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孝廉,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吗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本来考了第一名,却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被取消了状元资格的悲催人
- 汉文帝是西汉第三仼还是第五仼皇帝
- 三国时期蜀汉为什么不模仿九品中正制来获得益州士族的支持
- 汉武帝时为什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孝廉,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吗为什么
大家好,我是藏修嘉文,很高兴回答答你的问题。
孝廉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一个察举考试的科目。孝廉是孝敬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根据儒家思想强调以人立身,以孝为本,任官从政以廉为明。因此察举孝廉,被确定选择人才的重要科目。被举荐后没有官职者授予官职,原委小官者升为大官。但被举荐者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儒经的儒生。
汉代举孝廉定为岁举。就是当时各郡每年按规定人数举荐人才送至朝廷,成为汉代选拔官吏或任用升迁的清流正途。
根据儒家思想治国的理论学说中可以看出,在人性和道义之间有种原始的人性逻辑。如果孝顺啊,就不会有抗争的意识,没有抗争的意识就不会有造反的行为。“其人孝悌,好犯者鲜矣”,这是察人的一种方式。
所以举孝廉,对于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稳固江山社稷是既定方略,也验证儒家学说的高度能量,否则也不会影响深远,历经几千岁月,依旧实用。
你也可以理解为孝廉是举人的称呼。这样简单理解也行。
在这里很高兴能遇见你,并有机会来回答你的问题。下次再会。谢谢聆听!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本来考了第一名,却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被取消了状元资格的悲催人
在古代,最让人高兴的事儿,莫过于“洞房花烛,金榜题名”了。尤其是对于那些寒窗苦读数十载的学子来说,一朝高中状元绝对是人生最为高光的时刻。
(网络配图)
不过,历史上还真有一些倒霉蛋,在考中了状元之后,居然因为种种原因被取消了状元头衔,那真叫个欲哭无泪啊。
比如明朝洪武年间“连中三元”的黄观,在以贡生的身份入太学后,于1390年参加乡试,获得第一名,中“解元”。第二年参加会试,又得了个第一名,中“会元”。同年参加明太祖朱元璋发策的殿试,再获第一名,中“状元”。
不过,黄观的运气不好,碰上了“靖难之变”。他曾当面数落朱棣的不臣之心,揭露过朱棣的谋逆行为,被朱棣划入奸党之列,被逼投江而死。朱棣还不解气,干脆将他的名字从登科录上划去,剥夺了其状元名号。
实际上,被剥夺了状元称号的远不止黄观一人,在清朝乾隆年间,还有一位状元及第却最终被取消了状元头衔的人,他就是祝顺昌。不过,祝顺昌不同于黄观卷入了皇位之争,他被取消状元功名仅仅因为一件小事。
那么,祝顺昌又是为什么丢失了辛苦得来的状元头衔的呢?
(网络配图)
祝顺昌生于1753年,是安徽省颍州府太和县界首集人,出生大户人家。祝家在当地是一个富豪,仅田地就有4000余亩,房屋数十间。小时候的祝顺昌聪明伶俐,三岁开始接受启蒙教育,熟读四书五经,八岁时便协助长辈管理家族。
