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寡而患不均(如何品评《论语》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07 13:49:46 浏览10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如何品评《论语》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怎么评判《论语》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第一,只能回到孔子的时代来判断;第二,必须完整把握他的思想来确认。

概括地说,孔子这个话,讲的是周代处理贵族阶层相互关系的政治准则和行为规范;核心思想,是反对“礼崩乐坏”局面,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政治秩序。

那么,就不能按照后世,尤其不能以现代的认识来理解、套用。

孔子上面这句话,语出《论语.季氏》。全篇十四段话,核心是前三段,这句话在第一段。

首先,必须注意孔子这段话的前一句,已经框定了他所指的范围。

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后面接着说了题目中的话。

所谓“有国有家者”,西周,诸侯称国,大夫称家。

天子,是西周等级最高的贵族,“敷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诸侯是周天子分封“享国”的亲戚,齐鲁燕晋等皆是,西周开国,一下子分封了七十一国。诸侯,是西周的二等贵族。

诸侯之下,是大夫,大多是诸侯的臣属。《周官》,后来叫《周礼》,里面详细讲述了诸侯国内的官员配置。大夫也有封地,称“采邑”,亦称“家”。这些大夫,是西周第三等级的贵族。

孔子,祖上曾是诸侯宋国的大夫,属于三等贵族。后来家境没落了,举家搬到了鲁国。

总之,本题目的孔子这句话,是针对诸侯和大夫这样的贵族而说的。

其次,必须按照孔子此话的原义去解读。

孔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这句话里的“寡”、“不均”、“贫”和“不安”,是理解这句话的关键。

据称为三国何晏所著的《论语集解》中,引孔子十世孙孔安国在《论语》此话下注解曰: “国,诸侯也;家,卿大夫也。不患土地人民之寡少,患政治之不均平也。”

这个“政治之不均平”,指的是春秋以来,周王室衰微、诸侯失国。“不均平”,也就是不均衡,是没能“允执厥中”。

所以,《论语.季氏》篇的第三段——“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云云。

这是说,鲁国诸侯失去对国家政权的控制,有五代了;政权落在大夫手里,有四代了。

宋代大儒朱熹,在自己的《四书章句集注》中,亦对《论语》的这段话做了注解。其曰:“寡谓民少,贫谓财乏,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季氏之欲取颛臾,患寡与贫耳。然是时,季氏据国,而鲁公无民,则不均矣。”

朱熹和孔安国的解读是一致的。这个解读,应该说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孔子的愿意。

再次,孔子这句话,既反映了春秋以来的局势,也集中反映了他的政治主张。

西周初年,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于鲁,是为周公,亦称鲁侯。周公先后辅佐武王、成王,其子伯禽继为鲁公。

鲁国,堪称西周的姬姓嫡国,十分重要显赫。

但到东周,鲁国迅速衰落。鲁公失权,庆父作乱,到鲁宣公时,申孙、叔孙、季孙“三桓”擅政。

这才有了本题目所说的,“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季氏,嫌自己控制的地盘和人口太少,准备把鲁国的附属国颛臾的版图和民众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孔子的学生冉有、季路在鲁国为官,就去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

于是,孔子说了这句话,大意是,作为享有“国”和“家”的诸侯、大夫,不应该为自己的土地大小和所辖人口多寡而患得患失,而更应该为现在“政治不均平”的局面忧虑;不应该只琢磨自己财富太少,而必须为目前的社会不安定忧愁。

顺带着,孔子还把他这两个在鲁公室做官的学生数落了一顿。

总结几句。

孔子对申孙、叔孙、季孙“三桓”,早有不满。

这三家,在祭祖完毕时演奏天子之歌《雍》,孔子气哼哼地说,你三家的庙堂可也配!(《论语.八佾》)

季孙氏在自己庭院里用天子规格的六十四人奏乐舞蹈。孔子气愤至极,说,如果这样的事情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呢!(《论语.八佾》)

那个时候,其实不仅仅鲁国是这样,其他诸侯国里,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

所以,在孔子这段话之后,他接着讲了一段话。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他说:天下政治清明,制礼作乐、出兵征伐这样的大事,由天子作决定;天下政治黑暗,制礼作乐、出兵讨伐等大事,由诸候作出决定。政令出自诸侯,传国到十代很少有不丧失的;政令出自大夫,传到五代很少有不丧失的;家臣执掌了国家的命运,传到三代很少有不丧失的。天下政治清明,政权就不能在大夫手中;天下政治清明,那普通民众就不会议论纷纷。

显然,当时的局面已经天子管不了诸侯;诸侯也管不了卿大夫——全新的大一统正在酝酿之中。

所以,孔子才痛心疾首感叹:“觚不觚,觚哉!觚哉!”

