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心不古狼心尤善得的意思

人心不古狼心尤善得的意思(如何正确客观的评价秦始皇)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1 10:58:00 浏览4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如何正确客观的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是个很有远见的帝王,重视经济,农耕,政治。

公元前215年,秦军一举拿下内蒙古河套,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

三十万大军以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的北方长城为基础,就地修长城,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眼前。

秦始皇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农耕民族的领袖,首先,秦始皇统治的都是农民,如果要深入大漠于匈奴作战,需要相当数量的骑兵,让农夫骑马打仗,谁来种粮!

那些骑马的游牧民族,来去如风,掠夺农耕财富轻而易举,秦始皇想到了修长城。阻挡了匈奴骑兵抢了就跑。

如此一来,国家安定,熟悉农活的士兵垦荒种地,节约了经费,减少了伤亡。

修筑长城固然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从长远来看秦始皇做的很精明,雄才大略!

为何大秦帝国只存在了14年是什么导致秦朝的灭亡

秦朝灭亡,原因重要的有三个。

第一: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对六国的反抗势力是有所估计和防备的,所以他做了几件事,收天下兵,把散落在六国的兵器都收了,都运到咸阳去铸成了铜人,可惜的是这些铜人到最后全不见了,也不知道上那去了,不然传到现在,那了不得。但是这是取得一定效果的,陈胜起义,只能揭竿而起,连把刀都没有。修驰道,最早的标准化“公路”,以防六国的复辟势力造反的时候,秦朝大军能可以立刻开拔,迅速扑灭。思想建设,先是集中读书人到咸阳,设博士,办官学之类的,后来焚书坑儒,目的只有一个,文化教育由政府统一掌握,不过这事他活着的时候没有完成。

秦朝实行郡县制度,组织系统虽然有了,但还不发达,最关键的是六国的人不认同这个大一统,无论是流传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还是刘邦项羽举事的过程都可以清楚的证明这一点。

刘邦,项羽举事,都是把秦朝派去的地方官一杀,然后振臂一呼,就是万众响应。一点难度都没有,就是因为六国的人不认同自己是秦朝人。后世读书人说原因是秦不得民心。不施行仁政的结果。当然不能说错。但是即便施行了仁政,秦朝也未必不亡,就是因为六国的人不认同这个大一统。按司马迁的记录,秦始皇还没死的时候,项羽刘邦这些人就都说过:“彼可取而代之”的话。

第二:秦始皇死的太早了,好多的事只是开了个头,根本没有完全干成,这要怪他迷信神仙方术,以为自己长生不老,起码没有料到自己死那么早。所以他统一之后心思没有完全花在国家治理和制度建设上。虽然史书记载他也很勤政,每天看多少斤的“文书”。但是其实他的心思更多的放在了修宫殿,修陵寝,修长城,巡视天下,立碑颂德,去海外寻找不死之药这些乱八七糟的事情上。

第三,没有解决好接班人的问题,秦二世那就是个混蛋,再加上赵高这个坏蛋和李斯这个怂蛋,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可以说秦二世要对秦朝灭亡负主要责任。

秦始皇开创了大一统的体制,但是缺少为长期巩固统一,所必需的政权中枢的有效的运行机制,而且因为他命短,加上二世混蛋,就使得没有必要的时间让民心转变,使民心认同大一统的体制。

刘邦是吸取了他的教训,建立汉朝之后,不光是修养生息,更重要的是他是分封和郡县混合运作,让时间去慢慢收获人心。到了汉武帝,终于形成稳定的运行机制。制度建设才宣告完成。

以后不管怎么乱,怎么改朝换代,大一统始终是民心所向。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大帝国的体制建成了,而且深入民心。

其实不光秦朝,隋朝也是一样,中国大一统的短命的朝代,除了因为君主极奢,滥用民力之外,大都是因为制度的建设要么是新创,要么是改变的过急。

改革开放的成功,不能不说是吸取了历史的经验,就是不能搞急刹车,急转弯。而是采取渐进改革,给人民消化和接受改革的时间,取得人民的支持,这样的改革容易成功。

苏联解体,就是学秦始皇,隋炀帝搞激进改革,休克疗法,所以最后解体了。

不学历史真不行,瞎学历史更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