14岁时,祝顺昌做了一件让乡邻们都非常意外的事儿。他将所有的佃户召集起来,把家里的账本全部当众烧毁,宣布佃户们的债务一笔勾销。这源于他从小目睹佃户们艰辛的生活,对他们抱有深深的同情。
祝顺昌接管了祝家后,将以收取佃租为主的家族产业,转向以经商为主,先后在界首集经营了酒坊、当铺、布店、茶叶、货运等多个行业。还捐资修建了一座聚贤楼,成为了文人墨客经常聚会之地。
乾隆三十九年,祝顺昌参加乡试中举。第二年,他又参加了会试,并顺利进入了殿试。这期间,祝顺昌参与了举子们组织的南北文联大赛。因双方互不服气,最终差点演变成武斗,惊动了主考官,才将事件平息了下去。不过,双方约定,待殿试之后再一较高下。南方一致推举祝顺昌为首,而北方则以汪镛为代表。
果不其然,殿试刚结束的第二天,南北双方就准时赴约。但是,当汪镛带着十几个山东考生赶来时,却发现南方只有祝顺昌一人前来。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变成了群殴。不过,结果却大大出人意料,祝顺昌居然以一己之力,将这伙山东人打得满地找牙。
第二天,北方考生写了一封联名信,上奏乾隆,状告祝顺昌恃强凌弱,打伤山东籍考生十数名。乾隆看到被告人居然是自己刚刚钦点的状元祝顺昌,一时兴起,想亲自会会这个新科状元郎,看看他究竟有何能耐。
(乾隆剧照)
当夜,乾隆带上四名侍卫,微服私访祝顺昌。两人相见后,推杯换盏,谈得很是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不过,乾隆当场提出了一个要求,要祝顺昌改名,方才承认他这个状元郎。乾隆说,其名含有“顺昌大捷”之意,有辱清之嫌,不如改为“祝顺清”,以示对朝廷的忠心。
祝顺昌断然拒绝了乾隆的谕旨,乾隆勃然大怒,将手中的酒杯猛摔在地上。没想到,祝顺昌也是个硬茬,也把酒杯摔碎,表示抗议。
门外的侍卫听到动静,冲了进来保护圣驾,祝顺昌一看大事不妙,马上急中生智对侍卫说道:“皇上正在教训草民,你们擅闯进来,惊动了圣驾,该当何罪?”侍卫们不敢妄动,齐刷刷地跪倒在地。
还是乾隆老谋深算,他马上转口道:“此人曾凭一己之力,打退了十多个山东考生,自诩为武林高手,不如就让你们来领教领教他的功夫。”
于是,一伙人移步室外,在乾隆的见证下,开始一对一单挑,结果都被祝顺昌一一击败。乾隆阴沉着脸,一言不发地拂袖而去。
回到宫中,乾隆依然余怒未消,干脆将祝顺昌的头名状元给取消了,并下旨将他关入大牢听候发落。狱中的祝顺昌依然毫不示弱,宁死不改名,乾隆束手无策,干脆命人在祝顺昌的背上刺了“祝顺清”三个字,然后将他放了出来,同时下令他一年内不得离京。
祝顺昌欲哭无泪,只好暂居京城,背上的“祝顺清”让他的郁闷之情一直无法释怀。后来,祝顺昌想了一个方法,他干脆花费了上万两白银,摆上了一桌丰盛的宴席,请来十多名好友赴宴。好友们看到如此珍馐佳肴,一时惊得目瞪口呆,纷纷推杯换盏,大快朵颐起来。
酒过三巡后,祝顺昌酒酣耳热,在桌上开始大发牢骚,公开指责乾隆是卑鄙小人。同时又声称他不缺钱,即便没有这个状元功名照样活得有滋有味。众好友听到祝顺昌的言论后,大惊失色,害怕惹祸上身,纷纷起身离去。
果不其然,祝顺昌的不敬之言很快传到了乾隆耳朵里,乾隆大度地原谅了他的杀头之罪,派出大臣前去祝顺昌老家调查,看他究竟有多富,居然敢在天子脚下摆阔。
后来,乾隆查抄了祝氏家族所有商铺,把祝顺昌终身囚禁在京城一处隐秘之处,可怜堂堂状元郎,居然如此悲惨地度过了后半生。
不过,鼎鼎大名的祝顺昌并未在任何史籍中留下蛛丝马迹,一来有损皇家颜面,二来地方志害怕惹祸上身。因此,后世之人对祝顺昌的事迹知之甚少,他宁折不弯的故事只是广泛流传于民间。
(参考资料:《历史上最有气节的状元》)
汉文帝是西汉第三仼还是第五仼皇帝
汉文帝是事实上的西汉第五任皇帝,汉朝官方承认的第三任皇帝。
事实上的第三位皇帝——前少帝刘恭、第四位皇帝——后少帝刘弘,《汉书》没有把他们列入《*帝纪》,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也没有把他俩列入《**本纪》。
这是什么原因呢?