翻译过来是——瓢不像瓢的样子,这还是瓢吗!这还是瓢吗!

也所以,他才千方百计主张“克己复礼”,让诸侯大夫等等都克制自己的欲望,以恢复西周的政治秩序和礼制。

或许是孔子这句话的含义异常明确,所以,后世引用的反而不多,只有几个不很著名的人,在给皇帝的上表中借此讲述调正不同行业税负比例的重要性。

很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孔子这一整段话中,最后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祸起萧墙”的成语出于此。这个话,对封建王朝来说,不很吉利,大约凡重臣,大多不会以此来批真龙天子的逆鳞。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也讲了一段话,可以看作是孔子前面话的延续——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孟子讲的,也是封建统治者阶层的“萧墙之忧”。


说这么多,最后还是回到开头说的,各个时代,有各自不同时代的语言,不一定套用某个古代说法,来判断衡量剪裁已经千变万化了的鲜活的现实。

应该怎么理解“不患寡而患不均”呢

不患寡,而患不均。老话说得没有错,不公平会带来更多的扰乱和烦燥。

任何时间都没有完全的公平,这是我们必须面对也不得不承认的问题。但相对的公平,是我们所追求并渴望的真理。

老板也有私心,更有自己的喜好,发奖金和工资时,做同样工作、取得相同成绩的人,并不见得就一定公平对待。

为什么发工资和奖金不放在明面上,其意义很明显。显然存在了不公正的地方,要不然完全可以正大光明的发放。

心胸放宽,有得有失,我们不必为那点小钱而影响到自己的心态,生闷气更不值得,身体是自己的,工作是老板的,有个好身体比什么都强。

为什么人们会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篇。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翻译过的意思是: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

国外还专门做过一个试验,让猴子做一样的事,却给不平等的奖励。

结果发现,两只猴子如果完成同样的任务,如果给的奖励不一样,一个给了黄瓜,另一个给的是葡萄,那么给黄瓜的会非常不满意,最后甚至愤怒!

这个实验说明,追求公平待遇,是连猴子都有的心理啊!

这种心理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人类应该还没有出现。

当然,还有一种解读是这样的:

孔子这句话中所谓的“寡”和“均”,所形容的都不是社会的财富分配格局,不是指人们的收入状态。“寡”指的是所治理的人民数量之多寡,而“均”,其实是指法律制度设计合理,人民各得其所———此即所谓“正义”,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旨编篡之《法学总论》开篇第一句话即说:正义就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那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

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就是说,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让每个人得到其本分所应当得到的地位和利益。

今天,当人们引用“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的时候,几乎完全忘记了其关于“政理均平”的原始含义,而走向了对财富的斤斤计较。

而在现实政策设计上,不管是代表民众的评论家,还是试图解决社会问题的政府,都把焦点集中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上。

人们曾经相信,只要实现了财富的共同所有,社会就可以进入大同状态。

后来,人们又相信,只要努力发展经济,GDP上去了,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

而当下,很多人则走向另一个极端,普遍相信,只要对财富重新进行一番分配,让富人多拿出来一些,让穷人多得到一些,或者政府多给穷人一些转移支付,社会就可以恢复稳定。

“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历代王朝更迭无不是按照这样的规律,每次农民起义不外乎“均贫富,等贵贱”。

其实这个不仅是中国历史,在世界也是一个真理。

没办法,这就是人性!改不了!

后来专门研究患寡而患不均的学科出来了,它就是经济学。

这个学科的根源就是稀缺性,其实人类的不断发展也是被稀缺性给逼出来的!

社会资源永远无法满足人人都可以获得任何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人类的本性永远是贪婪的,无止境的,有了这个,还想要那个,有了好的,还想要更好的,所以,凡是好生意和大生意都是和人类本性最直接挂钩的,比如: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

同时,什么越是稀缺什么就越有价值,越是有价值,它的价格就会越高,比如:房价,其根源就在于一二线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当然,谁都知道稀缺的东西好,于是谁都想拥有更多的稀缺资源,但当稀缺资源严重不平衡时,社会就会不稳定的,当太多的人身无分文,甚至吃不饱饭,动乱和起义就会爆发。

于是经济学诞生了,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希望能够更好地帮助人类管理稀缺资源,或者说是如何更有效地分配稀缺资源,从而实现社会稳定,不求公平,但求不要失衡到引发战乱。

