王奕訢和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可不要忘了,无论奕訢还是李鸿章、张之洞,说白了都是给人家“打工”的,慈禧太后才是“老板”。没有慈禧太后的首肯,“洋务运动”无从谈起……
再如建立北洋水师、向西方国家派出留学生等等,虽然章程是所谓“洋务派”提出的,但最终拍板的却是慈禧太后。换言之,如果没有慈禧太后的顺潮流而动,就没有“洋务运动”的兴起、更加没有所谓“同治中兴”!除此之外,还有“戊戌维新”,提起这件事,人们往往都把目光聚集在了“戊戌政变”之上,但众人却忘了,最初支持清德宗光绪帝搞“戊戌维新”的正是慈禧太后。如果慈禧太后打一开始就反对,“戊戌维新”恐怕连“百日维新”都做不到、早已流产胎死腹中了。即便是在“戊戌政变”之后,许多“戊戌维新”时期推出的“新政”依然被慈禧太后保留了,如著名的京师大学堂等。
慈禧太后的私心
慈禧太后是一个传统的政客,在她的心目中,权力才是第一位的,一切都必须为权力让路。她可以容忍新事物、甚至推广新事物,但是这一切必须建立在不损害她既得权力的基础之上。“洋务运动”为何可以顺利推行?原因很简单,虽然它的始作俑者是恭忠亲王奕訢,但中流砥柱却不完全是所谓“恭党”,这些人不仅不会损害慈禧太后的既得利益,反而可以成为慈禧太后制衡奕訢的利器!
“戊戌维新”就不同了。平心而论,慈禧太后最初对清德宗搞维新变法还是支持的。可搞着搞着,慈禧太后发现不太对劲了,清德宗在不断向各大实权部门“掺沙子”、安插自己的人。虽然彼时这些人职位并不算高,可时间一长、万一“戊戌维新”搞出了名堂呢?只有这些人“懂业务”,要提拔也只能提拔他们。一旦这些人成为了军机大臣、尚书、侍郎,清德宗便可以依靠他们向慈禧太后夺权!很显然,这是慈禧太后不愿意看到的。
更重要的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清德宗那帮“猪一样的队友”在自己根基还没有稳固之时便迫不及待想要夺权了,什么“杀几个重臣这法就变了”……此举无异于将所有旧官僚和既得利益者全部逼向了对立面!最后,康有为等人居然生出了扣押甚至杀掉慈禧太后的想法。此举一出,慈禧太后忍无可忍,这已经不是表达、而是你死我活的政治内斗了……不久之后,慈禧太后果断发动了“戊戌政变”,幽禁了清德宗,持续白日的“戊戌维新”正式宣告破产。试想,如果清德宗和维新派们能够循序渐进、兼顾到各方利益,逐步将既得利益者拉到自己一边、慢慢孤立慈禧太后,“戊戌维新”恐怕又将是另外一番局面了……
综上所述,慈禧太后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保守派”,她是能够接受新鲜事物、也愿意改革的。但是,这一切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保障她的既得利益。一旦损害到她的切身利益,那一切都只能免谈!后来慈禧太后同时向西方十一国宣战,实际上也是出于这个原因。为了阻止“大阿哥”溥儁即位、避免载漪父子做大损害到自己的利益,庆密亲王奕劻和军机大臣荣禄等人炮制出了所谓列强各国的外交照会,要求慈禧太后“归政光绪皇帝”。很显然,这已经突破慈禧太后的底线了!于是,老太太不淡定了、昏头了……一场世界外交史、军事史上的奇景也随之出现了——一个弱国同时向十一个强国宣战!
平心而论,作为一个传统的封建政客,慈禧太后虽然谈不上多么英明睿智,但起码还是合格的。如果是在道光之前,慈禧太后虽然不见得会把清王朝带回所谓“康雍乾盛世”,但也不至于将清王朝的家底败光。只可惜,她没有赶上好时候,遇上了列强入侵。从内心而言,慈禧太后是想要改革的,而且她也的确如此做了。支持“洋务运动”、支持“戊戌维新”……但是,这一切是有大前提的,那就是不能损害到慈禧太后的地位、权势。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失去了地位、权势,慈禧太后又算什么?而清德宗在“戊戌维新”期间的所作所为恰恰是在为了将来夺权做准备,甚至已经开始着手夺权了!结局毫无疑问,“戊戌政变”的发生几乎是必然的。
至于“庚子国变”那档子事,说白了也是慈禧太后的切身利益受损了,她出离愤怒了、不顾一切了!最终只能落得个仓惶西逃……辛丑赔款几乎掏空了清王朝的家底,彼时的清王朝想要“东山再起”已然没有可能性了,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虽然晚清摄政王载沣作出了最后的挣扎,企图靠推行“宪政”聚拢人心,但清王朝既得利益集团过于强大、积重难返,载沣也无力回天。
如果没有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清朝还会延续多少年
估计能早灭亡个几十年!!!主少国疑啊,再加上太平天国后各地方政府的实权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