说来话长。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起初被封为代王。
刘邦去世后,皇太子刘盈继位,七年后病逝,谥号孝惠皇帝。
刘盈去世后,皇太子刘恭继位。四年后,刘恭得知生母被吕后所杀,口出怨言,被吕后幽禁而死,史称前少帝。
刘恭的兄弟刘弘被吕后立为新皇帝。
四年后,吕后去世。
大臣们联合刘姓皇族诛灭吕氏家族。
因为害怕小皇帝刘弘长大后翻案,大臣们对外宣称刘盈没有亲生儿子,刘弘兄弟是吕后从宫外面抱养的。
大臣们杀掉刘弘和他的三个兄弟,迎立代王刘恒继承皇位。
刘恒做了二十三年皇帝,在位期间提倡俭朴,与民休养生息,开创著名的“文景之治”。
三国时期蜀汉为什么不模仿九品中正制来获得益州士族的支持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实质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
九品中正制最初是曹丕篡汉建立魏朝之后,由曹魏政权吏部尚书陈群提出设置的九品官人之法。在曹丕篡汉自立后,刘备也跟着建立蜀汉政权,意为汉朝正统自居,依然沿用两汉察举制度,当然不可能采用曹魏政权的官制了。
察举制是汉朝建立之后,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地方郡国推荐人才,国家根据需要进行考核,然后量才使用。
其中察举的科目也日益完善,有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直言极谏、孝弟力田、明经、明法、明阴阳灾异、勇猛知兵法等。
孝廉,始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主要针对孝子、廉吏两类人进行选拔。
茂才,也就是选秀才,之后为避讳汉光武帝刘秀,才改成茂才。始于汉武帝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也就是推荐有特殊才能的人。
察廉,主要针对的底层官吏,设置比较早,应该早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年)。
光禄四行,始于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主要针对选拔人员的质朴、敦厚、逊让、有行(节俭)四种品行,由丞相、御史(副丞相)两人举荐。
贤良方正,始于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目的是“纳天下言”,即广泛听取对国政的意见,主要针对公正无私、敢于直言的官员。
贤良文学,始于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主要针对品德修养、文化素质两类人群,贤良就是品德高尚,文学就是文化素质高。
直言极谏,设置应该比较早,就在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察举贤良方正时,就希望能够直言极谏。
孝弟力田,始于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主要分为两个标准,分别是孝悌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的人。
明经,自秦朝就设此科,经为先秦经典,汉武帝之后为儒家经典。
明法,主要选拔通晓法律的人才。
明阴阳灾异,主要选拔知晓阴阳、预知灾祸方面的人才,一般在发生天地灾异的年份才开设此科。
勇猛知兵法,这个很简单,主要选拔军事方面人才。
察举制为两汉选拔了大量国家人才,可惜到东汉末年,随着门阀世族的壮大,依靠察举推荐人才已被门阀世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将底层的中小地主阶级及知识分子排挤在朝堂之外,剥夺了他们参与政治的要求,在社会上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九品中正制其实质也是对察举制的一种改良,而非完全替代。将人才的推荐权利从门阀世族收归中央,设置中正之官职,由善于识别人才的官员,在各州郡选拔贤有识见、有名望的人员。并将被选拔人员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然而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依然是选拔官员权利掌握在门阀世族手中,并没有真正做到唯才是举,是中央政府对门阀世族的一种妥协,甚至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结局。
另外蜀汉政权依然采用两汉察举制,益州士族也得到了任用。益州士族排外是其基因中古已有之的东西,主要受到四川蔽塞环境影响,生活节奏缓慢,与中原的激烈动荡始终存在矛盾,以至于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说法。
曹魏政权采用九品中正制的主要目的就是,缓和与门阀世族之间矛盾,得到他们支持,为曹丕称帝奠定基础。更重要的原因是在曹操时期,曹操选用人才主要唯才是举,不看重门阀世族;这样做,虽然为曹操统一北方,招徕了大量出身寒门人才,比如戏志才、郭嘉等人;同时也伤害门阀世族的利益,比如曹操杀杨修。曹操死后,曹丕面临人才凋零,必须得到门阀世族的支持,不得不选择妥协。
汉武帝时为什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历史上的汉武帝刘彻若真是独尊儒术,就不可能集全国之财力,武力,将帅之力,灭匈奴,保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