道德经提出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你认为这是对的吗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个观点是孔子提出来的,记录在巜论语》中,我认为按今天的社会现实看,虽不全对,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孔子指出“不患寡”,有些欠妥,一个国家要发展,要进步,就应极大地丰富物质财富,否则,落后就要挨打。只“患不均”不全对,人与人,户与户之间,做到均衡很难,但贫富悬殊太大,也是社会问题。既要鼓励多劳多得,又要通过一定的手段缩小太大的差距,达到缩小贫富悬殊的目的,如征收个人所得税等。

儒家提倡“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主张事事都要平均吗

不患寡而患不均,并不是说平均,儒家文化讲的是天地规则,要符合天道人心,怎么办?维护社会公正,这个公正是给贤能者以发挥的空间,自然给他们以回报,同时要给弱势群体以关照,体现人类的关爱。

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反复强调的是“龢”,什么是“龢”,就是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民不患寡患不均是什么原因

心理学。怕脱离群体。

人类十大基础心里需求,也叫“心理本能”,其中之一,是社会群体需求,并有着被排斥的恐惧。这个心理不仅存在于人类,很多动物也一样,怕离群。

怕离群,就要让自己尽量符合群体所要求的标准,避免被排斥。

群体所要求的标准,那就不一定了。不过很多社交活动,其基础都是建立在物质条件上的。不具备这个条件,你就参加不了社交活动,不参加社交活动,早晚还是个被排斥的命。

也因此,人们追求物质。

寡,不怕。大家都寡,群体标准并没变,还是很容易进入到群体中去,顺利成为群体的一份子,没离群。

不均,可怕。你少他多,你就害怕群体标准提高,你的标准不够,你就进入不了群体了,被排斥了。你怕的就是离群。

所以,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说到底,这就是基于人类心理本能出现的一个情况。这种情况所反映的,是人类这种动物的物种习性之一——群居性。

如果有人可能影响到群体标准,最终可能导致你离群,怎么办?那就只能干掉他。

也因此,不均,就容易导致群体的不稳定,影响群体的正常运行。

不患贫富,患不均,是什么样的心理

不患贫富,患不均,是什么样的心理?

不患贫富,患不均,是符合社会主义的公平和正义的思想。

简单的理解“均”为平均,是不准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均“,不是简单平均,而按劳分配,是在公正的分配制度下得到自己应得的份额。

付出了劳动成果,却和消极怠工的人有一样的报酬,会打击人们的积极性。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这是呼唤社会公平公正的一种心理。

晏婴“二桃杀三士”,是因为古人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吗

本昌谈历史愿意回答你的问题。

晏婴“二桃杀三士”不是古人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不患寡而患不公”。

先从晏子为什么要杀三士洗起。

晏婴是三朝元老,历仕灵公丶庄公丶景公。当时齐国的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也是仕过三朝的重臣。三士都战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骄,不守礼节,目空一切,己成为朝中害群之马,晏子为避免造成未来可能的祸害,所以要杀死三士。

再说晏婴是怎么用二桃杀死三士的?

要杀死三士并非易事,因三士武力过人,靠武力降服很难成功。晏婴便设计了以两颗桃子三个人无法平分,通过三人比功行赏为谋,让三人自杀:公孙接与田开疆都先报出他们自己的功绩,分别各拿了一个桃子。这时,古冶子认为自己功劳更大,气得拔剑指责前二者。而公孙接与田开疆听了古冶子的功劳之后,也自觉不如,羞愧的自尽。古冶子看到公孙接丶田开疆被自己羞辱的自尽了,自己也羞愧难当,也拔剑自刎。就这样,只靠着两颗桃子,兵不血刃地就除掉了三士。

“二桃杀三士”说明了“不患寡而患不公“。

晏婴“二桃杀三士”的计谋正是利用了人们不担心东西少,而担心分配不公平。分配不公必然会引起不满和愤慨,当不满和愤慨到了失去理智的程度,人就会不计后果,生死不顾。晏婴正是利用了古人“不患寡而患不公“的思想观念和三士鲁莾的性格,而成功实施了他“二桃杀三士”计谋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体现的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劣根性吗

换成现在的话就是,我们不怕穷,但是我们怕不公平。难道这就是劣根性吗?那么你们问题的目的是什么?莫非你们就是想利用不公平而让别人甘心受穷,而你们高高在上吗?

不患寡而患不均,准确的意思是什么出自何处

出自《论语 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意思: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的不均匀,不担心人民生活贫穷,而担心生活不安定。